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舍娃
同作戰型飛機有著同等重要地位的運輸機,載重量與航程無疑是評價性能水平的重要參數。眾所周知,美國一直是航空研發領域的領頭羊,其軍方擁有的多款運輸機也一直是世界頂尖水平。然而,至今為之,運輸機領域中的一項記錄卻由前蘇聯所保持。這款被譽為人類迄今為止研發製造的最大渦槳飛機,可以飛行1.1萬公裡,它就是大名鼎鼎的an-22運輸機。儘管時隔多年,它已經基本退出歷史舞臺,但這一驕人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自前蘇聯成立以來,其在軍事研發方面的特色就是皮實耐用,各種凸顯「高大威猛」,即便不是作戰型飛機,an-22運輸機也延續了這一特色。作為前蘇聯時期著名的安東諾夫設計局出品的傑作,定位於遠程重型軍用運輸機的an-22在設計之初,就確立了必須能夠運送大批量部隊人與以及大尺寸、大重量裝備的需求,還必須擁有在邊遠地區簡易機場進行起降的能力。因此,無論是造型結構還是動力性能,an-22都十分霸氣。就其空間儲備與載重能力來說,全長57.9米、翼展64.4米、機高12.53米的an-22貨艙容積達到了639立方米,除了常規的軍事人員和裝備之外,它甚至可以運載前蘇聯軍隊的王牌武器「飛毛腿」飛彈,以及火箭發射車、飛彈運輸車乃至橋梁、汽車等重型裝備。正常情況下,這款運輸機配備5至6名空勤人員,除了裝備後貨艙、主貨艙之外,還擁有一個能夠搭載29人的客艙。可以說,在載重方面,一架an-22足以實現一次長途範圍內的軍事調動。
為了支撐龐大的身軀與載重裝備,an-22配備了4臺庫茲涅佐夫HK-12MA渦輪螺槳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單臺功率就達到11185千瓦,也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是前蘇聯乃至俄羅斯軍隊唯一可以運載T-62中型坦克的軍用運輸機。在常規狀態與環境中,載重達到80噸的an-22依然可以飛行5000公裡,而其極限飛行航程甚至可以達到1.1萬公裡,這一強大性能,足以讓前蘇聯軍隊進行快速全球軍事部署。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身軀龐大,但an-22並沒有想像中的沉重緩慢,相反,其巡航速度非常驚人,可以達到680km/h。要知道,後世俄羅斯主力運輸機伊爾-76的巡航速度最快也僅僅是800km/h,而在載重方面,它比伊爾-76還要多出三分之一。可以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an-22就是軍用運輸機領域的絕對王者。
被前蘇聯軍方寄予厚望的an-22自1962年研製後,歷經三年到了1965年才首次試飛。1966年投入批量生產後,一年後就交付給前蘇聯軍方。由於在設計之初,蘇聯軍方就強調了an-22必須擁有在簡易機場以及砂石路面進行起降的能力,因此對於跑道和機場的依賴程度並不高。這樣強大的適應能力,也讓其在冷戰期間的多次局部衝突中頻頻嶄露頭角,因此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高度重視。直到1974年停產,在八年之內前蘇聯共生產製造了85架an-22,其中在前蘇聯軍方服役的有50架,另有35架成為民用航空機型。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後期,由於安-22經濟性和安全性逐步落後,已經無法滿足前蘇聯方面的軍屬部署需求,加上性能更為優越的安-225研發成功加入軍方現役,安-22從此便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
自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方面作為主要繼承方,接手了絕大部分an-22運輸機,另外一部分則歸屬了烏克蘭。出於維修保養費用的壓力,大量退役的an-22從此就在廢棄的機場裡自生自滅,除了少部分經過修理依然用於民航領域之外,大部分早已不堪使用。截至目前,依然可以使用的an-22運輸機總數不超過10架。儘管近年來大量新型軍用運輸機不斷湧現,但an-22運輸機在渦槳飛機時代創下的眾多輝煌記錄,至今依然無人能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