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康乃爾苯胺生產廠稱將配合氣體中毒事故調查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今天(5月13日)下午,吉林康乃爾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大祥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向記者介紹了該公司的基本情況,以及他們公司在事件發生後所採取的措施。

據了解,位於吉林市九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康乃爾公司於2007年4月28日開始興建,註冊資本2.8億元人民幣,建設規模計劃為年產苯胺30萬噸。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可年產15萬噸,堪稱全國最大苯胺生產基地。二期工程預計在不久後開工,全部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苯胺生產基地。

「苯胺,學名為MDI,在樓體保溫材料、醫藥、軍工等領域廣泛使用。4月4日,康乃爾公司開始投料試車,4月10日生產出合格苯胺。4月23日開始,與我們公司一街之隔的化纖廠紡織車間職工陸續出現身體不適的報告。從那一天起,我們就積極配合市安監、環保部門開始查找原因。」王大祥說。

據了解,康乃爾公司主要的造氣、硝化和苯胺裝置都採用了比較成熟的工藝,其中煤制氫裝置採用恩德爐發生煤氣,經水蒸氣轉換製取氫氣,為目前國內所廣泛採用;硝基苯裝置採用絕熱硝化反應,是從德國購買的專利技術。

該項目建成後,吉林市安監局多次組織專家對其設施、設備的安全可靠性進行了論證,認為其「工藝技術與安全性是可靠的」。安監局副局長宋夢良也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證實了這一點。他表示,本次事件發生後,安監局在檢查中也沒發現該公司有管線和閥門洩漏的問題。

「在環保檢測過程中,大家發現,我公司靠近化纖廠這側的裝置,即淨化車間確實存在一氧化碳在個別時段落地濃度超標的現象,但超標有限。我公司自身的500多名員工,加上正在公司搞綠化的外來服務人員共近千人,始終沒有一人發生任何不良反應。」王大祥說,「4月29日,市政府召開專題會,決定讓康乃爾停產改造。4月30日早8時,我們完成了停產停車工作。但讓人納悶的是,化纖廠仍有職工陸續出現不良反應。」

「是否為一氧化碳中毒,要按照國家標準,根據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的多少來定性。目前官方仍未公布此次事件是否為一氧化碳中毒。我們也在等待結果。」學化工出身的王大祥告訴記者,康乃爾公司停產後,已分別邀請化纖集團的領導幹部、技術人員及職工代表到該公司內確認停產事宜。在此期間,省市環保、安監部門多次赴該公司現場討論,並確立了整改方案。

「我公司內有一個煙囪,其高度為22米,本已符合國家要求,但按照整改方案,我們將把其增高為45米,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排放過程中的一氧化碳環境濃度。」王大祥表示,康乃爾公司會始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各項調查工作,同時也希望政府早日公布事件最終調查結果。(記者彭冰)

