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洲國際二次IPO成功 董事長萬隆身價近40億港元

2020-12-23 經濟網

萬洲國際董事長萬隆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肖翊I攝

募資縮水,鼎暉等放棄減持 

【金融·資本】萬洲國際二次IPO闖關成功

董事長萬隆身家近40億港元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 | 北京報導

三個月後,萬洲國際捲土重來。

2014年8月5日,萬洲國際董事長萬隆在香港鳴鑼,萬洲國際(0288.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

萬洲國際此次IPO發行價為每股6.20港元,募集資金152億港元。當日上午開盤後,其股價最高漲幅高達9.7%,最終報收於6.66港元,全天共成交32.02億港元。

「我不擔心以後股價發展,認為只要公司業績好就能帶來持續發展。」萬洲國際董事長萬隆如是表示。以上市當日萬洲國際收盤價6.66港元計算,萬隆所獲股權市值超過38.16億港元。

相比4月份半途中止的首次赴港上市之旅,在歷經坎坷之後,萬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回顧整個萬洲國際衝擊香港IPO的過程,臺前幕後的種種表現值得仔細回味。

一場資本與市場的博弈

如果按照最初的計劃,早在三個月之前的4月30日,就應該是萬洲國際掛牌的日期,但因為遭遇募資規模縮減、認購不足等「滑鐵盧」,萬洲國際IPO被迫中止。

「萬洲國際套現的意圖太明顯了,它不但背負巨額債務,又採取對管理層巨額獎勵,以及PE股東急於套現,所以遭到投資者拋棄。」 對於萬洲之前IPO流產,一位外資投行高層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在萬洲國際首次路演的時候,這家全球最大的豬肉製品企業描繪出一幅雄心勃勃的藍圖:擬在港發行股份36.55億股,集資規模約292億至411億港元。如果成行,此舉將成為自2010年以來香港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發行,甚至還有希望創香港IPO之冠。

但是,港股市場並沒有成為萬洲國際的「提款機」。2013年9月,萬洲國際以「成功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名義,一次性獎勵董事長萬隆和執行董事楊摯君8.187億流通股,按萬洲國際上市文件的募資預期計算,這筆巨額獎勵接近融資額的1/6。現年僅40歲的楊摯君,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主要操盤人之一。

而且在最初的招股書中,史無前例地動用近30家承銷商,機構股東鼎暉計劃通過IPO賣出4.55多億股萬洲國際,加上高盛、新天域等機構股東、老股東將減持7.31億股,佔到全球招股規模的20%,這可嚇壞了投資者。

消息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萬洲國際最後把集資額從最多時的53億美元縮減至19億美元,但是摩根史坦利在沒有鎖定任何一家基石投資者的情況下就硬推IPO,導致萬隆等公司高管比較被動,最後不得不中止IPO。

在吸取了教訓之後,在第二次發行中,萬洲國際不僅取消了存量發行,並且鼎暉等機構股東還與公司管理層籤訂了禁售協議,其中,管理層持股鎖定3年,鼎暉等機構股東持股鎖定一年。

一名接近萬洲國際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鼎暉等機構股東在協商後,做出讓步,同意在上市後選擇合適的時機再退出。因此,在萬洲國際和PE(私募基金)均做出讓步的情況下,在7月24日至7月29日的公開發售中,萬洲國際獲得約54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443億港元,凍結資金規模暫居今年港股IPO第五位,為第二次IPO闖關成功奠定了基礎。

募集資金用於償債

萬隆對外界表示,目前萬洲國際現金流充足,集資所得款項主要用作還款,將會債務重組。

根據萬洲國際此前的公告,公司將用募集資金償還收購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的銀團貸款。2013年5月,萬洲國際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交易涉資71億美元,創下中國公司收購美國公司金額的歷史紀錄。萬洲國際也因此與多家銀行籤署了40億美元的銀團貸款協議,其中3年期貸款到期日為2016年8月、5年期到期日為2018年8月。

同時,萬洲的債務危機也讓人擔憂。

根據萬洲國際2014年7月9日更新後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4年3月31日,萬洲國際的流動負債28.92億美元,非流動負債86.62億美元,總負債金額115.54億美元,總資產146.39億美元,資產負債率78.9%。披露的文件顯示,萬洲國際未償還債務約為77.35億美元,相當於總資產的52.8%。

