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教育局的要求(具體法例請參見香港教育條例第279章http://www.legislation.gov.hk/bl ... enDocument&bt=0),若想在港註冊成為中小學中文或英文老師,必須具有本港認可的相關學位(Degree),通過教師語文基準試(LPAT)及師資培訓(Teaching Qualification)。簡單來說,就是-
三者理論上缺一不可,就算有學校肯請未達標的你,向教育局申請你成為準用教員(permitted teacher),之後你也還須慢慢滿足上述三個條件,並註冊成為真正的檢定教員(registered teacher)。那下面就來講一下上面三個條件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香港的教育學位有很多,這裡主要講一下BEd(教育學士)。BEd是註冊教師認可的學位之一(因為BEd通常要讀五年,包含PGDE課程)。就算你讀了BA、BSc、MEd等其他學位,但因為課程沒有包含PGDE,也還是未符合註冊教師的規定,還得讀個PGDE。現在讀完有IB教師資格的碩士課程只有HKU的MEd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如果本科讀的是國內師範專業,請留意下文師資訓練豁免事宜。
同時,Degree讀的major也很重要。中、英文教師最好本科就是學中、英文,教其他科目的最好也是讀相關科目啦,這關係到入職、未來加薪等問題,這個在後文的教職的區別中會說到。還有一點就是,大部份本地中小學在聘請中英文教師時,對對外漢語專業的認可性很低,因為這個專業既不是中文,也是不英文,教育局LPAT的豁免名單也沒有這個專業;小部份認可這個專業的如接收非華語學生的本地學校、培訓機構、國際學校、補習社等就沒什麼差,但是國際學校入職要求很高,比如有的要求必須要有海外留學/留學生教學經歷、有的要求教學年資要3年以上等等。
LPAT即教師語文能力評核(Language Proficiency Assessment for Teachers),又叫教師語文基準試或者Benchmark。教中英文的老師LPAT成績分別需要在level 3以上,分普通話科和英文科(當然中文老師考普通話的LPAT,英文老師考英文的LPAT),教其他科目的老師一般不需要LPAT成績,除非學校是英中(EMI)或者某些科目以英文授課,會要求授課老師達到LPAT Lv3或者具有其他語言成績證明,例如AL英語運用D級以上、IELTS 6以上等等;或者是以普通話教學的學校要求各科老師用普通話教學,可能會要求老師有普通話水平測試二級乙等以上證書。
*LPAT報名攻略:http://bbs.gter.net/thread-1877702-1-1.html
需要指出的是,在香港「語文」指的是大陸的「語言」,對應的英文是Language。因此,中文又叫中國語文(Chinese Language),英文又叫英國語文(English Language)。在香港,Chinese的default中文對應其實是指粵語,所以大多數學校的「中文科」其實是廣東話上課,而另設有一個科目叫「普通話科」,一般由本校的中文老師或者圖書館老師負責教,所以一般是不會專門招個老師來教普通話的。但國際學校則是例外,會有專門的普通話老師。
LPAT一般每年9月報名,次年2月考試,5月24日出成績。英文一共5卷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Speaking, Classroom Language;中文一共4卷聆聽與辨認、拼音、口語、課堂語言運用;中英文的最後一卷都是入職以後才能考,因為相當於觀課,評核員會對教師的課堂上使用的語言進行評核。分數最高為Level 5,Level 3為合格。2015年的LPAT考試費除課堂語言運用為1090港幣一卷外,筆試每卷302港幣,口語624港幣。每年的真題都可以在考評局網上書店買到,詳情請參閱考評局網站:http://www.hkeaa.edu.hk/en/Resou ... lications/lpat_pub/
同時,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即擁有認可的相關學位及相關師資培訓資歷),LPAT是可以豁免的,詳情請見教育局網站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1363&langno=2及本地已獲豁免的英文學位名單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 ... )_uploadversion.pdf。一般英文的BEd或英文Degree+相關PGDE讀出來就可以豁免LPAT,成績視為Level 3,但是好的學校一般要求Level 4甚至更高,所以不少滿足豁免條件的人也還是會去考LPAT的。對於還有一些沒有PGDE或PGDE在讀的人士,想入職做中英文老師,建議先考LPAT,因為LPAT合格的人士,學校錄用的機會會大很多。
