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測身高,這麼做才是準確的

2020-09-05 中新開封

中新開封網9月2日訊(付海濤 於七一 梁繼那)最近科裡年輕大夫聚在一起聊起了童年,大家談到小時候爸媽給自己測身高,說家裡仍有一面牆保留了自己的生長記錄,爸爸媽媽會定期給自己測一次身高,並記錄,現在自己都已經為人父母了,也紛紛表示,這樣的一個「親子互動量身高遊戲「也會和孩子繼續玩下去。

多長時間量一次身高?怎麼樣測量身高才最準確呢?

今天請劉傑主任醫師給大家講一講給小朋友量身高的注意事項。

主任,我們家寶寶今年2歲,有的人說測量身長比較準,有的說測身高也可以。請問,我應該聽誰的呢?

劉主任:3歲以下的寶寶應躺著測身長,3歲以上兒童站立測量身高。

在家裡,如果沒有量板,也可讓寶寶躺在桌上或木板床上,在桌面或床沿貼上一軟尺。在寶寶的頭頂和足底分別放上兩塊硬紙板,測量方法和醫院量板的量法一樣,讀取頭板內側至足板內側的長度,即為寶寶的身長。測量身長時需注意足板一定要緊貼寶寶的足底,而不能只量到腳尖處,否則,會使測得的身長大於其實際身長。

3歲以上兒童站立測量身高,各位爸爸媽媽可以在家裡牆上貼上一個身高立尺。測量前先脫鞋,摘帽,女孩子放下髮辮。讓孩子站在身高尺或者牆根前,呈立正姿勢,腳跟/臀部/肩部和頭部全部靠牆,腰部挺直,兩眼平視,兩臂自然下垂,頭部不要過仰。或者簡單些,家長可在孩子頭頂放置有直角的厚書本或者其他帶直角的工具,緊貼牆壁向下,一直靠攏到孩子頭頂,在物品的最低點畫一條線,反覆測量幾次,直到出現兩次相同的數據為止,記錄數據-具體日期-時間-測量人。

主任,最近給我女兒測量身高,發現早晚測量數據差別好大啊,這測身高還有時間上的要求嗎?

劉主任:站立或者坐起後,人的脊柱椎間隙會受到壓縮,早晚身高會有所不同。早上最高,晚上最矮。相同的時間測量才有可比性。

準確測量身高需要注意「四同」

同一測量者測量,不同的人,卡尺在頭頂的鬆緊度會不同;

相同的測量尺;

相同的時間;

相同的站立方法。

劉主任,我應該多長時間給孩子測量一次身高呢?

劉主任:測量身高每月一次就行了,過於頻繁測量會給孩子增加心裡壓力,不利於長高。

都說孩子的身高受父母影響很大,如果父母身高不高,那是不是就代表孩子從一出生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吃的再好都沒什麼用呢?

劉主任:父母的身高確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孩子,但是身高是跟很多因素有關的,比如營養好不好?尤其是嬰幼兒時期,餵養是否得當,有無內分泌疾病等。

劉傑主任提醒大家:

各位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比同齡孩子身高矮較多,或者發現孩子比同齡人智力差,或者女孩8歲前/男孩9歲前出現性腺發育,又或者每個月的生長速度小於0.5cm,都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營養、體育鍛鍊、睡眠等無一不影響孩子的生長速度。

(投稿熱線:18237850555 郵箱:chinanewskf@163.com)

