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漢火神山醫院,負壓病房、ICU暖通設計重點分析及解決方案

2020-12-14 暖通設計杜老師

作者: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一、項目概況

武漢火神山醫院總建築面積33100m,總床位數1000床(其中ICU中心床位數為30床);由1號樓與2號樓組成。

1號樓為單層建築,由9個單層的護理單元、醫技樓及ICU中心組成,每個護理單元設24間病房。病房樓為貨櫃結構,中心區域為防護區,分為清潔走廊(清潔區)與護士走廊(潛在汙染區);指廊區域為病房區,分為醫護走廊(半汙染區)、病房(汙染區)與病人走廊(半汙染區)3個區。

1號樓內的醫技樓設1間標準Ⅲ級手術室、負壓檢驗室與3間CT室。ICU中心設於1號樓與2號樓之間。醫技樓與ICU中心為鋼結構板房。

2號樓為兩層建築,分4個組團,由8個護理單元組成,每個護理單元設24間病房。其清潔走廊與護士走廊的配置模式與1號樓相同,只不過為單邊配置;病房區的配置模式與1號樓相同。

室外氧氣站房、負壓吸引機房、垃圾暫存間、屍體暫存間及焚燒爐設於場地東南角。

圖1 建築平面總體布局

二、主要設計依據及原則

本項目為臨時應急型傳染病醫療建築,主要執行的規範為GB 50849-2014《傳染病醫院建築設計規範》、GB/T 35428-2017《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環境控制要求》、GB 50139-2014《綜合醫院建築設計規範》。

設計的重點及優先級如下:

1、保證各功能區之間的壓力關係正常,防止交叉汙染(關於交叉感染,因本醫院收治的是同一類病人,將醫患之間的交叉放在首位,「患患」之間的交叉通過細化分區實現),其優先級是首先保「質」,也就是壓力梯度的關係要對,其次保「量」,也就是壓差關係的數值要基本符合規範要求。

2、汙染物集中高空排放,集中排風應經過粗、中、高效三級過濾。

3、要綜合考慮系統的可快速建設性、設備的可得性、可維護性及操作的低風險性;不能設計出一個不可實施,難以維護的系統。

4、室內溫度要基本達到標準規範要求(病人是弱者)。

5、防排煙系統按被動技術考慮,採用自然排煙;對於內走廊(一般為醫護工作區、病人不可到達),借用消防避難走廊的模式,採用正壓送風(由直流新風系統兼用)。同時提出管理上的建議與要求:如明確標識所有可手動開啟的外窗、配置適當數量的安全錘,便於破窗排煙。

6、因本項目的特殊性,採用了新風電加熱、圍護結構保溫(貨櫃體傳熱係數約為1.0W/(mK)、但地面架空層,保溫性能較差)等不能完全滿足節能標準方面的要求。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項目要求在6天內實施完成,建設工期超短,且處於春節長假期間,施工單位能採買到哪類設備和材料,哪些設備的材料是必須要採買到的,哪些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買到的,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技術選擇的方向,比如無法買到常規設計中要用到的2000多個高效過濾風口、定風量閥及電動控制閥門。

ICU病房

三、通風系統

1、醫護人員流線及通風系統總覽

圖2 病房樓設計總覽

圖3為經管理方確認的最終版(第3版)醫護人員進入與退出病房的流線。

圖3 經院方確認的醫護人員進入及退出流

右側區域為防護區,其中心為清潔走廊及辦公區,理論上此區域內醫護人員是可以只穿工作服的;與指廊病房相鄰的一側為護士走廊,此區域內醫護人員必穿防護服;指廊部分為各病房護理單元,醫護人員在此工作區內除了穿防護服外,外面還要穿一層隔離衣,病房護理單元又分為3個區:內走廊為醫護走廊,為潛在汙染區,病房為汙染區,外走廊(病人走廊)最初的設想是從管理的角度所以設一層開敞圍廊,後更改為醫生進入病房後的退出通道(管理方認為,只要醫護人員進入了病房,就被汙染,不能原路返回,應該脫掉最外層的隔離衣後才能走入護士走廊),病人走廊此區域實為半汙染走道,管理方按可開啟空間考慮。在此區域,設計中採用帶高效過濾的新風機作排風,對外排風(因採購周期不允許採購送風機與排風機了)。

圖4為GB/T 35428—2017《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環境控制要求》中的標準模式,與此相比,武漢火神山醫院在清潔區與潛在汙染區之間另設了一個「潛在汙染區」,也就是護士走廊,形成了4廊:清潔走廊、護士走廊、醫護走廊、病人走廊(汙染走廊);3區:清潔工作區、醫護辦公區(穿隔離服)、病房工作區(穿隔離服與隔離衣)。

