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自閉歷程》:孤獨是一種力量,愛是最好的催化劑

2021-01-09 空中行雲

美國動物科學家坦普·葛蘭汀是一個傳奇。

她曾獲時代周刊2010年100位「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英雄榜第5位,擁有畜牧科學博士學位,是當今社會少數的牲畜處理設備設計、建造專家之一,發表過上百篇專業的學術論文。

更令人驚訝的是,經常巡迴各地發表演說的坦普,她是一名自閉症患者。

豆瓣評分8.9的高分電影《自閉歷程》就是根據坦普的經歷改編的,這部傳記電影自2010年上映以來廣受好評。它不僅使自閉症這個特殊群體走進了大眾視野,更是通過坦普身上迸發的巨大能量激勵了無數人。

《自閉歷程》海報

01縱然孤獨是人生常態,以愛為翼,全世界都會為之讓步。

坦普4歲才開始說話,從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喜歡毛絨玩具,甚至不讓自己的媽媽擁抱。她的眼神總是飄著的,只關注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密集的,機械的,旋轉的……卻不會看著身邊人的臉,不去聽別人對她說的話。

她仿佛生活在另一個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隔著一道厚重的牆,她不想出來,別人撞破頭也進不去。在2歲那年,坦普就被診斷為「自閉症」,她是傳說中的「來自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並不是心理疾病,甚至如今的醫學也尚未找到明確的病因,它也無法被完全治癒。被確診為自閉症,幾乎意味著將很難與人正常交流,並且連生活都很難自理,也許終生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不幸的坦普最大的幸運是有一個愛她入骨的媽媽。坦普的媽媽哈佛畢業,有兩個孩子,她不明白為什麼給了兩個孩子同樣的照顧和愛,但是坦普卻會有這個病。她不想錯過自己的女兒說的第一句話,更不想放棄自己的孩子。

《自閉歷程》-坦普媽媽

坦普的媽媽想盡辦法教會坦普最基本的單項認知,從貓、狗到媽媽等,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地努力,哪怕只有一點希望,她都要拼盡全力。

坦普的媽媽觀察並了解坦普的一舉一動,以坦普的習慣和她相處,給坦普儘可能的尊重和幫助。通常來說,自閉症患者在感情上比較淡漠,但是在其母親多年的疼愛下,坦普與母親建立了一種精神上的依戀關係。

生命確實關上了坦普的一扇門,而坦普的媽媽用母愛和堅持為坦普打開了一扇窗。

02如果這世上有奇蹟,那就是愛所創造的一切。

在坦普四歲那年,她終於會說話了,為了讓她儘可能正常的生活,而不是被送去療養院,坦普的媽媽四處奔波之後,終於找到一所合適的寄宿學校。在那裡,坦普結識了一位發現她天賦的恩師卡洛克博士,這也影響了坦普的一生。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殷切的期待很可能成就孩子輝煌的未來。坦普地科學老師卡洛克博士不斷的鼓勵她,幫助她,相信她,在卡洛克博士的引導下,坦普發現了自己的天賦所在。

坦普和卡洛克博士

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要理解抽象的概念是極其困難的。但是他們往往會對數字、字母、圖畫等符號十分敏感,尤其是視覺化的提示對自閉症患者是很好的幫助。

坦普也不例外,她是一位相當出色的視覺思考者,常人只能想到某物品的一個畫面,她卻能聯想到所有她見過的該物品圖片。也就是說,在視覺記憶方面,她是個天才。她屬於自閉症中的一個特殊譜系,稱為阿斯伯格綜合症,即所謂的「高功能自閉症」。

憑藉視覺思考這個優勢,通過不認輸的較勁,坦普完成了令人驚嘆的科學作品,贏得了同學們的認可,並憑自己的實力考上了大學。

這對於很多自閉症患者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坦普做到了。一路上她受了很多打擊,也無數次自我懷疑,但她一次次迎難而上,與眾不同的她是多麼孤獨,又是多麼地充滿力量。

