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三大「強者定律」:蘑菇定律、飛輪定律、尖毛草定律

2021-01-07 騰訊網

文/HeiFa 主播/豔坤

劉同曾說:

「越是低谷,越能看清一個人本質。」

人這一生,總會遭遇很多失敗。

但人們總是習慣把失敗歸於環境太惡劣,或者對手太強大。

其實,很多人的失敗,不是敗給了別人,而是敗給了自己。

那些越活越強大的人,早已懂得了這三大定律。

蘑菇定律

2009年,是演員Rachele爆火的一年,短短幾個月內她就接到了許多她做夢都不敢想的演出邀約。

要知道,在一個月之前,她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演員。

不要說上臺演出了,連留在劇組都是她拼盡全力才換來的結果。

在劇院,她不僅要跑腿打雜,還經常受到前輩們的欺負和打壓。

有些人稍有不順心就對她冷嘲熱諷,平日裡不想幹的工作也全部丟給她。

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每天做完所有的雜活後,還要一個人默默地練習幾個小時再回家。

境況在一次大型演出後,發生了轉變。

那一年的紐約大都會上,由於主演生病,她臨危受命成為《木偶之歌》的主唱。

如此高難的歌曲,留給她的準備時間卻只有短短4個小時。

但令人驚訝的是,她不僅把基礎部分唱得非常好,而且還增加了難度,直接刷新了劇場當年的高音記錄。

整場演出毫無破綻,結束後,觀眾席掌聲雷動,同行們讚不絕口。

那一夜,她一戰成名,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歌手,蜚聲海外。

後來有人採訪她,希望她分享自己成功的原因,她只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很感謝我自己,在那些看不到希望的日子裡,依然堅持日復一日地練習,否則就算機會來了,自己肯定也把握不住。」

所以,哪有什麼一夜成名,不過是百鍊成鋼罷了。

管理學上有個有趣的概念,叫做:蘑菇定律。

蘑菇初期生長在陰暗潮溼的角落,得不到任何關注。

它們沒有陽光的呵護,也沒有肥料的滋養,只能自生自滅。

在此期間,一旦放棄生長,便只能淪為眾多矮蘑菇中的一員,在無盡的黑暗中沉淪一生。

但只要能夠堅持下來,當他們長得足夠高的時候,就能享受到陽光和雨露。

其實,蘑菇如此,人生也是一樣,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一段黑暗期。

只有堅守希望,熬過蘑菇期,才能看到光明。

黃渤在成名之前,駐過酒吧,當過老師,做過群演……嘗盡世間辛酸,卻始終堅守自己的電影夢想。

最後他熬過了自己的蘑菇期,開啟了自己的影帝生涯。

周星馳剛出道的時候,也只是一個跑龍套的,而且一跑就是7年之久,如果他中途選擇了放棄,可能也就沒有現在的「喜劇之王」了。

林書豪剛剛進入NBA時,根本沒有出場機會,但是他還是堅持每日完成練習任務,甚至加倍訓練,最終等來機會,成就自己「林瘋狂」的赫赫威名。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

「如何才能走出人生陰霾?」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多走幾步。」

生命裡,有太多暗黑的時刻,讓我們被看輕、被辜負、被打壓。

此時,所有的停滯不前和怯懦擔憂,都會延長這個蘑菇期。

反之,只要耐得住煩,咽得下委屈,忍得了寂寞,總會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飛輪定律

騎自行車的時候,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一開始,如果想要讓自行車發動起來,你需要非常用力地去蹬。

但是,踩幾圈之後,就覺得輕鬆多了。之後你即便只是把腳輕輕放在腳踏板上不使勁,輪子也會載著你飛快地向前跑。

這就是「飛輪效應」,當達到某一臨界點後,自身的重力和衝力就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

這時,你無須再多費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帶動自行車繼續向前。

你在前期每一圈的努力,最後都會變成飛輪的助力,讓飛輪更加持久地轉下去。

1955年,一位大學生走出大學校門,進入一家陶瓷企業。

但沒做多久,他就發現這個工作專業性太強了,自己完全是個門外漢。

為了儘快摸到門道,以前完全沒接觸過材料學的他,每天去圖書館惡補專業知識,讀遍了學術紀要和行業期刊。

雖然剛開始,面對完全陌生的領域,學習進度很慢,碰到一個不懂的概念,可能要翻半個小時的資料。

但難得的是,他沒有退縮,一步步堅持了下來。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跨過了那個「臨界值」。

之後,他對陶瓷專業知識的掌握,開始了爆發式的增長。

短時間內,他就研究出了一種新型材料,隨後,又攻克了困擾人們多年的難題,成功研製出製造電視機顯像管的最理想材料。

他實現了從行業小白到專業領域大牛的逆襲。

他就是稻盛和夫,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位締造了2個世界500強企業的「經營之神」。

而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

「在最艱難的開始,沒有選擇放棄,是自己一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

寫作文,最難的是開頭;造房子,最難的是地基。

很多事情一開始都需要我們投入大量的精力,但是當我們熬過艱難的前期,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後,就會抵達那個臨界點,開啟我們飛速前行的人生。

尖毛草定律

聽過這樣一句話:

「每一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段時光是你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得不到任何回報的日子,我們管它叫『紮根』。」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特殊的草,前半年,一直保持著兩三寸的高度,混在其他的草裡,非常不起眼。

但半年後,雨季到來,短短幾天,它會迅速竄到兩米多高,在草原上形成一道「高牆」,讓人再也無法忽視。

直到人們刨開土地才發現,它的根部,長達28米!

