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包鎮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充分發揮村民「自治」,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使共建共享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常態。
村民閱讀宣傳標語。
村民正在澆花。
門前院壩乾淨整潔,花臺奼紫嫣紅。9月9日,家住河包鎮雷抬社區的蔣坤民吃過早飯後,一邊和鄰居閒聊,一邊拿著水瓢給屋前的花草樹木澆水。
今年以前,蔣坤民家跟大部分農村家庭一樣,屋前堆著雜物,雞鴨在門前亂跑……所有的變化從今年2月開始。
蔣坤民家旁邊的省道大隆路,是河包場鎮到榮昌城區的必經之路,橫穿河包鎮黃檀村、雷抬社區、白塔社區,是河包鎮重要交通幹線。今年2月,河包場鎮到雷抬社區6組共4公裡長的大隆路路段被納入人居環境整治示範帶項目進行改造,路旁蔣坤民家就是重點改造對象。
該項目負責人張永高介紹:「我們以路面修整、路旁植綠載花、道路附近居民集居點的環境改造為切入口,高標準、高質量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專項整治活動。」
目前改造項目已完成,道路沿線種滿了木春菊、金葉女貞、佛頂桂、春娟、大花月季等20餘種花卉,「共建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等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公路沿線周邊居民壩子得到硬化,還修建了花臺,種上了三角梅、雞冠花等花卉。「多虧了人居環境整治,讓我們有了這麼好的生活環境,我們一定要珍惜。」蔣坤民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推門見綠,四季見花。如今河包鎮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如火如荼,出臺了人居環境整治示範建設方案和人居環境整治村社清潔行動評比辦法,採取鎮建示範帶,村(社區)建示範點,各組建示範院落,黨員示範帶頭的辦法,切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
「在農村,人人都想有一個乾淨的環境,但很多人都不願意帶頭出力……」為此,該社區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宣傳人居環境整治的好處,利用微信平臺推廣外地人居環境整治先進典型事例,組織群眾到兄弟鄉鎮學習好經驗。
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了熱門話題,全鎮上下積極響應,群眾成了人居環境整治的「當家人」。從場鎮到鄉村,從幹部到村民,大家迅速行動,整治垃圾汙水、清理雜草雜物、拆除亂搭亂建……
「我們還將進行檢查評比,每季度組織各村開展人居環境工作評比驗收,並對評比結果進行全鎮通報。」該鎮負責人表示,今後將通過檢查評比鞏固和促進群眾參與積極性,保持人居環境整治的常態。
記者 屈 婷 通訊員 蔣雨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