「她只是有些不同,但並不比別人差。」尊重差異,接受不同,這種大愛往往能創造奇蹟。

《自閉歷程》坦普和好友

03與眾不同的她:像動物一樣純粹,像勇士一樣鬥爭,像聖人一樣博愛。

大學前的假期是坦普人生的過渡,她到姨媽家的農場度假,了解到很多有關飼養牛羊等牲畜的常識,並對它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這片農場上,坦普通過那個讓牛平靜的「擠壓機」找到了自己的解壓方式。因為皮膚的格外敏感,她排斥肢體接觸和擁抱,但是只要她像牛一樣身處「擠壓機」裡,就可以神奇地完全放鬆下來。

為了鑽研畜牧業,學到更多的知識,恐懼社交和環境變化的坦普決定去上大學。和大多數自閉症患者一樣,她的行為刻板,飲食單一,而且毫無社交技巧。她喜歡一切按部就班,任何突然的微小變化都能讓她抓狂。

為平復自己失控的情緒,她自己做了一個「擠壓機」放在宿舍。可是這個怪異的行為被新室友舉報,「擠壓機」也被拖走銷毀了。坦普是多麼絕望,她用一支筆一個本子,很多次的實驗,最終用數據證明「擠壓機」的放鬆作用並不是自閉症患者的自我刺激,它對正常人同樣有效。

《自閉歷程》:坦普

當環境不能適應她,她就去創造環境,以她自己的方式,這是坦普對生活的抗爭。

坦普是孤獨的,她無法理解人們的社交禮儀,無法敞開心扉去接納別人。但她是善良的,她毫無保留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盡力去幫助盲人室友。這段建立在互惠性結構上的友情,幫助坦普打破自己的心理隔閡,試著和別人肢體接觸,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交流,也結交到人生的摯友。

在坦普身上有一種至真至善的淳樸,她無意傷害別人;而對於惡意的挑釁,她儘量去忽視,用自己消化的方式去和解。

對人似乎不感興趣,但神奇的是坦普能從特殊的角度去觀察牲畜的行為和情緒,像一個動物去思考它們的喜惡。

坦普一直致力於鑽研畜牧業研究,畢業後去實地考察,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傳統的畜牧業。作為一個柔弱的女孩子,她實在經歷了太多的麻煩和艱難。有著一股韌勁和熱愛,坦普克服了種種磨難。

坦普

她設計的浸泡池和屠宰場使得屠宰牲畜變得更經濟,便捷,以及更加人性化,這是坦普對於生命的尊重,一種真正的大愛。她通過自己的力量影響了一個行業,也影響了一個時代。

04結語:生命固有枷鎖,真正的強者會戴著枷鎖起舞。

為尋求答案,坦普必須走出自己的世界,不斷進行自我心理暗示,推開一扇又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門。這對封閉自我的坦普來說,無異於是一次次巨大的挑戰,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有硬著頭皮衝出禁錮的行動力。

當她在做研究的時候,可以投入百分百的專注。她對畜牧科學懷著熱愛和執著,不僅讀完碩士,還讀完博士,成為了一個畜牧科學權威專家,攻克了許多領域難題,在業內聲名大噪。

人們幾乎忘記了她是一個自閉症患者。其實她依然受不了突然的波動,她會機械性地和人問好,會習慣性地語速加快,依然排斥肢體接觸,需要「擠壓機」給自己擁抱和安慰……自始至終坦普都是一個自閉症患者。

坦普的自閉症演講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動力論中,完整的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構成,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繫中得到合理的解釋。

對自閉症患者坦普也是如此,本我使得她尋求快樂,躲避傷害;自我是在本我的基礎上,對自身和外部環境進行調節;而最終的超我,是在社會道德的制約裡實現自我。能調控自己的精神力量,這也許就是坦普獲得成功的一大因素。

