原標題:太湖新城定製公交試解學校交通困局
太湖新城公共配套設施建設步入精準對接、精細操作新階段。明天起,全市首推的四條學生定製公交線路將試運行,金橋雙語實驗學校、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從此可選擇坐公交車上學,在方便孩子來新城讀書的同時,早晚上下學時段學校周邊道路擁堵窘況將得以緩解。
太湖新城山水俱佳的生態環境和日臻完善的功能設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來此居住,據有關部門統計,這幾年新城年增戶籍人口2萬—3萬人。與之相隨的是,高達70%的私家車接送比例,讓新城多所學校周邊道路早晚的交通壓力較大。破解擁堵困局,倡導綠色出行,太湖新城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與市規劃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公交公司,聯合金橋雙語實驗學校和外國語學校,聘請專業技術團隊歷時半年調研,推出了從接送源頭減少私家車的創新之策。
「定製公交方案的出臺,建立在多達5800餘份學生家長問卷調查的基礎之上。」太湖新城規劃部門人士介紹,定製公交確保學生一人一座,停車後學生無需穿越馬路即可直接進入校園。上車點的位置選擇通過科學的模型計算,儘可能靠近最多數學生家庭住址,並嚴格控制全程運行時間在半小時左右。明起投用的定製公交,金橋雙語實驗學校與外國語學校各設兩條線路。擬經過一個月的嘗試摸索,力爭在9月1日新學期開始後擴大定製公交覆蓋面,並逐步推廣至新城更多的學校。
讓孩子們在這裡開心學習、快樂成長,今年秋季,太湖新城中心區東西片的和暢、信成兩所公辦小學將如期竣工開學。兩所學校建築面積均為3.4萬平方米,均按6個年級48個班級的辦學規模建設,投資均超過2億元。記者昨天在和暢小學、信成小學的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兩所學校的土建工程都已完成,校園建築的內外裝潢已近收尾,兩所學校各自的10多棟單體建築中,除了辦公區、教學樓,還有報告廳、展示廳以及1000平方米的室內風雨操場等,今後教室內配備的多媒體教學一體機等智能化設施將更好地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六一」前夕,巡塘古鎮東側的新少年宮建設工地上也傳出喜訊,歷經一年多時間的奮戰,七種外立面色彩的少年宮主體建築已竣工,現正進行內外裝潢和周邊市政配套設施建設,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預計今年10月份可部分投用。從空中俯瞰秀水河北側的新少年宮,樓頂的鋼結構宛若七巧板,七棟整體連通的建築以顏色區分功能,粉色為文藝樓、橘黃為書畫樓、黃色綠色兩棟為科技樓和社團活動樓、白色為運動樓、紫色為綜合樓,深灰色的國際交流廳將設置省內唯一的兒童音樂廳。
「從上世紀50年代的『少年之家』到80年代錫惠公園旁的『無錫市少年宮』,再搬到現在的太湖新城,少年宮每喬遷一回,面積就增加數倍,設施越來越好,功能越來越全。」少年宮項目相關負責人說,新少年宮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除了七棟功能建築,還增加了戶外活動區,建有露天舞臺、船模訓練平臺、車模航模等青少年科技模型競賽場地,將成為全市中小學生校外活動的新樂園。(周曉方)
(責編:黃竹巖、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