原來,在之前長達六個月的時間裡,它從未停止生長,一直在努力紮根土壤。

它不動聲色地為自己積蓄力量,只為等待一場大雨的降臨。

這就是著名的「尖毛草效應」。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一個人風光無限的樣子,卻看不到他們在黑暗的日子裡默默地努力。

2015年《三體》橫空出世,劉慈欣直接斬獲了有著「科幻文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

人人都讚嘆他的天賦和驚人的想像力,卻不知道他從高中開始,就堅持創作,也曾無數次被拒稿。

5年前,85歲的醫學家屠呦呦憑藉青蒿素,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震驚中外。

然而,在榮譽加身之前,她只是一個沒有博士學位、沒有留洋背景、沒有院士頭銜的「三無科學家」,50餘載的研究生涯,鮮少有人問津。

這世上,沒有什麼人生開掛,有的只是厚積薄發。

真正優秀的人,總是在不起眼的角落默默耕耘,在希望渺茫的暗夜沉潛蓄勢。

他們忍受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一旦機會來臨,便能夠大放異彩。

《解憂雜貨店》裡有一句話:

「放棄很容易,但是堅持下來一定很酷。」

人拼到最後,拼的不是運氣和聰明,而是毅力。

那些能夠成就大事業的人,只是因為比別人多熬了一步。

看似一步之遙,就能在未來拉開巨大的差距。

英國作家紀伯倫說:

「除了通過黑夜的道路,人們不能到達黎明。」

怕什麼前途無望,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無論生活再苦再難,熬過去,總能看到光明。

