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跟歐洲越來越近

2020-12-20 海外網

青田夜景。  本報記者 高 喬攝

青田人移民史有300多年。如今,青田55萬人口中,華僑華人有33萬人,旅歐僑胞佔了八成。「家家有華僑,戶戶有僑眷」,正是青田的真實寫照。

漫步青田的大街小巷,道路兩旁排列著各種各樣的歐式建築。在這裡,很多青田人口袋裡都會揣上點歐元。謝人情、吃酒席,拿歐元表達心意;市場的賣菜阿婆熟知匯率,找零錢總是很麻利;銀行裡,醒目的歐元匯率牌上跳動的數字,牽引著很多人的心跳……

「世界超市」經營7萬多種進口商品

到青田,不能不逛的是僑鄉進口商品城,這是當地人口中的「世界超市」。9萬平方米的營業區內,248家公司經營著70多個國家的7萬多種商品。世界上優質的生活用品,差不多都能從這裡「淘」到手。

紅酒是進口商品城的王牌產品。青田縣政府在2018年、2019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一周後,舉辦了兩屆華僑進口商品城博覽會暨青田葡萄酒交易會。義大利僑胞、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會長周勇全程參與了兩屆展會的組織協調工作。

周勇清晰記得,2018年舉辦第一屆葡萄酒交易會時,作為主賓國的義大利來了130多個酒莊參會。這是義大利紅酒行業史上最大規模的出境展銷。3天交易會,與採購商會面,與消費者交流……老外們忙得滿頭大汗卻滿心歡喜。周勇說:「他們看上了中國的消費市場潛力。」

會後聚餐,100多個老外要周勇講幾句。結果,一上臺他的淚珠子就落下來了。多年在義大利打拼的周勇,從身無分文到有所成就,義大利就是他的第二故鄉。現在,帶著義大利人回來參與家鄉經濟建設,惠及雙方,他感覺做的事很有價值。

去年的第二屆葡萄酒交易會,主賓國是西班牙,成績單更加靚麗:667家境外酒莊、1182名參展商、國內5000名專業採購商參會。原瓶原裝純進口、跳過中間商的酒莊直銷價、國內唯一的純進口紅酒專場,這些優勢讓青田紅酒迅速躥紅。很快,嗅覺敏銳的660多家海外酒莊入駐僑鄉進口商品城。

周勇告訴記者,今年的第三屆交易會輪到法國做莊,招商工作正有序展開。根據疫情形勢,他們已做出線上、線下等多種預案。

紅酒與美妝讓青田與歐洲牽手

記者在今年初到訪青田時,趕上了僑鄉進口商品城的年會。在場的百餘名商戶代表,臉上流淌著歡喜,個個光彩照人。

青田縣副縣長朱秀雄透露道,下一步,青田還要闖關美妝市場。他解釋說,國家已在廣東、浙江等地試點,放寬化妝品的進口。美妝產品進口將迎來春天。「青田不僅要賺男人的錢,更要賺女人的鈔票。」

為什麼是紅酒美妝,又為什麼是歐洲?在縣政府的辦公室,朱秀雄向記者揭開謎底。

「青田拿紅酒美妝試手,有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中國政府鼓勵進口優質商品的大背景。進口商品城就是一座金礦,我們一定不能錯過。但青田不具備採購大宗商品的地理、交通等條件,只能在日用消費品上發力。而日用消費品領域,歐洲產品恰恰佔有較大優勢。」

當然,這還只是青田與歐洲牽手的序章。接下來的百國風情聚居區、咖啡小鎮、華僑經濟文化實驗區等重點工程,才是重頭戲。

與歐洲合作,青田有個獨特的優勢——數量眾多的青田籍旅歐僑胞。他們熟知歐洲,對各國經濟風向敏感。他們動員組織能力強大,是最好的中介、最便捷的橋梁。

「青田與歐洲經貿合作乃至文化交流的精彩劇情,還在後頭。」朱秀雄透露。而這份精彩,愛國愛鄉的青田籍僑胞怎會錯過?他們絕不會滿足於只做中介和二傳手。

大批僑胞回鄉置業抱團養老

過去走出去有多果決,如今的歸來就有多熾烈。

大批的僑胞回鄉置業,抱團養老,掀起一股風潮:有的返回鄉裡選任村長帶領村民共同致富,有的在城裡投資創業,有的埋頭山水之間聚焦文化旅遊……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僑胞在青田與世界各地往返。

