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個孩子,都在小學作文裡寫過一句話:感謝媽媽,給了我生命。這句話也被無數孩子一生刻在心裡。
但其實,媽媽還悄悄給我們的生命注入了珍貴的生命力,為初生生命保駕護航。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子宮給未出生的寶寶以360度保護。
但當媽媽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生出小寶寶,這個新生命就要離開母體「獨立」面對這個世界了。
那麼,剛出生的小寶寶,是在出生的那一瞬間就完成了從「子宮環境」到「自然環境」的切換嗎?——也許是的。
我們的身體真是聰明,研究證明,懷孕女性陰道裡會分泌大量的糖原,從而促進了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和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等有益微生物大量生長。
等到寶寶降生那天,嬰兒在經過母親產道的過程中,就會將這些有益菌沾滿全身,嘴裡也會吸進去大量的有益微生物,這是媽媽送給寶寶的第一份「生命保險」。
新生兒的腸道可謂「白紙一張」,當這些有益菌在寶寶腸道內「搶先入駐」,成為寶寶腸道裡的優勢菌群,佔領寶寶腸道的空間和營養,其他致病菌和條件致病菌就難以進入和定植,這將為寶寶的腸道菌群發育奠定良好基礎,對寶寶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聲明,母乳餵養可以降低兒童的死亡率,它對健康帶來的益處可以延續到成人期。
研究顯示,母乳中含有恰當比例的乳糖、乳鐵蛋白、鐵及其他微量元素等,因此母乳餵養可增強嬰兒免疫力、促進身體和中樞神經的發育、減少嬰兒猝死症的發生,以及降低罹患過敏性疾病的風險。
但除此以外,母乳還會為新生兒帶來大量的益生菌,比如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乳桿菌(Lactobacillus)等,以及幫助有益共生菌在嬰兒體內定殖的益生元,如低聚寡糖。
研究發現,懷孕及哺乳期女性腸道內的益生菌會神奇地進入血液並向乳腺轉移,這是為了把增強免疫力、促進消化吸收的益生菌輸送給寶寶。
很多配方奶粉在營養成分上已經非常接近母乳,但其餵養效果卻無法比擬母乳,就是這個原因。
嬰幼兒腸道菌群處於發育初期,非常脆弱且不穩定,極易受出生方式及後天環境(如飲食)的影響。
母乳是強大的保護力量,通過持續給寶寶輸送有益菌及益生元,幫助寶寶腸道菌群往健康的方向發育,可幫助兒童免疫功能發育與完善。
每個人都有腸道菌群,一般來說,腸道裡的有益菌(益生菌)更多,則機體更加健康,可幫助機體抵禦多種疾病。益生菌主要通過以下四種機制對人體產生積極作用。
消化代謝:促進腸道蠕動,幫助營養物質消化吸收;參與人體內蛋白質、脂質與膽固醇等物質代謝,其產生β-葡萄糖醛酸酶、硫化酶等,可間接或直接為人體利用;
營養吸收:促進維生素的合成,包括B族維生素、維生素K、泛酸、葉酸等;腸道菌群的很多代謝物質對人體有益,如乳酸、丁酸,可降低腸道的pH值,有利於鈣、鐵及維生素D的吸收;
免疫維護:腸道菌群通過定植腸道和形成微生物菌膜屏障,對人體有重要的保護作用;腸道微生物促進免疫系統發育,幫助訓練免疫細胞使其成熟,對人體免疫功能有重大影響;
腦-腸軸調節:腸道菌群通過「腦腸軸」可以影響人類的神經系統和大腦情緒,如約90%的血清素是在消化道、在腸道菌群的幫助下產生,血清素水平低容易導致抑鬱、衝動、攻擊及暴力行為,自閉症等精神類疾病也與腸道菌群失衡密切相關。
因此,兒童早期腸道微生物狀態嚴重影響日後消化系統、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建立和發育,對兒童生長發育及終身健康意義重大。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血脈」傳承,但其實與「血脈」一起傳承的還有「菌脈」,無論是出生攜帶媽媽的菌群,還是母乳餵養分享媽媽的菌群,這都是另一種形式的「遺傳」。
感謝媽媽,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幫我們注入生命力。
參考資料:
[1] Christopher J. Stewart et al., (2018),Temporal development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early childhood from the TEDDYstudy, Nature,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8-0617-x
[2] Yan Shao et al., (2019) Stuntedmicrobiota and opportunistic pathogen colonization in caesarean-section birth.Nature. DOI: 10.1038/s41586-019-1560-1
[3] Baban B, Malik A, Bhatia J, Yu JC.Presence and Profile ofInnate Lymphoid Cellsin Human Breast Milk.JAMAPediatrics,April 9,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