PGDE即教育文憑 (Postgraduate Diploma in Education),跟MA/MSc/MEd等一樣,是要申請、要修讀的課程,是為有至於加入教育界、已經有學士學位但未受過師資訓練的人士設置的。香港目前有五所大學開辦PGDE:HKU, CUHK, HKBU, IEd, OpenU。(如果不是已經有教職的話,OU的認受性不高所以不建議報讀。) 每年12月左右收生(HKU11月左右收生),也分一年的fulltime和兩年的parttime,local和non-local。當然,PGDE是有專業方向的:學前教育、小學、中學、高等教育;還有不同科目,如中文、英文、數學、通識等等。一般來說,FT的PGDE將會由就讀學校安排本港正規全日制學校進行教學實習(中學方向的FT PGDE競爭非常大,小學和幼兒園方向的反而相對容易申請,更有無面試筆試即給offer的情況。像2012屆教院中學英語方向PGDE的6個FT生中只有1個是非本地生,還是保送的);而PT的PGDE必須在入讀之前就已經或即將在本港學校工作(擔任教師、AT/TA、圖書館主任等都行;但報中小學方向的就要在中小學工作,幼稚園方向的就要在幼稚園工作,以此類推),並有校長信證明學校將提供實習機會,滿足不了這一點的話,就算收到conditional offer也會被withdraw。在這裡特別說一下CUHK的PGDE,因為它PT的PGDE是收生是有兩個stream的,即teaching staff和non-teaching staff。teaching staff的要求跟前文說的一樣,入讀前必須先入職,而non-teaching staff則不需要事先入職,但是這個non-teaching staff的stream非常難進,形同虛設。一位朋友港大MA,英語師範內地本科,雅思8分申請CUHK的PT PGDE也沒有成功,申請難度可見一斑。
PGDE的方向和科目雖然有很多,但只有HKU, CUHK, HKBU及IEd的fulltime英語專業學生可以申請香港政府的準英語老師獎學金(8萬港幣一年,申請難度較高),詳情請參閱教育局網站: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7746&langno=2
*插播重要更新!如果本科讀的就是將來要教的科目,可以直接報PGCE(教育證書)就可以了。舉個例子就是,本科讀BA in English,想在香港當教師教英語,那麼就只需要讀PGCE(parttime只讀一年);如果本科專業不是英語,又想當英語老師,那就必須要讀PGDE(parttime要讀兩年)了。以此類推,親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自己最快可以拿到師資訓練的途徑。香港的大學目前已經沒有學校開辦PGCE了,但英國的大學還有開PGCEi課程,在香港的授課點。香港本地學校一般是只接受BEd和PGDE的,但國際學校就BEd、PGDE、PGCE都接受。
以下是各校PGDE報名的網站:
而本地生與非本地生的差別僅僅在於學費上,後者往往比前者貴一倍還多(例如CUHK2014-15學年,PGDE本地生的學費為4萬2千1,而非本地生則為12萬)。但是,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情況是-在港畢業後留港工作的內地生是可以以本地生身份報讀PGDE的!(理論上,申請PT programs的話,不需要通過所報讀大學申請學生簽注的都可以算本地生;申請FT programs的話,持IANG和受養人簽注也是可以算本地生的,但不排除某些院校把關過於嚴苛。因此大家申請前應該問清學校小米。)
另外,本科是國內師範專業,那麼就可以到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HKCAAVQhttp://www.hkcaavq.edu.hk/zh/ser ... dual-qualifications)做個學歷評估,評估費用在2100港幣左右,但此評估只針對非本地學歷進行,本地學歷勿須評估。評估後滿足師資培訓要求的話,就相當於本地學歷的BEd(等同於BA/BSc+PGDE)。本科是中英文師範類的內地生們可能總結出了一個終極快捷方式(謝謝細心的casy),那就是直接去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做個學歷評估,通過的話(即評審結果寫有"meets the standard of a local Bachelor of Education Degree"字樣),Degree + (LPAT豁免只限英文) + PGDE霎時間就都有了!但是不是所有內地師範學歷或者教師資格都會承認,內地的教師證是不承認的,評審的標準是本科讀的是不是師範專業、有多少師範課程以及有沒有教學實習(實習證明由所讀大學開具就行,須蓋章)。分享版友wenyiping成功學歷評估、豁免師資培訓的例子:http://bbs.gter.net/thread-1594060-1-1.html
