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蘭州大學陸續發布2020強基計劃校內補錄通知。2020年是36所院校實施強基計劃招生的元年,部分院校出現了沒有招滿的現象。
據了解,部分考生認為強基計劃招生主要集中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哲學、古文字學等基礎學科專業,沒有近幾年火爆的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專業「吃香」,就業前景和薪酬方面與上述專業相比也略有差異,導致出現不願報考或者入圍之後選擇棄考的情況。
那麼,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真的是相對「冷門」專業嗎?未來會不會成為「熱門」專業?下面掌上高考APP根據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幾類專業在強基計劃試點院校的實力,供2021屆考生參考!
數學源自於古希臘語,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數學與應用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計算機解決若干實際數學問題,具有現代教育觀念,適應教育改革需要,以及具有良好的知識更新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中等學校數學師資和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及科學研究的專門人才。
數學這個專業可能大家覺得畢業之後無非是當老師或是搞科研,但實際上數學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行業,比如金融、IT、科研等,也就是說學好數學專業在以後找工作中還是非常有好處的,前景也是非常好的。
物理學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和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物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可到高校從事教學工作,或是到研究所從事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和技術開發與應用工作;另外還可以到企業中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技術等領域的技術開發及應用研究工作。國家對物理專業人才需求還是很大的,如果基礎知識紮實也能獲得很多行業的青睞。
化學專業為學生提供化學知識方面的職業才能,同時,還開設包括數學、物理和生物在內的輔助性的課程。除了使學生掌握具體科學基礎知識外,該專業還培養學生具有判斷力的思維、試驗技術、解釋觀察以及清晰表達思維等能力。
化學專業目前就業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學生畢業之後不僅要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未來的就業方向可能更多是與生物專業相結合。
生物科學專業培養具備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學高級專門人才。
生物專業就業情況與化學比較類似,目前在國外可能會更好的發展前景,國內稍顯不足。未來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從事科研、教學、管理等工作可能是更多人的選擇。
歷史學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歷史學專業一直就是「冷門」專業,未來發展尚不明朗,但是這個專業的存在是非常有意義的,深造或許是改變現狀的最好方式。歷史學專業的學生未來可以嘗試進入事業單位、研究院、傳媒機構等。
哲學專業是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能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當代世界與中國的現實問題的應用型、複合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學科。
哲學同樣「冷門」,而且大家似乎對這個專業都不看好,一方面是因為就業難,還有就是因為學習內容也有困難。但是畢業生可以從事的行業還是很多的。
古文字學既包括對古文字本身的研究,也包括對各種古文字資料的研究。古文字學人才成長的周期更長,培養起來也更困難,而且專業的研究人員確實匱乏,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推薦高校: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安徽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
隨著社會對基礎學科人才的重視,你認為這些專業在未來是否會成為「熱門」專業?快在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