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香港坐地鐵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香港地鐵一角

  前幾天,我和好友一起從北京五棵松坐地鐵到北土城,從1號線倒2號線,再倒13號線,再倒10號線,每次倒車都要上上下下拐來拐去的五六分鐘以上,這讓好久不坐地鐵的我十分眩暈,抱怨北京地鐵換乘複雜,好像迷宮一般。

  「在臺北、香港坐地鐵什麼感覺?」好友笑著問我。「香港地鐵高效、漂亮;臺北捷運人性化、藝術化。」我回答說。 

  去香港坐過地鐵的人,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換乘方便」。任何兩條交叉的地鐵線路,必有相鄰的兩個換乘站。換句話說,下了地鐵,對面就是換乘站。這樣的設計有效緩解了換乘站慣有的巨大人潮。另外,香港地鐵內的商業形式非常豐富,有超市百貨,還有咖啡、快餐等店鋪,累了渴了就坐下來喝上一杯飲品。

  香港地鐵非常亮麗,尤其是迪斯尼線路。車廂裡每一段都擺放著可愛的迪斯尼卡通動物,十分有趣。下車後,看到的是綠色的站臺,弧線形的頂棚,流線型的花樣大理石板。等車的人們坐在乾淨的樓梯上,聊著笑著。

  再說臺北的捷運,其人性化設計和細節更勝一籌。比如,臺北的捷運有種很貼心的服務,如果你身體不舒服但擔心捷運裡沒有人讓位給你坐, 可以去服務臺要一種貼紙貼在胸口。這樣,看到有貼紙的人,乘客大多會主動讓位。 

  臺北捷運在月臺中段還有婦女專用的候車區,在那個候車區域有加強監視系統,避免有錄像死角。我在臺北乘坐捷運第一次看到這個標識,著實感動了一番,臺北捷運設計中對婦女的關愛在細節上體現的這麼自然。

  其實,這樣的細節在臺北的捷運處處可見,比如為殘障人士和孕婦設計的電梯;比如來車前還有語音提示,還會有燈光信號方便聽力不好的人。就連為老人等設計的座椅都會叫做好聽的「博愛座」,比起北京地鐵中的「老弱病殘座」好聽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臺北的捷運等候站臺中,總會看到許多藝術展覽品,有雕塑,有油畫,還有許多展覽活動。你經常會看到有等車的人,或者在藝術品前拍照,或者幾個好友在畫像前欣賞。捷運月臺有一種濃濃的文化氣息,讓人心靜。

  在現代文明社會,地鐵車廂就是社會文化的最好縮影。北京的地鐵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比如快速,比如路線發達,當然,北京地鐵很便宜,兩元錢隨便坐,這很大程度上讓百姓得到了實惠。更希望,北京地鐵在變化中,會參考臺灣捷運、香港地鐵的優點,會越來越好。

 

 

