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法律擬就國務院機構改革涉及的機構名稱、職責調整等進行修改

2020-12-11 中國軍網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記者羅爭光、陳菲)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25日審議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森林法等7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的議案,為依法推進國務院機構改革,擬對法律中涉及機構名稱、機構職責調整的條款進行修改。

國務院提出,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的要求,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准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建議對森林法、國境衛生檢疫法、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國防教育法、精神衛生法、反恐怖主義法、國家情報法等7部法律中涉及機構名稱、機構職責調整的條款進行修改。

司法部部長傅政華在會上作說明時說,這次機構改革範圍廣,涉及的部門多,需要修改的法律數量大,涉及法定職責調整的情況也各不相同。經與有關方面溝通協調,對需要修改的法律採取分批修改的方式處理。此次修改的主要是有關職責調整的規定比較明確、各方面意見已經協調一致的部分法律。

相關焦點

  • 國務院機構改革十大關鍵詞
    國務院機構改革十大關鍵詞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題: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透視國務院機構改革十大關鍵詞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齊中熙、宋曉東、李勁峰  1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聽取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 國務院公布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全文)
    2013年5月底前完成)(七)制定印發機構改革中涉及發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部門的職責調整通知。(中央編辦負責。2013年6月底前完成)(八)減少和下放一批投資審批事項。
  • 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七個看點:新設兩部一局 注重職能轉變
    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七個看點  中新網客戶端3月13日電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這份將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的改革方案,在記者看來,至少呈現出七個看點。
  • 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這十個關鍵詞最受關注!
    1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聽取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根據改革方案,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為26個。改革著重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機構職能優化和調整,提高政府執行力。
  • 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八、將第十三條改為第十四條,修改為:「起草行政法規,起草部門應當就涉及其他部門的職責或者與其他部門關係緊密的規定,與有關部門充分協商,涉及部門職責分工、行政許可、財政支持、稅收優惠政策的,應當徵得機構編制、財政、稅務等相關部門同意。」
  • 【思享家】何文炯談國務院機構改革:社會保障治理現代化的新起點
    其中有多項改革措施關係到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的進一步完善。  從全球範圍看,各國在二戰後對社會保障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保障已經成為各國治國理政的重要一部分,社會保障治理水平也成為了衡量現代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伴隨過去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改革取得了突出成就,逐步邁向成熟。以本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為標誌,我國社會保障治理現代化迎來了新起點。
  • 習近平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決定稿和方案稿的說明
    我們出臺的很多改革方案,如黨的領導體制改革、紀律檢查制度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法律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社會治理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都涉及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已經在加強黨的領導、推進依法治國、理順政府和市場關係、健全國家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等方面及若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大突破。
  • 圖解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
    ●不再設立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有關職責交由中央政法委員會承擔●中央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職責劃歸中央政法委員會、公安部國務院機構改革組建自然資源部理事會隸屬關係改革國稅地稅徵管體制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併入水利部全國人大機構改革組建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更名為
  • 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透視國務院機構改革十大關鍵詞
    1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聽取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根據改革方案,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為26個。改革著重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結構職能優化和調整,提高政府執行力。
  • 國務院機構改革︱國稅地稅由分設走向合併的改革邏輯
    地方國稅與地稅機構合併的改革將面對諸多現實難題的挑戰。圖為2016年11月28日,安徽省濉溪縣國稅部門工作人員深入企業進行「貼近式服務」。 東方IC 資料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改革國稅地稅徵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的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徵管等職責。
  • ...國務院關於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_2018年第3號國務院...
    十三、將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合併,作為第二十三條,修改為:「規章送審稿涉及重大利益調整的,法制機構應當進行論證諮詢,廣泛聽取有關方面的意見。論證諮詢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委託研究等多種形式。
  • 國務院機構改革︱部門合併後如何實現「同舟共濟」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想「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就必須「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深化機構改革,形成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為26個。
  • 對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認識與體會丨宣講家網評論
    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部門設置和調整,有很多都是針對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進行的,如組建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和由自然資源部管理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是為了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為建設美麗中國在機構設置上進行的努力。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於醫療衛生條件和身體健康的綜合要求。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紀實
    重大政治決策 深刻歷史變革一組數據,形象地展現出這場改革的態勢:——中央和國家機關層面,這次機構改革涉及180多萬人,涉及管理體制、機構設置、職責和人員調整的部門達80多個;新組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3個、更名4個,不再保留黨中央議事協調機構4個、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2個,組建和重新組建部級機構25
  • 安徽省機構編制委員會關於印發《安徽省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實施...
    通過推進政務公開、健全工作制度、簡化辦事流程、規範運行程序、促進社會監督等方式,進一步改進直接面向基層和群眾的「窗口」機構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風,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和公信力。  (二)理順職責關係  依據法律法規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認真研究分析各部門的職責範圍,從有利於事業發展、有利於提高政府整體效能的高度,合理界定各部門的職責權限。
  • 9項職責調整!北京藥監機構改革,5個分局本月「上新」履職!
    9項職責調整!北京藥監機構改革,5個分局本月「上新」履職!近日,北京藥監局官網公布了各分局職責、管轄範圍和履職後市區兩級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監管9項業務職責的調整情況。
  • 多處涉及市場監管部門!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
    為了貫徹實施外商投資法,國務院對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決定對22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廢止1部行政法規。修改的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根據外商投資法實施後不再對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實行審批的實際情況,修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等5部行政法規中有關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審批的內容。
  • 山東省級機構改革路線圖時間表劃定 主要涉及這些部門
    三是堅決做到黨政主要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與中央基本對應。嚴格落實中央「規定動作」,不打折扣、不搞變通,堅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國家法制統一、政令統一、市場統一,做到省委職能部門和省政組成部門在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上,與中央和國家機關保持基本對應。對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沒有涉及的部門,也按照上下對應的原則對部門間職責關係進行了理順,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
  • 一張圖讓你看明白國務院機構改革
    3月10日披露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表明,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即將啟動,國務院組成部門將減少至25個。這次改革,將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條件,堅定推進一些重點領域的機構調整;同時要充分考慮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複雜形勢和各種風險挑戰,保持國務院機構總體相對穩定。
  • 關於印發《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機構改革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職責...
    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處室、直屬行政機構,所屬事業單位、協會、學會,原市科學技術局(市知識產權局)、市商務局相關處室,原市物價局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揚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機構改革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職責》於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