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一年觀看的565部電影裡,挑出了最好的10部

2020-12-22 百家號

巴黎今冬再次降雪的2018年2月初,突然有了小結2017年觀影的欲望。總結的方式無非只能是最尋常不已的十佳。佐以更大的幾個數字:2017年共計觀看了565部長片(三十分鐘以上的電影),其中493部是在電影院中完成的;另計有短片67部;這其中有198部電影的放映介質是膠片,而DCP的數量則達到了299部;當年新片重看的計有17部……

喜歡對自己觀影行為的數據統計以便與過往分析,比較把玩個中樂趣,但在逾今數年的影迷經歷中也一直在抗拒著列年度十佳的傳統儀式。懶惰自是一方面原因,更傾向於個體地對待、評價某一部電影亦是深層次的欲望。

曾經寫過一篇考據《電影手冊》十佳歷史的短文,過程中很明顯地感受到,列十佳在直截了當彰顯口味的同時帶來的諸多副作用:首先「十」這個數字除了成為「遊戲」規則外毫無意義;在選擇「十」的同時某種程度也主動封閉了自己的開放性;更不必談既有了數字,隨之而來的「算計」—就像在任何國家都會發生的那樣,影評有的時候不僅僅有關於電影。

也許這一切其實也都只是選擇困難症的藉口:在去年十一月收到《Film Comment》雜誌十佳邀約之後,短暫猶豫之後(不無痛苦地)用了半個上午的時間還是列出了以下的單子。並沒有嚴格依照當年美國上映電影的片目單為參考,而單純以自己的觀影經歷;亦無先後順序之分,但克儉地遵循了十的規則。

2017年的最大感觸是,一個人離你而去,他 /她也會帶走你的一部分感性,這不是電影能夠填補上的。

《一日情人》

L』amant d'un jour

菲利普·加萊爾 Philippe Garrel

坎城電影節之前採訪了加萊爾(啊,是,他們叫加萊爾)父子 ,路易有關法國電影演進的一番話讓我頗有啟發並對他刮目相看:法國電影從最初的與戲劇相近,甚至某種程度上是戲劇的「複製品」;

到新浪潮那一撥人的時候,他們說「不!我們要用美國電影的敘述/類型模式來拍攝一種更接近個人的那種私人化更高的電影」;

再到後來,菲利普·加萊爾、讓·厄斯塔什(Jean Eustache)那幫人又進一步說「我們連美國電影的這個外在模式也不需要,我們要直接用電影來講述自己的私人化的故事」……

到阿諾·德普萊欽(Arnaud Desplechin)這變成了什麼呢?阿諾對自己說「我的電影也要來講述這些私人化的故事,但是我要把這些私人化的故事變得有美國電影那般冒險的外表」。

菲利普·加萊爾的電影只有變奏而沒有變化。近年來一以貫之地以正常電影一半的預算拍自己所謂的「半」(時長)電影。

黑白影像,反覆排練之後的快速拍攝,以及嚴格按照劇本順序的拍攝過程…變奏以及最動人的地方則是對父女關係的刻畫正式地介入了電影敘事,與慣常的「戀人」關係形成了美妙的互文。

《散步的侵略者》

散歩する侵略者

黑澤清

黑澤清沒有喪失於(成功完成的)類型雜糅中,他的浪漫主義在最後的時候「捲土重來」,啊!愛,是最重要的事(L'important c'est d』aimer)。

《伊斯梅爾的幽魂》

Les Fantmes d』Ismal,director's cut

阿諾·德普萊欽(Arnaud Desplechin)

有了上文小加萊爾頗為精妙的總結,似乎不必要再多說什麼了。感覺這似乎會是一部德普萊欽(啊,是,他不叫德斯普裡欽)「告別」過往的作品,因此才會如此極盡癲狂,「將所有的故事一股腦砸在銀幕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像極了《綠屋》(La chambre verte,1978)之於特呂弗(Franois Truffaut)。

有趣的是德普萊欽最近的兩部電影都沒有讓我當即產生驚豔之感,但其後它們卻不斷在腦中「醞釀」,翻轉和沉澱,品味和欣賞也一併隨之而來。

本來更傾向於選擇阿馬立克(Mathieu Amalric)的《芭芭拉》(Barbara),因為後一部更好地完成了《伊斯梅爾》中的探索(通過剪輯創造一種有別於傳統敘事中的多重空間/時間),但思前想後這樣的探索踐行在一部傳記片中其實更為容易(有所依於基本「事實」)也更少風險(無所憂於觀眾迷失)。德普萊欽的新片體現了更強大的浪漫敘事傳統與能力。

