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出生到掌握語言,一般需要3-4年的時間,而語言發育的關鍵期是2-4歲。
專家認為,9個月到24個月(2歲)是理解語言的關鍵期,2歲到4歲是表達語言的發育關鍵期。此時學習語言效果最佳,而且獲得的語言習慣最容易長期保持下去。
什麼是語言關鍵期?
語言關鍵期
關鍵期是對孩子某項技能發展最敏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一種或幾種技能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為今後的繼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果在這個時期缺少適當的環境刺激,或者說錯過發展的關鍵期,再去彌補就十分困難,甚至這種技能不會再產生,成為終身的缺陷。
語言發展弱的原因
1、母乳吃的少或者根本沒有吃。
2、錯過了口腔敏感期(嬰兒3-6個月為口腔敏感期)。
3、口腔觸較刺激不足。
4、感較統合-本體覺弱,導致大腦對口腔肌肉的控制能力弱,從而引起語言發展遲。
5、感覺統合--前庭感覺發育弱,前庭覺發育弱容易導致孩子接收信息的不完整,空間混亂,思維和語言不統一。
6、感覺統合--觸覺防禦過度,觸覺失調容易造成幼兒膽小、依賴、怕黑、社會交往弱、情緒控制弱,社會化問題出現,語言會受到觸覺敏感的限制。
口語表達的第一個關鍵期
語言發育第一期---單詞句階段:從孩子出生第12個月到18個月之間。這個時期的幼兒往往會用一個簡單的詞彙代替和表達完整句子所包含的意義。會用手勢、表情等輔助表達自己的意願。
語言發育第二期---多詞句階段:從第18個月到第24個月之間。由於這個時期的幼兒對周圍的環境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認識,孩子的詞彙量迅速增加。孩子運用兩個或者三個不相關聯的簡單詞彙代替表達完整句子的意思。
語言發育第三期---簡單句階段:24個月到36個月之間。這個期間的孩子詞彙量明顯增多,會運用邏輯性較強,含有主語謂語的簡單句子。
孩子在兩歲左右,開始進入口語表達的第一關鍵期,2-3歲,口語表達變得豐富,雖然還經常有含糊不清的語言出現,一是孩子成長發展規律使然,這個時候,鼓勵孩子多去講、去說,不要嫌孩子話多!
書面語言關鍵期
四五歲的孩子可能會變成「小話嘮」,家長不要嫌煩,耐心地解答他的問題,並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巧妙地利用機會教他識字,滿足求知慾;對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家長要注意自身說話的發音、語速,適時糾正孩子的口吃現象。
同時4-5歲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教育的主要基礎是在5歲前建立的,它佔了整個教育過程的90%。
據研究,這個時期的幼兒會運用已經掌握的詞彙表達自己意願,簡單描述內心想法,發音正確,學會了組詞成句的規律。但是簡單句仍然在生活中佔有一定比例。
隨著歲數的增加,簡單句被越來越多的複合句所代替。他們已經掌握了很多字的讀音和意義,就差和字形掛鈎了。在某種意義上說,識字已經成為他們自身發展的一種迫切需要。
口語表達第二關鍵期
我們大腦獲得信息當中,視覺信息佔83%,聽覺信息佔11%,味覺、觸覺、嗅覺三項信息佔6%,這說明人生的大量信息是從書面語言中獲得的。
根據語言學習的規律「聽—說—讀—寫」,識字和讀書對於五歲左右的幼兒不僅是應該的、可能的,而且是一種迫切需要。正因為如此,我們會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認字特別感興趣,你拿著小畫冊對給他一個一個地念字,他們會認得很快,記得也牢,沒幾天一本畫冊上面的字就都認識了。
所以,在孩子5-6歲這個階段,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漢語詞彙,多進行造句子,發展他們的想像力、語言表達能力,多進行閱讀,從指讀開始,發展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如果您有任何關於孩子成長、多動問題、語言問題、注意力等相關方面的問題想要諮詢,歡迎關注: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下方留言或評論,會儘快幫您做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