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母親帶女兒住橋下,相關部門及時啟動臨時救助綠色通道救助母女

2020-12-22 騰訊網

11月7日上午,微博「梨視頻」自媒體發布「單親母親帶女兒住橋下,自稱患病不想再拖欠房租」後,市民政局立即協調即墨區民政局安排通濟街道現場調查幫扶,根據宋女士的個人家庭經濟狀況承諾,啟動臨時救助綠色通道,給予宋女士急難救助金2000元,並已發放到宋女士手中。

據了解,視頻中的主人公宋女士因個人原因離婚後與戶籍所在村莊失去聯繫,也從未向戶籍所在村莊或街道反映困難情況尋求幫助或救助申請。宋女士在與男友分手後,租房困難,導致出現視頻中搭建窩棚的情況。11月5日時,蘭家莊村所在社區在社情排查中發現宋女士家庭情況後,社區黨委及蘭家莊村委工作人員多次前往宋女士臨時居住點進行探訪幫助,擬酌情安置住處。因宋女士要求安置一處獨院常住,但其所在周邊村莊近兩年均已拆遷,尋找合適房屋存在一定困難,經協調溝通,目前宋女士已經接受安置意見,搬到由社區提供的安置點居住。

目前,鎮街、村居已經提供主動服務,將根據宋女士個人意願,幫助宋女士家庭申請低保等社會救助,符合條件依法依規儘快納入,不符合條件,將給予書面告知。

相關焦點

  • 帶女兒住橋下的單親母親獲救助怎麼回事?原因曝光令人心酸
    11月7日上午,微博上一段視頻熱傳「單親母親帶女兒住橋下,自稱患病不想再拖欠房租」視頻拍攝地為青島,母親宋女士介紹,她和女兒在橋下住了十多天。自己去年生病了,因為家庭條件困難,吃了明知已經過期的藥引起肺病,去醫院又查出了心臟病。
  • 帶女兒住橋下的單親母親獲救助 晚上孩子靠手電筒照明寫作業
    帶女兒住橋下的單親母親獲救助 晚上孩子靠手電筒照明寫作業時間:2020-11-08 19: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帶女兒住橋下的單親母親獲救助 晚上孩子靠手電筒照明寫作業 山東的宋女士因患病後無錢支付房租,只好帶女兒在橋下搭棚子居
  • 單親母親帶女兒搭棚住橋下 青島民政局開展救助
    11月7日上午,微博上有視頻發布了「單親母親帶女兒住橋下,自稱患病不想再拖欠房租」。 據了解,視頻中的主人公宋女士因個人原因離婚後與戶籍所在村莊失去聯繫,也從未向戶籍所在村莊或街道反映困難情況尋求幫助或救助申請。宋女士在與男友分手後,租房困難,導致出現視頻中搭建窩棚的情況。
  • 帶女兒搭棚住橋下的青島單身母親現已領急難救助金搬進安置點
    11月7日,青島市即墨區一單親患病母親帶女兒搭棚住橋下一事引發關注。據了解,當事人宋女士自稱因患病不想再拖欠房租才和女兒臨時搭建帳篷居住。針對這一情況,即墨區民政局安排通濟街道給予宋女士急難救助金2000元,目前母女倆已搬到由蘭家莊村所在社區提供的安置點居住。
  • 帶女兒住橋下的單親母親獲救助 現已搬入安置點居住
    帶女兒住橋下的單親母親獲救助 現已搬入安置點居住 2020-11-08 16:36:52  來源:央廣新媒體雷達視頻
  • 單親母親帶女兒搭棚住橋下 媽媽被病痛纏身,孩子晚上靠手電筒照明...
    單親母親帶女兒搭棚住橋下 媽媽被病痛纏身,孩子晚上靠手電筒照明寫作業時間:2020-11-07 12: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單親母親帶女兒搭棚住橋下 媽媽被病痛纏身,孩子晚上靠手電筒照明寫作業 2020年11月5日,山東青島。
  • 單親母親帶女兒搭棚住橋下,晚上孩子靠手電筒照明寫作業
    宋女士和女兒住在橋下一個臨時搭建的帳篷裡。宋女士稱自己患有心臟病,已經一年沒有工作,欠了8個月的房租,不想繼續拖欠便搬了出來。因為居住條件簡陋,女兒晚上只能靠手電筒寫作業。據了解,宋女士是因為生病又沒有工作,不想拖欠房東房租所以搬了出來。但是天越來越冷了,橋下臨時的帳篷真的能夠成為她們的安居之地嗎?沒有水沒有電的簡陋環境裡,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要怎麼辦?
  • 2020年青島市北區困難大學生臨時救助申請開始啟動
    近日,半島全媒體記者從市北區民政局獲悉,2020年市北區困難大學生臨時救助申請開始啟動。就在不久前,低保家庭徐某的女兒收到理想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背後,學費讓相依為命的母女倆很是發愁。了解到這個情況,街道、社區主動電話聯繫徐某,詳細介紹大學生臨時救助申請的政策。得知可以申請5000元的學費救助,徐某母女倆心中沉甸甸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啦。
  • 湛江海關開通「綠色通道」緊急救助受傷外籍船員
    廣州日報記者今天在採訪中獲悉,9月19日,湛江海關所屬霞山海關開通「綠色通道」緊急救助一名遠洋船舶受傷外籍船員,爭取寶貴就醫時間,受到船方、代理公司的真摯感謝和一致好評。 當日15時30分許,霞山海關值班關員接到船舶代理公司求助電話,賴比瑞亞籍某輪在湛江港龍騰錨地停泊期間,一名船員工作時手部受傷,失血嚴重,急需治療,請求海關部門予以幫助。
  • 天津成立女性健康救助中心 專項救助單親困難母親