三溪口街道的威尼斯康養小鎮別有洞天。

說起威尼斯康養小鎮的由來,也算是天意。一方面,很多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外打拼的僑胞,期待落葉歸根,奈何近鄉情怯。義大利西部六省一市聯誼會會長葉先平,與親朋好友一合計,乾脆抱團回國養老。而三溪口街道正規劃宏偉藍圖:把三溪口街道打造成山水頤養閒居的理想空間、濱江山水新城和養生養老目的地。

雙方一拍即合。總投資40多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很快成為省市縣的重點工程。街道也為該項目提供道路橋梁、康復中心、頤養社區等多項配套支持。

今年初記者到訪這裡時,一期50餘幢合院銷售已經接近尾聲,後續開發建設的一線江景合院和高層華僑公寓也正在緊張施工中。未來,東方威尼斯將呈現合院、洋房、高層、疊院等全產品形態的度假養老園區。

近日,接受電話採訪時,葉先平說出了自己最大的心願:看好中國的未來,他將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同時希望在義大利的兒子能討個中國老婆,將來回青田接手他的事業。

「畢竟,青田正在不停追趕世界發展的腳步。作為華僑創業熱土、生活樂土的青田,值得留戀,更值得期待!」葉先平說。(本報記者 孫少鋒)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10月21日 第 01 版)


