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學郭永懷力學班和華羅庚數學班首次招生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5月7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7日公布2020年本科綜合評價招生簡章。今年,國科大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開設的「郭永懷力學實驗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開設的「華羅庚數學實驗班」將首次在北京、山東、江蘇、浙江、陝西、湖南、四川、湖北、河南、福建、遼寧、雲南等12個省市招生。

「郭永懷力學實驗班」採取國際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設立通識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致力於培養一批不但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而且像「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郭永懷一樣,具備家國情懷和遠大抱負的未來工程科學家和工程技術骨幹人才。

「華羅庚數學實驗班」旨在選拔具有濃厚數學興趣、並有志於攀登數學高峰的優秀學生。該實驗班將充分利用中科院的科研實力和教學經驗,以數學思維能力、探索能力以及交叉能力為重點對學生進行培養。

據悉,該校今年將通過綜合評價招生方式在北京、山東、江蘇、浙江、陝西、湖南、四川7個省市錄取158名理科或不分科考生。

據國科大招生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國科大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是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科技領軍人才,每年招生約400人。採用綜合評價這一選拔方式,是為了在參考高考成績的基礎上,通過考察學生的科研潛力、高中期間學習情況等,選拔符合國科大培養目標的拔尖創新型人才。

除了綜合評價招生方式,國科大還將在北京、山東、江蘇、浙江、陝西、湖南、四川、湖北、河南、福建、遼寧、雲南等12個省市,通過高考統考方式招生。(完)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數學院與北航將聯合創辦「華羅庚數學班」
    12月24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籤署合作協議,將在建設重點學科、聯合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建高水平師資隊伍和共享科研資源、組建聯合優秀團隊等方面深入合作。合作協議中提到,雙方將聯合創辦「華羅庚數學班」,探索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模式:每年從北航本科生中選拔約30名優秀學生進行聯合培養,北航每年輸送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5~8名到中科院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含碩博連讀研究生)。
  • 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布三屆本科畢業生統計報告
    7月2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4級、2015級、2016級三屆本科生畢業深造及就業情況統計報告。這份精確到個位數的報告表明,截至2020年6月30日,國科大三屆本科畢業生目前最低深造率為90.5%。副校長楊國強在發布會上表示,高深造率符合學校的本科生培養目標。
  • 中國科學院大學近3屆畢業生:最低深造率90.5%,保研比例持續走高
    7月2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在玉泉路校區禮堂報告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14級、2015級、2016級三屆本科生畢業深造及就業情況統計報告。楊國強介紹本科生培養情況及招生計劃國科大創建於1978年,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年首次招收本科生,目前每年在全國12個省市招收近400名本科生,旨在培養追求科學夢想、獻身科學事業、立志科技報國的未來科技領軍人才。統計表明,2014年,國科大共招收本科生332人。
  • 中國科學院大學首次擴招 本科招生近400人
    中新社北京2月29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29日在北京公布2016年本科招生方案,招生規模為394人,比2015年增加60人,增幅約18%。
  • 郭永懷先生在力學所的塵封往事
    一年後,他經馮·卡門推薦,到康奈爾大學航空研究院任教。  1956年初,在中科院數學所動力學研究室的基礎上,中科院力學所正式成立,從清華園搬到中關村,所長錢學森急切地召喚他的摯友郭永懷回國效力。彼時,郭永懷早已晉升康奈爾大學教授,成為國際上頗具聲望的力學和應用數學家。雖然在國外享受著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郭永懷卻一直密切關注著祖國的變化,等候時機回國。
  • 李尚志回憶文章:華羅庚怎樣建設師資隊伍
    重要優勢是一開始就有華羅庚錢學森郭永懷這樣一批頂尖的科學泰鬥親自給學生上課。         我1965年高中畢業考大學之所以報中科大,就是因為看見科大招生廣告上華羅庚給一年級本科生上課的照片。我在念高中的時候讀過華羅庚吳文俊等人為中學生數學競賽寫的小冊子。那些小冊子不是教中學生怎樣參賽,而是在競賽之後怎樣進數學之門。
  • 清華學堂數學班開班儀式
    清華學堂數學班開班儀式  【新聞中心訊】9月29日下午,首屆清華學堂數學班開班儀式在理學院鄭裕彤講堂舉行。數學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先生、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先生和中國科學院楊樂院士、萬哲先院士,清華大學常務副書記、副校長陳旭,副校長袁駟,理學院院長朱邦芬院士等出席了儀式,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系主任肖傑主持了儀式。
  • 力學所召開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45周年大會
    為深切緬懷郭永懷先生,激勵和引導廣大職工和研究生繼承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的優良傳統,積極投身科技創新研究,12月5日,中科院力學研究所召開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45周年大會,郭永懷先生的夫人李佩先生、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院士、中層以上幹部、黨支部和群團組織成員、新入所職工、離退休代表、研究生代表等250餘人參加了紀念大會。大會由黨委書記喬均錄主持。
