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碰到一群有商業頭腦的人在年前經營著不起眼的「小生意」,短短幾天就能賺到上萬元,一個朋友在去年春節之前售賣海鮮,與供貨商談好合作模式後,僅一周的時間就賺了2萬元,有的人則替鞭炮經銷商代銷鞭炮,也賺得盆滿缽滿!有的人憑藉自己獨特的「手藝」,自己動手書寫春聯,銷售效果也很不錯,春節作為中國歷來的傳統節日,消費者需求量著實不少!
為什麼會有「年貨節」?
繼雙十一、雙十二之後的第三個阿里年貨節於2015年12月23日被馬雲正式宣布啟動,除此之外蘇寧易購也推出「超級年貨節」,馬雲曾說,「雙十一是網民的,年貨節是農民的,用商業的手法完善社會,解決八億農民生活問題才能有效解決貧困」,可見年貨節的初衷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而生。
前幾天辦公室同事之間閒談,去年的房地產真的非常難做,有的同事幾個月沒有開單,就連底薪也被扣除不少,眼看要過年了,都想著趁過年之前賺一筆「快外」!臨近過年之前最好做的生意當屬「賣年貨」,需求量大,收益高,每天都是人潮人湧的狀態,生意好的商家一天可以賺取上萬的利潤,特別是水果、肉製品、乾貨等。
2019年告一段落,商家們的心情也是五味雜陳,不管在過去的一年是辛酸還是甘甜,都會帶著喜悅的心情迎接年終,過一個喜慶的春節!
春節前夕,都是商家最忙碌的日子,消費者會集中在這段時間大肆消費,屯年貨,備美食,這段時間筆者也一直在籌備年貨節活動,為商家落定商鋪,給老百姓做年貨宣傳,忙得不可開交,商家也在積極備貨,保證年貨節貨源充足,以免缺貨現象發生。
說到年貨節,相信每個地區都要這樣的市場活動,將市面上的年貨匯聚於此,集中展開銷售,縮短消費者購物時間,大部分由開發商或者運營方統一舉辦,從前期的招商落位到後期的經營管理,有的採取聯營扣點模式,有的則直接收取房租。
聯營扣點:商家風險最低,與運營方共享風險與收益!
這樣的合作模式目前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適用於未成熟的商業項目中,既可以增加項目人氣,又能規避雙方風險,不足之處在於待到商業氛圍較好後,容易出現坐地起價的局面,比如提高扣點額,當年某團外面品牌就是如此,為了提高曝光率,前期幾乎是讓利或者虧本階段,後期再不斷提高扣點。
很多人在想為什麼會出現聯營扣點模式,將風險降到最低不好嗎?其實任何開發商或者運營方都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幾乎都是在經過市場調查後才做下的聯營決定。例如曾經一家開發商,在樓盤還未火爆之前,就做過聯營扣點模式,主要是以小吃商鋪為主,邀請商家進來做生意,不收租金,運營公司統一經營與管理,每月收取營業額的20%作為房租,從搭建這樣的平臺到後續一直不溫不火,一方面人流量沒有顯著提升,商家來來回回換了幾波,另一方面收銀方式不容易約束,需要每家商鋪增加收銀人手監管,無形之中增加了成本壓力,導致最終也沒有如願以償,堅持不下去的商家提前解除合約退還押金,生意還不錯的商家則免費使用了兩年。
收取租金:開發商風險較低,考驗商家的營銷能力
每年的年貨節不止在一個地方舉辦,有的是自發行為,有的則是由地方有關部門統一划定區域,總體來看,其實在哪裡都可以賣年貨,總類齊全與否對部分商家來說影響並不大,所以存在部分商家直接選擇在人流量大的區域。
然而人流量大的區域大多採取的是直接收取租金模式,就買年貨那幾天,一個小小的商鋪租金費用高達上萬元,好在這些商家所銷售的產品利潤較大,不然還真難以支撐。例如在三線城市中,存在部分購物中心短期招租,每個商鋪固定收取一萬元房租,無論商家銷售情況如何,這筆費用固定產生,對銷量評估不準確或者沒有經驗的商家而言風險並不小。
兩種模式針對兩種不同的商家與消費者,定位不同,其選擇便不同,但是無論如何,都是希望賣出更多的年貨,賺取更多的收益。
商家在年貨節期間應該注意什麼呢?
首先在選址方面以人口密集區域為主。當然專業市場除外,如水果批發專業市場,以家庭為單位的購買者在備水果時大部分是整箱購買,去年的車釐子就曾一度賣斷貨。專業市場不一定在人流量集中的區域,一般一個城市只有一個這樣的專業市場,所以幾乎處於壟斷狀態,想要以便宜的價格買到新鮮的水果只能從這裡購買,而一般商家想只賣年貨節這段時間則很難租賃到商鋪,人口密集的區域售賣年貨時,自帶「高曝光」效果,生活都追求從簡,同等價格之下,為何要捨近求遠呢?
其次在售賣年貨之前做好調查分析,特別是產品種類方面,儘量選擇市場競爭較小的年貨產品,避免同質化競爭。例如年貨節售賣的無非是海鮮、肉禽、乾貨、水果等等,但是多個商家售賣同一種產品較多後,市場需求量又有限,容易出現銷量低的現象,當然這也與籌備方的業態規劃有關,如限制某一品種數量,保障商家支付租金所應得的權益。
最後是儘可能以薄利多銷為主。備年貨的消費者購買力都不小,少則幾百多則上萬,在商家之間競爭不小的情況下,盲目追求高利潤儼然不妥,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當消費者發現被「宰」後,打心底裡會留下陰影,看中長遠發展才是商家正確的經營之道。例如存在部分商家為了追求眼前利益,依靠獨家營業優勢,盲目提高價格售賣,在沒有競爭對手條件下尚且還行,一旦有其他商家能夠將自身產品比拼下去,消費者便會轉向購買他家,導致商家客戶流失!
對此大家對地方年貨節怎麼看呢?
更多商業、房產資訊,歡迎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