圖4 典型傳染病房壓力梯度要求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醫院醫生進出病房區域的「衛生通過」為同一個口部,與很多主流「進出分設」做法不一致。

關於「衛生通過」口部,通風系統借用了人防工程「防毒通道」口部的做法,同時為保證氣流從一更流向二更,另設了部分高效新風機作為風機「接力」(單颱風量150m/h),其作用相當於定風量閥,並可通過開關來調節一更與二更之間的壓力差。

2、病房通風

通過與管理方幾輪討論和調整,在滿足危重症病人、重症病人救治和考慮設備的可採購性、系統的可維護性情況下,火神山醫院的病房分為三類:30床的ICU病房,嚴格按國家相關規範執行,詳見相關圖紙;48間標準負壓隔離病房;分區負壓隔離病房。

表1 病房區通風系統配置
圖5 標準負壓隔離病房設計總覽
圖6 分區負壓隔離病房設計總覽
圖7 衛生通過通風設計總覽
表2 醫生防護區通風系統配置表
醫護走廊

四、空調及生活熱水系統

1、病房樓與醫生防護區均按房間設熱泵式分體空調器,室外機安裝於屋頂或地面。

2、醫技樓的手術室及ICU樓,嚴格按國家相關標準執行,設置熱泵式淨化空調系統,在風量的取值中,額外增加20%~30%的安全係數。

3、生活熱水全部採用分散式電熱水器。

室外風管

五、醫用氣體

1、設氧氣與負壓吸收兩類醫用氣體,各按一個集中的站房設計。

2、每床呼吸機用氧氣流量為90L/min,約為常規病房用量的10倍,總的滿負荷流量為4666m/h;設8臺單罐為10m的臥式液氧罐(為市面上能找到的液氧罐,並滿足基地基礎的承重要求),總計80 m,罐體設計承壓為1.0MPa;單罐運行質量為18t(空罐質量6.3t),80 m的液氧可供整個醫院滿負荷使用約12h,液氧的補給由槽車完成。

3、液氧站設2臺氣化器,一用一備,單臺氣化器額定流量為5000m/h,設備質量5.6t,工作工況質量約為20t,平面尺寸3.1m×3.4m,高約8.7m,基礎設計至關重要。

4、液氧站內罐體及氣化器的基礎設計相當關鍵,因液氧站所在位置為魚塘回填區域。

5、負壓吸引系統設12個真空罐與12臺爪式真空泵組成4套系統,兩用兩備,單泵功率7.5kW,尾氣經粗中高三級過濾,並由真空泵產生200℃的高溫殺菌後排入大氣。

工地

六、防排煙系統

1、因本項目為臨時建築,層高極低且建設工期短,通風與防排煙系統以自然排煙為主,無法採用機械排煙。

2、清潔走廊、護士走廊與醫護走廊單位面積的送風量在20~30 m/(m h)之間,與現行防排煙規範中對避難走道要求30 m/(m h)正壓送風量接近;可以將各走道的新風系統作為加壓送風系統,起到防煙的作用。

3、病人走廊為外走廊,可利用外窗開啟自然排煙。

4、在管理上建議明確標識所有可手動開啟的外窗(有些外窗因管理需要,已經封為固定窗),並配置適當數量的安全錘,便於破窗排煙。

七、控制

1、ICU及手術室嚴格按相應規範規程設計自動控制系統。

2、風機開機順序:病房排風機→半潔淨區(醫護走廊)的送風機→清潔區送風機→病房送風機。關機順序與開機順序相反。

3、病房排風機與送風機聯鎖:病房排風機開啟後方能開啟病房送風機(電路聯鎖);病房排風機停機後觸發聲光報警裝置,並停止病房送風機。

4、病房主排風機設置過濾網壓差在線檢測,超壓時聯鎖啟動聲光報警裝置。

5、控制醫療護理單元內壓差梯度關係(負絕對壓差數值):病房及其衛生間< 緩衝間 < 醫護走道(氣流壓差滲透起點);各不同壓力環境分隔處(高壓側)設具備超壓報警功能或接口的機械式壓力表。