對此,萬洲國際財務長郭麗軍坦言,2013年的收購案臨時增加了萬洲國際的槓桿率。「我們計劃使用本次發行募集的資金償還大量銀行貸款,槓桿率之後回復到之前的保守水平。」萬洲國際一名高層人士說,「上市後融資渠道就多了,債務償還應該不是一個問題。」

萬洲國際的國際化野心

「公司尚沒有進一步收購計劃,國內發展方向以建設為主,境外以擴張為主,未來會以品牌整合,控制食品安全及吸納人才加速發展,來達到全球協同效應,利用此次上市加速業務全球化。」上市之後,萬隆如是規劃萬洲國際的發展路徑。

在業內人士看來,萬洲國際IPO的成功無疑是個利好消息,至少有利於萬洲國際的國際化擴張。

2014年6月9日,萬洲國際剛剛宣布聯手墨西哥Alfa集團名下的Sigma Alimentos食品正式完成對歐洲最大肉製品公司康博菲爾食品的要約收購。交易完成後,萬洲國際與Sigma Alimentos食品,將擁有康博菲爾食品1億股的股份,佔康博菲爾食品股本的98.3%,其中Sigma佔61.3%,萬洲國際佔37%。

這是萬洲國際收購史密斯菲爾德之後,在全球資源整合擴張戰略下的又一大跨國收購動作。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後,雙匯國際完成向萬洲國際的華麗變身,中國企業也第一次實現了橫跨中美歐的「全球市場、全球經營」。

東方艾格農業諮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對有志於成為全球領先豬肉生產商和加工商的萬洲國際而言,併購無疑有助於其大力完善產業資源布局。單和國內普通肉相比,單純引進美國的進口豬肉價格沒有優勢,因此將進口豬肉定位高端為銷售上策。同時,在全球布局上,把中國肉銷往美國也是可行的,這樣可以進行全球的資源調配。即使加上物流成本、關稅成本,中國豬肉的價格在海外也是有優勢的。

萬洲國際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推進全球五大戰略,包括全球擴張戰略、全球資源整合戰略、全球品牌戰略、全球食品安全戰略,以及全球人力資源戰略。「『史密斯』主攻中高端市場,而雙匯則針對大眾消費市場。」萬洲國際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被收購的史密斯菲爾德計劃今年9月在香港推出逾30款肉製品。萬洲國際已於3月在河南開設「史密斯精選冷鮮肉」專櫃,截至6月共有18個專櫃,下半年計劃進入一線城市,並開發連鎖餐飲、酒店等高端渠道,銷售史密斯菲爾德品牌的高端肉製品,已規劃了在鄭州、西安、瀋陽和上海等城市建廠,引進培根、火腿、漢堡和香腸等高端美式低溫產品。