*本科讀師範的同學們,如果通過了HKCAAVQ的學歷評估,那學歷就是BEd,是直接符合註冊教師要求的,大家在求職的時候也可以在簡歷中強調一下。本科是英文師範類的內地生們通過評估後還要去教育局申請豁免LPAT為lv3。評審過的師範學歷是受認可的,很多通過審核的內地師範生們都找到了本地學校的教職,有一些在港讀完碩士的拿到IB Teacher Certificate的都去了國際學校。
通過了學歷評估的內地師範生們,如果是永久居民,就可以直接去教育局註冊,詳見:http://www.edb.gov.hk/tc/teacher ... stration/index.html
填妥表格8 - 檢定教員申請書;
將HKID、通行證及簽注、畢業/學位證書(BEd的學位 或者 普通學位+PGDE)、成績單、教學實習證明(須有本科院校蓋章)、學歷評估報告、工作合約(必須寫有「任教」字樣)、工作簽/IANG簽等所有文件副本連同填妥的表格8一同交到教師註冊組;通過學校申請的申請人需要校長/校監在每份申請文件上蓋日期章、校章、True Copy章、寫明校長/校監職稱和姓名、親筆簽名。
自行申請的申請人將獲教師註冊組約見,須帶備上述文件正本以便核對;通過學校申請的申請人則不需要面見(通過學校申請的意思是,所有supporting documents都由學校certify)。
自行申請的申請人將收到教師註冊組邀請函,須交給校長閱覽並請校長開出證明信,證明你在該校教書、教哪科、每週幾節課等。
將校長證明信交到教師註冊組後,就可以安心等待檢定教員證明書的到來啦~~~
通過了學歷評估的非永久居民內地師範生們則需要在找到教職之後,持有工作合同才能去註冊教師。
*NEW值得一提的是,本科的師範學歷如果沒有限定教學對象,那麼註冊檢定教員的證明書也是不限教學對象的,也就是說日後可以任意選擇教小學還是中學。
即將來港讀MA/MSc/MEd但本科又不是師範專業且沒有接受任何師資訓練的同學,如果想要在第二年畢業的時候順利找到教職,就要提早計劃了哦~PGDE可以在12月報名,於畢業的那一年秋季入學。而中英文老師在9月的時候就要報名考LPAT,次年5月拿到成績,又剛好是自己畢業的時候,找教職就更靠譜了~
*NEW很多人問我沒有滿足上述條件能不能做老師,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我也認識不少是沒滿足條件就入職做老師的,但是香港的中小學看中的是擁有教學經驗以及海外經歷的人才。
在這裡為英文專業的fresh graduates做個報讀PGDE的分析:
求職的時候,中學最常見到的是請CM/GM老師、常額/合約老師,下面來說一下他們的區別。
CM是文憑教師,一般說來是供最高學歷只有文憑或証書資歷的教師做(也就是以前香港師範或教育學院的証書課程),但是近幾年好多有大學學位的教師也只可以做CM,包括一些教授科目不是相關本科專業的老師,例如中文專業教英文,英文專業教中文。
GM是學位教師(小學對應的是APSM),要有大學學位先可以有這個職級,本科是教育類,或是大學畢業後讀完PGDE,就有資格做GM。而SGM就是Senior GM,就是科主任/副科主任的職級。GM在小學裡的對應是APSM。
簡單來說,沒有大學學位的只可做CM,有大學學位的有資格做GM,但不一定做得到,因為現在很多學校都是用CM來請大學畢業生,因為CM和GM最大的區別在於薪金及晉升。一般來說,CM的薪資起點在point 14 ,GM的在point 15,詳情請Google教育局教師薪階表或參見http://www.csb.gov.hk/tc_chi/admin/pay/42.html。但是,這個薪階表也是有浮動空間的。如果學校為了省錢,也是會在面試的時候拼命壓低你的價錢,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學校都以CM的薪資來請GM的老師。很多甚至以special funding的藉口來請老師,這樣就不需要跟政府的薪階表了。
有Degree但是沒有PGDE(和LPAT成績)的準教師,只要學校肯請你,也還是可以進入中小學做老師的,並可以在教育局申請成為準用教員,但是薪金就不一定會跟政府規定的薪階表了,也就是說錢可能會少很多很多。。。
