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大,有這麼一門課
用專業知識編成一首首極具節奏的歌曲
讓學生們能一展嘹亮歌喉
能探索植物世界
也能練習英語口語和聽力
體驗「發言前緊張,發言後自豪」的刺激感
在浙大,有這麼一位老師
他是浙大首位全職外籍教師
也是浙大第一位外籍優秀本科生班主任
曾榮獲浙江省「西湖友誼獎」
他就是來自
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的
外籍教師英蘭
近日,2019「我與外教」全國徵文大賽暨
「我最喜愛的外教」活動落下帷幕
英蘭獲評2019「我最喜愛的外教」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英蘭
和他開設的名為
植物學與現代農業文明的通識課吧~
花式互動,輕鬆課堂
輕鬆融洽是這堂課的最大特點。輕鬆的氛圍主要源於課堂內師生多種多樣的互動形式——唱歌、遊戲互動、辯論式討論、上臺演講……其中,為了強化本科生對專業單詞的記憶,英蘭老師在課堂最後和同學們玩起了小遊戲。當老師一提到「play a game」,不少同學帶著期盼紛紛舉手想要參與。此時,站上講臺的同學對於未知的挑戰緊張又興奮,而臺下的同學也未閒著,每一位既是觀眾又是大眾評審,由他們判斷著比賽的輸贏。雖然只是課堂上小小的一個遊戲,但參加和未參加的同學都做為遊戲的一部分全情投入,甚至有學生為自己的同伴取得勝利站起來鼓掌歡呼「Congratulations」。
中英混雜的雙語課程有時會給一些英語聽說能力較差的同學帶來困擾,甚至使課堂變得沉悶。但是,在英蘭的課堂上,他的耐心支起了一種融洽的氛圍。當一位中國學生緊張得滿臉通紅著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時,英蘭則在一旁靜靜地聽,將整個課堂的這片刻寧靜和時間都交給他,不時投以鼓勵的目光,在這個吞吞吐吐但是飽滿勇氣的發言後,英蘭直言:「我喜歡你的努力和勇氣。」並以自身的語言學習經歷鼓勵學生們大膽開口,抓住每一次對話的機會。
據英蘭所說,他對於這堂課的教學理念是讓課堂「既有深度又有趣味」,讓學生們快樂地學習。在巴基斯坦、加拿大、英國都曾有求學經歷的他,看到這邊有些學生沉浸在課堂的壓力下時,如此新形式課堂的靈感便一閃而過。
他作為浙江省唯一一個特等獎代表浙江省出戰第三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榮獲了工科組一等獎,同時也是首位獲得全國青教賽一等獎的外籍老師。因為這獨特的互動課堂魅力,他被當時擔任比賽的志願者認為是「最像老師的老師」,被學生評價「老師非常nice」……如此好評如潮,也是讓眾人心服口服了。
英蘭老師榮獲第三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工科組一等獎
浙大首位全職外籍教師,
made in ZJU,made by ZJU,made for ZJU
英蘭作為浙江大學首位聘請的全職外籍教師,開創了浙大全職外籍教師的先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雙重身份——他既是浙江大學的學生、又是老師。英蘭於2002年到浙大深造博士學位,緊接著在浙大完成兩期博士後工作,最終於2012年正式入職浙大。
當談及為什麼選擇申請留校任教時,他表示雖然他的申請環節和審核標準並沒有因為他曾是浙大學子和外籍的身份而減少和降低,但是他仍然無比堅定,這樣的決心很大一部分來源於他對浙大的感恩之情。英蘭說:「浙大哺育了我、養育了我,我做的再多也是不能百分百報答母校,我為有機會回報母校備感榮幸。」因此他毫不猶豫地抓住這個機會把自己貢獻給學校。並且將自己這些年對母校的情感濃縮為一句話:「I am made in ZJU,made by ZJU,made for ZJU」。
回憶往昔,從2002年進入浙大修讀博士學位至今,已經過去18個春秋。在這18年中,很多人曾幫助過他,他都未曾忘卻,尤其是他的導師張國平老師。張國平老師的團隊是農學院作物所首個研究生「五好」導學團隊,張老師「吾愛吾浙,育人為先」的理念深深影響著英蘭。「現在的我身上有很多他的影子」,英蘭的一句話道出恩師對他的影響之深。張國平老師對他觸動最深的地方在於充分關心、潛心培養、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他在讀博期間,從連「你好」都不會說,到理解中國文化、愛上中國,和周圍包容友好的環境也息息相關。和中國同學一起生活、吃飯、學習、玩耍,同時結識一些「brother」的經歷,對於他了解浙大是有一定幫助的。
英蘭老師作為班主任參加學生活動
漸漸地,在張國平老師和身邊人的影響下,他對中國語言和文化漸漸有了自己的認識和了解,從愛上浙大開始,一步步變為愛上杭州、愛上浙江,再到愛上中國。「我和浙大,就如同本科生談戀愛,大一大二認識了解,大三相愛,大四確定彼此。」每一步都來源於內心深處。
努力、負責是他的關鍵詞
從留學生到浙大全職聘請的首位外籍教師,英蘭這一路走來並不平坦。但在他的字典中始終有兩個關鍵詞激勵著他不斷前行,一個是努力,另一個是負責。
由於語言的障礙,初到中國的英蘭遇到了不少困難,但是天性樂觀的他並沒有因此逃避。「困難來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努力去解決。」中國學生需要做幾個小時的事情,他需要花上幾倍多的時間去做完、做好。正因為他的努力,他在拿到博士學位後,便已經下定做一名優秀教師的決心了,這四年間這些付出和恩師的教導已經讓他變得足夠強大,以至於能在中國堅持從事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現在,工作中的他仍堅持「努力」二字,對於需要全中文參賽的全國青教賽,他很自然地說:「困難是有,但是努力嘛,這些不是藉口。」
負責是他生活的第二個關鍵詞,他曾拿過兩次「優秀本科生班主任」稱號,也是浙大第一位外籍優秀本科生班主任。此外,浙大開設的全國首個「一帶一路」國際班的班主任也是他。他的學生一致認為他是一位負責任的班主任。而他的字典中的「負責」不僅僅停留在獨到的教學方法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擔負起育人的責任。他的一位學生說:「他在各個方面都很照顧我們,幫助我們更好地融入中國、融入浙大。」
雖然在工作方面他獲得了如此成就,但他的生活也沒有處處被工作塞滿。平常生活中,他的興趣愛好也非常廣泛,比如跳舞、球類運動、唱歌、跑步……他也喜歡參加一些教職工比賽,感受運動帶來的活力和激情。
一步一步地腳踏實地,讓在2018年榮獲浙江省「西湖友誼獎」的他,如今又在2019「我與外教」全國徵文大賽暨「我最喜愛的外教」活動中獲選2019「我最喜愛的外教」。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願英蘭在未來的日子裡,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
(原題為《獲選2019我最喜愛的外教!他是浙大首位全職外籍教師》。編輯張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