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27
美麗鄉村——堯王莊
在休息的時候,不斷從朋友圈看到磁縣美麗鄉村堯王莊的畫面和信息,就想抽空去看一看。5月2日,又抽得浮生半日閒,驅車去堯王莊。堯王莊原隸屬磁縣光祿鎮,現劃歸邯山區,但人們還習慣稱磁縣堯王莊。
堯王莊離邯鄲市區30公裡,到馬頭後沿成峰公路向西,在冀南新區的朝天大街向南拐,4公裡左右即到村口。新1路公交車從村口經過,交通很方便。這是堯王莊村口的新式村標牌樓。
朋友,當我們走進堯王莊的田園,春天萬物復甦,桃紅柳綠。迎春花盛開,銀燕從南方飛來……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像。夏天,萬物生長盛旺,百花盛開,田裡的麥苗綠油油的,就好像給大地鋪上了綠色的大地毯。果園裡枝繁葉茂,果實纍纍、生機盎然……秋天,從遠處望去格外耀眼。果園裡的石榴一個個露出圓圓的笑臉。大街上掛滿了許多紅紅的小燈籠,好似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堯王莊美麗鄉村建設,突出的就是一個「陶」字特色,所以在村標牌樓上鑲嵌了一個巨型的磁州窯陶瓷實物。看到這個巨型瓷壇就聯想到這時三陶莊園的象徵,鄉村,美在小溪裡。鄉村的小溪,叮叮咚咚的流水聲,譜成了一首歡快的歌曲,寫在肥沃的土地上,小溪清澈見底,可見水地沙石和一條條歡快的小魚兒,岸邊,一排排垂柳一一向水,倒映水中,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景色真是太優美了。
村標大門的南側還有三個較小些的陶瓷實物,上面有不同的圖案,這是其中之一。這也是三陶莊園的象徵,我們走在田間小道上。
啊!朋友,城市、鄉村、田園大不一樣,讓我們在學習之餘,邁開雙腳走出城市,去到鄉村,去田園,去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去飽償清新的空氣,去開闊我們的眼界!鄉村的風光是一副美好的畫卷,他們的習俗和我們大大的不一樣,他們的習俗有他們的特點,讓我來給大家說一說我看到的鄉村吧!
走進牌樓,路邊有景觀石,上書「樸秀」兩個大字,取堯王莊的三陶莊園,「既古樸端莊又清靈秀雅」之意,實乃溢泉湖畔之片玉也。
景觀石旁還有花壇,栽種了草木,現在還沒返青,待春暖花開一定是綠意盎然。
中午,天氣悶熱不想早晨那麼涼爽,知了齊聲合唱「知知知」……早晨的小鳥累了無精打採地趴在樹杈上,柳樹累得也彎下了腰,鄉下的孩子們一個接著一個地跳進小溪裡小溪很歡迎孩子們的到來用浪花擁抱著孩子們,孩子玩打水仗潑水球,孩子的笑聲和快樂的心情融進了空氣中,給悶熱的中午增添了幾分樂趣。
旁邊的牆壁上畫著一幅畫,叫《鳥語花香》,乃寫意的中國山水畫,淡淡的色彩,寥寥幾筆,勾勒出了春天的山色之美。
啊!我仿佛陶醉在這美麗的鄉村裡了,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啊」!