【人民網】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臺北地鐵:旁邊有座沒人坐 文明細節無處不在
    明明旁邊就有座位,可沒人去坐;  上下扶手電梯,乘客都齊刷刷一字靠右;  列車還沒駛入,乘客已整整齊齊按指示線排好隊;  便利的手機充電設施、婦女夜間候車區、哺乳室、無障礙親子廁所等以人為本的服務,周到貼心,細緻周全;  ……  這就是記者每天乘坐檯北地鐵——捷運,觀察到的一個個文明細節。
  • 臺北地鐵站裝了遊泳池,需要穿泳衣坐地鐵麼?
    這個項目設計師不少花費功夫,直接把遊泳池搬進了地鐵,毫無違和感的設計當小編看到圖片第一眼時候以為地鐵真被奄了,嚇得小編不得不穿件泳衣往下看。臺北地鐵站的項目是為了吸引要到來的:2017夏季大運會大運會是繼奧運會之後的第二大國際體育賽事,並在8月18日的時候在臺北舉行。
  • 坐捷運,玩臺北
    簡單臺北捷運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地鐵,在臺北旅遊,只要走遍每一個站點,基本上整個大臺北都算玩遍了,因為臺北捷運系統連接了臺北市與新北市各地,不僅可以坐著捷運去逛誠品書店,更可以坐著捷運去淡水看日落,包括換乘,兩地相距大約40分鐘路程。
  • 臺北的「地鐵文化」
    臺北捷運的收班時間很晚,有幾條線路近期還在研討通宵運營。  臺北捷運的路網規劃也值得一說。除了文湖線,換乘步行距離被設計得最短,不是在原列車的對面,就是一個扶梯的距離。習慣了北京地鐵的繞來繞去,我頭幾次坐捷運時總是悶頭往前跑,爬了幾級臺階才反應過來,「哦,原來走過了,哈哈!」
  • 香港人,臺北人,到底誰比較有禮貌?
    開大門的時候,前面的人總會看看後面是否有人才鬆手;你為別人做個舉手之勞的事兒,也會收穫一大堆的「唔該曬」。媽媽為年幼的孩子準備餐食,呀呀學語的孩子首先要學會說「唔該媽咪」。「唔該」的意思就是「麻煩你了」和「謝謝」的雙重表達。在香港一路生活下來,才知道自己最初看到的只是皮毛。香港人確實比較有禮貌,但是也要看和誰相比。
  • 桃園機場地鐵票價出爐!與臺北地鐵裡程不累計 民眾跳腳
    圖/報系資料照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2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桃園地鐵公司針對機場地鐵票價,今與雙北市府等召開票價審議委員會,票價維持原方案拍板通過。機場地鐵基本票價30元(新臺幣,下同),轉臺北地鐵、公交車與使用電子票卡,皆無裡程累計等優惠。不少新北市民眾跳腳,認為票價太高吃不消。
  • 臺北的「地鐵文化」-中新網
    臺北的「地鐵文化」 2018-10-12 08:26:42「地鐵文化」  臺灣人把地鐵叫做捷運。記者在臺北的每一天,幾乎都和捷運密不可分。「無車一族」都喜歡乘捷運出行,乾淨、舒適、準時,看著路線圖上的一個個車站名,仿佛就看到自己在臺北的一段段生活軌跡。  臺北捷運上的乾淨和舒適程度,讓我這個坐慣了北京地鐵的人初時還不太適應。付費區內禁止飲食、小聲交談,乘客不會聞到韭菜包子和大蔥餃子味道,有的只是淡淡的香水味。
  • 感受臺北地鐵裡的文藝範兒(圖)
    圖自環球網  對於第一次去臺北旅行的人來說,那裡會給你留下怎樣的關鍵詞——有序、整潔抑或友善、悠閒。文藝清新,是《環球時報》記者心中臺北氣質的首選形容詞。這濃厚的書卷氣不只穿梭於誠品書店捧著書本的身影裡,也不只停留在收納奇珍異寶的臺北故宮中。當你行走在臺北繁忙而有序的地鐵,就會發現臺北的文藝氣息也刻在那裡的每一個角落。
  • 坐捷運玩臺北 挖掘城市「骨」和「肉」
    簡單  臺北捷運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地鐵,在臺北旅遊,只要走遍每一個站點,基本上整個大臺北都算玩遍了,因為臺北捷運系統連接了臺北市與新北市各地,不僅可以坐著捷運去逛誠品書店,更可以坐著捷運去淡水看日落,包括換乘,兩地相距大約40分鐘路程。
  • 禮讓和自律,感受臺北的「地鐵文化」
    臺北南港捷運站裡的幾米漫畫。臺灣人把地鐵叫做捷運。記者在臺北的每一天,幾乎都和捷運密不可分。「無車一族」都喜歡乘捷運出行,乾淨、舒適、準時,看著路線圖上的一個個車站名,仿佛就看到自己在臺北的一段段生活軌跡。
