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交接儀式已完成,神獸已經出籠,各回各家,各氣各媽……」近日,隨著中小學寒假拉開序幕,一條「班主任寄語」讓眾多「老父親」「老母親」感慨良多,心生忐忑。孩子一放假,看電視、玩遊戲,各種調皮搗蛋花樣百出,假期究竟要怎樣度過才能「母慈子孝」,過得更有意義?淮報融媒體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學校給學生和家長都制定了假期生活指南。
關鍵詞:計劃
利用假期開展「21天習慣養成」
期末考試結束,生態文旅區沁春路小學的孩子們每人都領到了一本精美的「寒假生活手冊」,綠色的封面上印著雪人雪景等卡通圖案,孩子們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沁春路小學德育處主任袁麗告訴記者,這份手冊是學校老師結合實際、絞盡腦汁設計出來的,希望能幫助孩子和家長制定合適的寒假計劃,過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假期。
記者翻閱發現,其中第一項作業便是安全。「這項作業不僅布置給學生,也需要家長多加留意。」袁麗說。寒假期間,應教育孩子了解防火、防氣、防電、防溺水的有關知識,尤其是春節期間,嚴禁孩子燃放煙花爆竹,以免發生火災、傷害;同時要注意飲食衛生,注意交通安全;提高自護自救意識,出門要有家長陪同,以防拐騙。
「孩子一放假,除了送去培訓班,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的假期充實有意義,最好還能趁著假期得到成長。」對於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假期生活,沁春路小學每個年級的寒假手冊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內容,那就是制定「寒假計劃」。「寒假裡儘量保持健康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合理安排學習、閱讀、鍛鍊、娛樂、實踐活動時間。」袁麗推薦,家長可以利用假期引導孩子開展「21天習慣養成」行動,比如作息習慣、閱讀習慣、運動習慣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最好不要單方面制定計劃要求孩子執行,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制定計劃,或者在共同商量的基礎上制定孩子願意接受的計劃。計劃的原則應是放鬆而不放縱,最好寫下來或列印出來,每天對照執行。
關鍵詞:閱讀
與書相伴 體驗讀書的樂趣
假期是孩子們養成好習慣、提高實踐能力的好時機,閱讀是最快速、最簡易、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好習慣養成方式。記者了解到,多數中小學將閱讀列入「寒假指南」,讓孩子「爭做閱讀小達人」,做到「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要求在假期裡每天保持讀書習慣。
對於小學生的家長來說,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有效方法。淮陰師範學院第一附屬小學一位語文老師表示,如果孩子不愛閱讀,家長可以採取「我讀你聽」,或者「你讀我聽」的方式和孩子互動起來,平時還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等地方,培養孩子的閱讀意識。如果家長實在做不到陪伴閱讀,至少孩子讀書時家長不要看電視、玩手機。家長作出表率,就很容易引領孩子「動」起來。
在閱讀書目的推薦上,不同學校和班級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書目是推薦頻次比較高的。比如一年級的《君偉上小學——一年級鮮事多》、二年級的《大林和小林》、三年級的《伊索寓言》等等。為了方便老師和家長督促孩子閱讀,有些班級還開設了閱讀打卡群,每天將孩子閱讀的視頻上傳到群裡,相互激勵。沁春路小學選擇了在寒假手冊上點亮閱讀小星星的方式督促孩子,「孩子閱讀一本書之後可以進行自我評價,父母了解孩子的閱讀情況後再進行家長評價,最高等級是三顆星,這會讓孩子更有讀書的動力。」袁麗說。
關鍵詞:運動
每天半小時 收穫健康和快樂
