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太快?11歲女孩4年長高37釐米,醫生說這才正常!

2020-12-20 61健康

案例:

今年剛年滿11歲的小萌(化名)的求醫史可謂豐富多彩,7歲的她身高只有94公分,遠遠低於正常兒童身高水平,長期坐在班級的最前排,褲子連穿幾年都不見短,跟同齡的孩子一比矮一大截……班主任曾經給小萌的家長提示,孩子身材比較矮小,班級裡其她小朋友騰騰的長個子,只有小萌好像沒什麼變化。但是小萌的媽媽總是說:「哎,沒辦法,我和她爸爸都不高,看來是遺傳了我們了。」權當是個小毛病沒在意。

引發心理危機,奔波各大醫院未見效

細心的媽媽發現小萌出現了很多異常:以前喜歡到樓下跟小朋友做遊戲,現在卻整天悶在家裡;以前總是說說笑笑的,現在卻變得沉默寡言;以前特別喜歡上學,現在卻每天磨磨唧唧的不願意去。媽媽這才意識到,原來身材矮小影響的不僅是孩子的外貌,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構成了威脅。

小萌的母親很快帶著她奔波周圍的各大醫院,只是治療總是收不到應有的效果,一家人經常陷入「不長高」的煩惱之中。

幸遇六一,四年長高37釐米!

詳細的問診之後,根據小萌的情況,張主任採用了目前治療家族性矮小症的有效方法幹預,同時定期為孩子注射生長激素等治療方案。除了治療外,張主任還對小萌進行運動指導,教她做增高體操。並建議家長注意孩子的飲食,可適當給孩子補充鈣質,少吃含激素類的食物,讓孩子有充足睡眠並耐心的對小萌進行心理疏導。

矮小症是什麼?

首先請您對照下面男孩女孩標準身高表,不同年齡段,家長請自行對照。

從這張表格可以看出,10歲之前,男孩和女孩的身高標準相差並不太多,而到了10歲的時候,正常情況下,男孩女孩都應該有一米四左右才算標準,如果沒有,那麼就說明孩子的身高落後了,將來也可能不太理想。

而10歲之後,到孩子18歲成年的這段時間裡,因為正經歷青春期,所以孩子每年的身高變化得非常快,尤其是男孩子,簡直一年一個樣子,家長需要謹慎對待這種情況,並積極配合孩子生長。

根據調查發現,97%的矮小青少年家長不知道孩子個子矮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誤認為是孩子晚長或遺傳因素:

家長知道有患疾病可能的佔1.6%;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乏醫學常識的家長佔41.9%;

不認為矮小是病,以後會長高的佔32.3%;

知道矮小可以治療,但藥物費用太高無法承擔的佔29%;

相信補鈣增高廣告,給孩子買增高或保健藥物的佔16.1%;

不重視孩子身高,沒有定期給孩子檢查的佔12.9%;

不知道孩子各年齡段平均身高值的家長佔56.9%。

在「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傳播行動」中有一項數據:我國兒童矮小症發病率約為3%,所有矮小人口中,4—15歲的需要治療的患兒約有700萬。目前,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療的患者不到3萬名。

所以矮小症不是小事,所有家長都要重視起來,跟著我來學習一下吧。

什麼是矮小症?

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環境下,身高較同種族、同性別、同年齡健康兒童身高均值低2個標準差(-2SD)以上或處於第3百分位數以下。其中部分屬正常生理變異。

生長是小兒的基本特徵,也是小兒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在小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年生長速率的判定是早期識別生長障礙的一個敏感指標,小兒生長發育過程具有連續和不均衡特徵:

一般<2歲時每年生長速率<7cm,4.5歲至青春期開始生長速率<5cm/年,青春期生長速率<6cm/年均提示存在生長障礙,應及時查找原因。

人體標準身高預測公式(遺傳法則):

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8÷2(釐米)

女性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釐米)

