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但仍把潺潺山泉、清清流水藏於其中,這就是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它作為深圳經濟特區的中心城區,坐擁著都市的繁華,卻不忘卻背後讓它熠熠生輝的生態底色。
近日,深圳市公布了2019年度全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福田區獲評優秀單位,它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遍地開花。
生態保護別樣好,綠水青山帶笑顏
在福田,你不僅能站在蓮花山公園俯瞰特區的繁華景象,還能呼吸到優於國家二級標準和歐盟標準的新鮮空氣。據了解,福田區PM2.5年均濃度已連續6年優於國家二級標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可以「深呼吸」的中心城區。
天藍了,水也清了。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福田管理局(以下簡稱福田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河國考斷面首次實現年均值達標,旱季水質已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為1982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質,荔枝湖率先實現汙水零直排,其餘河流水質也穩定達標。
走進福田區中心公園,福田河橫跨其中,淙淙流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時而有魚躍出,市民們駐足觀賞。「經過治理,現在的福田河已經煥然一新,我們經常飯後到這裡來散步,如果能下去抓魚就更好了。」正在中心公園散步的市民林先生笑著說。
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區擁有全國唯一一個位於城市中心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伶仃福田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遷徙候鳥超過10萬隻。為守護好這顆「心臟」,一直以來,福田區不斷加強南北生態廊帶保護,將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打造成紅樹林溼地生態修復示範區,形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部緩衝帶。
與此同時,建立梅林水庫仙湖蘇鐵自然保護小區,對梅林水庫區域內的仙湖蘇鐵進行保護撫育及繁殖,1013株仙湖蘇鐵種群是迄今發現的全球最大仙湖蘇鐵野生種群。
「一邊感受CBD的魅力,一邊享受舒適的人居環境」是福田人民的日常。據了解,轄區面積78.66平方公裡,建成綠道156公裡,道路綠化率高達55.42%,綠化面積3384.48公頃,綠化覆蓋率突破40%。建成全市首個社區公園群,公園總數高達132座,「百園福田」實至名歸。
為了打造一個「會呼吸」的中心城區,福田區率先在政府投資項目中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先後完成了香蜜公園、福田保稅區市政道路(二期)等102個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新增海綿城市面積近6平方公裡。
「生態好了,市民才會住得安心。」福田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感慨道。
產業經濟奏新曲,經濟發展質量高
福田區日益變好的生態環境引來了更多優質的企業。
據了解,福田區聚集了全市70%以上的持牌金融總部機構、50%以上的創投機構、70%的物流總部、60%的安防企業總部以及50%的中國500強企業。
歷年來,培育了上市企業120家,成為優質企業孵化器。以不到全市4%的土地面積,實現了全市近兩成的地區生產總值產出,地均GDP和地均稅收連續12年全市排名第一,集約化發展水平遙遙領先,福田CBD也成為全國「含金量」最高的中央商務區之一。
此外,福田區率先出臺落實深圳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以及現代產業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三年行動計劃,完善「1+9+N」產業發展政策。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項目率先落地福田;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展示交易中心開業;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雲創智谷、智方舟國際智能硬體創新中心等高端資源加速集聚福田;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成功納入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福田高新企業不斷聚集,經濟核心城區特徵日益凸顯。
「高新企業不斷聚攏,綠色發展體系建設也不斷推進。」福田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福田區深知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全國首創了中心城區生態文明核算體系,加快培育政府綠色發展政績。同時,出臺全國首部現代化產業規劃體系以及制定全國首個循環經濟評價技術標準體系。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鏈正在福田區落地生根。
為給市民提供一個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區,福田區落實最嚴水資源管理,全面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轄區萬元GDP水耗降至4.35立方米/萬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5(66.8立方米/萬元),同時被納入廣東省第二批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評價對象,榮獲2019年度首批廣東省節水型社會示範區。
執法監管全覆蓋,「兩山」轉化有保障
近年來,福田區不斷加強執法監管,形成高壓管理格局,為「兩山」轉化築起了堅強的保障。
當前,福田區正在提升危險廢物管控水平,規範產廢企業危險廢物管理,提升危險廢物產生、貯存、利用和處置各環節的安全管理水平,嚴控城市環境安全風險。據介紹,福田區組織企業集中開展了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培訓會,共有530餘家企業、630餘人參加,產廢企業自主管理意識得以提高。
與此同時,利用信息管理加強聯動管理。依託「信息平臺」+第三方服務的模式,全面掌握危險廢物的產生、收集、貯存、轉移和處置等環節,動態掌握產廢企業基本信息,積極督促產廢企業在省固廢平臺完成危險廢物備案登記,不斷強化危險廢物數據審核等相關工作,推進轄區危廢轉移活動全部實現電子聯單管理。
「我們還對產廢企業進行日常抽查,檢驗企業落實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情況。」福田管理局執法人員介紹,如有檢驗不合格的情況,將下達整改通知,督促企業整改完善以達到要求。除此以外,利用「雙隨機」、信訪投訴、專項執法行動等手段,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違法行為,進一步提升企業危廢規範化管理的自覺性。
「美麗福田」除了要有政府、企業的努力,也少不了公眾的參與。福田區在做好執法監管的同時,創新豐富生態宣傳渠道,激勵公眾積極參與環保行動。
積極開展年度線上生態文明有獎問答活動,發出獎品超9.5萬份;順利舉辦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全力提升轄區綠化生態建設;創建香蜜公園自然學校,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讓自然學校學員充分認識和體驗自然……
據悉,「低碳競賽」是福田區生態文明宣教的品牌活動,自2012年啟動以來已連續開展8年,參與學校達24所,參與家庭達上萬戶,數十萬人次參與。
下一步,福田區將繼續保持生態文明示範區的活力,以高質量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區為建設目標,緊抓「雙區」機遇,打好藍天、碧水、淨土、靜音、「無廢」五大戰役,塑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典範,打造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統一的現代化典範城區。
劉晶 李菁 許銓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