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真理同行,點亮智慧之光。
大家好,我是科科
這裡是科科講科普第147期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講關於
「痣」 的相關知識
一個人身上,至少會有1~5顆痣。而痣一般對身體沒有什麼影響,甚至會提高容貌的辨識度,影響顏值。
痣到底是什麼?什麼樣的容易癌變?長在腳底的痣必須要切掉嗎......
既然大家對痣存在如此多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痣的「前世今生」吧!
先天與後天因素,影響痣的生長
作為一種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痣的大小一般不超過6mm。一顆痣的出現,往往是由皮膚中的黑色素細胞,或者是黑色素細胞分泌出來的顆粒,積聚、增加而形成的。
痣的種類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局限性黑痣。由於局限性黑痣分布在皮膚內的不同位置,它被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皮內痣(很少出現惡變):穩定地生長在真皮層,很常見;
交界痣(有惡變可能):長在表皮與真皮之間,摸起來較平;
混合痣(有惡變可能):以上兩種痣混合的產物,不要經常摸、揉、捏它。
此外,痣還有其他類型,如由先天黑色素造成的巨型黑痣、長在臉頰與額頭的黃褐斑、雀斑、暈痣等。
符合這5個特徵的痣,容易癌變
別以為一顆小小的黑痣,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多大的影響,其實,它也有著癌變的可能!
臨床上,約60%的惡性黑色素瘤是由黑痣惡變而來。當出現過度紫外線照射以及先天性DNA損傷修復能力不足等情況時,身上的痣可能會發展成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一旦發展到真皮層,進入淋巴管和血液中,就會快速轉移到淋巴系統、骨骼、肺臟、肝臟和腦部。這種癌症惡性程度高,易復發轉移,死亡率高。
所以,儘早識別黑痣惡變對早期黑色素瘤的診斷非常重要。
良性的痣:一出生就有,邊緣整齊,無雜色交錯,超過10年無發生明顯變化。
惡性的痣:容易發生癌變的痣,一般用「ABCDE」來概括它的5個特徵。
1、不對稱性(Asymmetry):多為不規則形,將其一分為二時,兩半看起來不對稱;
2、邊緣不規則(Border Irregularity):邊緣不整或有切跡,呈鋸齒狀等;
3、顏色改變(Color Variation):主要表現為汙濁的黑色,也可能是棕色、棕黑、藍色、粉色等,其中,要特別警惕藍色;
4、直徑較大(Diameter):直徑大於5~6mm,或色素斑明顯長大,直徑大於1cm的色素痣最好切除;
5、隆起(Elevation):一些早期黑色素瘤整個瘤體會有輕微的隆起(高於皮膚表面)。另外,如果發現身上黑痣短期內面積急劇增大、痣面破潰、明顯疼痛,或者痣旁長了衛星痣(就是周圍有星星點點的小痣),也需警惕癌變。
長在腳底的痣必須切除嗎?
普通的色素痣除了影響美觀,沒有什麼大問題。
但長在腳底的色素痣,因為長期走路磨擦,更容易惡變成黑色素瘤,所以一般建議切除。
另外,「腰帶區」、手掌等經常摩擦的位置也是黑色素瘤的高發部位。
發現身上的痣突然發生變化,如突然變大,顏色加深變雜,棕中帶紅或黑中帶紅,或者突然出現刺痛、灼熱等感覺,甚至有邊緣不規則、破潰出血流膿等現象,都要警惕惡變的可能,及時就醫。
親愛的科粉
聽了科科今天的講解
您是否對
「痣」
有了一定的了解呢?
歡迎您通過微信公眾號
向我們提出諮詢和建議
綜合自網絡
【來源:新津科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