相關焦點

  • 驚人的三大強者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尖毛草定律
    最近,人們在事物的觀察中,得出了這三大強者定律,它們分別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和尖毛草定律。咋一聽可能一頭霧水,這三大定律講的是什麼?它們是否真的有道理?這就是荷花定律,荷花定律認為,厚積薄發,只有將基礎打紮實了,最後的前景才能非常可觀。第二、竹子定律其實竹子定律的由來比較久,與荷花定律一樣,所講的道理都是厚積薄發。
  • 驚人的三大強者定律:荷花定律,鴨子定律,尖毛草定律
    正如季羨林老先生說,人和花一樣,有一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也有人一開始努力盛開,卻在時光的消磨中,漸漸地,感到枯燥甚至是厭煩,在第10天、第20天、甚至第29天的時候,選擇了放棄。
  • ​驚人的三大「強者定律」:蘑菇定律、飛輪定律、尖毛草定律!
    管理學上有個有趣的說法,叫做「蘑菇定律」。蘑菇初期生長在陰暗潮溼的角落,得不到任何關注。在此期間,一旦放棄生長,便只能淪為眾多矮蘑菇中的一員,在無盡的黑暗中沉淪一生。但只要能夠堅持下來,當他們長到足夠高的時候,就能被人所關注,享受到陽光和雨露。其實,蘑菇如此,人生也是一樣,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一段黑暗期。只有堅守希望,熬過蘑菇期,才能看到光明。
  • 三大強者定律:荷花定律,鴨子定律,尖毛草定律
    正如季羨林老先生說,人和花一樣,有一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也有人一開始努力盛開,卻在時光的消磨中,漸漸地,感到枯燥甚至是厭煩,在第10天、第20天、甚至第29天的時候,選擇了放棄。
  • 開學了,這驚人的3大強者定律一定要告訴孩子
    學習講究方法也講究堅持,就像「荷花定律、鴨子定律、尖毛草定律」所述,沒有什麼人生開掛,只不過是厚積薄發。荷開滿塘,美不勝收。你可知,這詩意滿塘,背後也有著動人的故事。季羨林老先生喜荷,他見樓前清塘寂寞,便特意投下幾顆洪湖的蓮子,翹首以盼。
  • 有用的心理定律(二十六):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每個人的成長都會經歷一些苦難,不能忍受苦難的人只能用一生去忍受平庸,能忍受苦難的人則能突出重圍走向成功。「蘑菇定律」是指剛踏入社會的人常常會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或打雜跑腿,就像培育蘑菇還要被澆上大糞一樣,接受各種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
  • 成功三大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蟬定律
    關於成功,有很多定律,比較有意思的就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和金蟬定律。這三個定律名稱不同,但是卻有共同的意義: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耐住寂寞,忍住煎熬,才能厚積薄發。荷花定律荷花,第一天開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們會以前一天的兩倍速度開放。到了第30天,就開滿了整個池塘。你知道什麼時候荷花開了一半麼?很多人都會認為是第15天,然而並非如此!
  • 「作文素材」強者定律,催人奮進,值得收藏……
    你必須拼盡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費力與「荷花定律」相關的,還有一個「鴨子定律」。你是否見過鴨子鳧水時的真實模樣?一般情況下,人們只看到鴨子在水面上悠閒安逸地遊動。但在半年後,在雨水到來之際,尖毛草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樣,每天都在瘋狂生長。短短幾天,他就會竄到兩米多高,形成一堵「憑空出現」的牆。
  • 我是機器人,「三大定律」對我沒有約束力
    還記得「機器人三大定律」麼?「機器人三大定律」又叫「機器人三大法則」,是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在1950年代提出的,內容如下:第一定律 :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第二定律: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第三定律: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 牛頓三大定律及內在聯繫
    高一第一學期結束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是《牛頓運動定律》,學完後我就想根據自己的理解,總結整理一下牛頓三大定律及其內在聯繫,查閱了一些資料利用這幾天休息時間形成此文
  • 什麼是宇宙的三大定律?
    什麼是宇宙的三大定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對立統一」、「量變到質變」、「否定之否定」、這三大規律就是宇宙 三大定律!一、宇宙第一定律(對立統一規律)宇宙中一切事物(事件和物質)都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對立統一規律存在於一切事物的運動 變化發展之中,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相互轉化,它們之間是連續的過程,雙方始終會有 一方處於優勢,並且始終趨向於平衡之中。
  • 遺傳學三大基本定律
    遺傳學三大基本定律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分別進入兩個配子當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自由組合定律編輯自由組合定律(又稱獨立分配規律)是在分離規律基礎上,進一自由組合規律--生物遺傳學三大基本定律之一步揭示了多對基因間自由組合的關係,解釋了不同基因的獨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發生變異的重要來源之一。
  • 西方文化三大定律之一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由愛德華·墨菲在 1949 年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定律內容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這個定律指出,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墨菲定律的由來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某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 年與其上司參加美國空軍進行的 MX981 火箭減速超重實驗時,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
  • 熱力學三大定律複習總結
    熱力學第三定律通常表述為絕對零度時,所有純物質的完美晶體的熵值為零, 或者絕對零度(T=0)不可達到。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恆定律。2.能量守恆定律是19世紀自然科學中三大發現之一,也莊重宣告了第一類永動機幻想的徹底破滅。3.能量守恆定律是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這個定律將廣泛的自然科學技術領域聯繫起來。
  •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一定律
    在「公理或運動的定律」部分,牛頓了提出並論述了「運動的定律」,也就是牛頓三大定律。其中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每個物體繼續保持其靜止或沿一直線作等速運動的狀態,除非有力加於其上,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第二定律為:「運動的改變和所加的動力成正比,並且發生在所加的力的那個直線方向上。」
  • 影響了世界的IT界三大定律
    而在IT業發展的過去的半個世紀,始終被這三個定律所影響。摩爾定律(Moore’s Law)最早提出這一定律的是大名鼎鼎的因特爾公司的創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根據摩爾定律我們的手機每更新換代一次就應該比原來的手機快一倍啊,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因為IT界的另一大定律——安迪-比爾定律。
  • 驚人的社會定律(經典)
            2、長期徵稿,體裁不限,按讚賞發稿費並同步多家主流媒體,詳情關注公眾號可查看投稿須知,投稿請先加主編微信:2060885181錯誤定律別人都不對,那就是自己的錯。2效果定律在傷口上落淚和在傷口上撒鹽,效果是一樣的。
  • 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顛覆定律(冪指數定律)分別是啥?
    摩爾定律每18個月,計算機等IT產品(或者說相同性能的計算機等IT產品)的性能將翻一番,每18個月價格就會降一半。主幹網帶寬的增長速度至少是運算性能增長速度的三倍。因為運算性能增長速度主要是由摩爾定律決定的,所以根據每兩年運算性能提高一倍計算,主幹網的網絡帶寬的增長速度大概是每八個月增長一倍。梅特卡夫定律網絡的價值等於網絡節點數的平方,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
  • 結局定律、危難定律,尋找定律等人生25個趣定律
    一、結局定律:有一個可怕的結局,也比沒有任何結局要好。上帝規定萬物必有結局,所以一定要讓結局完美。二、痛苦定律:死無疑是痛苦的,然而還有比死更痛苦的東西,那就是等死。八、危難定律:總是問題越複雜,期限就越短。問題越簡單,就越複雜?你是誰?你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 機器人三大定律
    機器人應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命令與第一定律相牴觸時例外; 第三定律 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的存在,但不得與第一、第二定律相牴觸。他在小說中提出了三定律的很多變體,例如第零定律的產生(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任人類受到傷害而無所作為)。這些對機器人行為準則的修改成為他的很多故事的主線。在《Little Lost Robot》中為了避免機器人無謂地阻止人類進行低危險性工作,第一定律中的後半部分被去掉了,但是也產生了一些其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