《童女貞德》

Jeannette, l'enfance de Jeanne d』Arc

布魯諾·杜蒙 Bruno Dumont

杜蒙是當下法國想像力最為豐富的導演(之一)雖然很不想加這個「之一」。自《小孩子》(P'tit Quinquin,2014)中找到了作者電影與「滑稽戲」(burlesque)的巧妙平衡之後,樂此不疲。縱情狂歡…

《迷失Z城》

The Lost City of Z

詹姆斯·格雷 James Gray

對於很多風格/主題確立並得到認可的作者導演來說,最急切的問題/需要就是跳脫既有的格局化,擁抱更大的敘事,擁抱虛構。

平庸的導演意識不到這種需求,保守的導演擔心失去既有的標籤化認同,勿論中途折戟的大半,格雷的上一部《移民》(The Immigrant,2013)就是這樣的折戟片。

《迷失Z城》可謂讓人驚喜的成功,所有的「格雷」都在尋「根」(我來自何方)、愛情(我暫居何處)、家庭(我將往何方),但它們卻都呈現在了一種與以往完全不同的類型中,這才是「作者論」無「役」不予又所向披靡的法寶。

妹妹追著父兄駛往最後一次徵程的卡車是2017年觀影中最美的一個鏡頭,它來自於孔吉(Darius Khondji),美的讓人淚目;2017年最大的迷惑在於完全無法理解大部分美國影評人對格雷的排斥甚至厭惡。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Call Me by Your Name

盧卡·瓜達尼諾 Luca Guadagnino

按照某種分類邏輯來說的話也很喜歡《每分鐘120擊》(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但比照起來《喚吾汝名》在場面調度的導演技法上更勝一籌/「美感」更多,更何況它也比前者少了(也許作者本意如此但更有可能是部分觀眾附會的)那麼一擊。我喜歡這個119擊。

《之後》

洪尚秀

洪尚秀的電影風格由早期相對短暫的的灰暗絕望和中期大獲人心的戲謔悵惘轉入到現如今的「不知為何期」,雖仍時有佳作但也常有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白描速成」作品。

在一部因過於直白而幾乎魅力盡失的《獨自在夜晚的海邊》以及幾無意義的《在國外》(亦是筆者心目中洪氏最差的電影)複製品《克萊爾的相機》後,洪尚秀借《之後》回歸了自己獨特的世界:不工於雕琢卻時有驚人之美的黑白映畫、現實與想像的加工混淆、女人與男人。金敏喜在電影內外的合適距離和平衡亦是電影相較於《獨自》更為成功的先決條件。

總之,冥冥之中感覺,因金敏喜而離開那個與他在美國相識迅速結婚(離美返韓前更在巴黎共居住了一年)的女人這件事本身,與筆者之前所深愛的洪尚秀電影中的一些精髓,是相悖的。雖然有好事者將此溢美於當代羅西裡尼(Roberto Rossellini)和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但無論如何,HSS的魅力還是減了幾分。

《羅馬男孩》

A Ciambra

喬納斯·卡皮納諾 Jonas Carpignano

近年來走向世界各大電影節的義大利影片大多要麼是左派電影氣若遊絲般的最後喘息,要麼是如索倫蒂諾(Paolo Sorrentino)那樣看起來花樣翻新紛繁複雜其實大致空洞的「裝飾品」電影:脫離現實太久導致看到《羅馬男孩》時不禁大喜。

這個類似於「偷(汽)車賊」的故事不禁讓人想到當年擺脫了戲劇和喜劇雙重(壞)影響下的義大利新現實主義。

《好時光》

Good Time

本·薩弗迪 Ben Safdie 約書亞·薩弗迪 Joshua Safdie

電影如夢,更多的時候,我們還希望它們是噩夢…或者傷感的夢。《好時光》就是這類電影,它並不展現多少創作者的「導演」才華,卻可以清晰如把脈般感受到他們的敏感度和真誠,一如被「記錄」下的紐約街景和那個「破題」的結尾:無論往哪邊走,好時光都已經過去了。

坎城電影節期間連影評人都不會看完片尾字幕,卻應該有不少人像我一樣,亦步亦趨一步三回頭的聽/看完了Iggy Pop的《The Pure And The Damned》,心肝顫顫地衝/重回那一樣粗糲的現實。

《尊敬的W》

Le vénérable W.

