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學生去英國讀書究竟要如何選擇學校?這是困擾著絕大多數學生和家長的問題!畢竟事關孩子的前途,馬虎不得。
然而,現在市場上的信息多、亂、雜,就算父母有時間親自陪著孩子飛到英國去一家家訪校,也不一定能在短時間內了解學校的方方面面。
那麼如何才能幫大家提高選校的效率、讓大家不至於在這一階段耽誤太多時間?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六個選校必看的指標:
學校類型:
在這裡,小編要重點給大家介紹一下英國傳統寄宿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區別,準確的說前者是後者的一個分支。
大家都知道,所有由校董會獨立運營管理、不受政府制約、但需要定期接受政府檢查的學校,都可以叫做私立學校。
但私立學校又可以分為走讀制和寄宿制。隨著市場的需求增加,很多走讀制的學校也建立的自己的校舍(也可能是向第三方租的),供學生自由選擇。
然而,這些後來發展起來的半寄宿學校在宿舍的管理方面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對學生的照顧和監管並不是那麼到位。
另外,就是選傳統私校還是國際學院的問題。有些家長會問:「老師,我想讓我的孩子接受純正的英式教育,是不是應該送她去傳統私校?」
首先,為孩子選校不該以家長為主導的,而應該以孩子為主導,孩子的性格、目標決定了他適合讀什麼樣的學校。
而英國當地學生大多會選擇去Faculty,因為他們很活潑、喜歡參加各種活動,實踐能力強、思維活躍,所以不少同學會選擇實踐性相對較強的BTEC課程。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的範圍很廣,包括活動設施、教學設施、住宿環境、食物和就餐環境……學校的設施如何,直接決定了孩子們是否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當然,不同的家長側重點不同,大家可以在心裡把各項設施排序、打分,最後通過算平均分的方式來找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學校。
學術成就:
這個指標可能是大部分中國家長最為關心的了,通常又會被分為兩個部分:GCSE和A-level。
除了要看A*-A以及A*-B的比率之外,GCSE階段還要看學生的升學率(升入A-level階段),而A-level則要看學生的畢業去向(被錄取的大學和專業)。
需要額外強調的一點是,現在英國很多私校都有開設如IB、AP、BTEC這類國際課程,大家可以重點關注一下這類課程的升學去向。
選課範圍:
客觀的說,「選課範圍」這個指標其實是要比「學術成就」還要重要,因為中國學生的選課範圍本來就比較受限,特別是在GCSE階段。
大家知道,國內在中學階段通常只會開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化學、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這些課程。
如果學生是讀完初中二年級去英國讀10年級的話,適合他的課程可能就只有數學、英語、物理、生物、化學。
地理、政治、英國文學等課程,需要學生有非常非常好的英語基礎,否則他們很難和以英語為母語的英國學生去競爭的。
因此,學校是否開設商業、經濟等對學生學科基礎要求不是很高的課程,以及藝術設計、音樂、攝影、舞蹈、戲劇等才藝性課程,就變得至關重要。
地理位置:
究竟是遠離城鎮的學校比較好?還是大城市的學校比較好?每個家庭會有不同的衡量標準,大家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就好。
當然,地理位置指標並不單指學校位置,家長們還要綜合考慮學校所處地區的氣候、交通、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因素。
留學費用:
留學費用的高低取決於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更取決於家長對孩子生活環境的定位,讓孩子去經濟承受得了的學校,給孩子選值得被投資的教育環境,是每一個家長的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