相關焦點

  • 吉林化纖百員工中毒 被疑源頭康乃爾停產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婷 5月13日,吉林化纖發布公告稱,從5月4日開始,公司多名工人相繼出現頭暈、嘔吐、胸悶、嗓子發乾等症狀。集體中毒的原因並未得到確認,目前吉林化纖懷疑是不明有害氣體侵入廠區內所致。
  • 吉林千名「中毒」者「心病」迷局
    類似醫學上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狀。   當天,吉林化纖廠向市環保局舉報,懷疑是西側的康乃爾化工廠在排毒。   康乃爾生產苯胺,其生產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會產生一氧化碳。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苯胺爆炸導致8人死亡,松花江汙染下遊城市斷水。化纖廠職工間一直流傳,康乃爾公司購買了當年吉林石化廢棄的苯胺裝置。
  • 吉林康乃爾或在美國建廠為陶氏化學提供化工品
    第一財訊:國內最大的苯胺化工企業吉林康乃爾集團或在美國選址建設一家苯胺工廠。建成後,有望直接向全球最大的化工企業——陶氏化學公司(DOW.NYSE)供應苯胺。這是上述兩家公司12月6日宣布的消息。陶氏化學中國區6日宣布,旗下的聚氨酯事業部與吉林康乃爾集團(下稱「康乃爾」)附屬公司吉林康乃爾化學公司籤署合作意向書,為美國墨西哥灣沿岸供應苯胺,以推動陶氏聚氨酯業務的增長。康乃爾是吉林市化工重點企業,主要生產苯胺、硝基苯、硝酸、合成氨等化工產品,目前擁有苯胺年生產能力36萬噸。
  • 吉林化纖集團中毒案:161人有不良反應
    [提要] 4月23日,吉林化纖集團腈綸廠員工聞到刺激性的氣味,下午氣味加重,部分工人出現頭暈、噁心等不適症狀。目前,該集團共有161名職工出現不良反應,有11人康復,仍有150人住院治療。職工出現不良反應的原因尚不明確,企業懷疑是車間西側的一化學工業公司生產過程中異常排放所致。
  • 康乃爾化工環評公眾參與疑點重重
    「吉林化纖中毒事件」發生後,康乃爾化工苯胺項目環評過程的種種瑕疵,成為當地居民質疑的焦點。  在吉林康乃爾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下稱康乃爾化工)苯胺工廠的附近,是吉林化纖集團的廠區和生活區,有上萬人在這裡工作和生活。
  • 吉林康乃爾化工年產15萬噸苯胺項目建成投產
    次閱讀 作者:解小如 徐中傑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09年04月22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吉林康乃爾化工有限公司投資
  • KBR向內蒙古康乃爾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提供苯胺生產技術
    KBR向內蒙古康乃爾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提供苯胺生產技術 字號:小大 2011-03-16 14:59 來源:,向其在中國內蒙古通遼的苯胺生產基地提供技術許可、基本工程以及相關培訓和現場服務。
  • 4月13日吉林康乃爾苯胺裝置動態
    生意社4月13日訊 目前,吉林康乃爾15萬噸/年裝置正在調試,預計月底出貨。
  • 吉林康乃爾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吉林康乃爾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11月,佔地面積34萬平方米。公司位於吉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司現有員工980人,其中研究生學歷12人,大學本科學歷180人,大中專學歷526人,高級工程師17人,工程師58人。   公司產品硝基苯、苯胺、硝酸、合成氨等。項目總投資20億元。
  • 吉林康乃爾60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正式投料試車
    據「煤化客」消息日前,吉林康乃爾化工年產60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一期工程正式投料試車,該項目是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大型石化企業第一個投產試車項目。 據了解,吉林康乃爾化工年產60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全工藝流程均使用了由沈鼓集團為其設計、製造的壓縮機組(裂解氣壓縮機組、再生氣壓縮機機組、空氣壓縮機組、產品氣壓縮機組、丙烯壓縮機組等),目前各個機組均運轉平穩。
  • 吉林康乃爾採用霍尼韋爾突破性煤制烯烴技術生產塑料
    -霍尼韋爾UOP甲醇制烯烴(MTO)工藝通過更低的運營成本創造更高的乙烯和丙烯產率美國伊利諾州蒂斯普蘭2016年10月31日電 /美通社/ -- 霍尼韋爾(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HON)UOP今日宣布,中國吉林康乃爾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下稱「吉林康乃爾」)已選擇採用其先進的甲醇制烯烴(MTO) 工藝技術,利用國內豐富的煤炭資源為原料生產乙烯和丙烯
  • 康乃爾化工打贏項目建設攻堅戰
    2017年,吉林康乃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手抓生產經營,一手抓化工"補鏈"項目建設,取得良好發展業績和建設成果,為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該公司積極擴大出口,苯胺成功出口至韓國公司,國際客戶增至12家,年出口苯胺總量達到6.2萬噸,創近年最好業績。
  • 張家口有害氣體中毒事故死亡人數匯總 河北懷來有害氣體事件整理
    據張家口市懷來縣官方媒體信息發布平臺「懷來發布」消息,今天16時30分許,懷來縣長城生物化學工程有限公司在組織清理廠區汙水沉澱池時,發生有害氣體中毒事故。截至發稿,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4人受傷,受傷人員已緊急送至醫院救治,生命體徵平穩。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 化工「補鏈」 康乃爾強
    這是所有化工門外漢站在吉林康乃爾化工這新項目門口,都要打聽的一件事兒。記者扣上現場人員遞來的安全帽,首先就問:它是做什麼的,與吉林市現在化工產品有什麼上下遊聯繫。康乃爾集團總經理王大祥是專家。他說:這裡生產的主要產品是乙烯和丙烯,丙烯與液氨反應,就能產出丙烯腈,而丙烯腈是吉林化纖生產腈綸的主要原料。
  • 吉林下架美汁源果粒奶優 可口可樂配合調查
    可口可樂捲入「中毒」事件中。  11月28日晚,吉林長春市民劉某與其子楚某飲用可口可樂美汁源果粒奶優(清新草莓口味),相繼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經120送院救治,劉某昏迷,楚某死亡。  11月30日,可口可樂(吉林)飲料有限公司聲明稱,「獲悉此事後,我司立即進行嚴格自查,對同批次留樣產品進行檢測,未發現任何異常,所有產品安全合格。」  目前,可口可樂該飲料同批次產品已經在吉林省進行下架、封存、召回。
  • 康乃爾入局 萬華 科思創 亨斯邁擴能 MDI市場競爭或將白熱化
    近期國內MDI市場新聞不斷,繼萬化、科思創、亨斯邁MDI相關產品擴能環評公示後,福建康乃爾新建40/噸MDI項目獲得福建發改委批覆。未來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 康乃爾甲醇制烯烴項目投產—— 吉林化工園補上「短板」
    吉林省吉林市的化工園區全國有名,這裡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化學工業基地,核心企業是吉林化學工業公司,簡稱吉化。吉化以生產原料見長,能生產乙烯等多種市場搶手的化學原料,圍繞它伴生出系列化工企業,做下遊產品,「一魚多吃」。隨著經濟發展,下遊企業規模擴大,原料供應卻面臨缺口,吉化的乙烯自用還不夠。  為此,吉林康乃爾集團主動作為,投資建廠生產緊俏的乙烯、丙烯產品。
  • 哈爾濱一小區發生氣體中毒事故,1人死亡3人受傷
    哈爾濱一小區發生氣體中毒事故,1人死亡3人受傷,初步勘察燃氣並未洩漏!原因究竟是什麼?今天凌晨,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儀興小區 9號樓多戶民宅發生氣體中毒事故,目前已造成1人死亡3人受傷。目前,事故的具體原因還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 原來裡面裝的是有毒化學品苯胺
    而河南鄭州的一位發貨方,向淄博快運有毒化學品苯胺,為了降低運輸成本,不惜冒險,「掛羊頭賣狗肉」,選擇普通的快運方式,將苯胺偽裝成「導熱油」進行運輸。快運工作人員在倒貨的時候,叉車操作失誤,將兩個鐵桶叉出兩個洞,隨後液體外流,兩個小時後,9名工人中毒住院,目前已經脫離危險。事故相關責任人也已經被警方控制,目前事故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
  • 杭州蕭山發生氣體中毒事件 9人中毒2人死亡
    杭州蕭山發生氣體中毒事件 9人中毒2人死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5日 16:3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杭州5月15日電 14日,杭州蕭山南陽經濟開發區發生氣體中毒事件,導致9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