相關焦點

  • 預測孩子身高的3種方法,前兩種自己在家就能測
    在孩子剛出生時,寶強曾經根據自己和老婆的身高為孩子算過未來身高,結果並不理想,但等到孩子上學後,寶強又帶他去測了一次骨齡,令人驚奇的是,孩子的最終身高比原先自己算的高多了,寶強心裡的一塊石頭這才算落了地。給孩子測量身高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有的時候也並不一定準確,甚至會出現很大的誤差,下面我就為大家整理出了相對比較靠譜的3種預測方式,有興趣的家長們不妨比對自己家的實際情況測一測。
  • 孩子身高怎樣測量才準確?開封市人民醫院兒科醫生教你注意幾點
    童年記憶裡,爸媽給自己測身高,家裡仍有一面牆保留了自己的生長記錄,爸爸媽媽會定期給自己測一次身高,並記錄,這樣的一個「親子互動量身高遊戲「是孩子與家長間美好的回憶。那麼,多長時間量一次身高?怎麼樣測量身高才最準確呢?
  • 如何準確測量寶寶身高?
    但是這張圖中,測量身高的方法並不標準,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身高並不準確。兒童的身高本就不多,誤差差一點,帶來的可能就是診斷上的天差地別。小時候我們大概都是這樣測吧?先用直板在頭頂水平量好,畫線,然後用皮尺或者捲尺測量吧?但是這種測量方法,很難保證畫線時的準確。
  • 雲康寶智能身高儀體驗:準確記錄孩子身高變化,科學增高
    測身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孩子在成長階段,定時測量身高能夠知曉孩子的身體狀況。傳統測身高的方法不是使用捲尺,就是使用測身高貼紙。
  • 測骨齡真的準嗎?一次要多少錢?專家:把原本的身高還給孩子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大多數的家長對於孩子的身高十分關心,有不少家長都有帶孩子測骨齡的想法,但又不知道「測骨齡」到底準不準,多少錢?其實測骨齡只是起到一個實時監控的效果,雖然它並不能幫助孩子增高,但是它可能把孩子原本的身高還給孩子。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普遍「人小腳大」?腳的大小和身高有關係嗎?
    叮叮媽發現孩子的腳竟然已經和自己的長得一樣長了。叮叮才上小學,個子看起來也還是小小的一隻,沒想到腳倒是長得這麼快。旁人恭喜叮叮媽:「長個先長腳,孩子腳長得這麼快,將來個子一定會很高!」關於人體生長的秘密很多,隨著科學研究的進步,從孩子小時候來看,已經能夠看出一些關於他們日後身高的趨勢了,可以根據孩子身上的這幾個部位來判斷:手臂人體各部位之間的長度,都會有一定的固定比例。除去職業籃球運動員,或是經常從事體力活動的人群來說,一個普通人的身高,幾乎會他展臂的長度趨於一致。
  • 光遇:身高測量攻略指南,滿足這4個要求,才能進行準確測量!
    光遇:身高測量攻略指南,滿足這4個要求,才能進行準確測量!前言:大家好,我是阿瑤,每天為你發布遊戲領域最新情報。最近有很多粉絲私信阿瑤,詢問關於測量身高的問題,其中最多的就是自己身高是幾號。正所謂「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於其告訴你們自己的身高,倒不如告訴你們看身高的攻略。這樣在身高發生變化之後,你們就能知道自己達到了幾號。今日話題:身高測量攻略指南,滿足這4個要求,才能進行準確測量!測量身高注意事項,這4點必須要滿足!
  • 關於給珠峰「測身高」,這些知識講給孩子聽→
    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測量珠峰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家長們可以這樣講給孩子聽。1問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的「身高」?大毛我們已經測量過兩次珠峰的身高了,為什麼還要再測一次?因此,我國在測量珠峰時一般都會選擇人工登頂測量這種傳統測量方法和衛星遙感測量等新型測量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以使珠峰高程測量數據更加準確。
  • 關於給珠峰「測身高」,這些知識講給孩子聽→
    8848.86米,這是珠峰最新的「身高」!從1975年的「8848.13」到2005年的「8844.43」再到如今的「8848.86」,珠峰可是「長高」了不少啊。看著這些數字,孩子們的小腦袋裡,可能會冒出許多「問號」: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高度?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測量珠峰又能帶給我們什麼?
