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院裡飄出刺鼻性氣味,鄭州環保執法人員暴走3萬步,揭開企業違法...

2020-12-20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

2019年12月25日,鄭州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原鄭州市環境監察支隊)途經河南省基本建設科學研究院西區分站時聞到刺鼻氣味,通過無人機錄像取證,發現鄭州亞農包裝材料有限公司違法生產跡象。在企業人員拒不配合檢查的情況下,鄭州四部門聯合執法,從暗門架梯入廠房,奮戰8小時後,徹底理清了該企業的違法事實。

執法人員使用無人機進行搜索

循跡:單位院裡飄出刺鼻性氣味,執法人員拆門而入

25日12:00,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執法人員胡志紅、李躍、雷正猛途經河南省基本建設科學研究院西區分站,發現從該單位院內傳出似有似無的刺激性氣味。

「這味道不對!紅色管控,附近又沒有大型企業,這氣味從哪來?」從事現場執法20餘年的胡志紅大隊長心裡打了個問號。

執法人員立即對該氣味來源進行排查,發現氣味源自附近的一座封閉廠房,廠房中還隱隱傳出生產機器運行的噪聲。執法人員隨即出動無人機,對整個區域進行搜索,進一步鎖定該廠房歸屬於鄭州亞農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執法人員立即從河南省基本建設科學研究院西區分站院內樓梯爬上廠房,從縫隙中錄像取證,固定證據。該企業的違法嫌疑進一步加大。

從房頂縫隙拍攝的生產畫面

12:15,執法人員進入鄭州亞農包裝材料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發現所有生產車間大門全部上鎖,該單位環保負責人拒不配合,以找不到鑰匙為由拒絕執法人員對其檢查。

13:00,馬寨鎮環保所人員來到現場,對該企業負責人進行勸說,企業人員仍不配合,拒絕打開其車間大門。執法人員在諾大的廠區奔波,尋找車間的入口。

15:10,二七區環境監察大隊執法人員來到現場。在市、區、鎮三級執法人員的要求下,該企業負責人依舊拒絕打開其車間大門。在此情況下,馬寨鎮政府對各個車間大門門鎖進行了拆除,執法人員得以進入迷宮一樣的車間。

迷宮般的廠區

裁切車間內,一條塗膠生產線機器仍在轉動,另一條生產線上的白乳膠原料仍在冒煙,並伴有餘溫,配套汙染防治設施未運行。一廠一策公示牌上只顯示紅色管控期間印刷及覆膜工序,未顯示塗膠工序。東北側廠房內的膠帶生產車間,兩臺熱覆膜機均有生產跡象。

執法人員立即要求負責人提供環評手續,以核實其塗膠工序和膠帶車間情況,該負責人再次拒絕。鑑於該企業負責人拒不配合,一再拒絕提供環保手續,執法人員立即將現場情況上報支隊領導,在張丙彥支隊長和張佔令書記的指示和協調下,聯繫市汙染防治督導組,藉助環保公安聯合執法的力量對該企業進行四方聯合檢查。

紅色箭頭所指即為封閉車間

調查:暗門後藏玄機,檢查人員架梯入廠房,發現驚人一幕

在膠帶車間,執法人員敏銳地發現車間內部空間與從外部觀察不符。原來,該企業在成品堆放區內用膠帶貨箱堆砌形成了一座暗門,將暗門後的原廠區道路進行了封閉,加蓋房頂,形成封閉廠房,僅留暗門出入。封閉廠房的西側即為河南省基本建設科學研究院西區分站院牆,也就是執法人員發現異味的附近。

封閉車間內部

17:00,為立即固定證據,四方檢查人員兵分兩路,一路搬開膠帶貨箱查找暗門,另一路從隔壁研究院扒開廠房頂側鐵皮擋板,架設竹梯進入封閉廠房。

執法人員由房頂進入車間

至此,封閉廠房內的驚人一幕終於公之於眾。封閉廠房內存在膠帶塗布生產線一條,配套的生物質鍋爐尚有餘溫,同時還設有調漆工序,存在大量油漆桶,桶內仍有油漆,調漆的乳白色廢水未經汙染防治設施直接排入下水管道。

