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開幕前夕,「智聯世界 共同家園·AI在西岸」全球推介在西岸國際人工智慧中心Shanghai AI Tower(下簡稱「AI Tower」)舉行,20家入駐AI大廈的企業代表與來自世界各地的AI大咖將展開實時在線互動,共同點亮這座黃浦江畔AI企業濃度最高、產業集聚度最具亮點的大廈之門,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來到現場。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出席。
2020年上半年,徐匯人工智慧相關產業總產出同比增長近30%,在疫情中實現逆勢飛揚。下一步,徐匯區將加快打造千億級人工智慧產業,聚焦產業鏈擴大「朋友圈」,通過微軟、騰訊、華為、商湯等行業龍頭企業落戶,加快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
打造技術落地「全球試驗場」
「AI Tower」,譯成中文有「人工智慧塔」之意,也是徐匯助力上海打造人工智慧高地、吸引頂尖企業與機構入駐的核心載體。座落於雲錦路701號的AI Tower總面積約51萬平方米,兩幢雙子樓建築高度分別為200米、235米,AI企業集中入駐的為高200米的東塔,總計45層。
AI Tower作為「西岸智慧谷」旗艦項目,是徐匯區代表上海入圍國家戰略性人工智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建設人工智慧新高地「T計劃」的重要載體,將打造人工智慧技術落地的「全球試驗場」。通過匯聚一批頂尖人工智慧企業與行業機構,在黃浦江邊形成集政、產、學、研、用為一體的「AI垂直產業生態」。
目前,總計已有20家企業和行業機構入駐AI Tower,其中包括微軟、華為、阿里等10餘家人工智慧頭部企業。2019年8月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舉辦期間,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微軟-儀電人工智慧創新院、華為上海鯤鵬產業生態創新中心、阿里巴巴等企業與行業機構確定入駐;一年過後,上述企業均已在這座「垂直生態圈」中找到發力人工智慧及其相關領域的著力點。
據不完全統計,大樓內已聚集了6位院士,158位博士。到今年年底,大樓入駐率將達90%,將有超3000名員工入駐辦公,樓宇經濟產值可達每平方米1萬元以上。
「大佬」與「獨角獸們」均已入駐
備受矚目的上海鯤鵬+昇騰生態創新中心位於AI Tower 35層。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華為通過建設鯤鵬產業生態創新中心,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技術使能平臺、產業生態聚集的商業使能平臺、產業人才培養和集聚中心以及產業生態發展及實踐成果展示中心。
位於大樓7至12層的阿里巴巴(上海)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上海第一分公司,將在此構建未來商業基礎設施,業務涵蓋核心商業、雲計算、數字媒體及娛樂、創新業務等,行使平臺企業功能,計劃在徐匯濱江布局大文娛與新零售兩大業務板塊。
佔據大廈23至26層的上海聯影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2月,致力於提供面向醫療設備、醫療影像及醫療診斷和治療相關的AI 解決方案。聯影智能匯聚了國內外大批醫療AI 領域的頂尖人才,依託聯影的軟體、硬體技術與資源優勢,聚焦為醫生、醫療設備賦能。
AI Tower43層入駐了兩家重磅研究機構——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與微軟-儀電創新院。前者是微軟在亞太區設立的計算機基礎及應用研究機構,聚焦計算機科學前沿技術創新,推動政府、企業用戶數位化轉型和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後者是微軟與上海儀電合作成立的人工智慧技術研發與轉化平臺,與微軟合作探索多層次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及政府與企業的數位化轉型。
此外,大廈33層還布局了問鏡科技、非汐科技、每步科技等醫療、機器人、體育領域的AI企業;27層則有思必馳、雲譯科技、縉鋮醫療;由完美世界和第七大道合資成立的IP開發企業完美柒嘉位於大廈15層。
集合兩大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值得關注的還有入駐AI Tower的兩大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人們比較熟悉的依圖科技目前已承接「視覺計算」這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建設,此次入駐大廈21層。成立於2012年的依圖科技是上海本土標杆性的人工智慧企業,專注AI技術研發及不同行業的應用,已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研發方面,目前依圖的人臉識別算法已連續三年獲全球評測第一,近年來逐步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晶片等多領域推出全球領先的創新技術與產品。
名字稍顯陌生的明略科技承接了「營銷智能」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建設,是一家致力於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在知識要求與管理複雜程度較高的行業中如何落地的企業,已進駐大廈29-32層。明略的中臺服務技術能夠打通感知與認知智能, 通過多模態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連接人、機器、組織的智慧,最終實現具有分析決策能力的高階AI應用,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
重磅科研機構點亮「垂直生態」
除了重點企業,一批重磅研發機構與學術交流聯盟也落戶AI Tower,打造複合型、全方位的AI產業生態。
今年1月,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兩大上海市級新型研發機構共同揭牌,標誌著上海將進一步推進我國交叉計算和信息技術領域的基礎研究與前沿探索,提升人工智慧、區塊鏈等重要領域的創新策源功能。
位於AI Tower40至41層的上海期智研究院是中科院院士、華人唯一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及其團隊打造的創新研究院,聚焦密碼通信、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系統、量子計算、物理器件及計算等五大課題開展研究,預計將有約250名研發及相關人員入駐。
大廈39層的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由第三代分 布式底層公鏈系統(Conflux)創始人龍凡發起,姚期智擔任首席科學家,其研發領域基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完全去中心化區塊鏈底層公鏈系統——樹圖(Conflux)區塊鏈底層系統,突破區塊鏈底層技術和系統應用的基礎研究,開展分布式共識算法和區塊鏈系統性能的技術攻關。
位於大廈27層的是兩家獨具特色的高端學術交流組織。
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匯由上海市經信委作為指導單位,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氪信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聯合發起成員,聚焦為頭部AI企業的創業領軍人才及學界中堅力量等青年人才打造「朋友圈」。全球高校人工智慧學術聯盟(GAIAA)即蓋亞智能,旨在促進世界各地領先的人工智慧研究機構間的交流合作,是一家成立於2018年的全球性非政府組織,創始成員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國際一流院校和研究機構。
展示中心孵化平臺一應俱全
在AI Tower低區與高區還分別設有兩大「彩蛋」空間。為更好服務濱江地區科技類企業,打造多元融合的人工智慧產業生態,大廈最高處45層設立了「AI Window賦能中心」人工智慧展廳,5至6層低區則設立了「AI HUB賦能中心」,為人工智慧企業提供展示、交流、孵化等平臺服務。
AI Window擁有可360°觀景的玻璃幕牆,總面積約2200平方米,層高8米。展廳融合人工智慧新產品、新技術、新場景應用體驗,打造多義空間、服務空間、自然空間,集成果展示、新品發布、國際交流、會議服務、休憩觀景等多元功能為一體,將為入駐企業和機構提供新品發布、成果展示、國際交流等功能服務,打造徐匯乃至上海人工智慧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平臺與服務交流平臺。
AI HUB總面積約6100平方米,也是徐匯區著力打造的濱江公共服務空間「水岸匯」旗艦項目,其中的露臺與裙樓屋頂花園相連,打造集移動化、靈活化、模塊化、智能化為一體,服務整棟大樓乃至整個濱江地區的開放活動場。AI HUB將通過孵化、辦公、會議、文體服務等融合功能與共享服務,增強大廈入駐企業及西岸智慧谷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粘性,提升徐匯濱江地區科創產業的集聚度和顯示度。
同時,大樓還通過智慧樓宇建設,營造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智能化場景,為入住大廈的企業與科研人員提供更精準、高效、有溫度的工作和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