常額/regular/permanent post,是學校的編制內職位,如無意外可以一直做到退休或跳槽,因為學校如果要炒常額老師的話,必須在出過3封warning letter無效之下才能提前3個月通知炒人。。。常額教職一般只給有資歷的老師,沒有PGDE、沒有在港教學的經驗、沒有在港接受過本科及以下教育的內地生可以先轉投合約制的教職。。。
合約/contract post,一般以一年為期,每年都要簽一次合同,入職要求比常額的低。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都是老師們逐年簽約的了,就算是常額也是如此。
再來,比較常見的職位就是AT和TA了。
AT即Assistant Teacher,TA則Teaching Assistant。顧名思義,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助理。一般來說,在香港的中小學,AT需要教書,TA則不一定要教書(所以TA的學歷要求不高,甚至中學畢業都能做),兩者主要負責行政工作(活動安排和帶隊出遊等)、文書工作(會議記錄和教材教案製作等)、代課、學生放學後補習等。AT的工資理論上來說要比TA高一點,但是這也是完全取決於學校,AT在1萬-1萬6港幣不等,TA在6千5-1萬6不等。一般好的學校,尤其是band 1一類的好學校,會以TA的價錢來請人做AT的工作,甚至全職老師的工作。。。
目前AT/TA需求量都還是有的,不過總的趨勢是會慢慢減少的。就算做了AT/TA,學校也不會保證一定有位給你轉正成為老師,所以如果一開始就能做老師的職位就再好不過了。我不建議大家一開始就只找TA/AT,應該直接和教職一起找,多管齊下,大家加油吧~AT/TA其實就是在學校打雜,學不到實質的東西,所以能做老師的就千萬不要想著做AT/TA。
一般來說,按照教育系統來劃分,香港的普通學校分為本地學校和國際學校,而特殊學校(弱能/智障/視障/聽障等)在這裡不作討論。
本地學校按照辦學經費可分為官立學校、資助/津貼學校、直資學校和和私立學校;按照教學語言分為CMI學校和EMI學校(CMI即除英文以外幾乎所有科目用中文教授,EMI即除中文、中史、通識以外幾乎所有科目用英文教授。CMI的又分粵語教學和普通話教學,如果沒有特別指出是普通話教學的話,一般默認中文是指粵語)。本地學校均須按照教育局的教學大綱和考試範圍來上課,其學生參加HKDSE考大學,招聘老師當然也按照教育局規定要求應聘人有BEd或者相關學士學位+PGDE或PGCE。
而國際學校走的是IB program,其學生的文憑是全球認可的,所以招聘老師的標準和大多數本地學校(本地也有一些直資和私立學校走IB)很不一樣,一般是要求有IB Teacher Certificate,如果沒有這個,應聘人至少也要有BEd或者任何學士學位+PGDE或PGCE。
在早幾年,就算你沒有BEd或PGDE,只要學校肯請你,也很容易就能入職做老師,但隨著近年教育類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新生入學又不斷減少,教職已經是粥少僧多,很多BEd和PGDE的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儘管本地學校和國際學校的招聘要求有不同,但現在都是需要應聘人接受過teacher training的。
教師享受的假期是和學生是基本一致的,但每個學校假期的長短和起止不盡相同。以本人的學校為例(band 1, secondary),除了公眾假期必放之外,聖誕假13天,新年假12天,復活節假12天,暑假46天也是校曆上列明的。不過老師有時可能需要在這些假期帶遊學團去內地或國外,或者在暑假給中一新生入學前上bridging class等等。另外,紅雨、黑雨、8號風球等惡劣天氣也是放假的。
說到banding(組別),一個學校的banding是由就讀這個學校的學生的banding來決定的,而學校本身並不分banding。學生按成績由好到差一般分為3個組別,band 1、band 2和band 3,其中band 3的學生裡還包括bottom 5星仔(*越多表示成績越差,最多5*)。如果一間學校收的所有學生都是band 1的學生,那這間學校自然就是band 1啦;如果收的一半是band 2,一半是band 3,那就可以說這間學校是band 2尾band 3頭的學校。現在香港正政府已經統一公佈學校banding了,現在市面上流傳的都是早年的報告,僅供參考,例如http://www.bookofschool.com。
另外,每個學校還會有SEN學生(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通常會放在小班教學,放學後會有學校組織的保底班,通常由AT/TA來負責補習。
