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豬強過虎?在東北虎的地盤上,就數野豬被吃得多

2021-01-09 獅虎豹三兄弟

「一豬二熊三老虎」,這句東北俗語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也走出了東北地區,成了全國大多數人們都知道的事兒,因此也有很多人以此為依據,認為陳年大野豬,其戰力甚至比老虎、熊還要高,是森林中的「無冕之王」。

事實上部分人對這句東北俗語的理解是存在誤區的。根據我查證的資料來看,其實這個排序只是基於對人類而言的威脅程度,野豬暴躁,成群結隊毀壞莊稼,給農民帶來的損失更大。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說古時人們主要過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東北多森林,林中獵物豐富,所以的人們,大多過著上山砍柴打獵的生活。獵戶們遇見老虎的時候,多數躲避不及,哪敢上前攻擊?而遇見野豬的時候,往往會毫不猶豫攻擊,所以以往的獵人,因野豬受傷的人數最多。

另外,上山砍柴的人們,遇見野豬多數也會拿著柴刀就上,殊不知野豬也並不好對付,所以一般的樵夫,也容易因野豬而受傷。久而久之就傳出了這麼一句俗語,意在警醒人們,野豬的危險程度,不亞於老虎和熊。

黑熊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生產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多數農民已經摒棄了原始的農耕生活,用上了現代化的農業方式,而山中的獵物,數量也已大不如前。

可以這麼說,全國大多數人對野生動物其實是沒有太大概念的,因為「一豬二熊三老虎」俗語的緣故,讓不少人覺得大野豬的實力是能與虎比肩,甚至是強過虎的,事實真的如此嗎?根據科研資料顯示,在東北虎的地盤上,就數野豬被吃得多。

東北虎

東北虎的飲食構成分析

在我國東北部分地區及俄羅斯遠東地區,雖然這裡的環境不如熱帶叢林,但山林密布,亦有著較為豐富的動物資源,其中以東北虎、遠東豹、棕熊、黑熊等知名度最高,其中東北虎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抑制著大多數食草動物及部分食肉動物的種群發展。

由於東北虎生存的環境較為原始,野生有蹄類動物種類和數量都比較豐富,所以包含老虎在內的眾多食肉動物,它們對獵物的選擇自由度都很高。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一項針對錫霍特山脈地區的生態研究數據顯示,發現東北虎偏愛中大型的有蹄類獵物,其中佔比最大的是馬鹿,其次為野豬,第三的則是狍子。

其實是可以預見的,東北虎作為一種大型食肉動物,其多數體重超過200千克,一頓需要進食大量的肉質,如果像小型捕食者一樣獵取一些老鼠、青蛙等小動物,則需要頻繁捕食,雖然難度較低,但顯然不划算。

相對而言,一次捕獲較大的獵物,則能夠提供好幾天的食物來源。

另外,老虎是一種謹慎的大貓,在非必要的情況下,它們很少向超大型的有蹄類動物發起攻擊,因為作利弊衡量之後,也是不划算的。

捕食超大型的獵物,首先要承擔的就是獵物反抗的風險,並在野生動物中,體型越大,往往代表著實力越高;其次還需承擔的風險就是「為他人做嫁衣」。老虎有藏食的習慣,中大型獵物,短期之內能吃完,超大型獵物,則意味著要多吃幾頓,那麼被其他具有「清道夫」屬性的捕食者發現的概率就會成倍遞增。

綜合來看,顯然馬鹿、野豬這一類的獵物,是最合適的,其次它們的獸群龐大,數量較多,容易獲取。

野豬是基礎獵物

野豬的繁殖能力非常旺盛,這點從各地的新聞報導裡面就可以看出來。受人類過度捕殺及棲息地破壞所影響,我國多數森林裡面的野生動物數量銳減,其中就包括野豬。

但是自20世紀末起,得益於人們對環境和動物的保護,野生動物的數量開始增多,其中就包含野豬。雖然生活在城市裡面的人可能感受不到,但全國不少地方的野豬已經開始泛濫了,它們成群結隊毀壞農田,令當地農民很苦惱。

雌野豬的孕期很短,通常是4個月左右,所以它們一年能生兩胎,且一胎產仔數高達4-12頭。小野豬在一歲之後便進入成年期,這就意味著不久之後它們也能進行繁殖了,由此可見,一頭雌野豬,其一生是能夠產下數量可觀的後代的。

