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眉梢,一顰一笑,
芝蘭玉樹,柳絮才高,
猶如古代穿越而來。
這說的便是武亦姝
從第二季詩詞大會開始,
武亦姝正式走進了大家的視野中,
她舉手投足之間的文學氣質,
使你遠遠看見她,
便目不轉睛。
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上,
她以2000首詩詞儲備量橫掃百人團,
三戰三捷,最終一舉奪冠!
高中畢業之際,
她還填詞作曲了一首畢業歌《紅牆邊》,
歌詞是這樣唱的:
「時光今晨忽然悄悄來叩我門,
說將要起航,一切可都收拾妥當,
我慌忙起身,細打點行裝,
一共恰好是三年長……」
還有,她一手的好字,
起筆頓筆之處,
充滿著大氣,豁達。
(武亦姝文字書法)
優秀如她,
卻不驕不媚,
一直謙虛好學,
今年7月,
她以618分(上海高考滿分660),
順利進入清華大學(清雅書院),
並且頻頻獲贊。
9月,全國各高校陸續舉行開學典禮,
在清華大學的典禮上,
邱校長直接點名誇讚武亦姝,
我們又一次見識了才女的風範。
近幾日,
她再次被進入大家的視野當中。
主要是因為她在中國國防軍報發表了——
《我的軍訓初體驗》。
文章剛剛一出,
獲教育部提名點讚。
原文:
還沒見過凌晨三點的上海呢,先見了凌晨三點的北京。軍訓夜間拉練休息時,我心裡這麼想著。
北京的河道和路一樣直鋪開很遠,四平八穩。頭頂的星星比上海多,和水一樣安靜。都說夏夜適合聊天,坐在背包上,我覺得北京也在悄聲和我說話。
適應北京並不容易,偶爾還是會想念麻醬餛飩和豆芽菜澆頭的冷麵,想上海有點溼潤的天和回家時間。即便如此,我仍會明顯地意識到,我將要在北京打開的,是很廣闊的未來。
軍訓作為這途中的第一課,會在未來的我的腦海裡佔據多大的分量現在無從知曉,但我在努力體驗它、適應它,以免留下遺憾。我告訴自己不要覺得苦覺得累,一定要堅持,學會去享受。但後來我發現,當烈日當頭,腿腳酸疼而不得片刻休息的時候,「享受」二字早就不知被遺忘到了哪個角落,倒是偶爾拂面的清風讓人心懷感激。
用不協調的肢體與軍體拳「鬥爭」的時候更未想起「享受」二字,但在這天夜晚的東操場,聽到少年的吉他與歌,胸中忽地湧起「世界真美好」的感慨。那時我開始明白,辛苦與享受相伴而生,前者鍛鍊我感知後者的敏銳,一同激發起某種平日裡未有的奇異可愛的情感。它們就這樣發生,我盤著腿坐在操場上,看星星,等它來。
寫到這兒我忽然很興奮,在最好的年紀和清華園有這樣的一場相遇,在軍訓紀律的規定下,接連見證了它夏日的多個清晨和夜晚,也算是初次見面最相宜的方式。
拉練走完18公裡,我又興奮地跑到宿舍樓下去看日出。未見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樣子,我就坐在椅子上看天空一點一點亮起來。當時與現在都不知該說什麼,只覺得真好。
這會兒教官結的小草環葉子幾乎已經幹了,但我還捨不得扔。我又發現這廣大的未來正慢慢溶解在身邊的日常中,齊步正步的號令裡,慢慢舒展開大學生活的五味,從一隻小草環帶來的驚喜開始。
(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為原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
文章當中,武亦姝既沒有運用到華麗的詞藻,也沒有使用到自己熟悉的詩句,但是這一篇710個字的軍訓總結,卻能夠打動人心。
短短的700字,我們看到了一個保持足夠的自律、自省,並且學會了客服困難、一直堅持不懈的她,還有在軍訓中還學會享受,努力體驗、和適應苦難的她
正是這些自律自省、敢於客服困難、堅持不懈、樂觀的精神,促使武亦姝越來越好。
就在武亦殊的隨筆刷屏之時,一位自稱是某二本院校的大學老師留言:說自己做夢都想教出來一位像武亦姝這樣的學生,如果能夠教她一回,那麼真的是三生有幸呀!
不過只可惜他的學生裡很多都是資質平平,並且思想境界也達不到武亦姝這樣的層次,平時上課的時候沒有一節學生全到的,歪七倒八和玩手機的行為太常見了!
他也很無奈的感慨:現在的00後根本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就是你想把知識塞進他的腦袋裡,人家都不願意伸個頭。
何以使武亦姝如此優秀呢?