使用的生產機器與執法人員12時左右拍攝的運行機器一致,廠房內氣味與12時左右聞到的刺鼻性氣味一致。

至20:00,鄭州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環境汙染防治督導組、二七區環境監察大隊、馬寨鎮政府及環保所,四部門聯合,三十餘人參與,奮戰八個小時,終於查到了刺激氣味的汙染源頭,徹底理清了該企業的違法事實。事後,一名第二大隊執法人員的手機顯示當日步數已達32000餘步。

嚴懲:企業負責人被拘,該公司將面臨8項行政處罰

對於鄭州亞農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的違法行為,市汙染防治督導組現場對二七區攻堅辦下達了問題交辦單;二七區環境監察大隊進一步核查調漆廢水排放情況,取樣檢測並做出進一步處理,對該企業違反管控生產及塗膠生產線廢氣處理設施不正常使用進行立案處罰。執法人員現場聯繫公安部門,將該企業負責人依法拘留。

按照法律法規,鄭州亞農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將面臨8項行政處罰:

1.拒絕環保部門對其大氣汙染物防治工作監督檢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條、九十八條,將處以「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2.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二十條、九十九條,將處以「限制生產、停產整治,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3.VOCS設施不正常運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條、第一百零八條,將處以「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4.違反重汙染天氣管控措施,依據《鄭州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第二十六條、五十七條,將處以「查封排汙設施,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5.拒絕水汙染監督檢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第三十條、八十一條,將處以「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6.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私設暗管,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汙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汙染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條、八十三條,將處以「限制生產、停產整治,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7.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擅自開工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二十五條、三十一條,將處以「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

8.涉嫌環境汙染犯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六十三條,移交公安行政拘留,將處以「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監測數據如果超標,將追加處罰。

鄭州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正告全市工業企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是所有法人、團體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法律紅線不容逾越,法律尊嚴不容踐踏!