驅車進村,進村村口路南,坐落一座宏偉建築物,是新修的關帝廟,廟宇氣派宏偉,廟門左右寫著巨大的兩個字:「忠」、「義」。
這關帝廟就是紀念關公的,、這到迎來不少的遊客前燒香祭拜關公。
正殿內,關公面如重棗,手捧《春秋》,正襟危坐,身上穿青掛綠。關平周倉分侍左右,一個捧印,一個扛刀。進入殿內就能看到關公的塑像
坐在殿中間,栩栩如生。像真人一樣。
正殿的牆壁上繪著彩色壁畫,表述的都是關公的英雄事跡:《桃園結義》、《單刀赴會》、《古城會》、《關公挑袍》等。
這介紹了關公的一些事跡,希望後代人都能記住。
關帝廟的西側,為一小小的廣場,叫「三義廣場」,塑著劉關張桃園結拜的塑像。象徵桃園三結義的『』忠信義『』
三義廣場北側的街對面,是一個文化廣場,修了一座很有個性的蓬草大門,上書四個大字「高情遠政」。
主建築「文化禮堂」是一座兩層樓,門上釘著「美麗鄉村鄉愁會」、「美麗鄉村大學」、「美麗鄉村講習所」等機構的牌子。
院角有白菜、黃瓜、茄子、南瓜、胡蘿蔔等巨型蔬菜的造型,誇張了就顯得可愛。
院裡還有兩座糧倉的模型,上面寫著兩個大字「廩」、「實」,取「倉廩實而知禮節」之意。
西邊就是農戶,院門寬大氣派,彩繪的院牆乾淨整潔,真是畫裡鄉村的景象。
往村裡走,大街滿繪彩畫,這是一幅《陶公採菊圖》。堯王莊村的設計整個採用的是陶淵明躬耕南山的意境,將村子南半部分的老宅改造成了「三陶莊園」,包含陶氏農耕體驗園、陶瓷藝術體驗區和陶然自樂體驗區三個園區。
裝飾一新的影壁牆,中國元素的花紋,正中書寫「鴻風懿採」四個大字。
這幅畫叫《希望的田野》,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的田野,豐收的景象。雖然有些誇張,但農家的田園就是圖個喜慶勁兒。
這個《經道緯德》牆,看似一面牆,其實是三陶莊園陶然自樂體驗區一個院落的門樓入口,兩邊各有一個小門,一個是乾門一個是坤門,是通往莊園的通道。
這是《經道緯德》牆的背面,從乾門和坤門進入後,就從這個小門出來,牆上有剪紙形的圖畫,還有歌曲《鄉愁》的曲譜。門樓頂上有女兒牆,可以登高覽望。
門內是殘棋廣場,一面牆壁上畫著半幅殘棋,地面上也是半幅殘棋。
院內有幾組孩童的塑像,都是現在的成年人在小時候玩的遊戲,在這裡回味一下童年,找一找鄉愁吧。
殘棋廣場東側有個小院,叫「天圓地方」園,這是一座真正的精品文化小院。
院內的牆壁上,展覽著很多傳統文化知識,還介紹了一個很少見的字,這個字打不出來,讀biang,出自陝西關中地區的一種小吃,通常指手工拉成或擀成的麵條。
這個方亭叫夏雨亭,對聯:風風雨雨潤出山河蔥蘢意,山山水水盈滿鄉村黎庶情。
與夏雨亭相對的這個六角亭叫秋月亭,聯曰:中天一輪佔得清秋一半好,秋野十裡更添稻荷十裡香。
這個院門叫「鳳翔門」,兩扇紅色的大門其實是水泥做的,固定在那裡,並不能展開,兩門間留有尺來寬的縫隙,僅容一人側身而過。門外的牆叫「婚俗文化牆」,介紹當地婚俗的特色及變化,分為幾個場景,依次是:暖水瓶,八仙桌;收音機,自行車;電視機,組合櫃;摩託車,電冰箱;單元樓,小汽車,是把一輛真的汽車砌在了牆裡。牆的一頭還有一段話:爺爺娶奶奶時只用了半鬥米;爸爸娶媽媽時,只有了半頭牛,而如今我娶媳婦,卻要了父母半條命。這些展示真實地反映了現在的婚俗狀況,也算是一個精品展示。
旁側的牆上有立體畫,一頭牛從牆洞裡破牆而出,這樣的場景深受孩子們喜歡。
這是另一個精品院落,院門修得頗有凱旋門風格,對聯「美麗鄉村騰瑞氣,和諧社會奔小康」,乃當代風格。
院子裡為老式民居,有原來的老房子,也有復建的,但是修舊如舊。這個院子的三個角有三座小塔樓,此院叫「三塔照景」。
