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伴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了生育二孩。隨著孕產婦的增加,婦產科的醫生工作量也越來越多。面對產科醫生,你選擇的是「男醫生」還是「女醫生」?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90後產婦表示自己剛生完第一胎,而且還是一位男醫生為她接生的,這讓她覺得自己沒有隱私,失去了尊嚴,甚至不想生二胎。
這個話題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贊成和反對的人各持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今天我們也來加入這個話題聊一聊,但不是為了說服誰,而是為了透過現象看本質。
作為「萬花叢中一點綠」的婦產科男醫生,其尷尬的境地,就跟泌尿科的男醫生一樣,居然是一個大多數人歧視的職業。
由賈乃亮和李小璐領銜主演的《婦產科男醫生》電視劇裡,就聚焦這個群體向廣大觀眾傳達了婦產科男醫生的不容易。
在劇中印象最深的是,瑞安醫院婦產科退休男主任,十分熱愛婦產科事業,並為其奉獻一生。但是自己的親兒子,卻在一開始並不了解父親的這份熱愛,也十分排斥自己從事婦產科工作。
親生父子尚且如此,何況廣大沒有親緣關係的群眾了?
因為醫生是一種職業,他們擁有成熟的技術,和疾病面前的無差別對待。拋開無謂的自尊心,其實你在男醫生眼中,只是病人而已。
而且作為稀缺物種的婦產科男醫生,一路走來會付出更多努力和心力,因為他們會頻頻遭受誤解,所以需要用高超的醫術為自己證明。
任何一個選擇婦產科,作為從業方向的男醫生,都是一開始就樹立了正確、健康的理念,具備尊重患者的基本道德,更有救死扶傷的能力。
而且他們從實習期開始,就在面臨競爭局面,能夠順利通過實習期考核的婦產科男醫生,在面對女患者時都會保持平和心態,懷有高度責任心。
相信醫生,患者才能得到真正的救治,而相信婦產科男醫生的就是產婦自己做好各種準備。
醫生就是醫生,只跟醫術高低有關,和性別掛不上關係。在疾病面前,只有病情輕重,與性別無關。對於那些因害羞或者覺得隱私被侵犯的產婦,這種性別偏見只會有害無益。
當然,如果實在接受不了,記得提前和醫院進行協商。
不得不承認,男女天生上存在著差別,一般來說,男人的體力要好過女人。
大家都知道,大多數人生孩子都是一場持久戰,需要耗費好幾個小時。而同一個產房裡,一般也有兩三個產婦需要醫生同時照護,這時候男醫生的體力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因為很多產婦躺在產床上,都是光著下半身了,為了便於生產,助產士還會幫助產婦進行剃毛和消毒工作,這樣有助於醫生和助產士檢查宮口開指的情況。
這些都是已經不是隱私問題而是關乎兩條生命了,放開所謂的隱私才能擁有真正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