6、醫患接觸的「前線」區域——醫護走廊內不設排風系統,杜絕誤操作形成壓差反向事故(目前測試表明,醫護走廊與病房之間的壓差關係最為清晰)。

7、系統調試及運行時,視清潔區與護士走廊內貨櫃體的密閉性,確定是否開啟相應區域的排風機。

8、衛生通過區域為「清區「與」汙區「的最重要防線,設計上採用了多颱風機,通過開關的模式調節相應的壓差關係。

9、為減少風系統平衡調試,同一個風管系統中儘量讓所有病房支風管等長,實現自然平衡。

10、送風電加熱器採用三檔手動調節。

八、總結與優化

1、醫護走廊的送風宜設備用系統為好,或為病房的送風系統可切換到給醫護走廊送風創造條件,這樣確保「最前線「的安全。

2、病房排風可設一個於床頭,這樣可較大減少風管的工程量,管線交叉作業也少,可加快施工進度。

3、為降低噪聲,也為便於自然平衡,加大了主風管的規格,增加風管的工程量,主風管增加的度值得研究。#暖通設計#

暖通淨化空調設計—醫院手術潔淨室

相關焦點

  • 負壓隔離病房建設要點
    2020年2月4日,為了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僅10天時間,武漢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堪稱中國奇蹟。4天後,武漢雷神山醫院也正式交付使用。兩所為抗擊疫情的「臨時醫院」均採用裝配式結構進行搭建,擁有各項必備的醫療、生活設施。其中作為長期容納病患的「負壓病房」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究竟什麼是負壓病房?與普通病房有什麼區別?
  • 中國製造負壓隔離病房將援建韓國版「火神山」醫院
    總部位於湖南長沙的遠大科技集團公司介紹,其全資子公司遠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與韓國首爾大學醫學院籤訂了合同,遠大可建自主研發的負壓隔離病房將幫助韓國建設韓國版「火神山」醫院。在遠大可建預製加工車間,負壓隔離病房的所有部件全部在車間完成預製。
  • 北科大課題組參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排風設計
    光明網訊 記者從北京科技大學方面獲悉,該校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許鎮帶領5名研究生組成課題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參與了由清華大學主導的抗疫醫院排風環境汙染快速分析的聯合科技攻關,為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排風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 新鄉「小湯山」醫院可交付使用 負壓病房提前曝光
    在新鄉市中心醫院東區醫院的負壓病房內,記者看到整個病房裡的基礎設施包括病床都已經安裝擺放到位,其他相關的醫療器械也將全部安裝到位。經過10天的奮戰,整個病區所有的病房都已經達到交付使用的條件,馬上就可以開始正常的接收病人。我們在病房的一側看到有這樣一個裝置,它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創新檔案公開
    這是一個與時間競速、與瘟疫賽跑的重任,中建集團黨組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舉全集團之力保障項目建設,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周乃翔,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鄭學選奔赴武漢建設一線靠前指揮「作戰」,統籌解決人員、物資、資金等方面關鍵問題,組織協調集團11家下屬子企業4000餘人馳援醫院建設。
  • 負壓病房技術快速升級 達實智能科技抗疫
    導致這一現象的核心原因在於負壓病房不僅要具備重症監護室的搶救功能,還要求密閉、舒適、潔淨,更要求能妥善處置被汙染的室內空氣,有相當的特殊性,因此設計實施難度大,造價昂貴,運行、維護費用較高。技術人員重點根據疫情現狀在常規負壓隔離病房的基礎上,針對性提出「應急負壓隔離病房」解決方案,有效補充醫院的隔離能力。該方案做到了依據實際情況靈活設計、實施周期短、實施效果標準化的特點,可快速響應衛生應急事件的需求。應急改造方案可做到對原有病房設施不破壞,在可拆除恢復原狀的前提下完成改造。
  • 中國如何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
    在一片荒地上,只用短短十天,中國如何建設出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醫院?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人民軍隊醫務工作者。圖為火神山醫院一角。17年前,中國中元醫療首席總建築師黃錫璆博士及其團隊臨危受命,在7天內完成「小湯山」醫院設計建設任務。這一次,只用了78分鐘,當年的小湯山醫院圖紙被修訂完善並送達武漢。23日17時,中建三局為火神山項目召開應急醫院施工籌備會。
  • 武漢火神山醫院結構設計分享與體會
    工程概況 新建的武漢火神山醫院位於武漢市蔡甸區武漢職工療養院旁,建築用地約50000㎡,總建築面積為33940㎡,總床位數建設目標為1000床,按戰地醫院形式設計。
  • 十天建設「火神山醫院」,塑料行業速支援
    建設一座醫院要多久?一個問題:建造一座1000床位的醫院需要多久?在中國湖北,武漢,從一塊平地上建造火神山醫院,1000個床位,具備新風系統、負壓系統、急救室、汙水處理、食堂、水電氣網,並容納2000醫護人員的住宿,需要10天。
  • 剛剛,火神山醫院交付!4000張照片延時攝影記錄建設全過程
