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花測評說:
立冬過後,小紅花測評的寶寶睡袋測評才姍姍來遲。要給期盼已久的花粉們說聲抱歉。
這個時間點,不管南北方的寶寶,夜裡踢被子,容易感冒著涼,成了寶媽們心頭的一件煩心事,所以入手一件寶寶睡袋,是有必要的。
市面上的睡袋五花八門,從形態上分,有襁褓式、信封式、背心式、分腿式、甚至還有異形睡袋;從材質上分,有夾棉款、蠶絲款……從功能上分,還有恆溫睡袋和非恆溫睡袋。
這次花花測評的,是目前比較火的,看上去「黑科技感」滿滿的恆溫睡袋。這些價格相對較貴的恆溫睡袋真的具有「恆溫效果」嗎?值得入手不?
目錄
測評樣品測評指標
恆溫VS非恆溫:恆溫睡袋具有一定的恆溫效果
恆溫效果對比:little tiny較優,伯斯馬丁較弱
透氣性測試:與厚薄無關
細節設計:設計不好反而造成睡眠困擾
安全性:3款送檢產品均安全
總評:little tiny綜合表現較優
關於睡袋的QA
推薦產品
測試樣品及指標
目前,技術成熟的衣物調溫材料屈指可數,其中Outlast技術算一個,其調溫性能與安全性,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市場考驗。
它最初是美國太空署,為太空人製作太空服而研發的,後與德國特種纖維製造商Kelheim纖維公司,共同研製了Outlast粘膠纖維,並運用到普通紡織品中。
各大電商平臺上,對於嬰兒恆溫睡袋的宣傳都集中火力在「Outlast技術」上,目之所及都是「美國NASA太空衣專利技術」、「德國恆溫黑科技」。
有一些恆溫睡袋品牌,用的並不是Outlast,但會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描述,暗示消費者是Outlast,比如前面加個「同類型」,但其效果就難說了。
除此之外,隨著調溫衣物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各種新型調溫纖維層出不窮,也運用到了嬰兒睡袋中。
根據宣稱的調溫技術,以及調溫纖維的種類,電商平臺銷量,最終小紅花測評選擇了以下4款恆溫睡袋作為本次測評的樣品。
再綜合小紅花測評之前發放的問卷調查,這次採樣的是6個月-3歲寶寶適用的分腿式睡袋,衣長為80cm的中厚款。
為了方便比較,小紅花測評還選購了兩款非恆溫睡袋,作為調溫效果的對照。
▲樣品圖
測評指標:調溫效果、透氣性、細節設計、安全性
恆溫VS非恆溫
恆溫睡袋具有一定的恆溫效果
恆溫睡袋是通過相變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s)來實現調溫的。
原理:舉個慄子,我們最常見的相變材料——水。當溫度高於0°C時,水由固態(冰)變為液態,吸收並儲存熱量。當溫度低至0°C 時,水由液態變為固態(冰),釋放熱量。在相變過程中,保證了溫度恆定。
同理,技術人員將相變材料以微膠囊的形式植入織物纖維中,做成睡袋。寶寶穿上這種睡袋之後,在外界環境溫度和體表溫度上升到一定溫度時(比如入睡後的1-2小時),這種材料開始吸收熱量,由固態向液態轉變,並且將熱量以液態的形式存儲其中,使體表溫度由於吸熱而降低,寶寶便不會因為太熱而捂出汗。
當環境溫度和體表溫度降低到某一溫度時(比如寶寶睡眠後半段),這種材料又開始由液態向固態轉變,釋放熱量補充人體散失的熱量,使寶寶不會因熱量流失而著涼。
這樣一來,不管外界環境如何,恆溫睡袋都會通過相變材料進行「調溫」,在寶寶皮膚與睡袋之間形成一個溫度相對穩定適宜的緩衝區。