上述公式大體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遺傳學原則,僅供參考。

矮小症的病因

1. 生長發育過程受多種因素調節和控制,臨床上根據解剖、生理功能、心理髮育等特點,將小兒生長發育分為多個年齡期,任何一期的發育障礙,都會影響後一階段的發育。

2. 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很多,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內分泌因素、疾病等,但是科學研究發現無論是哪種原因引發的矮小其根本原因都是患兒腦垂體前葉分泌GH生長因子功能低下,導致體內生長激素水平低,不能正常促進骨骼生長,從而使患兒矮小。

3、生長過程在內分泌調控之下進行,與多種激素有關,調節生長發育的激素有生長激素、甲狀腺素、胰島素、皮質激素、性激素、小分子肽類激素等。其中生長激素(GH)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s): GH、GH受體(GHR)、IGF-I、IGF結合蛋白(IGFBP)、IGF-I受體共同組成了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軸,其在小兒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調控作用,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功能紊亂,均會導致生長發育障礙。

矮小症的危害

1、對孩子的未來有影響:身材的高矮不僅影響一個的升學、擇業、參軍等大事,更讓人頭痛的是妨礙配偶的選擇,薪酬多少也與身高有關。

2、交往不良及社會退縮:學齡期患兒,由於矮小,怕遭同學譏笑而恥於與人交往,產生壓抑退縮而變得孤立、離群,同學之間關係較差,並時有違紀行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響學習。在集體生活和社交能力方面明顯落後於正常兒童,存在自我封閉現象。

3、內向及情緒不穩定:因為身材矮小,90%以上的患兒有自卑心理,缺乏自尊,其情緒易受內外環境的影響而產生變化。矮小兒童由於自卑的心理不願與人交流,導致內心承受的壓力無法宣洩、意願無法表達,最後產生自閉,進而發展為抑鬱。

矮小症預防

1、定期帶孩子做體格檢查,觀測身高增長速度

專家建議應定期帶孩子接受體格發育檢查。1歲內每3個月一次,1歲以後6個月隨訪一次,2歲後每年身高的長速大於5釐米的寶寶就可以排除矮小情況。骨齡則一年複查一次。如果每年增長小於7釐米或者3歲之後每年增長小於5釐米,應該考慮是否生長發育遲緩,要找醫生諮詢原因。

2、4歲是矮小的分水嶺

4歲是發現孩子矮小的分水嶺,兒童正常生長發育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胎兒到2歲的生長快速期,通常出生後第一年長25釐米左右,第二年長10釐米左右;第二階段為3歲到青春期前的生長速度減緩期,每年長5~7釐米;第三階段為青春期的生長加速期,男孩增長25~28釐米,女孩增長23~25釐米。

3、合理的飲食和運動

蛋白質是骨骼與肌肉生長的能量來源,同時又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是兒童生長發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以平衡的飲食為好,即葷菜、素菜合理搭配,粗糧、細糧均衡攝入。營養過剩,是目前造成性早熟發病率逐年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兒童矮小症患者由於生長緩慢,需要量就會比其他孩子少,多數食量不大。我們時常也會發現,原來食量較小的兒童,如果出現青春期發育後,食量就會明顯增長,就是這個原因。

運動不僅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身體充分運動後還能增進食慾,對孩子增高有幫助。運動的方式以慢跑、慢速跳繩等為好。球類運動、遊泳等也可,只不過需要注意保持運動的連續性,球不在手時也要注意跑動。一些長時間、高強度、過於劇烈的運動(如馬拉松等),有可能造成缺氧,可能是無氧運動,反而不利於長高。

4、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長環境

愛撫的缺乏、精神上的壓力和心靈的創傷都會導致神經、體液、內分泌等功能紊亂,致使生長激素、甲狀腺素等有助於長高的激素分泌減少,從而引起孩子的生長發育障礙。因此,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其在愛與關懷的溫馨環境下成長,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康。

矮小症也是病,關乎孩子們的健康問題,家長們一定不要大意,及時發現,及時檢查,及時治療,讓孩子的青春不留遺憾。

關注六一健康,關注兒童的健康與成長。如果您的孩子有矮小症,可以在文章下方評論,互相交流,讓孩子高起來!