這個老宅子也是一個精品院,門上的標牌說明這是一個粉坊,也有對聯,「鳥語花香簾外景,天光雲影座中春」。
這是一座兩三進的院落,院內正在改造,加建了斷間牆,還修了美麗的圓形門。
這是正屋北屋,在老屋的基礎上也進行了改造,加建了拱券造型,增添了美感。
院裡還有古井和舊式的轆轤,設施都一應俱全,還能正常使用。
院子東側的空閒處,修了這麼一個同心圓景觀,成為遊客至此必要拍照的地方。
這個院落剛剛修繕完畢,從門口的對聯「淵源一脈子孫尚書興基業,家風百代祖宗賜福保平安」來看,應該是個官宦之家。
院落的規模並不大,只是一個普通的四合院,正屋還起了名字,叫「光華居」。
一座座老式的農家小院,戶戶相通,家家相連,那斑駁的磚牆,古樸的木門,刻花的木窗,無不是古老的記憶,遊走在其中,仿佛穿越回了古老的歲月。
在這一座老房子裡,還留存著老式的火炕,炕窯、炕灶、灶洞一應俱全。現在火炕已經很少見了,這個很有保留價值。
這是最南端的幾個院,堯王莊村的南半部,現在基本上都騰空了,成了遊客休閒的地方,村民都住到了北半部的新村。
戲臺是這一帶農村必不可少的標配,堯王莊戲臺在村子最西端的一片空地上。
村街的最西頭,堆碼了一座假山,上寫「桃溪源」三字。據說這裡有條河,叫桃溪河,這裡有泉水,是河的源頭。
這些看似古色古香的民居,其實都是商業設施,有茶館,有飯店,有旅店。
這個竹園,是陶瓷藝術體驗區的大門,這一區域主要展示磁州窯文化。
陶瓷體驗以磁州窯文化為背景,讓遊客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還能親手體驗陶瓷製作工藝流程。這是這個區域的特色裝飾。
這一個個院落,都是製作陶瓷的不同工序的區域,有拉坯區、上漿區、晾曬區等。
最吸引人目光的,就是院裡這兩座瓷窯,當然這只是象徵性的,裡面是空的。
可以想像在過去,工匠師傅把燒成的如玉般的瓷器一件件從窯裡搬出來,再通過貨郎走街串巷叫賣,送到千家萬戶,成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
這裡還造了一個沉船的模擬發掘現場,古船上裝滿了各種瓷器,十分逼真,其實這個「木船」是水泥做的。
來到村外,進入陶氏農耕體驗園,這是以陶淵明田園詩文為背景,打造的集遊覽觀光、文化展示、農耕體驗、鮮果採摘為一體的農耕體驗園區。這一條小河是環村水系,河上的這座小橋叫玲瓏橋。
這裡有個人工湖叫琴湖,通往琴湖的河道呈月牙狀,叫月牙灣。湖中有座小島叫琴島,島上有一尊月老的雕像,周圍的欄杆上掛滿了許願條與同心鎖,看來有不少情侶來此許願。
再往田野深處走,就到了農耕體驗和採摘區,這裡塑了一尊高高的壽星像,在向人們微笑。田野裡種了很多桃樹,這時還沒有開花。
地頭搭了一架草庵子,這是過去農村地頭常見的場景,莊稼成熟時為了防盜,村民會在地頭搭建這麼一個簡易的窩棚,夜晚住在裡邊看護秋禾。
這裡有一座土磚窯,過去農村建房用磚都是挖粘土打坯自己燒,所以土磚窯在農村很常見,現在農村禁止燒制粘土磚,這種磚窯也就進了博物館,成為永恆的記憶。
這兒的土崖下有一座草亭叫五柳亭,取陶淵明號五柳先生之意,亭柱上有聯:田園採菊山水競秀醉靖節,草庵植柳花鳥増豔迷居士。亭邊有一老人雕像,頭戴鬥笠,手執魚竿,正是東籬採菊的五柳先生陶淵明公。
五柳亭旁居然有一眼泉水,相傳在古時候堯王莊大旱,人們苦尋山泉而不得,後追蹤一野狐至此,深挖得甘泉湧出,遂稱「野狐泉」,現在又改稱「狐泉」。再往外走,則是十足的農家田地了。在這裡,真的能讓人釋放身心,拾撿鄉愁,流連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