4-6月是香港的中小學的招聘高峰期(但國際學校一般在3月以前就基本招完了)。當然,只有你符合校方要求,什麼時候招都是一樣的,不過一定要多投簡歷。。。一般都在哪些地方找教職空缺呢?好吧,我把私人珍藏全都拿出來了:
2012年5月24日 LPAT英文成績單的到來有如晴天霹靂,樓主悲劇了。只有了解我情況的人才能知道,今年LPAT的不合格對我意味著什麼。這個考試一年只有一次,看來我只能收拾心情,再接再厲,明年衝刺Lv 4!
2013年5月24日華麗麗的更新一下今年的新進展:英文LPAT Reading Lv 4, Writing lv 5, Listening lv 4, Speaking lv 3;普通話LPAT 全部lv5!
下面更新一下考經吧~~~~
十分建議所有卷別都用鉛筆答題,因為可以直接擦掉寫錯的字,節省很多寶貴的考試時間。
Paper 1 Reading
總體感覺不是很難,但是第一次只考了lv 3,有些意外。看來還是得多做past papers,摸清答題方向。第二次考了lv 4,讀題的時候比之前細緻了些。
Paper 2 Writing
分為Part 1 (Composition), 和Part 2A (Error Correction), Part 2B (Error Explanation)。Part 2就是給一篇學生習作,讓你改錯。我第一次考不合格的地方在最後Part 2B,這個也是很多人fail的部分,所以一定要熟悉各種語法詞彙的英文對應,還要解釋錯在什麼地方。評估範疇有:
Organization and coherence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accuracy and range
Task completion
Correcting errors/problems
Explaining errors/problems
也就是說LPAT的Composition和其他的英語水平測試一樣,是需要多一些詞彙量和句式變化的,而且一定要寫完。而Part2一定要在考試前把grammatical terms都背熟了,多做幾遍past papers,看model answers摸索答題思路。
Paper 3 Listening
第一次考完的時候感覺巨差,而且不夠時間騰寫答案,所以建議同學們考的時候直接寫在答題紙上。還有就是要練一練速寫和縮寫,因為語速很快,給的信息量很集中,總之比雅思聽力難考(樓主2次雅思聽力都考了8.5的說。。。)。第二次考的時候有一些運氣成份,而且考試時思想很集中,一聽到就寫答案,同學們在考試時千萬不要因為前一個答案沒寫完就在那一直鑿磨。LPAT注重考細節,90%都是找關鍵詞直接作答,很少選擇題。
Paper 4 Speaking
分為Part 1A Reading Aloud, Part 1B Individual Response, 和Part 2 Group Discussion。評估範疇有:
Pronunciation, stress and intonation
Reading aloud with meaning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accuracy and range
Organization and cohesion
Interacting with peers
Discussing educational matters with peers
第一次考試的時候朗讀的是一篇小說,充滿了我不會讀的人名和物名。。。而且第一次考Group Discussion這種題型,有點緊張,但當時感覺整體很順暢,沒想過自己會不過。我意識得到自己說話有grammatical errors,但是我都會self-correct,可能因為這樣,比較容易扣分。然後就是interaction不夠,應該多一點What do you think? I couldn't agree more.,然後paraphrase別人的觀點,補充例子什麼的elaborate一下,或者認同或否定別人的觀點後,自己提出新的觀點。。。第二次考試明顯有進步了,但reading aloud with meaning還做得不夠,朋友說朗讀的時候一定要誇張一點。
考試的時候Part1A和1B是在準備室一起準備的,準備好以後去到考試房有個timer給你計時,到時間就會叫停你。因為時間很緊張,建議通讀一遍1A文章後就馬上準備1B的問題。考試時也是1A和1B一起考,只有5分鐘,讀1A不要佔用太多時間,1A讀完就自己馬上開始1B,1A和1B間無縫銜接,期間除了timer無任何其他提示。
普通話為母語的內地生考這個都沒難度,基本在lv4以上,普通話水平測試二甲以上的基本都能拿到lv5。
2012年3月5日,等了許久的Offer終於來了——香港教育學院PGDE in English (Secondary, part-time, as a local student) !
