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創新在上城丨佗鵲堂:用生物科學技術推動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

2020-12-18 浙江在線

2020-09-14 19:41 |上城發布

  產業創新是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上城在「高質量推進一流的國際化現代化城區建設」的同時,產業與創新格局已然翻開新的一頁。上城發布推出「產業創新在上城」系列,展示上城區在金融服務、文化創意、信息技術、商貿旅遊、健康服務五大主導產業發展之路上綻放的別樣精彩。前期我們將對健康服務產業進行陸續報導,看上城如何做好健康與大數據產業創新服務兩篇文章。

  「光是佗鵲堂這個品牌名,我跟團隊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去思考,不斷推翻、修改、調整,最後借用『華佗』和『扁鵲』兩位古代名醫的名字,確定了『佗鵲堂』這個品牌,也藉以兩位名醫勉勵自己保持初心,用生物科技技術提高人們的生命質量。」問及品牌名的來由,佗鵲堂創始人梅麗萍侃侃而談,她對依託生物科學技術推動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保持著十分的熱忱,這也是佗鵲堂正在花大力氣所做的事情。

  化解「疫情」壓力 發展進入「加速期」

  「雖然這幾年的大環境都不是很好,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企業處於困境之中。但這樣的挑戰也是一個『過濾器』,讓優質的企業能夠站住腳跟。佗鵲堂因為這次疫情的考驗,更加堅定了發展目標,發展進入了加速期。」疫情之後,梅麗萍表示,雖然壓力很大,但公司的發展前景和目標,似乎更加清晰了。

  據梅麗萍介紹,佗鵲堂依託傳統中醫「藥食同源,內調外養」的養生理念,前期主要以開發傳統珍稀滋補食材為主。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她更多地看到了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前景——依託高科技生物技術提速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進程,是佗鵲堂研究團隊現在努力的方向。

  目前,佗鵲堂旗下研發公司杭州科倍安生物製藥公司圍繞著對中藥「藍布正」的深度開發,建立了核心科研團隊,並已經成功提取了其中的有效部位和成分,首次驗證了「藍布正」活性成分的「48小時內再生修復技術」,該技術已在國內外申報了38項專利。

  介紹起「藍布正」和「48小時內再生修復技術」,一向沉穩的梅麗萍也顯得興奮了起來。「今年,我們研發上市了三款以再生修復為核心的高質量專利產品,包括針對心腦血管再生修復的復生一號膠囊,針對牙齦血管修復的藍布正植物牙膏,以及針對痔瘡修復的藍布正痔瘡凝膠。這些產品幫助我們逐漸打開了市場,也讓我們能夠有更多的資本投入到專項研究當中。相信以此技術為核心的治療慢性冠心病的中藥創新藥物一旦問世,可以大幅度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讓更多人獲得健康和幸福。」

  政府「娘家人」助力 發展中反哺社會

  佗鵲堂品牌創建於2016年,把「家」安在了上城區科技創業中心。作為我區重點支持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梅麗萍表示,上城不論是政策優惠亦或是服務企業的態度,都讓她深刻地感受到了政企服務的親切感、溫馨感,這也讓她更有信心將企業紮根深處、做大做強。

  上城擁有豐富的醫療產業資源,以浙醫一院、浙醫二院等三甲醫院為核心的醫療服務產業集聚效應顯著。此外,我區全方位推進高層次人才工程,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前來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在得到了政府「娘家人」的多重助力之下,佗鵲堂也將從中得到的力量反哺於社會各界,在慈善公益事業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別人,自己也很開心。慈善事業一開始,我們就再也沒有停下腳步。」梅麗萍說,從2016年開始,佗鵲堂便與帕金森協會和抗癌協會康復會的病友們溫暖牽手,為他們提供蟲草滋補產品,同時為帕金森協會提供公益活動經費支持,並已持續至今,累積價值150萬餘元。

  今年疫情期間,佗鵲堂不僅第一時間給區工商聯和區科技局捐贈口罩急需的防疫物資,還通過區紅十字會、區婦聯,定向為上城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及支援武漢醫務人員家屬捐贈300套價值29.4萬元的佗鵲堂蛹蟲草蛋白肽。

  此外,佗鵲堂為桐廬縣衛健局和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醫務工作者捐贈300套價值29.4萬元的佗鵲堂蛹蟲草蛋白肽,為上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工作者捐贈450套價值44.1萬元佗鵲堂蛹蟲草蛋白肽,以期用自身的專業為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送去身體免疫保障。

  「做企業也要講究初心,而我一直秉持的初心便是做經受得起時間歷練和老百姓口碑的好產品,用嚴謹的研發、苛刻的選材、品質化的生產、不斷優化的服務體系去印證。4年多來對這份初心的堅持是我驕傲的,也是未來10年、20年甚至是50年都要持續堅守的。」梅麗萍這樣說道。

  往期精彩回顧

  ●精彩亮點搶先看!2020年上城區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來了

  ●弘揚國學文化 傳承德禮孝賢丨帶你打卡尚青書院,感悟國學魅力

  ●一場秋雨一場涼,這場反詐納涼主題匯演,是秋的問候和我們的提醒!