責編:葉壯

31898801,.青田,跟歐洲越來越近,.2020-10-21 04:01:57,.204497,.葉壯

相關焦點

  • 不少浙江僑商低調撤離歐洲 僑鄉青田謀變
    今年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債務危機席捲歐洲大陸,導致歐元快速貶值。數千公裡之外,位於浙江東南部山區裡的小城青田,人們也同樣感受到了這場危機帶來的刺痛。  作為浙江乃至全國最著名的僑鄉之一,青田被稱為「中國距離世界最近的縣城」,全縣近50萬人口,而海外華僑就達23萬餘人,其中96%集中在歐洲,並以西班牙、希臘、義大利為主。
  • 歐洲青田人中餐館裡的中國春節
    對於國內上班族群體來說,雖已投入工作,節日的酒香味似乎還沒有散去,而對於生活在歐洲的老陳來說,在海外過大年似乎只有一個難以觸及的夢想。  老陳是浙江青田人,在維也納經營一家夫妻炒麵店,因為當地僱傭工人成本很高,要想賺錢就得自己「刷碗」,因此無論除夕、元宵節、還是八月十五,都在餐館廚房度過。
  • 「歐洲山城」僑鄉青田:彈丸之力創造「世界奇蹟」
    中新網麗水7月10日電(記者 邵燕飛 實習生 蘭成龍)秀山麗水,賞石雕工藝,品千年甌江文化;華燈初上,嘗純濃咖啡,食正宗西餐……這樣一腳還踏在中國,一手又緊握歐洲的「二元生活」,已經成了浙南山區僑鄉青田人的生活常態。  曾經「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窘境,造就了青田人走出國門,創業天下的開放大氣。
  • 青田:山裡的「歐洲城」
    最早在青田開設咖啡吧的「甌洲之星」老闆李煥軍說:「以前,咖啡吧開得少,消費比較高,來咖啡吧的大多是華僑。後來喝咖啡的習慣逐漸在青田本地居民中形成,普通市民漸漸成為了這裡消費的主流。 15元一杯濃咖,是李老闆口中的「大眾消費」。旅居世界各國的華僑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咖啡機、咖啡壺帶到青田,「純正的歐洲咖啡」成了青田的一張名片。
  • 僑鄉青田:用歐元買小青菜 咖啡很正宗
    旅居世界各國的華僑華人將來自產地的咖啡豆、咖啡機,甚至咖啡壺帶到青田,所以「能喝到世界上最地道的濃咖」成為青田的一張金名片。  近年來,青田縣城湧現了120多家特色咖啡館、美食酒吧,構成了別處不可多見的風景。青田似乎濃縮成了「小歐洲」。
  • 青田人在西班牙的隱秘商業王國
    青田人先是風餐露宿偷渡國境,在歐洲地下工廠充當廉價勞工,進而藉助「中國製造」勢頭開展中歐貿易,形成了一支獨立的經濟力量。就這樣,在近30年的時間裡,他們在歐洲建立起了一個隱秘的王國。
  • 浙江青田:一個家家掛著世界地圖的小山城
    「親屬在歐洲做生意,我很關心他的情況,需要這張地圖。」30多歲的羿萬江說。  浙江青田是個只有48萬人口的小山城,幾乎家家掛著世界地圖,因為在世 界上的很多地方都有青田人的足跡。  在剛剛開幕的2007年中國青田華僑大會上,青田縣縣長鄺平正說,全縣共有海外華僑約23萬人,幾乎戶戶有僑眷。  「中國沒有哪一個內地縣城像青田一樣與國外聯繫這樣緊密。
  • 兩天陡增8例境外輸入病例的青田,是個什麼地方?
    1935年英文《中國年鑑》中記載,在17、18世紀之交,青田人就經過西伯利亞深入歐洲販賣青田石。1949年前後,一批青田籍軍人撤離中國大陸之後僑居歐洲。當時歐洲華僑約5萬,青田人就有1.7萬。對於後來的青田移民來說,這些前輩鄉人早在四五十年前就在歐洲建立了一張可以依賴的關係網。 青田人大規模移民始自改革開放以後,至今未有間斷。
  • 浙江青田:打好「僑」牌 華僑經濟「生機勃勃」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青田華僑華人開始返鄉,進行二次創業。資料圖:華僑進口商品博覽會現場。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 供圖  「我2002年開始從事國際貿易,2009年轉型升級涉足製造業,目前發展的還不錯。」楊小愛說,「個人有能力之後,就想回報家鄉。我覺得能為家鄉做貢獻是每位華僑的理想。」
  • 面對數十萬在義大利等國的僑胞,青田人希望他們回來嗎?
    其中,在義大利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青田華僑最多,以數萬人甚至十萬人計。此前,身在海外的青田僑胞千方百計在全球各地採購防疫物資,捐錢捐物,以各種方式支援家鄉的防疫工作。近期,青田人也向義大利青田僑胞捐贈防疫物資,攜手抗疫,共度難關。3月1日、2日,青田分別新增1例和7例義大利輸入性確診病例;3月15日,浙江公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新增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4例,其中3例為青田華僑。
  • 青田:在「重要窗口」建設中打造「華僑之窗」
    在青田,越來越多「最多跑一次」事項插上「數據流」的翅膀,逐步轉向「零次跑」。  「我們積極探索一窗服務33萬華僑,從受理到完成審批實現一窗受理、後臺流轉、統一出件,並進一步對涉僑事項優流程、減材料、壓時限。」青田縣行政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往華僑回國定居落戶這個老大難問題,如今的辦理時限由最初的2~3個月壓縮至10個工作日。