哪怕自閉症還是不可戰勝,但坦普學會了如何與之和解。如同她的媽媽說的那樣,她與眾不同但是並不比任何人差。如果說自閉症是坦普自帶的枷鎖,那麼坦普是真正帶著枷鎖起舞的舞者。

更讓人感動的是,坦普的親身經歷和感受鼓舞了不計其數的自閉症患者,幫助了無數的家庭。但凡世上有一個奇蹟發生,就證明奇蹟發生充滿可能。

家人的愛,良師,益友,一路上遇到的好人……因為有愛,坦普造就了一個傳奇。自閉症的坦普甚至也實現了馬斯洛需求層次裡的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

而坦普,也回饋這世界以大愛,她推動了畜牧科學的發展,一直致力於為自閉症這個特殊群體發聲。

《自閉歷程》劇照

坦普真正的孤獨是沒有人聽到她想說的話。那些她最在意的,關於尊重、生命和人性道義的思考,以及自閉症人士的心聲。而這些,都化為了她前進的動力。

坦普影響了千千萬萬人,生命本就有各種形態,每個人都生而不凡。努力拼搏過,勇敢追逐過,就是最大的人間值得。孤獨是一種力量,而愛是最好的催化劑。

生而為人,或喜或悲,只要與愛同行,人生就有無限可能。

「越過狂風暴雨,不管夢想怎樣被嘲諷打擊,前進,前進,希望永存你心,你永遠不會孤單前行……」

*作者簡介:空中行雲,一個集愛與孤獨於一身的女子,在夢與現實之間自說自話。

相關焦點

  • 豆瓣8.9《自閉歷程》:自閉症都是星星的孩子?
    這是影片《自閉歷程》中,天寶·葛蘭汀的恩師在與她的母親談話時提到的一句話,原文是:different but no less。《自閉歷程》是根據美國動物科學家,畜牧學博士,同時也是自閉症患者天寶·葛蘭汀的個人自傳改編而成,影片截取了天寶四個不同時期的剪影,講述了天寶是如何一步步從一個不會講話的自閉症兒童變成傑出的事業型女性的故事。
  • 《自閉歷程》,挖掘來自上帝的禮物,好好愛這個世界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部劇叫做—《自閉歷程》,今天為什麼會選擇這部呢,那是因為我最近好喜歡華晨宇的《好想愛這個世界呀》於是想到了這部劇。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自閉和抑鬱越來越常見,可能來自學習的壓力,也可能來自工作的壓力,還有可能來自家庭的壓力,總之來自各方的壓力一湧而來,常常會把我們壓得透不過氣。雖然這樣,但我們也要勇敢的繼續生活下去。
  • 《自閉歷程》:從自閉兒到動物學家,成就坦普的是希望、信念和愛
    為了更深的了解坦普,了解她傳奇的一生,我特意去看了她的演講,並找到了這部以坦普為原型改編的電影《自閉歷程》。《自閉歷程》又名《星星的孩子》。是一部自傳電影,根據自幼患有自閉症的美國動物科學家、畜牧學博士——坦普·葛蘭汀的個人自傳改編的,講述了坦普與眾不同的成長經歷。
  • 《自閉歷程》:自閉兒童,跨過一道道門也能屬於自己的偉大
    《自閉歷程》是由導演米克·傑克遜執導,上映於2010年2月6日,依據坦普·葛蘭汀的人生進程所改編的傳記式勉勵電影,上映後因為真實的勉勵人生閱歷感動了無數觀眾,深受好評,獲得了第68屆金球獎電視類最佳限定劇/電視電影(提名) 、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提名)及第11屆美國電影學會獎年度佳劇,豆瓣評分8.9。
  • 自閉歷程:勇敢一點,不過是扇門而已
    然而,在看了《自閉歷程》(Temple Grandin)這部電影之後,我更願意相信,他們是與一般人不同的一些比較特別的存在,很多時候,是更精彩的存在。電影《自閉歷程》是根據美國動物科學家、畜牧學博士——坦普·葛蘭汀的個人自傳改編而成。
  • 豆瓣8.9分《再孤單的人也有同類》:孤獨,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