弱弱的報一下樓主報讀時的弱弱的背景:
-BA in English - 非211/985,GPA3.3
-MA in Language Studies - CityU, GPA 3.01
-IELTS 7 (2010 March,如持有本港學歷則不需要提供語言證明)
-Assistant Teacher at a local secondary school (2011-2012)
面試被安排在上午,是group interview,3個人一組,2個面試官。一般會叫你先自我介紹,然後問幾個問題。
著裝上不用太講究啊,簡單大方就行了,不用穿得好像面試世界500強公司似的。。。
教院的面試是群面(3人一組),主要都還是基本問題:自我介紹;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我們學校;談談你對教育的看法;你覺得香港的中/小學是否需要改變;你覺得怎樣可以幫助香港學生學好英文(我是英文專業,所以問的是英文)等等。
Why did you choose this programme?
It says here you major is ..., is it about Enlglish?/how does it relate to the programme you chose?
What method do you think is good to teach HK students and what is bad?
What's your teaching philosophy?
If you were a teacher, how would you teach reading?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NET scheme?
記得面試的時候跟我同組的是一位來自尼泊爾的男士和一位香港本地的語言學PhD女生。當PhD女生被問到為什麼都讀了PhD了,會想讀小學PGDE英文呢?她居然答不上來,支支吾吾半天(結果當然也不出意外,那天之後再也沒見過她),說自己喜歡幫助別人。。。。。。。。。。。樓。主。已。石。化。。。。。。。其實她完全可以說對第二語言習得很感興趣,想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尼泊爾的男士很talkative,雖然有著濃重的口音,但不擋他的個人魅力(但誰能想到,開學以後我們真的成了同班同學,一起做group project,然後他是free rider )。
筆試被安排的下午,考的是English essay writing。題目是二選一。
談談你對小班教學的看法;
談談你對香港現行外教制度的看法。
*2014年11月,現在總算畢業了,兩年的full-time工作part-time讀書真的很辛苦。回想一下,當年基本上有教職或者有校長提供實習機會的申請人都成功入學了。所以只要有學校擔保,報讀parttime很容易錄取的。
----------------------------------------
有同學問我教院該怎麼去。其實教院是有分校區的,如果你在大埔校區報到或面試,從深圳出發有以下兩個方案:
方案1. 落馬洲/羅湖→港鐵大學站巴士上下客區搭校巴(學生價HK$5.3,10-15分鐘一班)→教院大埔校園
方案2. 落馬洲/羅湖→港鐵大埔墟站74K巴士進入大埔校區,價格HK$4.7
方案3. 落馬洲/羅湖→港鐵大埔墟站26號小巴進入大埔校區,價格HK$6
上文純屬個人經驗,如有不足,還望指出~
如果什麼問題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回帖直接向作者提問哦
寄託天下
專注十五載,最有情懷的留學生活交流平臺
考試 | 留學申請 | 海外生活 | 就業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驀然回首,你我同為寄託人
寄託天下微信:gternet 寄託人氣論壇:g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