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職場有這樣一個直戳內心的話題上了熱搜:現在的職場人每月有多少收入才算正常?當然,生活要錢、房貸要錢、車貸要錢、孩子學費等等,那麼,每月要賺多少錢,才能撐起一個家?這不,一名阿里的職場人就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吐槽到,年入百萬不夠用,並曬出一個中產階層的工作生活和一個他的家庭詳細帳單,處處顯示出中產階級對錢袋子的焦慮和對生活的無奈。年入百萬還不夠用?一起來看看。
據該職場人描述,自己是個阿里老p7,綜合收入100w吧,稅大概35萬,到手65萬,房貸每年15萬左右,車貸每年8萬,個人開銷大每年10萬,兩個孩子學費一年6萬,加補習班8萬。家庭支出每年12萬。每年存下來的基本沒有,壓力真的好大……壓力大?糾結焦慮?!或許你也有這樣的疑問,這樣的吐槽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再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質疑到。好了,老哥你別裝逼了,我這種沒到100萬的6怎麼活?車貸和房貸問題不帶,只要你不失業,孩子成長是大頭,後面不只錢,養育孩子的操心,是多方面的。
能不裝逼不,有多少錢幹多少事,車貸短期,房貸是儲蓄對衝,個人消費可以看砍,所以每年實際儲蓄30萬,可以推高到40萬。你們都怎麼做到的,好牛的樣子,我們兩千塊錢的半死不活。
也有網友感同身受。房貸要這麼多?公積金不就6000了嗎,P6和你收入差不多,老婆收入的一半可覆蓋家用,一年能存70w左右。不過還是擔心以後。
也有網友認為壓力確實大。很現實,同這麼多,房貸20,沒車。生活質量全靠省。壓力確實大,這種基本屬於沒有退路的狀態,抗風險能力基本為0。你消費這麼高一點沒收斂,跑這說壓力大,大個蛋,還是有錢燒的。
這叫壓力大?多少你才滿意?老p7買了房存款至少還有100吧?房貸每年15那叫投資,回報率槓槓的。子女教育那也叫投資,少矯情了。我過年回家,親戚朋友老喜歡問我在深圳的收入,我不說吧又說我見外,我說我稅後60萬,實際一分錢存不到,他們都說我吹牛。
也有網友說到。沒有那個本事就不要裝逼了,年家庭開支28萬?還不算小孩教育的?小孩教育14萬? 大概率是編的,有腦子的人都不會幹出這種事情。還有這麼高的稅?我綜合不到90,到手和你一樣。
看完網友的回覆,其實還是有一部分比較理智的。在筆者眼裡,該職場人焦慮的真不只是錢,而是對於「中產危機」將來所面臨的不確定性。該職場人所羅列的生活也真的不是什麼炫富以及矯情,在任何一個收入區間內,我們每個職場人都有權利也有義務認真而進取地活著。他所過的就是他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的中產生活每天不敢停歇,在外人看來,確實賺得不少,而實際上真到手剩的並不多。當然也跟有些網友所說的一樣,沒有退路,抗風險能力基本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