原理是如此,實際效果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驗證一下。
從現有文獻的測試方法來看,驗證織物材料是否具有調溫作用的方法有三種: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出汗暖體模擬真人測試,以及升降溫速率測試。
這次,小紅花測評用的是第三種方法——升降溫速率測試。
測試原理:
給調溫材料和普通材料同時加熱(或降溫),在相同時間內觀察兩者上升(或降低)到一定溫度的曲線,越平緩意味著升、降溫速率越慢,材料的調溫作用越好。
升溫測試方法
將各睡袋的單層貼在溫度為60℃的恆溫水浴鍋口,用接觸式測溫儀記錄90s內的溫度變化數據。
對比曲線如下:
特別說明:相同環境下的實驗數據對比,能準確體現出產品間功效的相對優劣,但無法避免室溫輕微變化、樣品厚度、測量儀器精度等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所以數據絕對值與真實使用情況不同,僅供參考。
小結
在升溫環境下,一開始各睡袋的溫度都在不斷上升,到了約30秒時,溫差逐漸拉大,恆溫睡袋的升溫速度漸緩,而普通睡袋依舊持續快速升溫,最終恆溫睡袋呈現的升溫曲線普遍都比普通睡袋平緩。
降溫測試方法
將各睡袋的單層貼在0℃冰包上,用接觸式測溫儀記錄90s內的溫度變化數據。
對比曲線如下:
小結
在降溫環境下,恆溫睡袋的降溫曲線明顯比普通睡袋平緩,而且從一開始就比普通睡袋的降溫速率慢。
從圖中可以看到恆溫睡袋曲線越來越緩和,最後趨於平衡,相反普通睡袋一直都處於降溫狀態,在實驗結束時兩者最大溫差達到了4.6℃。
觀察整個升溫以及降溫的過程,不難發現,恆溫睡袋對溫度具有較好的緩衝效果。而普通睡袋不具有儲存熱量這一功能。
例如凱芙蘭和好孩子同為聚酯纖維填充,但後者缺乏了相變材料,所以升降溫曲線截然不同。
不過,關於調溫性能,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恆溫睡袋解決的是一定室溫範圍內(約13℃-27℃),寶寶睡覺時前後半夜體溫波動大,所穿衣物、被子厚薄不好把握的問題,是一種微調節,微緩衝,不適用於急劇變化的溫差環境。
恆溫效果對比
little tiny較優,伯斯馬丁較弱
下面來看具體品牌的調溫表現:
通過對比4款恆溫睡袋的升、降溫曲線可知,兩款非outlast材料的睡袋與outlast材料睡袋有著類似的曲線,因此花花認為這4款產品皆具有調溫的作用。
但不同纖維層的調溫性能也有差別,接下來花花便結合曲線圖以及具體的數據進行分析:
在升溫速率測試中,宣稱以「德國Cell Solution CLIMA 專利授權智能調溫纖維」進行調溫的凱芙蘭升溫曲線最平緩,速率最慢,升溫總溫差只有14.4℃。
兩款outlast材料睡袋:little tiny和Ibaby分別位列第二第三,最後是以「TempSense智能調溫纖維」進行調溫的伯斯馬丁。除了凱芙蘭,其他三款的升溫總溫差相差不大。
而在降溫速率測試中,降溫曲線最平緩的是little tiny,降溫總溫差為3℃;
其次是Ibaby,總溫差為3.5℃。
雖然同為Outlast材料睡袋,但是由於各個品牌間的工藝、技術處理上存在差異,產品功能性體驗難免會不同,這0.5℃的差異可能就在於此。
在升溫測試中表現不錯的凱芙蘭則排到了第三位,伯斯馬丁繼續墊底。
別看它們的差別只有那麼1-2攝氏度,但對人體體感溫度還是會有比較大影響的,溫度高一度,我們會覺得熱,而低一度,就會覺得舒適。
恆溫睡袋的主要應用場景是冬天,花花認為應對降溫是更重要的!