  來源丨區融媒體中心 區科技局

1600083672000

相關焦點

  • ...中醫藥科技創新與金融協同發展 澳魯產業合作系列項目落戶澳門...
    希望澳魯雙方共同努力,發揮好山東產業資源優勢和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既聯通內地市場融入國內循環,又在國際循環中發揮雙向服務平臺的作用,支持澳門中醫藥產業化,為產品和服務拓展國際市場,合力推動澳門現代金融業發展,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助力國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新的探索和積極貢獻。
  • 深度聚焦中醫藥科技創新與金融協同發展 澳魯產業合作系列項目落戶...
    希望澳魯雙方共同努力,發揮好山東產業資源優勢和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既聯通內地市場融入國內循環,又在國際循環中發揮雙向服務平臺的作用,支持澳門中醫藥產業化,為產品和服務拓展國際市場,合力推動澳門現代金融業發展,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助力國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新的探索和積極貢獻。
  • 生物技術創新和生物產業發展被賦予更重要內涵
    李家洋說,當前世界經濟正面臨一次嚴峻挑戰,生物技術的創新和生物產業的發展則被賦予了更為重要的內涵。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工業生物技術具有清潔、高效、可再生的特點,推動工業生物技術進步及產業化是我國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途徑。 苟利軍表示,天津市非常重視和支持生物產業的發展,目前正致力於推動濱海新區成為工業生物技術的研發轉化基地之一。
  • 湖南時代陽光藥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永州日報記者 吳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將『三高四新』明確為發展戰略,全面謀劃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12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時代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唐純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時代陽光作為中醫藥製造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南省智能製造示範企業,要做好一手抓科技創新,一手抓智能製造,雙輪驅動,發展好現代中藥產業體系,推動中醫藥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貢獻中醫藥的智慧和力量,為實現湖南的創新引領發展貢獻力量。
  • 「十三五」四川將加快推動生物產業突破發展 加快生物製造規模化應用
    成都將依託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溫江區成都醫學城等,重點發展創新型生物醫藥、高性能醫療設備與核心部件及生物技術服務等產業,加快形成全省智慧健康產業核心集聚區,建設國家重要的生物產業基地。
  • 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仲景宛西製藥董事長孫鋒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面對當前新形勢,中醫藥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融合發展,中醫藥從業者要助力中醫藥文化宣傳,進而成為中醫藥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共同為實現健康中國目標貢獻力量。
  • 濰坊中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籤約揭牌儀式舉行
    這次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必將拓展深化各方在中醫藥平臺共建、科技攻關、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全面務實合作,必將助力濰坊市以產業升級驅動中醫藥動能轉換。今天中醫藥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掛牌成立,必將為濰坊中醫藥創新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科技和人才雙支撐,必將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發揮重要作用。
  • 京津冀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研究
    本文,筆者主要以京津冀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視角出發,從區域產業發展格局、產業協同創新實踐、產業協同創新政策等維度解析京津冀地區醫藥健康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經驗,以期為京津冀地區產業發展提供建議,為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區等集群生物醫藥產業一體化、協同創新發展提供借鑑。
  • 助力東莞中醫藥產業發展,廣州中醫藥大學布局松山湖
    12月12日,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醫堂高級中醫治未病養生保健院(以下簡稱「保健院」)、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數理工程研究院中藥重劑序貫治療腫瘤研究所、廣東省名中醫郝建軍教授傳承工作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賈氏點穴傳承基地等一批中醫藥傳承創新基地,正式揭牌落戶松山湖。
  • 襄陽市中醫藥養生健康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成功舉辦
    【全媒體記者:何軍】12月23日,襄陽市中醫藥養生健康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襄陽市首屆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南湖賓館成功舉辦,來自全國的中醫中藥、健康養生行業精英300多名齊聚一堂,共謀發展大計。成立大會上,襄陽市科協學會部部長餘洪波宣讀了《襄陽市科學技術協會關於同意作為襄陽市中醫藥養生健康產業創新聯盟業務指導單位的批覆》文件,籌委會就襄陽市中醫藥養生健康產業創新聯盟的籌備情況做了簡要說明,舉手表決通過了聯盟《章程》和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提名,李淑芹當選為理事長、宋正軒當選為秘書長。