「選擇自己喜歡、擅長或需要提高的運動項目,如跳繩、拍球等;向長輩學一個他們小時候玩過的傳統遊戲,如跳皮筋、翻花繩等,開學後介紹給朋友們,大家一起開心玩耍。」如今,體育成績在中考成績中佔50分,學校普遍重視學生的運動鍛鍊。孩子今年讀初一的馮女士告訴記者,寒假來臨,各個科目都會給出相關的寒假指導和要求,體育當然也不例外。在不少學校的寒假生活指導中,「每天堅持體育鍛鍊半小時」,這句話出現的頻率非常高。
袁麗告訴記者,寒假中間有春節,每個家庭都準備了各種各樣的美食,所以要提醒學生,享受美食的同時不要忘了運動,可以鞏固或學習一項體育技能,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保持健康的體魄。對於小學生們來說,運動是增進親子關係的最好方式。跳繩、踢毽子、拍球等項目都十分適合家長共同參與,互動鍛鍊更容易被孩子接受,還可以幫助家長和孩子一起甩掉春節油膩感,走進孩子的內心,收穫健康與快樂。
關鍵詞:年味
了解民俗 過個有意義的中國年
體驗年味,總是寒假中的重要項目,不少學校將「年味」作為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布置給學生們,如置辦年貨、學包餃子、做花燈等;還要學會用「愛」獻親情,幫助父母長輩整理裝扮家裡,通過電話或網絡給長輩、師長、親友、同學拜年等。這些活動可以讓孩子了解傳統文化、過年習俗,學會感恩,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動手動腦能力。
淮陰師範學院第一附屬小學「你好,寒假!」這一指導學生寒假生活的課題已經延續三年。其中除了各學科的學習指導外,還有一項重要的特色社會實踐活動,就是關於「年味」的研究。該校學生發展部主任史建安告訴記者,這一項目要求不同年級的孩子根據年齡特點和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選擇有關春節的課題組成小隊,帶著研究的視角走進社會和生活,用圖片、文字、視頻等形式記錄和總結自己的發現和收穫,在下學期初提交、展示。「比如低年級的孩子可以研究春節『唱起來』,搜集有關春節的兒歌、民謠;中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春節『吃起來』『玩起來』等課題,了解各地春節飲食、休閒文化;高年級的孩子則可以開展民俗文化探究。」史建安說。如果學校沒有這項安排,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自己找小夥伴結成小隊開展類似活動,從這些活動中,既可以了解春節文化,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中國年,又能增加孩子團隊合作、人際溝通等各方面的能力。
「神獸」玩火燒毀車庫 家長被判賠錢
14日,記者從洪澤區法院獲知,該法院剛審結了一起財產侵權案件。3名小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在拿到成績單前,先拿到的是法院判決書。
事情得從一年前說起。2019年1月份的一天,小雨(11歲,化名)、小朵(7歲,化名)、小星(7歲,化名)拿著家中的打火機,到小區樓下玩耍。玩耍中,三人用打火機點燃了嚴某家用塑料布和木材搭建的車棚。火勢很快蔓延到二樓的楊女士家,導致楊女士家的彩電、櫥櫃等被大火吞噬,價值兩萬餘元。
事後,因就賠償事項未達成一致,楊女士將嚴某,小雨、小朵、小星及其父母一同告上了洪澤區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火災的發生是因小雨、小朵、小星玩火引燃被告嚴某搭建的車棚所致,三人系火災引發的直接責任人,亦是共同侵權人,應承擔主要賠償責任;嚴某在小區內未取得相關審批手續私自搭建車棚,且其車棚材質均為易燃物,安全性能較差,存在火災隱患,應對本次事故承擔次要賠償責任。由於小雨、小朵、小星分別為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且無個人財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應由其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故判決小雨、小朵、小星父母共同承擔60%賠償責任,嚴某承擔40%賠償責任。
拿到判決書後,幾名家長直呼後悔沒有做好孩子安全教育工作。法官提醒,孩子們的家長或其委託監護人對未成年人有監管職責,未成年人尤其是不滿十周歲的孩子,對自己行為的危險程度認識不足,更需要加強監管。
(來源:淮海晚報 編輯/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