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幾乎每座城市都有大學,但是這些學校的水平層次不齊。高考之後,學生們都會面臨著報考哪一所大學。有的學生覺得讀大學就讀離家近的,並不會考慮大學所在城市。有的學生堅持要到大城市讀大學,想增長見識。此前考研名師張雪峰就曾說過,一定要去大城市讀大學。為什麼張雪峰會這麼說呢?其實仔細想想,去大城市讀大學,這四個理由確實讓人無法拒絕。
第一、大中城市能夠開拓學生視野,增長見識
讀大學不僅僅是選擇一所學校,然後在這所學校裡面讀書,更應該考慮高校所在城市。其實在大學,知識的學習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增長見識。在大城市學習,能夠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而小城市在很多方面都落後於大城市,兩者懸殊比較大。畢竟大學生活長達四年,如果選擇大城市,在這四年中,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個人的眼界會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學生在報考的時候,需要綜合各方面因素,綜合權衡。
第二、大城市的機會比較多
讀大學的期間,學校經常舉辦活動,而大城市的高校,這些大學生活動會更多,因此作為學生,參加活動的機會也比較多。其次學校會有一些交換生或者其他的學生培養計劃,大城市的高校這方面比較完善,機會也很多,學生可以抓住機會,提升自我。在讀大學期間,有的人勤工儉學,在課餘時間會出去做兼職,大城市學生兼職機會很多。然而在一些小城市,高校學生做兼職,或者是勤工儉學都有些困難。不過大學期間做兼職主要是為了鍛鍊自己,不能因為做兼職而耽誤了自己的學業。
第三、更有助於就業
學生在大城市讀大學的話,以後工作也相對好找。大城市的企業比較多,因此就業機會也相對較多。而且當地的企業對於本地的大學生有一定的好感,因此在大城市讀書,更有助於今後就業。相比之下,小城市就業機會少,在畢業的時候,還要選擇其他城市就業,這樣一來,去了陌生的城市,對於環境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而在大城市讀大學,就輕鬆多了,而且在讀大學期間就可以去這座城市的一些企業實習,就業也更加順利。
第四、優秀同齡人彼此促進,自己也會變優秀
大城市的高校非常多,比如北上廣,這幾座城市中都有大學城,大學城內有眾多的高校,這些高校有的是重點高校,比如985、211高校,也有一些普通的院校。因此在大城市讀書的話,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優秀同齡人,彼此之間相互競爭,更有助於能力的提升。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變得更優秀。然而很多小城市高校的數量並不多,在這裡讀書,所接觸到的同齡人大多數一個學校的。沒有機會接觸其他優秀高校的學生,彼此之間的競爭性減弱了,也不利於大學生能力的提升。大城市的高校生可以通過很多機會接觸到其他優秀院校的學生,比如參加比賽等等。
因此去大城市讀大學,有這四個原因,人們不能拒絕。這也是很現實的原因,畢竟大學生選擇高校要出於多方面考慮,綜合比較之後,大城市確實在某些方面具有優勢。但是作為學生,也要從自身的角度考慮,不能盲目的認為大城市的高校就一定好。如果學生以後準備在家鄉所在城市工作,完全可以選擇家鄉的高校就讀。每個學生的規劃都是不一樣的,一定要從多角度考慮。其次無論在什麼樣的城市讀大學,作為學生,如果自己不想成長,那麼個人能力也很難提升。
如何在大學期間提升個人能力呢?
大學期間多參加各種活動和比賽。雖然不一定能獲獎,但是這樣的經歷是可貴的,對於個人能力的提升也很有幫助。
其次一定要學好自己的專業課。無論在哪所城市就讀,成績不好的話,以後找工作,企業也不會認可。在平時的時候,多去圖書館多讀一些有用的書籍,一樣可以增長見識。
總之,在選擇大學的時候,依據自身條件,應儘量選擇大城市。在讀大學期間不能虛度時光,大學生應該有朝氣,要努力拼搏。大學生活中的四年時間,學生完全可以從多方面提升自己,比如培養興趣愛好、增長個人見識、增強交際能力等等,大學時光是美好的,要充分利用起來。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你對大學生選擇大城市還有哪些看法呢?你現在在哪個城市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