  • 廣州舉行生物醫藥對接會,院士、院長、董事長共論產業發展
    12月18日上午,第五屆廣州市生物醫藥研發機構+醫院+企業對接活動在廣州舉行。活動以「中醫藥創新與發展」為主題,旨在搭建中醫藥產業各要素交流合作溝通平臺,促進廣州中醫藥產業傳承創新發展,全力推動廣州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產業發展。
  • 中醫藥產業邁入重要機遇期,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_中醫藥產業,發展...
    據悉,在下一步的「十四五」規劃中,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就將是重要部分和內容之一,中醫藥將被納入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規劃建設中。對此,業內普遍認為,中醫藥產業在不久後就將迎來快速、高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值得注意的是,在邁入機遇期的同時,中醫藥產業也將呈現出三大發展趨勢。
  • 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打造健康美麗新青浦!趙惠琴調研走訪上藥杏靈...
    她說,當前,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的企業克服困難,在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的基礎上,想法設法推動復工復產,加快全面恢復產能,為推動企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步入正軌作出了積極貢獻。尤其是藥企直接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服務,與抗擊疫情緊密相關,我們欣喜地看到,青浦企業研發的一些藥物為支援湖北戰疫前線和全國抗疫大局提供了重要保障。區委、區政府對大家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
  • 創新前沿生物科技,桐廬著力建設大健康融通產業發展新高地
    第八屆藥祖桐君中醫藥文化節在桐廬盛大開幕。這場以「傳承藥祖桐君文化,振興中醫藥產業」為主題的盛會,將集中開展「祭、療、養、賽、展」等一系列活動,以打造弘揚中醫藥文化的媒介、促進中醫藥學界交流與合作的平臺與推動桐廬健康養生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 與現代生物科學相結合 中醫藥守正創新走出新路子
    11月18日,中醫藥現代化關鍵技術裝備研討會暨百家康產品推廣發布會在天津奧藍際德溫泉國際酒店舉行。在推出百家康醫用冷敷貼之時,對傳統中醫藥理論如何與現代化技術結合,守正創新,為推動健康中國獻計獻策。
  • 多地發布中醫藥發展創新政策
    實實在在的療效也讓更多人認識到中醫藥傳承發展的重要性。記者獲悉,近期,多地出臺政策確定中醫藥發展重點,以更寬廣的視野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3月21日,安徽省常務副省長鄧向陽指出,安徽省應加快皖南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建設,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控、疾病治療、保健康復等方面獨特優勢,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和推廣應用。要加快高水平中醫醫院建設,大力培養複合型人才,不斷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構建高質量發展的中醫藥產業和服務體系。
  • 洞察| 成都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研究
    同時,成都市也大力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產業與醫藥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引進新藥研發等重大項目,此外,狠抓「醫美之都」建設,推動醫美產業發展。 藥品領域,集聚了倍特藥業、科倫藥業、地奧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以及先導等創新型研發企業。醫療器械領域,集聚了包括邁克生物、奧泰醫療等一批領軍型企業,以及博恩思手術機器人、藍光英諾等創新型研發企業。醫療服務領域集聚了包括西嬋整形美容、金域醫學等典型企業。此外23魔方、新生命幹細胞、醫聯科技等健康新經濟企業也推動了成都市醫藥健康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不斷實現突破與發展。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率先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集聚全球高端資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推動生物技術等發展壯大為新支柱產業。廣州將如何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各地生物產業發展?廣州生物產業的雄心在哪裡?
  • 天津靜海聚焦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推進國家級產業基地建設
    全區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緊緊圍繞區委「1351」工程,同心同德謀發展,聚精會神抓建設,開拓創新促轉型,確立了循環經濟、健康產業、商貿物流、先進位造、都市農業和文化旅遊六大主導產業,形成了循環經濟、新能源、智能製造、裝配式建築、綠色電鍍和航空配套、大健康、商貿物流等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了「一城兩翼、四區多園」的產業發展布局。
  • 實錄丨南陽生物醫藥產業實現逆市飄紅
    實錄丨1-10月份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2.7億元,艾絨產品佔據全國市場的70%以上——南陽生物醫藥產業實現逆市飄紅11月26日,南陽召開「九大專項(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工信局有關領導介紹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並回答媒體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