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太湖」,眾所周知,它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作為吳文化的發源地,是一個自然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其沿岸的古鎮、古村、古島等歷史人文景觀更是數不勝數,猶如一顆顆裝點著太湖風光的明珠,數量之多,檔次之高,堪稱世界上最好的風景。大部分太湖都在江蘇境內,所以,我們想要一睹太湖的風採,大部分會選擇江蘇境內的環太湖城市,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蘇州、無錫、常州等等。
說到太湖,我們知道得更多的是它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而它的沿岸地區則更多地依靠太湖成為「魚米之鄉」。尤其是十月的太湖捕魚季,以「太湖三白」著稱的太湖湖鮮,更是眾多食客嚮往的「美食天堂」。的確,環太湖的眾多城市,也都有著「太湖之光」,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太湖之絕佳處,歸根結底就是在黿頭」的無錫黿頭渚,是一個欣賞太湖美景的絕佳地方,每個人都能在太湖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心境。
但是因為太湖的大小,跨越江蘇和浙江兩省,環太湖的城市很多,所以不可能到處都能看到風景。湖上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景色,在江蘇省蘇州市的太湖中,有一個「袖珍」小島——三山島,面積不到2平方公裡,最高峰海拔僅81.2米,卻是太湖中天然的「世外桃源」,成為「世外桃源」。
佔地2425平方千米,約合1700平方千米的蘇州太湖,在太湖全景中佔有70%的比例,是蘇州最美的風景。由於蘇州太湖勝景太多,也難免有些被人遺忘,但在蘇州吳中區東山鎮西南的太湖中,三山島早已習慣了這種「遺忘」,至今仍不能通車,出行也要靠船,因此三山島依然保持著「世外桃源」的原貌。
「世外桃源」的三山島為何會成為小島?三山位於太湖之濱,面積不大,約1.8公裡長,面積不到2平方公裡,可說是國內有居民的小島相當「袖珍」,而淡水湖中有居民的小島則以「小」而著稱。三山因其一大二小的山島而得名,一山為主島三山,另兩山為澤山、厥山,主峰海拔為81.2米,故名。
。
雖然三山島面積不大,但其歷史悠久,歷史記載詳盡,最早可追溯到漢代。漢初建鄉後,一直隸屬浙江省湖州府烏程縣管轄,古時稱為「洞庭鄉」。其全盛時期是清朝康熙年間,三山島上有615戶,總人口3012人,是島內最大的兩個島嶼,其中不包括厥、澤兩山。
上帝啊!
地處太湖之濱,遊船遊至今日,讓自然地理環境的三山島成為遊人心中的「世外桃源」。三山四環,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冬暖夏涼,群山環抱,綠水清波,景色秀麗,古稱蓬萊,素有「太湖小蓬萊」的美譽,因其「吳中風景如畫,太湖仙境」而被譽為太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