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8年被逮捕之後,「寶塔系」實控人孫珩超「票據詐騙」案終於有了新的進展。
2020年8月24日,寧夏銀川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寶塔集團及孫珩超等犯票據詐騙等罪一案。寧夏前首富孫珩超一手創造的寶塔系石化帝國已經土崩瓦解。
公訴機關指控,2013年以來寶塔集團開始出現大規模虧損,被告人孫珩超作為董事長,明知該集團不符合申請設立財務公司的資格,為解決寶塔集團資金短缺問題,仍然籌建財務公司。
2016年4月,寶塔財務公司成立,孫珩超指使其通過審核籤發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方式進行融資。
2016年4月-2018年10月31日,寶塔財務公司共計審核籤發無真實貿易背景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票據49522張,票面金額284.60億元,至案發未兌付銀行承兌匯票27064張,未兌付金額171.29億元。
寶塔集團債務危機爆發於2018年5月,彼時寶塔財務公司承兌的大量匯票出現到期無法兌現現象。隨後,寶塔集團票據問題愈演愈烈,直到2018年11月公安機關通報孫珩超涉嫌刑事犯罪,次月其被銀川市公安局逮捕,自此「寶塔系」通過票據詐騙的真相浮出水面。
據公開資料,寶塔集團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以石油化工為主,向煤化工、氣化工、煤油化工一體化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民營石化企業,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385位。
寶塔集團擁有七大產業集團,以及一家上市公司寶塔實業(000595.SZ),但今年7月寶塔實業已被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重整。
從股權結構上看,孫珩超直接持有寶塔集團43.79%股份,寧夏泰瑞智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2.1%,而孫珩超對其擁有控制權,穿透後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孫珩超。
2011年,寶塔石化借殼西北軸承上市,登陸資本市場,後改名為寶塔實業。
然而,2013年以來寶塔實業業績連續虧損,2013和2015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億和-1.37億元,同時經營活動現金流也由淨流入轉為淨流出,經營獲現能力持續惡化。
於是,孫珩超想到了成立財務公司助力融資,2016年寶塔財務公司成立後,大量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粉墨登場。
除了財務公司,寶塔集團還成立了寶塔金控,集團及旗下子公司投資或入股的金融機構從銀行、券商到保險經紀、小貸、商業保理、私募基金等幾乎無所不包。
截至2018年三季末,寶塔集團總資產有668.5億,其中淨資產327.94億元,而其造假票據規模相當於淨資產的85%,債務黑洞十分龐大。
最終紙包不住火,在財務公司成立兩年後,寶塔集團票據暴雷,後寶塔實業也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670億資產的「寶塔系」轟然倒塌。
孫珩超出身於一般家庭,1983年從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寧夏中衛縣檢察院工作,一年後調入蘭州大學任教,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3年,孫珩超離開高校「下海經商」,創辦甘肅商務代理公司,出任甘肅省商務聯合會會長,卻在兩年後因100多萬貸款未收回被法院封大門。
寶塔集團董事局主席孫珩超
1997年,還清債務的孫珩超回到老家寧夏,收購了瀕臨破產的寧夏國營南梁農場化工助劑廠。在他的經營下,不到半年工廠竟起死回生,營收翻了三倍。
1998年,國家整頓地煉廠,加工能力100萬噸/年以上的大多劃歸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國有石油公司,加工能力不足100萬噸的面臨關停並轉。
而受益於法學出身、在機關待過的政治敏感,孫珩超從報章的字裡行間嗅出商機,調用一切資源擴張工廠、加裝設備、提升技術、嚴抓環保。
自90年代末至今,寶塔石化的煉油規模從最初3萬噸、5萬噸,一路飆漲至500萬噸、1500萬噸、2300萬噸,完成了一次次魚躍。
在發展煉化業務同時,孫珩超還伺機併購、投資、開發了眾多酒店、油田、煤田、溼地等優質資源,在多條業務上齊頭並進。
2015年,寶塔集團成為西北首家、也是西北唯一一家獲得原油使用資質的民營石化企業,取得進口原油配額616萬噸/年。
至此,「寶塔系」已形成以石化為主,擁有100多家子公司、200座加油加氣站、1.5萬員工、670億資產的寧夏民營企業龍首,西北第一煉化巨獸。
隨著商業版圖的擴大,孫珩超身家暴漲,2010和2016年兩奪「寧夏首富」,2018年胡潤百富榜其身家超過15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從三尺講臺走下來的孫珩超創辦銀川大學,該校是寧夏最具規模的本科院校之一。
從大學教授到寧夏首富,再到鋃鐺入獄,孫珩超的人生可謂跌宕起伏,而「寶塔系」起家於煉化,卻在激進擴張中死於金融,不禁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