巴貝特·施洛德 Barbet Schroeder

因為此前為《Film Comment》完成了一個阿涅斯·瓦爾達(Agnès Varda)的專訪,考慮到「避嫌」卻也方便了本就猶豫不決的選擇。

越來越多的紀錄片將「野心」局限於只講述清楚一個往往乾巴巴的事實或者是另一個極端—完全集中於一件「個人」私事。《尊敬的W》的令人喜愛之處就在於它在講述一個非常嚴肅事件的同時也有個人視角的介入。

奧吉埃(Bulle Ogier)天使般(她也是我心目中的天使!)的聲音從一開始就解釋了緣起,但如果看施洛德為蓬皮杜中心回顧展拍的精彩短片,就會更加欣賞這樣創作電影的方式:施洛德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冒險家。

勿論那比電影更電影化的拍攝過程,僅提兩處充滿了施洛德式戲謔與思辨的細節:在全世界人快將穆斯林與恐怖分子劃等號的時候,他悄然地提醒我們在世界的一個角落有一群穆斯林在「受難」;以及諾貝爾和平獎這個世界公器的滑稽性。

相關焦點

  • 除了宮崎駿,這10部治癒動漫電影,也很適合暑假觀看
    除了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漫迷朋友們還知道哪些治癒系動漫呢?本文,小編就為大家推薦10部適合假期觀看的電影,雖不是宮崎駿,但也很治癒哦,你看過幾部?《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未聞花名)》,是由A-1 Pictures製作的動畫電影,以電視版故事一年後為舞臺,通過五個人向面碼(故事女主角)寫信,來重溫一年前夏天的奇蹟。
  • 50部必看的經典好萊塢電影
    有時候時常在思考,在看了這麼多電影之後,有沒有哪些作品稱得上「經典必看」,是那種在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位置,值得不斷跟親朋好友分享、推薦;或是說哪些電影給了我對於生命更深刻的體悟,不單純只是享受其娛樂價值,也能幫助我成長、思考,甚至給我目標與方向!
  • 珍藏|史上最好的300部電影合集——經典電影收藏大全
    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觀看影視作品,使我常有新的感觸和發現。和其他形式的案例比較,電影作品中的教育案例具有主題鮮明、焦點集中、形象性強、不涉及當事人隱私等特點,值得開發和利用。——陳大偉電影既是藝術,也是生活……電影的誕生是個奇蹟,奇在現實竟能如此奇妙地瞬間再現。電影的全部就是在努力使這種神奇感永存和再生。——夏昆「光」是上帝帶給人類的第一份禮物。
  • 暑假,請陪孩子好好看一部電影!這10部優秀影片一定要收藏
    一起陪孩子觀看影片吧,推薦給大家10部優秀影片,收藏起來假期慢慢看,看完可以讓孩子動手寫下觀後感哦~第一部:查理與巧克力工廠威利旺卡是全球最有名的糖果商人,他生產的巧克力每個小朋友都喜歡吃,查理也不例外,但查理出生在一個非常貧窮的家庭,每年只有生日可以吃到一塊巧克力
  • 人生必看的國外10部電影
    著眼於當下,優秀的電影非常的多,以下10部外文電影也是小編認真思慮之後從眾多已看過的優秀影視作品當中篩選出來的,電影類型多為對現實人生的反思,其影視價值也是經過時間沉澱之後被譽為經典的作品。人生如戲,好的電影如同看一個人生,會帶給現實的我們某些啟迪和感悟。
  • 最適合學英語的10部英語動畫片(含在線觀看連結)
    今天推薦10部適合學習英語的動畫片,小編為大家挨個找到了在線觀看連接,超級難找的..
  • 毛骨悚然,四部高分恐怖電影,最好不要一個人觀看
    四部高分恐怖電影推薦。第一部:《迷霧》小鎮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濃霧瞬間淹沒,戴維和他的兒子與眾多鎮上的人被困在小鎮超市裡。等待霧的消散,濃霧並沒有如期望的散開,而走進濃霧的人一去不返。如何才能活著走出迷霧。
  • 12月份57部電影扎堆上映 首周已經上映14部電影
    2020年對於電影行業是不平凡的一年,直至年底,電影圈才熱鬧起來。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12月份有57部電影上映。12月首周,已經上映了14部電影,其中不乏《赤狐書生》《寶可夢:超夢的逆襲進化》等大製作。從數據來看,過去一周,全國票房收入6.2億元,收入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瘋狂原始人2》《如果聲音不記得》《除暴》。
  • 教育部推薦這14部電影,給中小學生觀看,你家孩子都看過嗎?
    其中不乏許多院線熱映、票房火爆的電影。比如《流浪地球》、《烈火英雄》等。號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電影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做好組織放映和觀看等有關工作。經過全國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協調工作委員會組織專家評選審定,最終評選出了14部優秀推薦電影。