    天津成立女性健康救助中心 專項救助單親困難母親 >   中新網天津7月1日電 (記者 張道正)天津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與解放軍四六四醫院合作的天津市女性健康救助中心暨子宮肌瘤超微創救助基地日前正式掛牌。
  • 90後單親媽媽照顧腦癱女兒三年 公益組織與院方聯手救助
    90後單親媽媽照顧腦癱女兒三年 公益組織與院方聯手救助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15年08月31日08:42 人民網昆明8月31日電 (楊文明、徐前)「感謝大家給我女兒的無私幫助,是你們給我母女了希望。」
  • 天津女性健康救助中心專項基金救助單親困難母親
    日前,天津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與解放軍四六四醫院合作的天津市女性健康救助中心暨子宮肌瘤超微創救助基地正式掛牌。    此次醫療救助項目具體包括多項內容:一是由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和四六四醫院各出資10萬元建立「單親困難母親和新市民手術援助專項基金」,救助對象為「天津市單親困難母親信息管理系統」中患有婦科疾病需要手術治療的人員,以及在津居住6個月以上、在本市從事社區服務或在企業務工的婦女。救助範圍包括子宮肌瘤、附件腫物、宮頸癌前病變、子宮脫垂。
  • 合肥為流浪乞討人員兜住救助底線 把溫暖傳遞到城市每一個角落
    勸說間,市救助管理站負責人告訴記者,當晚,他們連續在市區地下通道、橋梁涵洞、廢棄工棚往來巡查。「每逢惡劣天氣,我們都會加大巡查力度,掌握他們的動態,及時提供幫助。」「我們要做夏日的清風、冬日的暖陽,讓這一群體感受到城市的溫暖、社會的善意。」該負責人說。
  • 孕婦突然臨盆,民警及時救助保母嬰平安
    近日,一名租住在東海縣安峰鎮的孕婦出現臨產徵兆,其母親及妹妹一時手足無措,只好撥打110報警求助。接到求助電話後,安峰派出所民警立即放下手中的碗筷,立刻趕到現場進行救助,最終女子被成功送到醫院。民警用擔架將孕婦抬下樓。
  • 烏魯木齊:綠色通道救助困難大學生 新生遷戶可「不見面」辦理
    趙雅敏 攝   (抗擊新冠肺炎)烏魯木齊:綠色通道救助困難大學生 新生遷戶可「不見面」辦理  中新網烏魯木齊8月17日電 (記者 孫亭文 趙雅敏)記者從新疆17日召開的疫情防控第三十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疫情防控期間,烏魯木齊市開闢「綠色通道」對困難家庭大學生進行救助;大中專院校開學在即,辦理大中專院校新生戶口遷移業務的群眾
  • 父親將3歲女兒遺棄,檢察院及時救助
    父親將3歲女兒遺棄,檢察院及時救助 2020-12-18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深撥付經費三百萬元 救助單親媽媽的生活(組圖)
    心理輔導:  讓「脆弱的心」找到歡樂  現狀:《深圳市「陽光媽媽」服務項目啟動方案》顯示:據2006年調查,深圳市家庭人均收入低於344元的特困單親母親家庭1940戶,家庭人均收入在345~500元之間的困難單親母親家庭3320戶,兩項共計5260戶、約1萬多人。單親母親群體最大的問題是心理脆弱,最需要的是心理關愛。
  • 早產兒救助基金會成立 三甲醫院開闢綠色通道
    國內首家為早產兒設立的公募基金——早產兒救助基金會成立,家庭貧困早產兒可撥打熱線電話申請醫院綠色通道和資金救助。8月8日上午10時,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早產兒救助基金揭牌儀式在中民大廈會議廳舉行。該基金旨在救助新生早產兒和因早產並發疾病的殘疾兒童,基金會為早產兒出生後在院期間,提供醫療救助。
  • 揚州出臺意見加強臨時救助和急難家庭救助工作
    臨時救助的救助方式主要包括發放臨時救助金、發放實物。發放臨時救助金原則上按照財政國庫管理制度直接支付到臨時救助對象個人帳戶或者開具存單發放,確保救助金足額、及時發放到位。必要時,可直接發放現金,並完善籤領憑證,存檔備查。發放實物可以採取發放衣物、食品、飲用水,提供臨時住所等方式予以救助。   救助標準是什麼?
  • 烏市困難家庭大學生可通過「綠色通道」申請救助
    「疫情發生後,烏魯木齊市在實現『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輟學』的目標基礎上,不斷完善相關救助保障制度。」烏魯木齊市民政局局長吳霆說。  關於救助標準,一是城鄉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對象、農村五保對象中參加全國普通高等教育入學考試,經新疆高等教育招生辦公室正式錄取,考入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接受全日制本科、專科或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每人一次性救助6000元。考取師範、農林專業以及軍校免交學費的學生,不重複享受此項一次性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