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結束後第二天,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會議投票通過設集成電路專業為一級學科,並將其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獨立出來的提案。集成電路專業擬設於新設的交叉學科門類下,待國務院批准後,將與交叉學科門類一起公布。
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是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會議,首次肯定了研究生教育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明確研究生教育要「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
在當下的產業、科技背景下,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大多數分布在交叉學科領域。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下,中國高科技公司、高科技學科留學生受到限制的信號明顯。加快培養交叉學科人才,是國家治理、應對國際複雜形勢的需要,也將推動研究生教育格局性、深層次的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將交叉學科設立為新的學科門類,正是吸收美國經驗的做法。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提出的另一項重要舉措,則是加強國際合作。這些都意味著,在國家急需的學科領域可能遭遇「卡脖子」的國際形勢下,研究生教育改革並不盲目,而是始終保持開放的視野。
實際上,國內高校的交叉學科及平臺建設已大面積「開花」,為何還需要將交叉學科設為新的門類?這是因為在現有體制下,交叉學科發展要想擺脫高校單兵作戰的不足,需要更多資源投入,而學科設置直接決定資源投入的多寡和方向。
第14個學科門類
我國高等教育的學科設置已有幾十年歷史。
1980年2月12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3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確定了我國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學位條例》是新中國制定的第一部教育領域的法律。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正在制定過程之中,出臺後或將代替《學位條例》。
1981年5月20日,國務院批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該辦法第一次規定了我國的學科門類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
此後,高等教育學科按照本科和博士碩士研究生分別設置。1997年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規定了12個門類,比暫行實施辦法增加了軍事學、管理學。2012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也規定了12個門類,比暫行實施辦法增加了管理學、藝術學。
學科目錄有力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但也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學科設置較為僵化,沒有為交叉學科、前沿學科留出足夠空間。
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人才需求,自2002年起,國家允許具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的學位授予單位,可以在該學科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
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則只規定了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由各高校和科研院校所自行確定。
這意味著,我國在二級學科層次上出現了眾多交叉學科。有學者統計,僅2011-2014年,全國有147所高校設置了480個交叉學科(軍事學除外)。
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級學科內的交叉學科設置困難,但超越一級學科的大跨度交叉領域,仍找不到自己的學科專業位置。
美國CIP-2000經驗
相比之下,美國的學科目錄設置更為靈活。
美國的學科專業目錄(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簡稱CIP)已經歷了三個版本,最近的版本發布於2000年4月,由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發布,目前被廣泛用於各種教育、科技信息調查和資料庫,是美國學科分類的指導性標準。
據統計,CIP-2000共分三大類,分別是學術型學位教育類(13個)、應用型和專業學位教育類(13個)、職業技術教育類(12個),共有38個學科群(相當於我國的學科門類),下設362個學科(相當於我國的一級學科)。
具體而言,CIP-2000設置了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並列的交叉學科。其中包括和平與對抗、會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營養科學、國際/全球研究、重大災難與相關研究等交叉學科。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