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甘肅省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實操。
編者按:隨著我省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技能甘肅」正式啟動,蘭州新區職教園區迎來發展新機遇。近日,記者走進職教園區,了解近兩年來職教園區的發展成果,零距離感受這座「職教新城」的勃勃生機。
初秋時節,新區職教園區寧靜整潔的校園裡綠樹成蔭、鮮花盛開,一幢幢風格迥異的教學大樓拔地而起。
經過多年的建設,如今的新區職教園區已經初具規模,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優勢初步顯現。這座已聚集了7所職業教育學校的「職教新城」,以全新的理念和深厚的內涵領跑著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形成了職業教育新高地。
寬敞明亮的實訓場地,一臺臺現代化設備,正在進行實訓操作的學生……近日,記者走進甘肅省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就像進入了一個真實的生產車間。
在這裡,實用專業可得到工廠場景化的實訓,理論知識將在實際操作中得到升華。甘肅省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由現代製造技術、現代控制技術、現代服務技術、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現代化工技術五大技術領域實訓中心組成,能夠為蘭州新區職教園區師生、企業員工及社會再就業人員提供現代製造、物流等多個專業的實訓、培訓、技能鑑定,並以職業技能提升為目標,引領學員走向現代工匠之路。
在現代製造領域數控加工技術實訓中心,甘肅能源化工學院的幾名學生正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為在8月底開賽的數控車加工競賽做準備。
據介紹,隨著公共實訓中心的建成運行,校內教學與專業實訓、培訓相結合的模式,將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帶來根本性轉變。學生除了完成崗位知識學習、基本技能訓練,在實訓基地,通過學校和基地老師的雙重指導完成技能訓練和知識學習,實現融「教、學、做」為一體,將專業技能提升滲透到整個教學及實訓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事實上,公共實訓中心的建設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體制。公共實訓中心與甘肅省職業院校和蘭州地區的企業構成了統一的高技術與高技能人才培養新型「三位一體」模式。職教園區相關專業的學生都要進入公共實訓中心進行實訓,最終成為新生勞動力進入各行各業,實現技能就業。
「近年來,學院師生在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物流相關賽項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我院參賽隊在2019年全省職業院校高職學生組『智慧物流作業方案設計與實施』和中職學生組『現代物流綜合作業』均取得一等獎的好成績,並獲得國賽參賽資格。」甘肅財貿職業學院院長周和平說,正是甘肅省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為技能大賽提供場所,讓職業院校的學子有了展示才華和本領的舞臺。
甘肅財貿職業學院是甘肅省現代物流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單位。該教育集團現有成員120多家,其中企業成員70多家。這些年來,集團堅持深化產教融合、不斷創新物流行業人才培養機制,通過搭建校際、校企合作平臺,學院與集團內80多家企業籤訂了工學結合協議,2019年工學結合人數達到500餘人,大大提高了畢業生實踐能力。
2019年,甘肅財貿職業學院還牽頭組建了甘肅省商貿職教集團,集團通過切實有效的校際合作、校企合作、行業指導、產教融合等方式,優化整合集團內部教育培訓資源,實現校際、校企、行業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雙贏、創新發展,不斷拓展和深化校企合作辦學之路。
今年5月,秦川園區組織轄區內相關企業進甘肅能源化工學院招聘。45家參會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096個,僅一天求職意向性登記883人次。
「甘肅能源化工學院專業對口,既能解決轄區內化工企業就近、就地用工問題,也能解決職教園區學校畢業生就近、就地就業問題。」秦川園區公共服務局負責人邵望雲對記者說。同時,企業與院校對接,積極推進「訂單式培訓」,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用什麼、培訓什麼」「差什麼、提高什麼」培訓專項技能人才,增強了培訓的效果和精準度。目前,以高標準建設的蘭州新區職教園區,每年可向社會輸送數萬名技術技能人才,具備年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近100萬人次的能力。園區各學校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總體實現了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讓每個學生都擁有技能加特長,是職業教育追求的終極目標。按照「創新模式、面向新區、服務全省、引領西部」的發展思路,職教園區致力於打造「工匠搖籃」,為建設「技能甘肅」貢獻力量。蘭州新區,正朝著建成高水平職教園區、向西開放技能培訓高地的目標努力前行。
(蘭州新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