野豬不僅繁殖率高,它們的存活率也很高,因為野豬是雜食性動物,無論是動物的腐肉、蛋類、還是植物性質的食物,它們都是來者不拒,所以在沒有天敵捕殺的情況下,小野豬通常能活到成年。

正是因為野豬繁殖能力足夠強悍,加上體型適中,所以很多森林裡面的中大型捕食者,都將野豬放在了主要獵物的位置上。

在我們提到的針對錫霍特山脈地區的生態研究裡面,專家們也發現了當地灰狼的飲食構成裡面,野豬也佔有較大的比重,排在了第四位。

就如同北美地區的白靴兔、高原地區的鼠兔一樣,野豬在歐亞森林裡面,也是基礎獵物,是一眾中大型捕食者的獵食對象。

野豬戰力被嚴重過譽了

很多人說陳年大野豬不僅體型龐大,而且它們常年用皮膚磨蹭樹幹、泥土,其皮膚已經變得十分堅硬厚實了。

另外,最重要的是野豬雖然沒有貓科動物般專業的食肉裝備,但有長長的獠牙,獠牙上布滿的細菌,一旦擊中對手,便能給對手帶來致命的貫穿傷。

對野豬的這類描述,本質上是對的,但卻存在誇大的現象。野豬磨蹭皮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寄生蟲以及撓癢,並非是為了使皮膚增厚變強,況且從它被捕食的情況來看,野豬的皮膚並不能抵擋住老虎的利爪。

野豬雖有致命的獠牙不假,但它的行動受限制較多,無法做到貓科動物般靈活,所以在日常的對線中,野豬很難用獠牙傷到捕食者。野豬似乎也並沒有將自己的獠牙當成是主要的攻擊裝備,相對而言,野豬脾氣暴躁,最常用的招式就是橫衝直撞。

總的而言,人們對野豬的戰力是過譽了的,即便是陳年大野豬,在東北虎的生境內,也是被捕食的對象,只是相對來說,捕食這類野豬的難度要更大一些,你們認同嗎?

(關注我,看有趣有料的動物知識。)

