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過後,蕭縣新莊鎮「美麗鄉村」肥莊中心村村民們房前屋後種植的蒜苗、油菜都長出了嫩芽,於這深秋的金黃中呈現一派新綠,展現出勃勃生機。
「可別小瞧房前院後這些不起眼的『小地塊』,經營好了就是一塊增收田!」正在自家門前翻種土地的村民劉來寶說,過去這些零零散散的空地,要麼長滿了野草,要麼就擱置一些雜物,現在把它收拾出來種上白菜、桂花和石榴樹,院落一下子有了格調不說,更帶來了一筆可觀的經濟效益。
近日來,新莊鎮在全鎮範圍內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潔淨衛生進萬家」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按照「因村制宜、規範美觀」的要求開展村莊環境整治行動,教育引導群眾開展清潔衛生大掃除,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時代新風。該鎮以評比評選「文明家庭戶」、「清潔文明家庭戶」等為抓手,廣泛發動村民積極參與到「清潔衛生進萬家」活動中來,農戶居室庭院逐漸煥然一新,整潔衛生、清新舒適,人居環境明顯提升,形成「人人講衛生、個個愛清潔」的良好氛圍。
肥莊中心村在「潔淨衛生進萬家」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中,還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引導農戶圍繞「家」字做文章,大力發展具有「短、平、快」優勢的庭院經濟,進一步盤活了閒置土地資源,把綠化庭院、發展經濟、淨化生態有機融合在一起,取得了增收和環保雙贏的效果,使村民們房前屋後的「方寸之地」變成了創收之所,讓村民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增收創業。
「以前家門口的地都荒著,堆的都是秸稈雜物,現在由村統一規劃,家家門口都建成了菜園子,既能吃到綠色蔬菜還能有利於環境改善。」村民李金笑著說。
據了解,為了統一規劃「小菜園」建設,肥莊中心村多次召開群眾座談會,聽取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向群眾大力宣傳「綠色果蔬」對膳食的好處、「小菜園」建設對人居環境整治和提升村莊面貌的重要性,激發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順利推進了「小菜園」的建設工作。
「俺們農村可不缺土地,能把房前屋後不起眼的閒置土地再次充分利用起來,環境變得更美了,腰包也變鼓了,俺們都很支持!」村民李合理樂呵呵地說。該村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引導村民改造庭院,做好規劃分區,種植果樹和特色經濟作物。李合根據自己的喜好,選種了黃瓜、豆角、萵筍等蔬菜,出不完還可以拿到集鎮上售賣,荒廢的土地變成了增收園。
「我有一方庭院,勝過詩與遠方。自從打造『美麗庭院』後,每天從地裡回來看到這整齊的院子、美麗的花草,一身的疲憊都煙消雲散了。」聊起「美麗庭院」創建,肥莊中心村村民李春生喜笑顏開。走進李春生家的院子,院內東西擺放整齊有序,沒有亂搭亂建、亂堆亂放,屋內沙發、桌椅收拾得整潔有序,牆面上大紅的福字襯託著全家福大照片,充滿了家的溫暖和欣欣向榮的景象。
李春生是該村評選出來的數十個「清潔文明家庭戶」中的一員。這些「清潔文明家庭戶」向全村推出新時代特色和傳統美德為一體的文明衛生示範典型,讓村民學有榜樣、比有目標,進一步激發了全村農戶積極參與「潔淨衛生進萬家」精神文明的創建,營造出了「人人參與、家家行動、戶戶受益」的良好局面。優美的環境造就了好心情,大家都願意齊心協力,共同把肥莊村建設成美麗的家園。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為進一步挖掘「美麗庭院」的內涵,肥莊中心村在積極探索「庭院經濟」,努力實現院內綠化和經濟發展互惠雙贏的同時,還將「美麗庭院」創建工作和「好婆婆、好媳婦」評選以及「最美家庭」尋找活動結合起來,培育文明風尚涵養向善新風,既增強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文明意識,又促進了村風、民風、家風明顯好轉。肥莊村由「內」而「外」都越來越美。(安徽日報 通訊員 王勇敢)
【來源:宿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