相關焦點

  • 11歲女孩來例假,預測身高僅1.5米?注意這4點還能長高10釐米
    之前寫過一篇兒童性早熟的文章,一個11歲的小女孩來了例假,媽媽因為擔心孩子很可能長不高了,就帶著去醫院做了骨齡檢測,檢測結果確實也不怎麼好,醫生說小女孩最多只能長到1.5米。之後就有不少家長給我留言,清一色全是「女兒現在多少歲,身高多少,幾歲來的例假,未來能長多高?」
  • 7歲女孩1年長高10釐米,媽媽很高興,醫生:很可惜但很幸運
    萱萱7歲時身高130釐米,個頭也要比同齡人高出許多,這讓萱萱媽很高興,但是最近她卻發現萱萱胸部變大了,身高也越長越快,3個月居然又長了4釐米,甩出同齡孩子一大截。醫生惋惜地說:這種情況屬於性早熟,來晚了,萱萱的最終身高恐怕很難超過150釐米。
  • 女孩比同學矮半頭:5月長高黃金期,這幾個坑千萬別再踩了!
    「為什麼你又高了,沒天理啊!」這是寧波一位小男孩,假期後與同學初次見面時,崩潰的吶喊。去年夏天,同學只比他高半頭,沒想到兩個月沒見面,人家長得更高了。長高,是每個家長都很重視的問題,尤其是個子矮、長得慢的孩子,更是讓父母操碎了心。雖然說,孩子的身高70%來自遺傳,可還有30%來自於後天。
  • 13歲女孩骨齡17歲 1年沒長高的原因就是這個
    出現這樣的現象,沈醫生解釋說:提前進入青春期,在性激素作用下,骨骼成熟加速,雖然開始時身高猛長會高於同齡人,但骨骼在性激素作用下提速完成發育,就會比正常孩子失去更多的生長空間,使青春期身高的增長難以達到正常預值。沈醫生提醒家長們,性早熟的孩子提早進入青春期,在一段時間內身高增長很快,增長時間相對較短,最終使其成年身高比一般人矮。
  • 2年突然長高15釐米, 25歲小夥慌了!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2年突然長高15釐米, 25歲小夥慌了!據患者介紹他今年25歲,目前身高是175釐米然而在過去2年內他的身高突增足足15釐米在與患者交流中醫生發現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不過這並未引起父母重視
  • 7歲女孩一年長高十多釐米,醫生卻說慘了!睡前一個習慣讓孩子提前發育
    7歲女孩一年長高十多釐米,醫生卻說慘了!,近一年裡長高了十多釐米,彤彤媽起初覺得很高興,但最近,她卻發現孩子有早發育的表現,到醫院一查,醫生竟說骨齡超齡了3年,未來身高可能難超過150cm了!
  • 25歲小夥2年突然長高15釐米,一下慌了神!醫生:這是病,已錯過最佳...
    本文轉自【杭州日報】;日前,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但是由於家中父親年輕時也是「長得慢」,並未引起家人重視,也從未踏足醫院檢查,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25歲小夥2年突然長高15釐米,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日前,廣州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但是由於家中父親年輕時也是「長得慢」,並未引起家人重視,也從未去醫院檢查,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正常情況下,男生到多少歲就不再長高了?關鍵看一個地方
    二、多少歲就會停止長高?不是18歲 人的生長有規律可循,每個時期的生長速度都不一樣。 嬰幼兒時期(3歲以下)是生長快速期,出生後第1年可生長25cm,第2年可生長10cm。
  • 2年突然長高15釐米,25歲小夥慌了!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目前身高是175釐米然而在過去2年內他的身高突增足足15釐米在與患者交流中醫生發現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不過這並未引起父母重視直到這次身高無故突增,才慌了神怎麼好端端的小夥身體為何會「無故突增」?
  • 25歲小夥突然長高15釐米恐慌就醫!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日前,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小夥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由於其父年輕時也是「長得慢」,因此家人並未重視,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3歲袖珍女孩身高54釐米 可能不會再長高/視頻