    然後去做一些照顧自己的事情,洗澡,打掃衛生,享受美食,看書,愛自己。@Lanta不知何時起,孤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種常態,成為我們現代生活的一種縮影。也許是浮躁的社會中,生活工作的壓力越來越重,而虛擬社交日益完善,線上購物太過方便,足不出戶也能實現衣食住行的生活狀態,讓我們對出去見面的渴望越來越淡。
  • 自閉歷程:勇敢一點,不過是扇門而已
    目前大部分人對自閉症的定義是這樣的:「自閉症(Autism)又稱孤獨症,被歸類為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不能進行正常的語言表達和社交活動,常做一些刻板和重複性的動作和行為。」這就意味著人們往往把自閉症視為一種障礙、缺陷,甚至是不正常的。儘管目前研究表明,自閉症並不會傳染,絕大部分患者也並不具有攻擊性,但因為偏見和誤解,大眾對他們避而遠之。
  • 《自閉歷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
    《自閉歷程》是英國導演傑克遜的代表作,也是受到廣泛好評的一部電影,故事講述的就是自閉症患者女孩坦普的一生,坦普懂事後,發現自己不喜歡和別的孩子玩耍,不喜歡交朋友,在這個年紀,幾乎所有人都想交更多的朋友,只有坦普靜靜獨處,甚至不喜歡說話,完全自閉著急的父母去尋求醫生的幫助,母親才知道
  • 《綠皮書》豆瓣評分8.9,票房破四億,是近期「最值得看的電影」
    相對於《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狗血口碑不佳,《驚奇隊長》迅速走出觀眾的視線,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獲得者,這部電影不管口碑還是票房都一直在線,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電影基本就可以被稱為經典影片了,像《流浪地球》票房口碑也算是都在線的了,豆瓣評分也一直都在7.9到8.0之間徘徊,而這部電影從上映之初,口碑就一直十分的穩定,在8.9這裡沒有變化過,儘管現如今票房已經過了
  • 《自閉歷程》真的是一部好的勵志電影
    《自閉歷程》是一部關於自閉症患者自強不息、取得成功的驕人歷程的十分優秀的勵志電影。《自閉歷程》中有一部分段落追憶葛蘭汀的幼年時代,給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畫面應該有:一個噪音極大的電風扇,葛蘭汀身穿公主般的裙子,蜷縮在屋子的一角,電影用跳切的畫面,展現葛蘭汀的內心畫面。簡單的影視段落,清晰地告知觀眾,這個孩子的童年和大多數孩子的差異:禁錮在個人的世界當中,不與外界聯繫與交流。 影片《自閉歷程》中描寫葛蘭汀青年時期的段落讓我們看到她催人淚下的艱辛歷程。
  • 影片推薦|《自閉歷程》!他們是與眾不同,不是不如他人!
    昨天根據推薦看了一部2010年上映的自閉症為題材的劇情片,這是根據美國畜牧學家坦普·葛蘭汀人生經歷改編,講述了她如何戰勝自閉症成為學者的歷程。《自閉歷程》中坦普·葛蘭汀(克萊爾·丹尼斯飾)是一個自閉症患者,她的媽媽(朱莉婭·奧蒙德飾)為了撫養她成人吃盡了苦頭。1966年的暑假,葛蘭汀來到了自己的姨媽家度假。在這裡,葛蘭汀對牲畜特別感興趣,因為自閉症的原因能促使她「像牲畜一樣思考」。後來她發現自己能在固定牲畜用的「擠壓機」裡安靜下來,「擠壓機」對她有安定神經的作用。暑假很快就過去了,葛蘭汀來到了大學。
  • 豆瓣8.9美劇《黃石》,網友:這才是純爺們的劇