  • 適合周末全家一起觀看的10部高分電影,建議收藏後觀看
    NO.2 調音師 Andhadhun 雙目失明的鋼琴家為了參加國際大賽,平日裡通過私人授課賺取經費當大偵探和富豪小說家家族的其他人對談時, 他發現事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富豪小說家家族沒有表面上那麼和睦,每個人都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每個人都想得到遺產……究竟這起命案是自殺還是他殺?似乎每個人都有嫌疑。
  • 奈飛票房最高的10部電影,其中有3部是中國出品!
    由於沒有超級英雄系列或星球大戰等高票房電影的版權,奈飛採取輪換播放歷史上最受歡迎的電影作為應對,在慘烈的版權大戰中,這個陣容看起來有(you)所(dian)不(han)同(chan)。近日,媒體找出了Netflix上票房最高的10部電影。
  • 星球大戰系列12部電影的正確的觀看順序是什麼?
    星球大戰系列的最新電影《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馬上要上映咯!有小夥伴表示,從1977年第一部星戰,至今12部系列電影,想要從頭補星球大戰系列正確的觀看順序是什麼呀?那麼,今天我就按故事的發生順序,和大家一起快速盤點下 這12部電影正確的觀影順序吧!其實星球大戰系列的9部正統電影,按照故事發生的順序又分為:前傳3部曲,正傳3部曲和後傳3部曲。以及3部外傳電影。
  • 4部值得反覆觀看的電影,有哭有笑,有愛回味!
    為什麼我們會不停的重複去看一部電影,是因為劇中的某個角色,還是因為容易引起我們共鳴的情感,或者對我們產生深遠影響的精神。我想這些因素都是每個百看不厭的影視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給大家推薦幾部值得百看不厭的電影,看哪部讓你情有獨鍾。
  • 23部動畫電影大戰暑期檔,你看好哪部?
    哪吒VS全職高手,暑期檔成人動畫電影有看頭《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是兩部成人動畫電影,出品方陣營裡,有巨頭——前者有光線傳媒,後者是閱文集團。6月11日11時,這兩部電影在淘票票和貓眼的想看人數分別為2.4萬和7.7萬。
  • 10部適合孩子的音樂電影
    作者:寶寶知道 CCYYRR孩子們天生喜歡音樂和動畫片,音樂電影著實是不錯的選擇。優秀的音樂電影既能讓孩子學到新的東西,又能培養音樂天賦。今天小編就推薦一些經典的音樂電影,方便寶爸寶媽和孩子一起觀看。
  • 時代雜誌評出的2019年最好的10部電影,你都看了嗎?
    時代雜誌評出的2019年最好的10部電影,想看的趕緊收藏吧!10、《舞女大盜》本片故事改編自《紐約客》同名文章,講述在金融危機之後,依賴華爾街客戶的脫衣舞舞者的生計故事。今年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影片,被西方學者集體吹爆的犯罪懸疑故事,由韓國國寶級導演奉俊昊指導,就是《殺人回憶》的那個導演~5、《小婦人》21次奧斯卡提名的梅麗爾·斯特裡普甘當綠葉的劇情電影
  • 10 部電影告訴你,美國人在假期裡怎麼浪?
    筋疲力盡之時,不妨看看單向君特別為您準備的電影盛宴。下面這10 部來自不同年代的美國獨立電影,用影像呈現了不同年代的美國青年們的遊蕩之旅。無論如何,在路上就意味著無限的可能,一切都關於豔遇——豔遇人、豔遇他者的生活。這份電影清單來自英國資深的電影研究學人約翰·貝拉。
  • YouTube新增99部經典電影供免費觀看:忍受廣告
    在版權制度越發完善的當下,想要觀看一部免費電影已非易事,在國內,視頻網站的VIP會員數量逐漸增多,在國外,碟片、在線購買、會員充值等更是一條完整的鏈條。此前,以收費方式作為觀看電影主要方式的視頻網站YouTube做出調整,從10月份開始,新增了大量免費的經典電影。經外媒整理,YouTube大約新增了99部經典的好萊塢電影供免費觀看,包括《洛基》系列、《終結者》系列、《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系列等。
  • 5部最應該在萬聖節觀看的電影!
    但咱們電影愛好者早就習慣這個節日了,萬聖節也許是一年之中專屬於恐怖電影的節日。這麼多年來,萬聖節一直是許多經典恐怖電影的主題。 讓我們來看看包含《月光光心慌慌》《女巫也瘋狂》等5 部值得推薦的萬聖節電影,讓已經擠不下小小道具服挨家挨戶要糖果的你,一樣可以在家好好享受一下過節氣氛。
  • 推薦七部適合孩子觀看的電影,送給大人和孩子的最好禮物
    李安導演曾經說過,「一部好的電影,可以改變一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好的電影不僅可以教育孩子,更可以教育父母,孩子可以通過電影認識世界和人類的真善美,大人可以通過電影走進孩子的世界,深入認識孩子的內心生活。最近,【孩子的禮物】收到一粉絲朋友的私信,讓我們給推薦幾部適合孩子看的電影。小編整理出七部值得推薦觀看的電影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