相關焦點

  • 河北定州網友積極配合環保部門,誓把刺鼻氣味現象根治!
    9月8日,平臺發布了《定州城區一到晚上就瀰漫著一股刺鼻的臭味?夜查!》一文,文章發布後,網友們踴躍發言,積極為環保部門提供刺鼻氣味的各種信息,因為微信平臺只能顯示最多一百條留言,而網友留言達到數百條,我們把網友的留言進行了匯總發布,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根據網友的反饋,儘快查找原因,找到市區刺鼻氣味的源頭,將此現象根除,給市民一個「不帶臭味」的生活環境。
  • 【環保督察「回頭看」】刺鼻氣味再也沒有了
    玉田縣柳沽村刺鼻氣味再也沒有了「以前,儘管離最近的住戶有近1500米,但在村裡有時也能聞到刺鼻的氣味。6月11日之前,這個廠房裡有一家名為鑫海潮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的企業,回收加工塑料製品。接到群眾舉報後,6月11日下午,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人員來到該廠房進行現場檢查,發現了原料、設備和產品,懷疑企業在未辦理完手續的情況下進行了生產,遂把線索轉交給了當地政府。
  • 萬噸危廢傾倒長江 到處都是白色垃圾刺鼻氣味隨風飄
    萬噸危廢傾倒長江這是在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一處長江堤壩內的傾倒點,凹處呈紅褐色,旁邊隨處可見白色垃圾,刺鼻的氣味隨風飄來。這是一隻由產生汙染廢物的源頭企業、層層轉包牟利的中間商和廢物傾倒地的接收者共同組成的「黑手」,萬噸汙染廢物經過運作,被跨省傾倒在長江灘涂、堤邊。5月底,公安部公布了6起破獲的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犯罪典型案件,公安部掛牌督辦的安徽蕪湖萬噸危廢品傾倒長江案在列。
  • 濃煙瀰漫至江西,氣味刺鼻!最新回應來了
    ↓↓↓事故發生後,衢州市消防、應急、環保等部門單位迅速趕往現場進行應急救援和環境監測工作,通知企業人員及周邊人員進行疏散。目前,無人員傷亡及被困情況。14時許,火災產生的濃煙到達玉山縣上空,16時許,濃煙到達上饒市區上空。
  • 濃煙瀰漫至江西,氣味刺鼻!官方回應來了
    ↓↓↓事故發生後, 衢州市消防、應急、環保等部門單位迅速趕往現場進行應急救援和環境監測工作,通知企業人員及周邊人員進行疏散。 目前,無人員傷亡及被困情況。網友截圖上饒市玉山縣毗鄰衢州市,11月9日14時許,玉山縣多名群眾向記者反映稱, 玉山縣上空突然一大片「黑雲」飄來,原本晴好的天空突然變暗,且瀰漫著刺鼻氣味。
  • 遼寧大石橋:環保執行再行動 關停環境汙染企業-中國法院網
    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國網大石橋市供電分公司人員參加本次專項集中執行行動。本次行動歷時8小時,強制關停汙染廠礦企業19家。  由於部分汙染企業相互之間聯繫緊密,執法行動剛剛開始,一些汙染企業便得到消息,將廠門緊鎖,對執法人員避而不見。
  • 厚街4企業涉嫌環境違法被抓個正著!
    剛進廠門,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並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小編在現場看到,該廠區共有4層廠房,進入廠區刺鼻的氣味便愈發濃烈,來到4樓生產車間,雖然時近深夜,但工人們仍在加班加點忙生產。,現場除了刺鼻的氣味,似乎並無違法現象。
  •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公布執法正面清單典型案例 其中涉合肥3例
    在持續保持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高壓態勢的同時,進一步落實落細監督執法正面清單,不斷完善正面清單動態管理機制,細化配套措施,推動建立正面清單長效機制。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馬鞍山市和縣生態環境分局研究決定,鑑於企業在違法行為發生1分33秒後立即予以糾正,屬於違法行為輕微,未產生危害後果,且企業在當前時期受到疫情一定程度上的影響,管理人員未能到崗,現場管理不到位,造成該情況的發生,符合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印發實施生態環境執法正面清單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可以免於處罰」中的第四條第5項規定,免除對該企業的行政處罰。
  • 剛買的棉被氣味很刺鼻
    本報訊(記者 陳泥 通訊員 蔡競)林先生在海滄新垵一家日用品店買了一床棉被,回家拆封一聞,棉被內芯散發出奇怪的刺激性氣味。他懷疑棉被有質量問題,打電話向新陽工商所投訴。昨天,工商所執法人員與林先生一起,前往這家日用品店查看,果然是「黑心棉」 。  在該店的角落裡,工商人員找到了堆放在地上的一些被子、床單、被罩等床上用品。
  • 志願者參與環保執法 感慨:每次行動背後都是汗水
    不過,近日,當市民志願者周統澄、高瑜一同參與了龍灣蒲州環保所、龍灣環境監察大隊以及蒲州派出所的聯合執法行動,打擊非法排放汙水的加工點後,才真正體會到執法人員每次行動背後所必須付出的艱辛和汗水。  前奏  當晚7點,夜幕和雨幕一起降臨。人員集合後,大夥跟著蒲州環保所的執法車,向緊固件加工點密集的上江駛去。
  • 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公布執法正面清單典型案例