  •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珠峰高程測量運用GNSS衛星測量、航空重力測量等技術;用時3個月完成數據處理和反覆檢核計算昨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
  • 憋氣打「8」測肺活量?醫生:秒表比打8更準確
    憋氣打「8」測肺活量?醫生:秒表比打8更準確   你的微信朋友圈被「8」刷屏了嗎?這兩天,不少人發現微信朋友圈裡出現了一排排的數字8,後面還有解釋:這個遊戲能測你的肺活量。
  • 給孩子測骨齡有什麼意義?
    很多兒科醫院都有,無輻射、客觀準確的測試結果,很多孩子每年都會測兩次。只需拍攝手腕的X光片,就可以大致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這在醫學上稱為骨齡測試。內分泌學可以檢查骨齡。如果你想通過檢查骨骼的年齡來看待增長和發展狀況,你可以同時檢查骨骼脊線。骨齡線可以看到有多少空間。
  • 預測孩子身高的實用方法!簡單的幾個公式就能測出孩子成年後身高
    引言之前的一篇文章給大家分享了幾個預測孩子成年後身高的公式,有的家長反應有用,有的朋友則說公式計算出來的結果不夠精準,既然如此我今天再給大家分享幾個較為精準的公式。不過請千萬記住,萬萬不能為了讓孩子長高些,就給孩子服用一些催長的藥物,
  • 骨齡能推斷身高?5歲之後不測就晚了,專家為你揭秘其科學道理
    還有許多家長認為身材矮小的孩子才需要測骨齡,而骨科專家給出不同觀點:3到15歲的孩子骨齡測試應該每年一做,以便實時了解孩子身高發育情況,及時做出階段性調整。骨齡測試獲取的X光片能夠清晰地觀察到骨骺線的閉合狀況,如果骨骺線尚未閉合,醫生可以通過骨齡測試片判斷出孩子身高的發展空間。骨齡測試對於孩子身高的預測還是比較準確的,一般誤差不超過3釐米。
  • 期末考結束後 省兒童醫院每天200多個孩子扎堆測骨齡
    專家建議:長太慢的需要測,長太快的也要測  「杭州中小學期末考結束後,來測骨齡的孩子明顯比平時多了,每天有200多個,比平時增加了30%-40%。」昨天,浙江省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鄒朝春說,近幾年,家長們越來越關注孩子的身高問題,每年暑假都是測骨齡的高峰期,來內分泌科就診的孩子,一半以上是來測骨齡的,有些是因為孩子提前出現了發育症狀,有些是因為身高矮於同齡人,還有些家長,每年都會定期帶孩子來查個骨齡。記者 章貝佳 通訊員 王雪飛  骨齡多少算正常?  一天有200多個人要測骨齡,當天掛號還排得上嗎?
  • 馮提莫身高難測,攝影師角度暴露真相,再抬高點她就「沒了」
    隨著網絡直播行業的發展,網紅主播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他們擁有的流量也給自己創造了很多獲利的機會,主播帶貨或者接商業代言的情況逐漸增多,馮提莫就是非常紅的主播,從一個小網紅成為現在的全能藝人,馮提莫身高難測,攝影師角度暴露真相,再抬高點她就「沒了」。
  • 定期測量孩子身高體重的「定期」是多久呢?
    家長們可能常常聽說孩子的身高體重要定期測量,那這個「定期」到底是多久呢?是每天都測一下最好嗎?還是一年測一次就可以了呢?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個「定期」的確很重要,既不能太頻繁,也不能間隔太久。掌握準確的數據是科學管理孩子體格發育的基礎,為正確監測兒童體格生長狀況,家長們需要注意測量的頻率。
  • 新學期開始,你家孩子的「身高」掉隊了嗎?趕快來測一測
    在沒有骨齡的情況下,預測成年身高是按照孩子當前的身高水平,根據首都兒研所《0-18歲兒童身高體重百分位數表》做出的預測。2、孩子成年身高是不是就是這樣了?因為身高受到遺傳和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預測身高僅僅是一個參考,並非孩子未來的最終身高。
  • 給孩子測骨齡是否真的有必要
    給大家講講發生在我身邊的關於孩子測骨齡的問題,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並給媽媽們對於認識測骨齡的重要性提個醒。1.如果按照遺傳基因,孩子也不可能是班裡最矮小的那一個。所以她火急火燎的帶孩子去了醫院檢測。後來她告訴我,孩子測了骨齡,但因為去檢測的晚了,孩子現在已經明顯的發育延緩,如果任其發展,孩子以後身高不會超過一米五。但如果想要孩子有一個比較理想的身高,就需要介入治療,也就是每天打針,促使孩子長高。而打針的費用大概每年需要10幾萬。朋友最後決定介入治療。
  • 孩子身高明明符合標準,但總覺得孩子矮怎麼辦?
    「 我家孩子都10歲了,身高才一米四,天天給他吃鈣片也沒啥用,醫生你看看這是什麼問題啊?」 上海新華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門診裡,不論工作日還是周末,總有許多家長陪娃候診。其中很大一部分孩子都是因為「身高不夠」前來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