相關焦點

  • 雙匯國際化第一步:改為國際範名字萬洲國際
    雙匯發展(000895.SZ)控股股東雙匯國際昨日更名為「萬洲國際」,有關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萬洲國際將與史密斯菲爾德業務進一步整合,向中國市場出口更多鮮肉和肉製品。本報記者還了解到,萬洲國際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確實在進行。  對於雙匯國際改名,萬洲國際董事長及執行長萬隆稱:「我們把企業品牌更名為萬洲國際,反映了本公司不斷國際化的業務布局,結合中美兩國最大的豬肉食品生產企業,以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需求。本次更名也代表了我們矢志成為全球領先的企業,在產品質量、營養價值和安全水平均做到享譽國際的決心。」
  • 全球豬肉之王誕生:半年入帳780億,該中國企業默默做到世界第一
    經過多年的發展,萬洲國際已成為生豬養殖、豬肉製品、生鮮豬肉等豬肉關鍵環節的領軍企業,形成了科學嚴密的產業鏈,堪稱「世界豬肉之王」。萬洲國際近年來的蓬勃發展主要得益於其創始人萬隆的努力。說到萬隆,可能大家會覺得這個名字很陌生,但大家一定吃過他旗下的雙匯火腿腸。沒錯,萬隆就是這個品牌的創始人。
  • 剛剛,賣盲盒的夫妻店上市,暴漲108%33歲創始人身價超550億港元
    上市當天,泡泡瑪特開盤價為77.1港元,較發行價大漲108.18%。截至發稿,股價80.15港元/股,總市值達到1108億港元。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還曾於新三板掛牌上市,股票代號為870578,2019年4月2日於新三板退市。退市完成前,北京泡泡瑪特的市值為人民幣20.0億元。短短一年半時間,泡泡瑪特的估值「膨脹」近55倍。
  • 上海最新富豪榜前十齣爐,40歲身價2041.8億
    據《2020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顯示,小編發現居住上海的富豪前十位,最高身價達2041.8億。第六位,郭廣昌(復星國際執行董事兼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郭廣昌,1967年出生浙江東陽,現常住上海。198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後獲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3年25歲的郭廣昌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0萬。1998年7月,復星醫藥成為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07年7月,郭廣昌持股58%的復星國際在香港實現集團整體上市,融資128億港元,成為當年香港聯交所第三大IPO。
  • 雙匯發展啟動吸並控股股東萬隆力推雙匯品牌「A+H」聯動
    一邊是母公司萬洲國際千億港元市值,一邊是公司自身逾800億A股市值,雙匯發展籌劃吸收合併控股股東雙匯集團案(兩者同為港股萬洲國際旗下公司)引發業界關注。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雙匯掌門人萬隆的推動下,如果雙匯集團在A股實現整體上市,或將表明隨著近年來生豬產業格局的變化,雙匯正在加速推進旗下資產的整體證券化進程。雙匯發展1月20日晚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向控股股東雙匯集團的唯一股東羅特克斯發行股份的方式對雙匯集團實施吸收合併,該事項將構成關聯交易以及重大資產重組。
  • 黃曉明身價3億,楊子身價60億,黃有龍身價66億,在他面前只是零頭
    黃曉明,楊穎的老公,曾經憑藉《中國合伙人》斬獲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最佳男主角,因為出演《大漢天子》走紅,又翻拍《上海灘》《神鵰俠侶》成功躋身一線演員。平時做過很多的慈善,2016年榮登中國慈善名人榜榜首和胡潤慈善榜第87,所以黃曉明不僅演技好,而且心腸特別好。
  • 河南省第一大企業:力壓雙匯母公司萬洲國際,年營收超過1800億元
    今年百億級企業首次突破40家,達42家。營收超千億的有3家,其中,河南能源以1807.4億元營業收入蟬聯榜首。 漯河僅有一家企業上榜,它就是雙匯的母公司萬洲國際,營收達到1660.1億元。
  • 2020中國食品飲料百強榜發布,伊利奪魁,萬洲、茅臺均超700億!
    萬洲國際在前三屆FBIF百強榜位居第一,今年以862.73億的業績排名第二。在2017年至2020年這四屆百強榜中,伊利與萬洲國際兩家企業始終排名前兩名。在2020《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中。萬洲國際(1662.75億)和伊利(902.23億)(包括非食品業務的公司整體營收)分別排名第67位和第113位。
  • 雙匯成功走出去,成為全球領先的肉類企業
    雙匯董事長萬隆如是說,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萬隆見證了這一偉大歷史進程的發展,也見證了雙匯從一個資不抵債的小型肉聯廠,發展成為全球最大豬肉食品企業的歷程。海外併購,整合上市,國際化邁向世界500強雙匯為實現更大發展,響應國家號召,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2013年,雙匯國際(現更名為萬洲國際)以71億美元收購了美國Smithfield公司。
  • 香港ipo上市流程和重點
    流程二、香港ipo上市條件三、港股與A股IPO的優缺點比較1、委任保薦人及其他專業顧問委任有經驗的專業顧問團隊是新股成功上市的關鍵。A、主板上市條件1、財務要求 (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測試即可)1.1盈利測試1.2市值/收益測試上市前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收入≥ 5 億港元;