相關焦點

  • 為套吃野豬肉 男子殘忍殺害東北虎獲刑10年(圖)
    9月8日上午,黑龍江省東方紅林業局居民到東林林場撿山核桃,在位於林場1林班的地方發現一具東北虎屍體。接到報案,林區公安局立即趕赴現場。經勘查發現,被害的老虎是一隻野生成年雌虎,身長1.55米,加上尾部長2.38米,肩高0.54米,體重97公斤。在它前進的方向只發現了野豬的足跡,說明它在死前仍然在追野豬。地上的虎毛和虎爪的痕跡清晰可見,顯然它在死前經過一陣掙扎。
  • 老虎真的能捕食體重300多公斤,皮糙肉厚橫衝直撞的野豬?
    東北虎毫無疑問是當今自然界中最擅長獵殺野豬的猛獸,虎對豬的掠食主要集中在秋冬兩季,野豬在東北虎的食譜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對於東北虎來說野豬是僅次於馬鹿的主要食物來源。東北虎對於野豬的掠食沒有明顯的傾向性,即不分年齡性別只要有機會虎就會發動進攻!野豬雖然是一種強悍的猛獸,在沒有退路時會進行兇猛的反擊,但在面對東北亞森林裡最強大的猛獸老虎(野生極端體重約350kg)時,野豬的反抗幾乎起不到作用。老虎揍野豬,硬上就可以了。孟加拉虎能幹掉體重半噸到一噸的白肢野牛,揍野豬就跟玩似的!
  • 【虎!虎!虎!東北虎】
    東北虎性情兇猛孤僻,喜歡獨居,各有一定的活動領地。儘管虎被稱為"百獸之王",但在兇殘方面也有不足之處,恰如東北地區的獵人們所言:"一豬二熊三老虎"。人們又稱老虎為"豬倌",因為老虎為獵取獵物,往往尾隨在大幫野豬後邊伺機偷襲,有時則尾隨在豬群後數天,於是人們稱它這種尾隨野豬群的活動為"豬倌放豬"。
  • 600斤的野豬能打過東北虎?一場決戰即將上演,鏡頭拍下全過程!
    600斤的野豬能打過東北虎?一場決戰即將上演,鏡頭拍下全過程!提起野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野豬作為一種雜食性動物,其適應環境能力強,繁衍速度快,在動物界佔據著一定的地位,俗話說「一豬二熊三老虎」。豬既然可以拍在首位,如果遇上老虎它們又會是怎樣的一場角逐呢,600斤的野豬能打過東北虎?一場決戰即將上演,鏡頭拍下全過程!視頻中一隻正在覓食的老虎碰上了一群野豬。
  • 虎!虎!虎!東北虎
    當時走了很遠,走了五六裡路的時候看到東北虎了,當時距離老虎特別遠,但我們想把鏡頭拍得更好一些,就繼續跟著東北虎,大約跟著有20分鐘,我們邊跟邊拍,老虎也是繼續往前走,但走得特別吃力。這時它可能是發現我們了,當時它嘴裡叼著東西,就反撲過來,攆我們來了。當時我們看到虎攆來的時候看虎就非常模糊了,因為雪特別大,看見虎奔跑的時候,爪子上帶著雪花在飛呀。當時我就覺得這下生命可能到終點了。
  • 野生東北虎有多恐怖,東北虎的戰鬥力有多強
    說到老虎就不得不提東北虎,在俄羅斯也稱之為西伯利亞虎,作為現今世界上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其中雄性最長可達到3米左右,尾巴長約一米,體重可達到350千克,差不多四五個成年人加起來才有它的體重。作為頂級掠食者,它們路過的地方其它動物都只有繞道而行。
  • 大棕熊有多可怕?東北虎都命喪其口!
    雌虎捕殺了一頭野豬。雌虎帶著幼仔離開獵物返回巢穴途中,與一隻遊蕩著進入了該區域的大棕熊遭遇。在戰鬥中棕熊殺了雌虎。棕熊也受了重傷,之後他吃掉了野豬和雌虎。1956年末,由於缺乏食物,很多棕熊沒有入穴冬眠,到晚秋仍在外面遊蕩。一隻雌虎帶著她長成的小公虎(三歲)襲擊了一群野豬並殺死了其中一頭。雌虎離開了獵物,將小公虎獨自留下。
  • 野豬有多強悍?它甚至什麼都不做,就能讓別的動物瀕臨滅絕
    今天來說一種大家很熟悉,但是卻較少博主會提到的動物:野豬,全世界的野豬雖然在外形上多多少少有些差異,比如烏蘇里大野豬體型龐大,而我國南方一些野豬普遍偏小,但它們在很多方面的表現上,都是一致的。由於野豬數量較多,且相對不懼人類,在以前人們上山打柴的時候,遇見野豬的概率要遠遠大於遇見黑熊、東北虎,而野豬性情暴躁,人類弄出的動靜極有可能激怒它,從而引發野豬衝撞人類。野豬皮糙肉厚力氣大,一般的砍柴人不是它的對手,事實上在東北的農村裡面,因野豬受傷的人不在少數。
  • 衝進南京城的野豬們
    下一秒,一隻通體黑毛的大傢伙撞上了店門,「咣」得一聲,玻璃門翻轉了180度,湯文倩的尖叫聲隨即響起。那之前,她用餘光瞥到過這個體格壯碩的傢伙從十來米開外的小門進了商場,「以為是哈士奇」。奶茶店位於商業街最裡面。
  • 中國農村野豬泛濫,偶爾還敢咬人,為何上不了廣東老百姓的餐桌?
    由於野豬並不著急上餐桌,長得也比家豬慢,吃飯不挑食,是一種雜食性動物,雄野豬長著兩對犬齒,可用來挖掘地洞和攻擊其他動物,具有一定殺傷力。而且野豬繁殖能力強,一年生兩胎,一胎生8到12隻豬仔,因此被當作獵物被引入美國、巴西等國家,並且泛濫成災,被ISSG列為了世界百大入侵物種。
  • 農村野豬多,一般什麼地方做窩,農民是怎麼在山上找到野豬窩的?
