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理,嚮往已久。對大理的認識,緣於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裡面俊俏倜儻的段譽是大理世子,風流成性的段正淳是大理王爺,故事講得迴腸盪氣,與之相關的大理也就根植腦海了。
由於春節期間,出行車多,路上車禍頻發,路途不太順利,走走停停,一直到晚上才到大理。天空澄澈,天邊有一彎新月,車子行駛在暗夜裡,似乎也不寂寞。經朋友推薦,我們在洱海邊一個叫才村的小漁村住宿。
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是民宿客棧,我們住在一家叫「轉角故事」的客棧裡。客棧老闆很熱情,聽說我的父母八十歲了,立即叫來隔壁一位同樣八十歲的老婆婆陪我父母說話。
我們一行九個人,卻只剩兩個房間,老闆允許我們自己打地鋪,不加價。我們自己帶有睡袋和被子,鋪在地板上,將就睡一晚。到這裡的第一感覺就是風大,半夜的時候聽見窗外的風吹得嗚嗚地響,天亮時分才小些。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乘公交車出發去大理古城,等車的時候買了一些乾果。賣乾果的大媽是白族人。據她介紹,這裡大多數人都是白族人。我這才想起,大理就是白族自治州啊。
望向古城方向,大理就在一片雄偉綿延似屏障般的大山山腳下。那山就是蒼山。山上有一些白色的東西,在陽光下反著光。我懷疑是雪。同行的人爭論,有的說是雪,有的說是光滑的山石。問賣乾果的大媽,大媽肯定地說,是雪。
風仍然較大,雖然陽光很好,但晨風吹著還是有些涼意,用絲巾掩臉,才好些。大理古城範圍較廣,有東西南北四個門。
我們在小巷裡穿行,看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藝品小店,買各種特色小吃,路邊很多水果攤,水果品種也多,還有一些不認識的水果。
蛇皮果,比荔枝略大,兩頭尖,中間圓,深紅色,外皮像有一層細細的鱗片。我買了幾個來嘗,簡直要將牙酸掉。炸奶皮,習慣那味道的人會喜歡,不習慣那味道的會嫌棄,有點一言難盡。
銀店很多,門口都會有一個銀匠坐在那裡叮叮噹噹地敲打。我親眼看著一隻光滑的素銀鐲在銀匠的手中慢慢變出纏繞花枝,變得美麗非凡。
還遇上一個賣現烘焙雲南小粒咖啡豆的茶葉店,但店員有些店大欺客,態度很不好,所以打消了買的念頭。
看見一個古老的建築,門楣上寫著「玉洱園」,進去一看,才知是花卉園,曾是七八十年代的老幹部療養院,如今是國家重點花木苗圃培育基地。
此時正是茶花開放最盛的時節,各式各樣的茶花爭奇鬥豔,有本地品種,也有外國品種,還有新培育嫁接出來的改良品種,花色各異,花形也不同,有的大如碗口,有的小如鴿蛋,卻各展妙姿,給觀賞之人以最美好的體驗。
每種茶花的名字也不同,都是極美極妙的名字,花如其名,名彰其色,讓人不禁對那當初對花冠名的人生出敬仰之情。
我努力去尋找《天龍八部》裡出現過的茶花品種。
「十八學士!哈哈,終於看見你了。原來真有十八學士呢。」
我和愛人都有點興奮,我們都是金庸迷,此時更是有了將書中信息與現實契合的暢快感。
在玉洱園中流連許久才離開,然後就沒時間逛其它的地方,還想逛大理王爺府,卻被告知已成酒店,謝絕參觀。還想去《天龍八部》攝影基地去,同行的人卻都不想走了,只得打道回府。
由於住處離古城不遠,大家決定步行回去。我已經很累了,不想走路,勉強同意,卻不想有了更多的美好的感受。
路邊都是一些種植園,其中最多的是棕櫚樹,整整齊齊,十分漂亮。
我們一路上走走停停,觀賞著風景。
藍天白雲,陽光燦爛。
風很調皮,四面隨機出擊,方向不定。風力不大,卻也不小,一陣一陣的,永不停歇,給走得渾身發熱的身體適當降溫,還會撩起絲巾,變幻出各種優美的弧線,令人心曠神怡。
三公裡多路,我們卻走了一個多小時。那種無拘無束,在陽光下奔跑行走的感覺太美妙了。
回到才村,趁天色還早,順便到村後的洱海看了看。
微微有些失望,因為當地正在治理洱海水質汙染,臨近洱海邊的客棧被拆除,一片狼藉,公路上塵土飛揚。本來打算接下來的一天泛舟洱海,卻因為這個原因被同行多數人提議打消了計劃。
我有些不甘心,就提議第二天離開的時候走洱海邊的公路線,順便欣賞洱海風光。在我想來,洱海沿岸那麼長,風景不會全被破壞掉,總有美好的地方。
誰知第二天開車領頭的人直接走了省道,連在車上走馬觀花看看洱海的機會也失去了。
我遠遠地看著只顯出窄窄水面的洱海,最終消失在視線盡頭,心頭有些難過。
或許,待我故地重遊,洱海會變得更純淨、更迷人吧,那時我一定會上蒼山看雪,到洱海暢遊。
風,花,雪,月,世上最美好最浪漫的幾種元素,都匯集在了大理。
你若來,便會與之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