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她對待學習十分自律。不管是在古詩詞方面,還是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上,她都是認真對待。在寫作和歷史方面成績優異的她,其實是個理科生,能夠文理兼優實屬不易。
第二、不驕不躁,定力強。比賽奪冠後,有媒體想對她進行採訪,但是都被拒絕了。回到學校後,她也並沒有因為古詩詞冠軍的身份而沾沾自喜,不驕傲自滿,繼續投入到學習中,迎戰高考,最終取得了優異成績,考上清華大學。
第三、和父母的教育理念離不開關係。小時候的她頑皮任性,學習成績並不好,她的爸媽為其制定了一套家教方針,以身作則,通過言傳身教影響孩子,比如在家玩成語接龍,誰輸了就洗碗,看似不經意的遊戲,其實會讓孩子慢慢對學習產生興趣,父母心中有薰香,才能對孩子形成宜人的薰陶。
武亦姝的自律自覺不是天生如此,而是與她的家庭成長環境關係重大。
武亦姝曾就讀的江五小學是主張快樂教育的公立學校(魔都最好的中小學是私立民辦)。
當年,武亦姝是以墊底成績考入的蘭生復旦。
進入初中後,武亦姝的成績迅速提升至年級前十名,化學成績尤其出色。
她爸爸每天4:30以後就不用手機的,專心陪兩個孩子。
有媒體採訪了全國68個高考狀元,發現狀元多集中在省會或次省會的名校,來自於家教極好,家境殷實,有素質修養的家庭。
○ 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人出生就在羅馬。其原因歸根結底在於父母的高度,已經決定了孩子的高度。
有的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已經有意識的重視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個性和人格。想方設法為孩子創造優秀的學習環境。
酷似吳亦凡的廣西狀元楊晨煜的媽媽也說過同樣的話:
監督孩子養成習慣,這個過程會很痛苦,但定型以後,後面的路就好走了。家長要自律,不能把孩子丟一邊自己玩手機。
如果家長本身缺少自律、不愛學習,就不可能讓孩子懂得什麼是熱愛、什麼是堅持;只有我們以身作則,才能成為孩子學習力量的源泉。
也就是說:想要在培養孩子這件事上成功,僅僅金錢的投入是不行的。還需要父母用心去培養,以身作則地教育孩子。
父母的起點,可能決定了孩子的高度。
你做了什麼,你的格局和高度怎麼樣,可能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如果你不努力,不上進,可能帶來孩子一生的卑微。
楊絳在談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時,就說過,好的教育,榜樣的作用很重要。
小時候的她也很頑皮,父親從來不會要求她去看書,而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她。
父親出口成章,說話入情入理,楊絳就問他,有什麼訣竅嗎?父親說「哪有什麼訣竅,就是多讀書,讀好書罷了。」
父親喜歡看書,母親在空閒時期也喜歡看古典文學和現代小說,楊絳就學著他們的樣子,也找出一本書看,發現越看越有趣,於是愛上看書了。
後來,楊絳將這種家庭教育也影響到了自己的女兒。
美國黑人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其實,孩子的自律並不是天生就會形成的,而是需要後天培養的。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引導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過程很痛苦,但是結果真的很美好 ,不要在最好的年齡說尊重孩子的喜好,他們的喜好只有一個:玩!
我們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就像清華學子楊晨煜媽媽分享的:「沒有什麼獨特的,就是該做什麼做什麼。」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軌跡,父母要做的就是按照孩子的成長規律,成為他們的助手,不能代替孩子,也不能不管不問、放任逐流。
當然,我們一定要關心孩子,營造平和的家庭氛圍。楊晨煜媽媽分享說:「平時基本就是管好他的後勤工作,保證他的飲食,叫他注意身體。」
孩子養成好習慣以後,作為父母,要關心好他們的身體健康,這樣孩子就沒有後顧之憂了,他們能時刻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的愛和溫暖,即便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也會有信心度過難關。
楊晨煜媽媽分享說:「小孩的成長跟父母有關係,但是不跟父母的工作單位,不跟父母的學業,不跟父母的職務、級別有任何關係。孩子需要從小培養,所有好習慣必須在他沒有自主思考問題能力的時候形成。」
這個好習慣,其實就是父母的自律性。對孩子從小培育,讓他們愛上學習,並主動思考,要從內而外驅動。
其實,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不長,這段痛苦的日子也不會很長,一旦孩子的好習慣形成了,以後就省心了,無論是以後求學還是工作、生活,道路都會越走越順。
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才是培育天才的沃土;只有自律的父母,才能養育出獨立的孩子,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暢遊在知識的海洋。
看到18歲的武亦姝,似乎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
說到底,家長想要的不是複製一個「武亦姝」,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底氣。那麼從現在開始,不要只盯著一次考試的得失,多花點時間關注孩子內心世界的成長,唯有強大的心境才能成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