    豆瓣8.9美劇《黃石》,看看網友們是如何評價的吧!網友@美歐前沿:天啦嚕!!!未來水世界的大直男演起牛仔來。。。看到這句話我都要硬了!!!蒙大拿男人,應該都很大吧but,無論大不大,我可以自己動的!!五星預定!!(刷了第二遍,看到了燃情歲月的影子。。這樣荷爾蒙爆棚的東西最喜歡了)網友@spencer:一部電視劇拍出《燃情歲月》的史詩感。
  • 《自閉歷程》:成長的路滿是艱辛和疲憊,但你終將收穫更好的自己
    《自閉歷程》是一部講述自閉症患者成長曆程的電影,於2010年2月在美國上映,該片榮獲第68屆金球獎,第62屆艾美獎,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9分。這部電影之所以大受歡迎,很大原因是基於故事藍本的真實性,這是根據自幼患有自閉症的美國動物科學家、畜牧學博士坦普·葛蘭汀的個人自傳改編而成的。
  • 豆瓣8.9,千萬別在深夜誘惑我「犯罪」
    《小森林·冬春篇》豆瓣8.9的評分便是最好的證明。《小森林》系列是由漫畫家五十嵐大介的原作改編的電影,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獨立電影。講述了平凡女孩市子(橋本愛飾)回到家鄉小森,獨自生活的一段時光。電影敘述的都是她每天在田間勞作,同時利用山川田野的各種食材製作美味的日常瑣事。種地、鏟雪、喝茶、下廚,間或穿插一些童年回憶,除此之外毫無劇情可言。聽起來是不是很無聊?
  • 觀《自閉歷程》有感
    《自閉歷程》是其中之一。        今天終於完整的看了一遍。影片講的是坦普教授的故事。講述了她由一個不幸的自閉症小女孩到一個有所成就的畜牧博士的經歷。這個過程並不順利。每邁進一步都有媽媽和周圍其他人的鼓勵和支持,當然還有免不了的嘲笑和侮辱。       小坦普4歲被診斷出是孤獨症(當時還叫:兒童精神分裂症)。媽媽很痛苦,不相信女兒學不會說話。
  • 自閉歷程|那扇門,打開了
    —電影《自閉歷程》因為在兒童的關鍵時期沒有得到母親的愛撫,所以坦普爾一生深受自閉症困擾。《自閉歷程》患有自閉症的坦普爾被接納,並有所創造,讓她對生命有了全新的理解,並有所創造。《自閉歷程》勵志電影看多了,自然心生疲倦,導演用很多方法抵制著這種審美疲勞。
  • 《自閉歷程》:門後的光只有去經歷了才能發現
    《自閉歷程》是由英國導演米克-傑克遜執導的電影,它根據自幼患有自閉症的美國動物科學家天寶·葛蘭汀的個人自傳改編而成。影片講述了天寶與眾不同的成長經歷。「在我們周圍,那些用獨特眼光看世界的人,最終改變了這個世界」坦普-葛蘭汀就是這樣的人。
  • 豆瓣8.9,我看過最適合學英語的美劇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豆瓣8.9,我看過最適合學英語的美劇 2017-06-15 16:45 來源:滬江 作者:
  • 豆瓣高分8.9!蘆田愛菜這部日劇值得一看:溫情與眼淚幸福
    對於這樣的回答,想必在這部日劇中飾演蘆田愛菜父親的永瀨正敏說出了大多數的心聲啊!真的很難想像這樣深奧的話竟然出自一個16歲的少女!16歲思考問題就能如此的深和廣,而且在表達自己的看法時不驕不躁,絲毫沒有炫耀的意思在裡面,這樣的16歲是真的有被驚豔到!
  • 孤獨,其實是一種享受
    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什麼都不去想,什麼都可以不用做,只是安安靜靜的,把孤獨當成一種享受,在孤獨中找回自由的靈魂。把現實生活的瑣事全部拋到腦後,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旅遊,享受孤獨寂寞,或者是一個人靜靜的看書,沒人叨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