    近幾年來隨著農村保護環境的意識越來越強,環境得到了得大的改善,各種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因此,農村的野豬也就得到了保護,繁殖越來越快,發展到現在已經泛濫成災,毀壞莊稼,破壞農業生產。這樣一來很多地方,農民種田生產糧食受到很大的影響,嚴重地威脅著糧食生產,造成年年糧食減產或者絕收。
  • 野豬一般在什麼地方棲息,如何辨別野豬的棲息地?
    野豬是一種備受爭議的動物,爭議的原因是它對莊稼和人有著極強的破壞力和殺傷力,而同時野豬又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準捕殺。這也就導致了在「人豬大戰」時,人處於弱勢的一方。而且由於野豬食性雜,繁殖能力強,目前許多地方已經出現了野豬泛濫的態勢,因此,合理的保護和控制野豬的數量是勢在必行的。
  • 野生東北虎最新消息,2019年野生東北虎數量及狀況良好!
    野生東北虎數量目前在一個什麼區間,根據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追蹤發現,2019年野生東北虎的數量處於穩定上升趨勢,其中約有550隻野生東北虎都分布在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境內數量在25隻左右,不過由於各種因素影響,還得注意對東北虎的保護,首先普遍野生動物保護法,較少林區的破壞,排除野外狩獵用的陷阱
  • 為什麼野豬越來越多?它沒有天敵嗎?知道它的力氣有多大就明白了
    野豬的力氣和破壞力有多大?確切的說,野豬的破壞力是一般人能夠估量的,即便就是森林裡的大樹也經常被野豬撞得斷裂。現在很多山區農村都有野豬泛濫的跡象,很多新聞也有報導過野豬闖進城市便利店、飯店等公共場所的情況。野豬是二級保護動物,要保護它,我們也就有必要了解它。
  • 野豬一般在什麼地方做窩,怎麼在農村山上找到野豬窩
    ,叫我大哥幫助他趕跑野豬,因為他發現山上野豬下來了,跑到生產隊地裡吃玉米 ,我大哥就幫助他把野豬趕跑了。我聽到這個消息,白天我大爺回家的時候,我就跟他打聽野豬的情況,因為我長這麼大從來沒看見過野豬 ,我就央求我大爺叫他帶我去找野豬,我大爺說這野豬也沒有固定的地方,也不知道它們在山裡什麼地方住,我是不依不饒後 ,非得帶我去找野豬不可,我大爺真是有耐心到底滿足我的要求,帶我到山上找野豬 ,在山裡走了一個小時,也沒有找到野豬的蹤跡 ,只是看到有幾個野豬的窩 ,就是野豬躺過的地方 ,還有很多野豬糞
  • 野豬一般在什麼地方做窩,在大山上怎麼找到野豬窩?
    提到野豬這個物種,相信很多農民都非常多頭疼,尤其是最近的這幾年裡,國家對野生動物下達了「禁止捕殺」達指令,野豬在此禁令的庇護下,開始大量的繁殖,隨著野豬數量達慢慢增多,越來越多地區的農民開始抱怨野豬禍害莊稼的現象,並也紛紛向當地村委會反應情況。
  • 華南虎體型不如東北虎和孟加拉虎,為什麼能夠多次形成「虎災」?
    在現存的6個老虎亞種中,華南虎是體型第二小的存在,它僅比最小的老虎亞種蘇門答臘虎大不到20%。因此,相對較東北虎和孟加拉虎來說,華南虎確實要小很多。但是,歷史上東北虎和孟加拉虎作為大型的虎從來沒有過造成大規模的虎災,而偏偏是體型較小的華南虎卻在我國的歷史上有多次虎災的記載。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鏽湖旅館野豬第五關怎麼過?野豬先生攻略
    鏽湖旅館野豬第五關怎麼過?鏽湖旅館是Cube Escape系列的作品,那麼我們要怎麼通關鏽湖旅館野豬的第五關呢?小編已經準備好了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野豬毀壞了莊稼,但捕捉野豬又判刑,到底應該怎麼做?
    不能機戒搬用某個法律條款,保護野豬是當時森林少野豬也少的情況制定的條款而現在情況已經反轉,森林多了野豬也多了而且泛濫成災。我們那裡退耕還林有十五六年了吧,慢慢的上山長慢了茂密的樹林,就是今年聽家裡人說發現野豬出現在離生活區不遠的地方,好多家的玉米地都被禍禍了很多,你說打也不能打,抓也不能抓。農民損失的莊稼怎麼辦,現在農村裡都是孩子老人比較多,種地的也不是太多,都是各做各的,萬一獨自去地裡招 野豬傷害了怎麼辦。
  • 美國大批野豬,山頭泛濫成災,帶來巨大損失,為什麼不抓來吃?
    野豬數量降低說明,我國人與自然的協調指數失去平衡,人類對野豬生存帶來威脅。我國的野豬是保護動物,在美國野豬卻很讓當地居民頭疼。山頭和平原上常能見到野豬,野豬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損失,同時相關部門要耗費數十億美金和野豬鬥爭。相關數據表明,美國野豬數量達一百五十萬頭以上,數量在持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