綜上,花花對4款恆溫睡袋的調溫作用評分如下圖所示:
透氣性測試
與厚薄無關
小寶寶的新陳代謝比成人要快,往往需要通過出汗來消耗掉體內過多的熱量。
到了秋冬季,因為氣溫低,出汗的狀態會有所緩解,但如果睡袋的透氣性不夠好,寶寶細膩的肌膚長時間被潮溼的環境包裹著,容易引發毛囊炎、皮炎之類的病狀。
那麼,這4款恆溫睡袋的透氣性表現如何呢?花花來測一下。
測試方法:取50ml水於燒杯中,將睡袋背部位置平攤在杯口並箍緊,稱取整體重量後,置於微波爐中加熱1分鐘,取出後靜置30分鐘,再稱量整體重量,重量差即為透過睡袋背部面料的水汽重量。
結果如下:
小結
對比厚度和蒸發重量的結果可以看出:little tiny最為輕薄透氣,伯斯馬丁最為厚重不透氣。
凱芙蘭,雖然布料較厚,但透氣性位居第二名,說明透氣性跟厚度不成正比,材質、結構和工藝,都有可能影響睡袋的透氣性。
細節設計
設計不好,反而造成睡眠困擾
寶寶喜歡自由伸展,無拘無束,哪怕是在睡覺的時候,各種百變睡姿。
如果由於睡袋的設計不合理,讓他們手腳活動受到限制的話,很有可能就在束縛的掙扎中把自己弄醒。
在之前的問卷調查中,很多寶媽們也給花花反映了某些睡袋在細節設計上的不足,比如褲腿往上跑、腳踝處設計不合理等。
因此,對於「分腿式」睡袋,花花梳理了一些購買時需要注意的細節要點。
若一款分腿睡袋能夠滿足其中大部分的要求,更能給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下面,來看看此次測評的各款睡袋細節設計情況:
小結
1. 凱芙蘭拉鏈式的袖子拆卸方式,比按扣式稍難一點點,-0.2分。
2. little tiny在細節設計上表現優秀,獲得了滿分。
3. Ibaby腳口螺紋處無按扣-0.2分。
4. 伯斯馬丁領口束縛感較強,袖子不能拆卸。它的拉鏈頭與其他三款相比,體型較大,拉鏈護片包裹不住,孩子趴著睡會有些硌人, hin尷尬~
▲從上到下依次為凱芙蘭、little tiny、Ibaby、伯斯馬丁
而且它一體式拉鏈開檔,換尿布時可能需要把寶寶的腳拿出來,容易驚擾寶寶睡眠,且褲腿、腳口處沒有按扣且下擺較為窄小,細節設計上最為遜色。
安全性
3款送檢產品均安全
秋冬季裡,睡袋每晚都要與孩子親密接觸,安全必須要有保證!
小紅花測評把在前面測試中表現較好的Little tiny、凱芙蘭和Ibaby送到專業檢測機構,對其面料進行甲醛、耐唾液色牢度和可致癌芳香胺三項指標的檢測。
結果顯示,3款產品均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GB 18401-2010 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和《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的A類要求。
總評
little tiny綜合表現較優
綜合以上指標的測評結果,小紅花測評根據不同指標重要性劃分權重,再賦分,最後加權平均得出的總體評分如下圖所示:
Little tiny各項指標表現優秀,綜合排名第一,成為本次小紅花測評的推薦產品。
推薦產品
推薦理由:Outlast調溫纖維填充,實測調溫效果好,透氣性佳,細節設計貼心,不含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唾液色牢度合格。
關於睡袋的QA
Q:睡袋款式怎麼選?
A:新生兒建議選擇襁褓睡袋,防止驚跳。當寶寶會爬會走可以選擇分腿睡袋,秋冬季建議選擇帶袖的分腿式睡袋。
此外,多選擇白色或淺的單色內襯的睡袋,防止由於不合格的染料對寶寶肌膚刺激。
Q:睡袋厚薄怎麼選?
A:睡袋可以分為夏款,春秋款,冬款。供暖地區基本上用不到最厚的冬款睡衣,買春秋款的就可以。
Q:睡袋尺寸怎麼選?
A:給寶寶選擇睡袋不宜過大也不要太緊身。
Q:睡袋、衣服和被子該如何搭配?
A:南方無供暖地區夜裡很冷時,可以給寶寶穿上稍厚的睡衣睡褲再加睡袋;
北方無供暖夜裡很冷時,給寶寶穿上稍厚的睡衣睡褲再加睡袋,同時可以加蓋一個薄毯;供暖後,可以嘗試薄的睡衣睡褲加中厚款睡袋。
寶媽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自行摸索規律~
本次測評機構: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技術中心
本次測試費用:樣品費+檢測費=4991元
文/劉梓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