    ,不過這一記錄將可能被一個中國女孩取代。她就是湖南懷化的三歲女孩小小,目前身高僅54釐米,而醫生初步診斷她可能這輩子都不會長高、長大了。中新社發 李奇 攝  中新網長沙7月11日電 (記者 劉柱)身高僅54釐米、體重5斤的湖南懷化3歲半女孩小小(化名)如被確診為已停止生長,將成為世界上最矮的人。此前,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紀錄,印度人古爾·穆罕默德以55.88釐米的身高成為世界上最矮的人。  11日早上,小小的母親劉興蓮從福建趕至湖南省兒童醫院,陪著先前抵達醫院的女兒作檢查。
  • 1歲寶寶身高多少釐米 寶寶每年長高多少正常
    在同齡寶寶玩耍間隙,很多家長都喜歡比較寶寶的身高,看看自家孩子是否身高達標,那對於1歲寶寶來說,正常身高是多少釐米呢?1歲寶寶身高多少釐米根據我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1歲男寶寶身高範圍為:68.6cm-85.0cm,平均為:76.5cm。1歲女寶寶身高範圍為:67.2cm-83.4cm,平均為:75.0cm。
  • 25歲小夥2年突然長高15釐米, 恐慌就醫!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日前,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但是由於家中父親年輕時也是「長得慢」,並未引起家人重視,也從未踏足醫院檢查,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孩子多跳繩就能長高?醫生說這1個方法才是長高的關鍵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為了讓孩子長高,家長們是嘗試了各種方法,有人說打籃球能長高,有人說跳高能長高,最近還有人聽說讓孩子跳繩能長高,於是天天讓孩子跳,那麼這方法真的靠譜嗎?跳繩真的能夠讓孩子長高嗎?
  • 一般多少歲會停止長高?醫生:和年齡關係不大,18歲後還能長
    二、多少歲就會停止長高?不是18歲人的生長有規律可循,「黃金長高時間」有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的生長速度都不一樣。嬰幼兒時期(3歲以下)是生長快速期,出生後第1年可生長25cm,第2年可生長10cm。因此,很多人以為,18歲以後就不會再長高了。
  • 7歲女孩一年長高十多釐米,醫生卻說糟了!睡覺時的這個習慣闖大禍了
    家住寧波鄞州區的7歲女孩彤彤,近一年裡長高了十多釐米,彤彤媽起初覺得很高興,但最近,她卻發現孩子有早發育的表現,到醫院一查,醫生竟說骨齡超齡了3年,未來身高可能難超過150cm了!直到兩天前在家給孩子洗澡時,意外發現孩子的乳房變大了,並且摸上去有小小的硬塊,這才反應過來可能是早發育的表現。入院檢查後,醫生發現彤彤的骨齡已經超齡了3歲,卵泡也已經明顯增大。「照這情況發展下去,彤彤最終的身高恐怕難超150cm!」張寧主任惋惜地說。對於這樣的身高,彤彤媽顯然無法接受。但是由於發現時間太晚,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現在就算藥物幹預治療,效果也已經十分有限。
  • 11歲男孩骨齡檢測超出3歲,醫生:檢查太晚!要想孩子長高5點必知
    男孩怕矮,女孩怕胖!為順應當下審美需求,作為家長也是操碎了心。近來11歲的浩浩(化名)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到骨科,進行了骨齡檢測,沒想到結果是骨齡超出3歲!「你們應該早點帶孩子來檢查的。」醫生很惋惜說到。浩浩媽媽聽到著急問到:「是不是再也長不高了?」
  • 這六類孩子:14歲後往往很難長高,家長可要注意了
    導讀:這六類孩子:14歲後往往很難長高,家長可要注意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六類孩子:14歲後往往很難長高,家長可要注意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7歲女孩一年長高十多釐米!醫生卻說慘了,竟是因為睡前這個習慣
    家住寧波市鄞州區的7歲女孩彤彤,近一年裡長高了十多釐米,彤彤媽起初覺得很高興,但最近,她卻發現孩子有早發育的表現,到醫院一查,醫生竟說骨齡超齡了3年,未來身高可能難超過150cm了!而彤彤媽一直很注意女兒的飲食,不給孩子吃油炸食品、補品、飲料,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