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12位懷抱寶寶的媽媽共同完成母乳餵養快閃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每年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餵養萬裡行」公益項目自8月1日-7日2020世界母乳餵養周期間,在上海推出系列活動,以母乳餵養公益快閃、公益攝影展、母乳公益論壇、母乳研究院之母乳餵養主題體驗館等多元素相結合的公益活動展示,共同為宣傳周助力。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017年聯合蓋茨基金會啟動了母乳餵養提升計劃,開展了關於全國母乳餵養健康狀況及營養因素調查,並在2019發布《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嬰兒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目前為29.2%,低於38%的世界水平,距離《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提出的要在2020年實現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餵養率達到50%的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同時調查報告的另一組數據顯示,家庭成員的態度對母親的母乳餵養行為產生影響。調查顯示,嬰兒的外婆、祖母和父親對母乳餵養的支持率分別為89.4%、87.7%和89.6%。在這些親友中,父親的態度對母親在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有著顯著影響。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倡議:讓哺乳媽媽們享受生理、心理的雙重呵護,媽媽優先的家庭氛圍,專業及時的衛生服務,包容支持的職場環境,母嬰友好的社會環境。
圖說:上海市兒童醫院母乳庫在活動現場設置了母乳捐贈
「母乳餵養萬裡行」公益項目,由大愛有聲母乳愛公益與美德樂共同籌建發起。昨天下午,12位懷抱寶寶的媽媽在母乳餵養萬裡行公益項目展示現場,集體一分鐘母乳哺餵自己的孩子,共同完成 the Global Big Latch On (母乳餵養快閃)這一全世界的社會性公益活動。
同時,上海市兒童醫院母乳庫還在活動現場設置了母乳捐贈,參加快閃活動的符合條件4位媽媽在現場合共捐贈480毫升母乳,以實際行動呼籲更多的媽媽加入母乳餵養和母乳捐贈救治重症患兒的公益隊伍!
母乳對正常嬰兒是食品,是糧食;而對於早產兒、營養不良的寶寶,母乳的營養成分更適合嬰兒的營養需求和胃腸道的成熟度,是治療和搶救的藥品,並且沒有任何毒副作用。自2016年上海市兒童醫院成立上海首家母乳庫至今,共有578個愛心媽媽志願者捐贈超過350萬毫升的母乳,幫助1053個寶寶,母乳庫還為上海市兒童醫學中心和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供乳,越來越多有特殊需求的寶寶可以通過母乳庫得到安全的母乳。
母乳庫運行以來本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發病率大大降低。同時,也顯著提高了新生兒科的親母母乳餵養率。
本次現場採集的母乳將被捐贈至上海市兒童醫院母乳庫,這些來自愛心媽媽集體的「最初饋贈」,將為更多特殊寶寶提供生長所需的營養及治療。
圖說:在活動現場的媽媽們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後疫情時代」下的母乳公益論壇。今年5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發布了《關於COVID-19和母乳餵養的問答》,再次強調母乳餵養為新生兒和嬰兒帶來終身健康和大腦發展優勢,及有益於母親的健康;同時指出迄今為止,尚未發現COVID-19病毒可通過母乳和母乳餵養傳播,因此,「沒有理由避免或停止母乳餵養」!母乳餵養的諸多好處大大超過與COVID-19病毒相關的可能傳播和患病風險。因此,專家建議:除了在指定地點進行醫學觀察的疑似患者,確診及未痊癒的患者,其他哺乳媽媽都應堅持繼續母乳餵養。
近期,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也開展了「新冠疫情對嬰幼兒餵養行為的影響」研究,調查顯示,疫情期間哺乳期母親對於母乳餵養的信心增加,居家隔離或彈性辦公的生活方式有助於延長母乳餵養的持續時間,家中長輩的支持更有助於延長哺乳期月齡。
事實上,母乳餵養恰恰能給寶寶提供強有力的免疫保護,在新冠疫情這個特殊的時期,媽媽們更應該堅持母乳餵養,而且哺乳的過程中,媽媽還能給寶寶提供情緒上的安撫。需要注意的是,哺乳媽媽在疫情期間一定要注意寶寶自身的防護,同時注意哺乳衛生:哺乳前洗乾淨雙手,做好局部衛生,哺乳時要佩戴口罩;外出回家先換衣服,徹底清潔雙手和臉後再接觸寶寶;做好母嬰用品消毒,做好室內消毒,加強居室通風。
8月1日活動同期揭幕的《母乳研究院之旅》體驗展,以「自然之力、天賦之美」為主旨,呼應2020年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支持母乳哺育,為了一個更健康的地球」,詮釋了美德樂作為全球母乳餵養行業領先品牌的社會責任感。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