  • 碧桂園服務近40億港元發債背後 資本運作與千億市值之路
    日前,在現金充裕的情況下,碧桂園服務發行可換股債券高達近40億港元,這是其2018年上市以來的第二次融資。融資的目的可能是已經有了潛在併購標的。這兩年,收併購是物管公司重要的規模擴張手段,碧桂園服務這次發債,或將乘著疫情衝擊開展收併購活動,繼續攪動物業江湖競爭格局。
  • 商業鬼才:18歲保送北大,3次創業3次套現成功,如今身價40億
    文:繆禾目前,許多人已經走上了艱難的創業之路,希望以此獲得成功。但是世界上有70多億人,有很多人想要成功,但是生存是多麼的困難。現在的他正處於不惑之年,他是莊辰超。莊辰超出生於1976年。雖然我們現在感到有點遺憾,但是莊辰超的第一次創業還是比較成功的,所以很快莊辰超就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創業。莊辰超這次沒有選擇自己創業,而是拉上了自己的好朋友,在1999年一起創辦了鯊威體壇。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在中國體育論壇上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並且當時還採用了諮詢和圖片的模式,這種模式在現在依然適用。但這次莊辰超的運氣不太好,因為他遇到了網際網路泡沫。
  • 2018中國食品飲料百強企業榜單出爐:萬洲國際/伊利/蒙牛位列前三
    據榜單顯示:進入榜單前十企業分別為:萬洲國際、伊利、蒙牛、康師傅、貴州茅臺、娃哈哈、九三糧油、金鑼集團、匯福糧油集團和五糧液集團。其中,萬洲國際繼續蟬聯第一名,2017年業績為766億元。第二名伊利作為乳製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其主營業務液體乳及乳製品製造共獲得668億的營收和12.29%的增長。
  • 宋代定窯「美人枕」在澳門拍出近4億港元
    」以3.5億港元高價落槌,加佣金後最終成交價近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億多元。  本件拍品以1000萬港元價格起拍,買家紛紛應價,價格很快就突破了億元大關。經過60餘口叫價,最終貴州一家民營企業主以天價競得拍品。  本場拍賣會的珍貴拍品中,還包括元代霽藍留白剔塑龍紋罐、明早期青花玉壺春瓶等中國古代藝術精品。主辦方稱,這些藏品為港澳臺及海外華人藏家的傳世收藏,或參加國際拍賣會所得珍品。據悉,本場拍賣會成交額為5.9億港元,成交率為87%。
  • 京東通過香港IPO募集301億港元;ARM 中國回應「吳雄昂被罷免」
    外媒:京東通過香港IPO募集301億港元 新浪科技消息,據彭博社消息,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第二大電商京東通過在香港發行股票募集了301億港元(39億美元)。
  • 普華永道:香港今年IPO融資額或超2000億港元
    香港今年全年IPO融資總額將達2000億至2200億港元,將小於2018年籌集的總融資額2865億港元,並接近過往十年的平均融資額。融資金額方面,2018年香港IPO市場總融資額達2865億港元,同比上升高達123%。主板的表現強勁,共籌資2814億港元,融資金額也增加了130%。香港創業板(GEM)新上市公司融資金額則有51億港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4%。2018年首次融資金額最高的新上市公司為中國鐵塔(港股00788),籌資達588億港元;其次為小米集團,籌資426億港元。
  • 稅友集團即將上市:實控人身價近40億?螞蟻集團、普華資本分羹
    其中,個人所得稅系統可支撐全國7.8億自然人、納稅人和3000萬扣繳單位的個人所得稅徵收和社保繳納等管理服務。待稅友集團成功上市時,其背後股東們的身價也將水漲船高。實控人持股價值近40億元招股書顯示,稅友集團本次公開發行不超過4059.00萬股,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預計募集9.12億資金。因此,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將增至40589萬股。但發行價以及最新估值,招股書中暫未披露。
  • 神舟電腦四次闖關IPO終成功 吳海軍身價大增
    更令人關注的是,神舟電腦董事長兼總裁吳海軍及其控制的股權達到82.81%,初步估計,公司上市後其帳面財富可能超過90億元,成為中國電腦行業的第一富豪。  三大「硬傷」使申請受阻  很少有企業上市像神舟電腦這樣一波三折。
  • 高瓴鼎暉坐鎮,「鞋王」百麗又收穫一個IPO,市值超550億港元
    投資界(ID:pedaily2012)10月10日消息,百麗國際旗下運動業務板塊「滔搏國際」成功IPO,開盤價8.5港元,開盤市值527億港元, 截至上午10點飆升至565億港元。 早在2005年,鼎暉投資就挖掘並投資了百麗國際,一舉抓住了中國鞋服消費業務的爆發點。2007年5月,百麗國際在港交所掛牌,市值697億港元。憑藉著百麗國際優秀市場表現,那一年鼎暉投資成為年度最佳退出私募股權機構之一。
  • 香港金管局月內三次出手幹預匯市 買入超74億港元
    來源:國際金融報3月19日一早,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度入市幹預,買入20.1億港元,以捍衛聯繫匯率制度。 這已是香港金管局本月第三次出手,前兩次共買入54.32億港元。去年,香港金管局曾於4月至8月間27次出手,合共買入1035億港元。 香港金管局多次強調,香港的銀行持有總額達1萬億港元的外匯基金票據,可作資金流走的緩衝。 在經歷過2018年四季度的震蕩下行後,美元兌港元匯率自2019年開年起一路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