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由教師職業特點決定,是師德內容之一,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法國教育理論家保羅·朗格朗提出了「終身教育」的概念。接下來,談談我個人對終身學習這概念的理解。
1,終身學習是教師觀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們知道:現代社會需要高素質人才,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更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教師良好的素質並非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通過不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更新知識,提高師德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教師以教書育人為職責,教師工作的結果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唯有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並付諸行動,才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行為;唯有教師自身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唯有學而不厭的教師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因此,教師應成為終身學習的先導和典範。
2,終身學習是師德內容之一,教師終身學習的內涵
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目標。具有優秀師德修養的教師,不僅自己成就卓著,更能與人為善,具有「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有利於形成交流與合作,對話與互助的教師群體。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教師要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同時,對教育進行研究,才算得上是稱職的教師。具有反思能力,教師能通過對自己教育中的案例進行分析,對自己的教育活動持一種「健康的懷疑」、主動的「問題意識」,提出「為什麼」、「怎麼做」的問題,從而,有效修正自己的教學工作。掌握現代教育手段,教師在教學中調動學生主體積極性,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而且要善於總結自己的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教育教學能力,才能適應素質教育要求。對學生和自身的研究,學生是教育對象,不了解學生現狀、發展及個性情況,教育教學沒有針對性。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既要研究學生群體又要研究學生個體,既要研究學生現狀又要研究學生發展。對自身的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學會自我調控,在學習中認真分析自己的現狀,揚長避短,不斷提高自己的調控能力,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教育教學中。
上面,講了終身學習是師德內容之一,也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那麼,問題來了,教師終身學習的途徑有哪些呢?
1,在工作實踐中貫徹落實終身學習
教師率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這樣才會通過教育影響到學生的終身學習理念。教師要真正認識到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要求,更是不斷提升生命質量的一種途徑。因此,教師在工作實踐中貫徹落實終身學習。
2,在反思中促進終身學習
學習中反思,反思促進學習,二者密不可分。這是因為,教師面對的是永遠變化的環境,永遠變化的個體,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一勞永逸」,也沒有一種策略可以稱為「唯一」。教師只有不斷研究新情況、新環境、新問題,並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才能不斷適應、促進教育教學工作,使其得到有效開展。教師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會使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形成獨特的教育智慧。教師利用已生成的教育智慧,在反思過程中又不斷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反思幫助教師形成教育智慧,教育智慧又推動教師的反思,在這種良性循環中,教師的職業生涯得到不斷發展。
寫在最後
終身學習是貫穿於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加強自己的師德學習和業務學習,潛心鑽研知識,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敬請關注,喜歡這話題,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