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您好!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18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幼兒園端午節放假安排如下: 6月16日至6月18日放假,共3天,6月19日(星期二)照常上課。請家長安排好時間,按時送孩子入園,謝謝家長的配合!
放假時間:
6月16日(星期六)
~
6月18日(星期一)放假
6月19日(星期二)上課
幼兒園假期注意事項:
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等習俗,您準備讓孩子如何感受節日氛圍呢?為了確保孩子度過一個健康、安全、有意義的節日,請家長在放假期間做好以下安全教育和科學養護:
1、注意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
天氣轉熱,很多泳池和水上遊樂開始啟用,放假期間請您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不要讓孩子單獨玩水、遊泳,不站在山上懸崖處或者讓孩子站在海水中間。
2、外出安全注意事項
外出活動時,請您看護好孩子,並確保孩子在您的視線範圍內,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以防走失或發生意外事故。同時教育孩子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隨處大小便等。
3、加強防火觸電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注意用電用火安全,不玩插座、開關,不玩火,不玩電和燃氣,遠離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同時,教給孩子自我防範與自護自救的方法,杜絕一切觸電、火災事故的發生。
4、加強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不乘坐「三無」車輛和「三超」車輛,不在馬路上玩耍,橫穿馬路要走人行橫道,並看清紅綠燈標誌、危險標誌、禁止標誌,注意上下車時的交通安全。
5、嚴防疾病
最近是手足口病高發期,請您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衛生、作息習慣,提醒孩子多喝水、勤洗手。少帶孩子到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地方,以減少與傳染病源接觸的機會。
6、注意飲食安全衛生
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請注意不要讓孩子暴飲暴食或吃過冷、變質的食品,不吃三無食品,以免發生食物中毒或拉肚子等意外事件。同時,教育孩子不要吃過多零食,避免消化不良,引起胃腸疾病。
7、注意居家安全教育
在家休息時,不讓孩子攀爬陽臺、門窗等,家中的藥品、熱水瓶要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並注意每天開窗通風,不易助長病菌的滋生。
8、注意身體健康
不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一般連續看電視不要超過30分鐘,同時要注意看電視的方式,坐的位置要在電視的正前方。每天適當安排一些遊戲活動和戶外活動,增強體質。
9、注意生活規律
注意保持孩子有規律的生活,合理安排孩子休息時間,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不要讓孩子玩得太累,防止過度興奮和疲勞。
10、豐富勞動經驗
多帶孩子一起參加一些有意義的勞動,讓孩子在家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能增強孩子體質又能培養從小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
11、注意健康吃粽子
粽子是不易消化的食物,要趁熱吃,適量進食,以免出現不適症狀。吃粽子時,搭配白蘿蔔、蔬菜、水果可以促進消化,注意避免和西瓜等寒性瓜果一起吃,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12、請孩子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家庭電話、求救電話等。
對孩子進行自救自護知識的宣傳,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遇到緊急情況,會打父母的電話,會使用應急電話110、119、120。
仁德小提醒:安全無小事,防患於未然是我們避免孩子安全事故最好的作為。讓我們家園攜手共同教育孩子提高安全意識,讓安全伴隨每個孩子,每個家庭。
五月初五,端午節
賽龍舟,
食粽子,
配香囊,
塗雄黃藥酒。
端午節吃粽子已成為一種節日傳統。粽子這種食物不易消化,孩子還小,胃腸道消化能力較弱,端午吃粽子需注意這幾個細節:
1.粽子要熱著吃
粽子一定要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於消化能力差的孩子來說尤其要注意。
2.粽子要少量吃
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吃粽子的量,如果吃多了,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3.搭配蔬菜水果一起吃
吃粽子的時候,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等可幫助腸、胃蠕動的食物。不要吃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否則容易造成腹瀉或腹痛。
4.蘸著白糖吃
糖對黏液有稀釋消化作用,可以保護胃黏膜、保護脾胃,所以蘸糖吃粽子是完全可以的。
5.切成小塊吃
給孩子吃粽子最好切成小塊,同時家長要注意看護,避免粘性食物在玩鬧中堵塞氣管。
6.別吃過於油膩的粽子
建議不要給孩子吃肉粽、蛋黃粽等過於油膩和脂肪、蛋白過高的粽子,可給孩子選購如綠豆粽、豆沙粽、白水粽等口味清淡的粽子。
7.包粽子時可添加粗雜糧
在包粽子時,可將粽子的用料進行適度調整,用部分粗雜糧米代替,這樣既能有效防止攝入過多糯米,讓腸胃更易消化,還可增加纖維質、維生素及礦物質。
端午小知識
1、端午節的時間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 今年的端午節是2018年6月14日(星期一)。
2、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古老節日,端午節的起源在民間有很多種傳說。
目前學界較為公認的說法,認為端午節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而民間傳說中,則認為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3、端午節的地位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4、端午節的習俗
民間傳統的端午節慶典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
●賽龍舟
賽龍舟場面熱烈,龍船列隊布陣,爭標競渡,又多有唱歌助興,場面盛大,是激烈又好看的作為娛樂。
●吃粽子
早在晉代,粽子就被官方認證為端午節指定食品。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千百年來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掛艾草與菖蒲
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艾草和菖蒲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有殺蟲滅菌的防病功效,這一活動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
●沐蘭湯
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用當地草藥沐浴,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栓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這一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保安康。
●畫額
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的「王」字鎮邪。
●品味粽子
粽子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種類繁多,香氣瀰漫,各有姿態。
北方多食甜粽,餡料以小棗為代表;
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
預祝大家度過一個快樂安全的假期!
祝所有家長及小朋友們端午節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