    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舉行交付儀式,武漢市市長周先旺和聯勤保障部隊白忠斌副司令員在武漢火神山醫院籤署互換交接文件,標誌著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人民軍隊醫務工作者。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於2月3日起承擔武漢火神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科醫院醫療救治任務。
  • 【圖刊】與時間的戰「疫」——火神山醫院建成記 (1/16)
    【圖刊】與時間的戰「疫」——火神山醫院建成記/16) "← →"翻頁 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人民軍隊醫務工作者
  • 火神山醫院ICU一科護士長陳靜:「我不一定做尖兵,但決不當逃兵」
    火神山醫院ICU一科護士長陳靜獲「左英護理獎」在武漢期間,她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要管理長徵醫院此次抽組的其他47名護士。在火神山醫院任務展開期間,又被任命為火神山醫院重症病房一科護士長,護理團隊由來自不同軍種的50名護士組成。  入伍31年,陳靜榮譽等身。
  • 盤點2020奇蹟之一:火神山醫院建設
    讓我們看一下這個奇蹟是如何完成的,有多少企業參與了醫院建設:承擔設計的中信建築設計院,集結了超過60人的設計隊伍。原來非典時期小湯山醫院設計單位,中國中元設計院迅速將原來設計圖紙送到,並輔助設計工作,60小時完成設計任務!施工單位由,中建三局牽頭,武漢建工,武漢市政,漢陽市政共同組織,在除夕夜近2000人的隊伍進行了24小時不間斷施工。
  • 老年公寓醫院設計_2020年老年公寓醫院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內容包括: 01[奉節]中醫院給排水消防噴淋設計施工全套圖 02貴州婦幼保健院給排水施工圖 03貴州省人民醫院二期給排水施工圖 04獻縣中醫醫院康復樓機電施工圖(含水暖電) 05江蘇26層中心醫院給排水設計施工圖(門診、辦公、食宿、地下室) 06湖北醫院感染病樓給排水施工圖 07湖北醫院行政樓給排水設計施工圖 08湖北醫院值班宿舍樓給排水施工圖 09武漢市火神山醫院給排水施工圖 10武漢
  • 新型「方艙醫院」亮相上海:有正負壓隔離病房還可摺疊空運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8月1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瑞金醫院獲悉這一設備由同濟大學團隊設計發明,歷時3個月,具備國內首個氣模結構負壓隔離病房系統,這一設備配有走廊、隔離病房,不僅可以實現快速搭建,在此前公共衛生應急演練過程中,5人僅花費了2小時搭建完畢,同時設備還可以摺疊後空運。
  • 戰「疫」:這才是最真實的火神山排水系統設計!
    1 項目概況武漢市為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解決現有醫療資源不足而緊急建設了武漢火神山醫院,選址位於知音湖畔(見圖1)。即使知音湖並非武漢水源地,但火神山醫院的設計、施工建設及運行管理緊急但不降標準,簡易但不簡單操作,雨水、汙水集中收集處理達標後,再排入市政管網,不造成環境汙染,也不帶來排水系統安全隱患。
  • 火神山醫院進度_2020年火神山醫院進度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揭秘! 傳染病醫院和裝配式建築相關標準(附下載地址) 鳴謝: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築節能協會綠色醫院專委會  心系武漢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 做好隔離,迎接挑戰,負壓隔離病房設計基本指引
    因應此次疫情,許多醫療機構也開始注意負壓隔離病房的重要性,宏信醫管匯集國內外文獻與相關指引,期望以簡短篇幅,協助醫院感染控制人員與醫院後勤人員了解負壓隔離病房設置原理。如果是全新設計的隔離病區,建議設計之初就應該避免在汙染區安裝鑲嵌於牆壁的箱蓋,避免產生後續維護成本。(6)醫院在整/新建負壓隔離病房時,應該避免安裝複雜、凸出的器材,如無法避免,例如必須使用的氧氣管道或者是醫療設備,應在器材外部用抗腐蝕材料護罩保護。
  • 火神山醫院的瀋陽力量
    陸輝這是火神山醫院新聞發言人首次公開亮相,這也是官方媒體首次正式披露陸輝在火神山醫院的任職。陸輝在連線中介紹當前醫院工作重點。一是完善火神山醫院治療規範,集中專家力量重點對治療時機把握、適應症選擇、臨床預警指標、聯合用藥方案、病理變化特徵等內容進行修訂完善;二是做好治療手段評價分析,對前期臨床實踐中的中醫藥等綜合治療的病情轉歸、指標變化、愈後狀況進行分析,共享救治經驗;三是健全患者救治機制,在深化全程動態病情評估、嚴格三級會診、危重症「一人一案」救治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臨床創新,豐富救治手段,阻斷病程進展,全力做好患者救治。
  • 這位火神山醫院ICU的「硬核護士長」,獲得上海護理工作者最高榮譽
    陳靜是上海長徵醫院護理部總護士長兼腎內科護士長。在武漢執行任務期間,她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要負責管理長徵醫院此次抽組的其他47名護士。在火神山醫院任務展開期間,她又被任命為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護理團隊是由來自不同軍種的50名護士組成,管理的難度和壓力可想而知。「這些『90後』姑娘,比我女兒都大不了幾歲,還都是孩子,平時看見只老鼠都嚇得直掉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