    在持續保持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高壓態勢的同時,進一步落實落細監督執法正面清單,不斷完善正面清單動態管理機制,細化配套措施,推動建立正面清單長效機制。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馬鞍山市和縣生態環境分局研究決定,鑑於企業在違法行為發生1分33秒後立即予以糾正,屬於違法行為輕微,未產生危害後果,且企業在當前時期受到疫情一定程度上的影響,管理人員未能到崗,現場管理不到位,造成該情況的發生,符合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印發實施生態環境執法正面清單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可以免於處罰」中的第四條第5項規定,免除對該企業的行政處罰。
  • 小學現刺鼻氣味致師生身體不適 501名學生請假
    (原標題:廣州一小學師生時隔兩月再次出現身體不適,如何杜絕周邊工廠超標排汙)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有多位廣州市黃埔區賢江小學的學生家長向中國之聲反映,今年11月以來,孩子在學校經常聞到刺鼻的氣味,並且陸續有多名學生出現了頭暈嘔吐、皮膚過敏等症狀,這也導致賢江小學從本周一開始停課。
  • 江蘇燕尾港現排汙暗管:漂紅色液體 散發刺鼻氣味
    麥田緊鄰五灌河,河對面化工園區林立,近百家化工企業集聚於此。  4月23日以來,灌雲縣環保局等多家部門一直在找尋這些暗管,目前已挖出至少5條暗管。  暗管被發現源於漁民的舉報。家住燕尾港鎮的居民陳華說,有漁民看到海上出現了冒著白煙的偷排管道,隨即舉報給江蘇海監總隊。陳華曾是當地的人大代表,也是一位民間環保志願者。
  • 煙臺:市民曝一化工廠疑似起火氣味刺鼻 稱害怕有毒
    環衛工人稱,「三點來鍾聽見『轟』一聲,那個味差點把我燻死」  齊魯網9月30日訊 煙臺市民劉女士反映,凌晨4點多鐘,在煙臺市福山區鴻福街有一家好像是生產化工原料的廠子起火了,現場傳出了刺鼻的氣味  「那個廠子的院裡著火了,味兒都是它那的,聞起來有點刺鼻,一聞就像嘴裡喝酒的那種感覺,小區裡好多帶孩子的都出去了,我們也一早就把孩子送到別的地方去了,都搬出去都送到別的地方去了,那個味道刺鼻太大。」劉女士告訴記者。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導,記者來到福山區鴻福街,找到了劉女士所說的這家工廠,向工廠傳達室的工作人員了解情況。
  • 水面漆黑,氣味刺鼻!鎮江這裡有人偷排?!
    近日,市民顧先生向我們《馬上就辦》欄目反映,稱親眼見到"八公洞附近的路上,有管道排汙",現場有刺鼻的氣味,這是怎麼回事?顧先生:進到這個現場,就聞到一股刺鼻的機油、柴油、煤油的味道,很大很大很大,還聽到咕咚的聲音,我走進一看這兒發現一個黃色管子,在那排汙,不停地響,整個這個水面上全是漆黑的一片。看到這一幕,顧先生懷疑,周邊有企業正在偷排汙水。
  • 同安一顏料工廠排刺鼻廢氣 小區居民擔心影響健康
    「工廠向外排放廢氣,非常刺鼻,讓人受不了。」17日,有讀者向記者反映,同安工業集中區一家顏料廠整天往外排放刺鼻的廢氣,希望環保部門能及時處理。這家工廠在一棟建築的一樓,面積比較大,裡面的機器不停地運轉,發出轟鳴聲,幾個戴白色口罩的工人正在進行生產作業,廠房內瀰漫著一股刺鼻氣味。  記者繞到該廠背後,看到一個蓋著黑布的冷卻塔正在運轉,旁邊一棵樹的葉子已被燻得發黃,與周圍翠綠的樹木形成鮮明對比。  記者注意到,該廠背後有一個較大型的排氣管延伸到六樓。
  • 肥東查處4家環境違法企業
    記者昨從肥東縣環保局獲悉,為認真貫徹落實新《環保法》,該局依法對4家環境違法企業分別進行責令停產、實施處罰和查封,嚴厲打擊了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改變過去環保部門執法疲軟現象,對違法企業起到有效震懾作用。
  • 北京市環保部門發布十起涉水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嚴厲查處了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環境違法案件,有力震懾了違法排汙企業,並對2016年涉水環境違法十起典型案例進行曝光。2016年,全市查處水環境違法行為處罰金額達3981.81萬元。其中,全市連續按日計罰案例共4起,罰款金額89萬。2016年環保部門圍繞主要以下水環境違法行為開展了執法檢查:一是對將廢水排入地表的排汙單位開展執法檢查。
  • 網曝康貝德木業排刺鼻廢氣 平邑環保局:責令停產整治
    大眾網臨沂1月26日訊(記者 李龍)近日,有網友反映稱,臨沂市平邑縣豐陽鎮鄭家裕村附近的一家木材廠每天排放刺鼻性氣體。平邑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大眾網記者,執法人員已將山東康貝德木業有限公司生產設備查封,責令其停產整治,目前該廠處於停產狀態。
  • 成都市環保局派出3組執法人員 現場檢查14家企業
    查處各類相關違法547件,其中:渣土車136件、水泥罐車193件、工程運輸車102件。發布道路LED誘導屏258塊,通過百度、高德等網際網路和各類媒體發布提示信息引導廣大交通參與者改變出行習慣,實現節能減排。市國土局出動車輛11臺次,人員30人次,巡查待建地塊、徵地拆遷工地等共計23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