  • 特色技能人才服務僑鄉經濟 青田實施世界級咖啡師培育工程
    在青田,像SCA咖啡師初級認證培訓班越來越多。這得益於當地一項人才新政:青田全力打造以青田紅酒師、青田西餐師、青田西點師、青田咖啡師為主力的「青田西餐師」系列特色技能人才隊伍。  青田有33萬華僑,吃西餐、品紅酒、喝咖啡已經非常和諧地融入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成為一大地方特色。
  • 丨國慶來青田,這些咖啡館一定不要錯過
    早在十九世紀末,在歐洲的青田華僑就有人回到家鄉買地建房,他們把在歐洲看到而又喜歡的建築樣式引進,並與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建築群。紅酒上個世紀末,在歐洲的青田人陸續帶回來了一些紅酒。
  • 你好,這裡是青田!
    從上海出發到青田乘坐高鐵只需3小時,從杭州到青田乘坐高鐵只需2小時,從溫州機場到青田僅需1小時的車程。 他們通過青田人了解中國,這背後是青田對世界的融入和世界對青田的關注。近年來,我們還創辦浙江「僑鄉中國年」、國際村晚等旅遊活動品牌,和外國人一起過中國年中國節,體現青田擁抱世界的開放胸襟,也讓越來越多的入境遊在僑鄉得以生長。
  • 浙江日報整版點讚 青田興業聚僑 高質量發展華僑經濟
    這是青田華僑經濟與城市文化建設水乳交融、散發無限活力的真實寫照。改革開放以來,青田縣充分發揮華僑資源優勢,深入實施青商回歸,華僑要素回流工程,通過加大政策扶持,搭建發展平臺,確保華僑投資創業「回得來、安得下、融得進」。近3年來,已累計引進僑資5億元,發展僑資企業160餘家。從漂洋過海到踏浪歸來,華僑們陸續回流反哺家鄉。
  • 浙江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舉行迎春聯誼會
    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第二市場外景海外網2月4日電 3日,浙江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在青田國際大酒店舉行迎春聯誼會,青田縣副縣長朱秀雄、青田縣相關部門領導、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成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共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是青田縣政府力推「華僑要素回流」「青商回歸工程」等發展戰略,以店租補貼優惠政策,向海外華僑頻拋招商「橄欖枝」,通過引進僑資,匯聚全球精品,打造的浙浙江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舉行迎春聯誼會海外網2月4日電 3日,浙江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在青田國際大酒店舉行迎春聯誼會,青田縣副縣長朱秀雄、青田縣相關部門領導、僑鄉進口商品城商會成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共120多人出席了聯誼會
  • (科學控疫情 統籌謀發展)青田華僑服務組:24小時服務不間斷 機場...
    邱麗妙在服務組裡負責熱線電話的24小時接聽工作,服務組上線近10天,她每天接聽的電話都超過100個。能否回到家鄉,如何才能順利回到家鄉,是境外老鄉們最關心的問題。「我們會問一下是否購買了機票,如果沒有買票,我們這邊還是建議他們在居住地進行自我隔離,不要回來,因為路途漫長,交叉感染可能性很大;如果已經買了機票的,我們會讓他們把各類數據信息發給我們,以便我們做好服務對接工作,幫助他們順利回到青田。」
  • 青田小夥寫的Rap火了 《青田town》刷屏朋友圈
    青田小夥寫的Rap火了 《青田town》刷屏朋友圈Welcome to 青田 town,太鶴山頂的景象……」這幾天,青田人的朋友圈被一首普通話與青田話融合的歌曲——《青田town》刷屏了,這首歌的作詞和演唱者是來自船寮鎮的林鑫鵬( Lil Eight)和溫溪鎮的吳嘉昊(Twenty-seven)。  輕鬆的旋律,充滿「青田味」的rap節奏,甌江、太鶴山、湧金街、網紅橋等青田元素貫穿歌詞,使許多人心生共鳴。
  • 這12個「青田之最」,老青田人都未必全知道!
    有關青田的這些秘密,你知道多少?你對青田了解多少?你知道青田最早的摩託車是誰買的嗎?你知道青田最早的照相館在哪裡嗎?青田廣播電視臺梳理出這12個「青田之最」,就算老青田人都不一定全知道!
  • 解決農產品賣難,青田街道有個「新人民公社」
    11月8日中午,剛扒了一口飯,濱州高新區青田街道林水辦主任張衛青就被一個電話叫到了「青田公社」。「有客戶說要來拿幾箱大米。」張衛青跟妻子打了個招呼就急匆匆趕往農產品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