  • 中國科學院大學2020年雲南招生專訪
    Q: 請問冉盈志老師,貴校2020年招生錄取規則較往年是否有變化?近年是否有退檔?A:我校2020年招生錄取規則較往年無變化。國科大承認各省市按國家規定製定的加分政策。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市招生主管部門的規定加分進檔。
  • 精英人才特區: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1所大學試驗班
    清華大學:「清華學堂」首批進入該計劃的有4個項目:數學班、物理班、計算機科學班和錢學森力學班,預期還有化學班、生命科學班兩個項目進入計劃。這些實驗班的入門選拔各不相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英才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相關研究所聯合創辦了11個「科技英才班」:華羅庚數學科技英才班、師昌緒材料科學科技英才班、貝時璋生命科技英才班、嚴濟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王大珩光機電科技英才班、應用物理科技英才班、錢學森力學科技英才班
  • 兩彈元勳郭永懷:錢學森說他抵十個師!飛機失事後周總理放聲大哭
    郭永懷天資聰穎,1931年他進入南開大學,師從教授顧靜薇,學習物理。1933年,顧靜薇推薦郭永懷到北京大學跟隨著名教授饒毓泰繼續深造。兩位名師的指導使郭永懷打下紮實的物理基礎。郭永懷的浩然正氣感染了各位學子,於是大家下船,返回昆明。所幸的是,後來經過國民政府的交涉,當年8月,郭永懷等人最終順利踏上留學之路。郭永懷前往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由於成績優秀,他僅僅用半年時間就拿到了碩士學位!
  • 關於中國科學院大學的40個真相!
    1965年,中國科學院已有招生單位81個,佔當時全國招生單位總數的34.6%,在學研究生人數943名,佔全國研究生總數的20.7%。數學家華羅庚教授(右一)聽學生論文答辯(1982年)1982年6月中旬,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進行了中國首次博士學位論文答辯。
  • 華羅庚和典型域上的多元複變函數論
    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邀請,1952年7月,華羅庚開始籌建數學研究所。在數學所成立後,他擔任所長。1955年,國務院通過並發布《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暫行條例》,經各學部的學部委員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了得獎的論著與等次,並經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委員會和院常務會議的審核最後確認,華羅庚以其專著《典型域上的多元複變函數論》獲得195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其實,此書的初稿完成於1954年,正是這份初稿成為華羅庚獲獎的依據。195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多複變函數論中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一書。
  • 考上這些985、211大學的特殊班,你會擁有比其他同學更好的老師和...
    錢學森的話曾經引發了大家的思考和廣泛討論,為此教育部實施了「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實驗計劃」,簡稱「珠峰計劃」,參與的高校都是我國的頂尖知名985工程、211工程大學,它們各自開設了旨在培養傑出人才、科技領軍人物的實驗班。那麼這個計劃具體是怎樣的?入選的985、211大學有哪些?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 華羅庚: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市人,國際數學大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2]他為中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 錢偉長與上海大學
    在學術界,他是全國力學學會的負責人之一(還有周培源、錢學森、郭永懷),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創辦者之一併任副所長(所長是錢學森),是中國科學院自動所與自動化學會的創辦人,是中國科學院1955 年首批學部委員之一。
  • 話劇《今夜星辰》首次公演
    11月24日晚,由安徽省話劇院創排的話劇《今夜星辰》在安徽大劇院首次公演,「兩彈一星」功勳郭永懷深厚的家國情懷、無私的奉獻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觀眾。郭永懷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創始人之一,其夫人李佩曾長期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今夜星辰》以李佩及其女兒郭芹的情感意識流動為線索,呈現一代科學巨匠的跌宕人生,運用多重場景再現以郭永懷、錢學森為代表的「兩彈一星」功勳們的奉獻精神和偉大人格。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華羅庚:一條龍教學法
    【MBA中國網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校初期,在數學人才的培養上形成了與眾不同的模式,也就是組織實施著名數學家華羅庚首創的「一條龍教學法」。華羅庚在中國科大授課1958年中國科大成立,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華羅庚就職中國科大應用數學和計算技術系首任系主任。
  • 中國科學院大學MBA招生簡章
    報考我校且在北京參加考試的考生應選擇「中國科學院大學」報考點(考點代碼:1188)。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2、網報選擇「中國科學院大學」報考點且已成功支付報考費,在北京市參加考試的考生,請於11月,攜帶本人居民身份證(網報時使用的有效身份證件)、學歷學位證書和自行列印的網報信息表或報考號,親自到本報考點進行現場確認。現場確認地點: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東路80號中國科學院大學中關村校區青年公寓6號樓三層多功能廳。現場確認時間: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