  • 詳訊:臺灣今天上午發生6.2級地震 臺北地鐵停駛
    詳訊:臺灣今天上午發生6.2級地震 臺北地鐵停駛 2002年5月15日12:25    中新網香港5月15日消息:臺北訊,今天上午11點46分,臺灣地區發生規模達芮氏6.2級的強烈有感地震。
  • 臺北捷運(地鐵)
    規劃及在建線路   臺北地鐵至2021年計劃建成230公裡路網,平常日每日運量預測可達360萬人次。建設中的捷運新莊線CK570C區段標自臺北市重慶北路三段大橋國小站(O8)西端起,沿民權西路北側西行,穿越淡水河後向西南沿三重市重新路一、二、三段至捷運路路口(原福音街)轉沿捷運路經二重疏洪道前疏洪東路一段為止,全長約3.2公裡,包括臺北橋站(O7)、菜寮站(O6)及三重站(O5)三個地下車站。   以臺北橋站為例可以看出在建線路的建造特點。
  • 臺北以捷運推觀光 市長坦承想了解北京地鐵安保
    臺北館人潮如湧,臺北市長郝龍斌突然現身會場。6月26日抵京的郝龍斌,此次是作為臺北觀光推廣大使、到京行銷臺北購物節和臺北觀光的。   臺北館這次設計主題是「坐捷運(即地鐵與城鐵的總稱),遊臺北」,館內設計也以臺北捷運為背景。「推廣大使」郝龍斌介紹,臺北捷運路網密集,且串連各主要商圈及景點,市民和觀光客30分鐘內即可在城區內快速往來,觀光旅遊購物都方便。
  • 臺北地鐵票價比北京貴 服務還不錯
    原標題:臺北地鐵票價比北京貴 服務還不錯 南港展覽館站裡繪有幾米的作品。  記者駐臺期間恰逢臺北捷運(地鐵)信義線剛開通,提供一個月的免費試乘。這條線路因途經中正紀念堂、臺北101大樓、世貿中心、通化街夜市、大安森林公園等,串聯起不少臺北熱門景點,因而頗受關注。比如,旅客從中正紀念堂搭捷運前往臺北101/世貿站,購買IC代幣單程票票價為20元(新臺幣,下同),但通車優惠期間不計費。臺北捷運局表示,一個月內受惠旅客預估有1000萬人次,優惠總金額約4800多萬元。  北京地鐵要變更收費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 臺北捷運(地鐵)交通詳解
    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地鐵)系統,簡稱臺北捷運、北捷,是服務臺北都會區的大眾捷運系統,目前全臺只有臺北、高雄兩地有捷運(地鐵)。
  • 臺北鬧市區又開通一條地鐵
    新華網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查文曄 何自力)臺北捷運(地鐵)信義線23日下午舉行通車典禮。信義線途徑中正紀念堂、大安森林公園、臺北101大樓等著名景點,將為臺北市民出行與遊客觀光增添新的便利,該線路將於24日正式運營。
  • 臺北由於臺北桃園機場正在修理跑道
    3、地鐵地鐵,也就是捷運。我們出行基本是就是靠它了,大部分時間人不多,有的時候上車還有座位。特別要說的是,車廂裡面有博愛座,一般就算是車上沒有人,也不會有年青人坐的,所以大家也就不要坐了。5、臺鐵這個主要是大家去臺北周邊的交通工具,比如去基隆、瑞芳、九份等等。有兩大類車型,一種是快車,一種為區間車(慢車)。區間車實在是很慢,而且多為自由座,就像地鐵一樣,有座就坐,沒座就站著。
  • 臺灣輿論反思臺北地鐵血案:他的仇恨從何而來?
    5月21日下午,臺北地鐵發生了駭人聽聞的隨機殺人案。臺灣東海大學大二學生鄭捷手持尖刀,在板橋南港線的車廂裡進行了一場屠戮,造成4人死亡、21人受傷。兇案發生,全島震驚。雖然臺北市、新北市事後亡羊補牢,加派警力駐守地鐵以安定人心,但是,連日來,很多人患上地鐵恐懼症,他們改搭公共汽車或者打車。
  • 臺北捷運見聞錄 看臺北地鐵什麼樣?(圖)
    海外網6月18日電 聯合早報網發表署名郭茗基文章談及臺北捷運。     近日到臺北自由行,第一件事便是前往臺灣首間通宵書店,那就是著名的誠品敦南店。我由西門站出發,有五個站之遙,到忠孝敦化站下車,一路上所看到,聽到及體驗到的,都可以讓我們的SMRT企業(新加坡地鐵公司)借鑑。
  • 香港地鐵
    這條路線將香港地鐵裡程增至37公裡。港島線共有14個車站,包括12個地底車站、1個地面車站及1個架空車站,而魚湧站是在1982年3月才落實興建的。  1985年5月31日,港島線(金鐘至柴灣段)通車。同時,地鐵列車全面增至8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