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疑惑幼兒園用餐為啥都那麼早?道理其實很簡單「少食多餐」

2020-12-17 幼兒園全攻略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孩子上了幼兒園,家長除了重獲自由「解放」了以外,最開心的莫過於不用再糾結每天再給孩子一日三餐做什麼吃的了。因為絕大多數幼兒園都會給孩子提供三餐兩點,及早中晚餐和上下午點心。一個月幾百塊的夥食費,就幫寶媽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實屬不錯。

在孩子入園前,班主任都會聯繫家長,了解孩子的飲食習慣、有無過敏食物、是否挑食等等。

班主任會給家長講孩子入園後的在園一日流程,從進班放書包開始,晨間問候、用早餐、大小組活動、戶外活動、集中教學、午餐等等。孩子的每一個生活環節,都被安排得井然有序。

看到一日流程後有的寶媽發現,孩子在幼兒園用餐的時間都特別的早。通常午餐十一點過就開餐,而晚餐四點半左右,怎麼幼兒園用餐時間都那麼早?

道理其實很簡單,讓略略告訴你吧。

孩子少食多餐,用餐間隔時間短

學齡前的孩子跟上了年紀的老人是一樣的,要少吃多餐。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2~5歲的學齡前兒童每天應安排早、中、晚3次正餐,在此基礎上還應至少有兩次加餐。

幼兒園的三餐兩點安排是完全符合孩子用餐需要的,除了正餐外的點心加餐一般分別安排在上午10點和中午午睡起床後各一次。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中還指出2~5歲兒童膳食應注意:兩次正餐之間應該間隔4~5小時,加餐與正餐之間應間隔1.5~2小時

幼兒園的早餐時間會在八點半左右,九點鐘前結束。到中午午餐之前,10點鐘的加餐剛好較符合《指南》中的間隔時間要求。而下午點心在兩點半的起床時間後,到四點多的晚餐時間,是完全符合1.5~2小時間隔時間的。

幼兒園兩次正餐間隔時間一般要求為三個半小時,當孩子在園晚餐時間比較早時,根據少食多餐的原則,家長在孩子回家後可以在睡前2小時安排一次加餐。晚上加餐量不宜過多,吃點水果喝點牛奶最好。

孩子用餐效率低,吃飯動作慢

為什麼幼兒園要安排孩子這麼早就開餐?這也是多年的一線帶班老師經驗總結出來的。

像略略幼兒園午餐開餐的時間是11點20分。規定的幼兒用餐時間是30分鐘,也就是11點50分就要結束。半個小時對於吃得快的孩子完全足夠,可對於動作慢的孩子來說簡直太少了。

有家長會說,老師你要引導啊,實在不行要餵孩子啊!老師能不引導嗎?可有的孩子吃飯他就是吃不快啊,而且孩子他自己一點也不會心急。老師也不能一開始就餵孩子呀?這樣會阻止孩子獨立的能力。所以孩子慢就慢吧,開餐的時間早一些,也能照顧到吃飯動作慢的孩子。

家長們注意咯,午餐11點50分就要收餐,孩子們可不是馬上就要午睡。會有老師帶領出去轉轉走走,散散步消化食物半小時左右,12點20分回到教室準備午睡。而幼兒園的孩子是要求每天要保證兩個小時的午睡的,午睡時間12點30分到14點30分,剛好兩小時。所以說如果哪怕中午午餐延後十幾二十分鐘,都會影響整個下午的安排。

配合幼兒園一日用餐安排,養成好的用餐習慣

3歲左右即將要入幼兒園的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家長在家給孩子進食時,也許為了安撫孩子不願用餐的情緒就會讓孩子吃飯的時候看動畫片、玩玩具等。這樣的行為都容易降低孩子對飯菜的關注度,進而影響到孩子的進食量和營養的攝入。因此,家長在孩子入園前最好提前糾正並儘量做到以下幾樣:

1.給孩子安排固定的用餐座位

孩子還沒上幼兒園時,在家吃飯可能想在哪用餐都可以,家長也沒有太多的要求。可到了幼兒園就不一樣了,每個孩子都有固定的用餐位子,沒有那麼隨意和無規則了。讓孩子習慣固定的用餐作為,在入園後就不會那麼不適應。

2.不追餵飯、不用玩具和電視誘惑進食

家裡有老人帶就特別容易追著孩子餵飯,生怕孩子一頓吃不飽餓了肚子。孩子一頓不吃,真的會餓嗎?會餓,但是餓得值。吃飯是為了自己長個長身體,孩子有了「餓」的概念,在下次用餐的時候才會乖乖進餐吃飽吃好。若孩子連「餓」的意識都沒有產生過,在家老人總是追著餵飯,等孩子上幼兒園就有得心疼的了。

大人更不能用吃了飯就買玩具,才能看動畫片的物質誘惑引導孩子進食。記住吃飯就吃飯,不吃就會餓,餓了就知道吃了!

3.慢慢進食但不拖延,規定用餐時間

幼兒園用餐時間普遍為30分鐘,老師分餐,孩子用餐。吃飯、喝湯,最後老師收餐。孩子在家吃飯,家長也要給孩子規定用餐時間。除去分餐收餐的時間,最好把控在20分鐘內。讓孩子細嚼慢咽慢慢進食,但絕對不能拖延。一定不要出現孩子吃一會兒玩一會兒歇一會兒的現象!

4.鼓勵孩子獨立用餐,別在乎桌面清潔衛生

很多家長要餵孩子吃飯的很大程度原因,是認為孩子獨立用餐會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這樣的想法對發展和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是很不利的,有誰可以一開始做某件事就做得很好?更何況是個小孩子。

鼓勵孩子獨立用餐,別那麼在乎桌面清潔衛生,讓孩子使用勺子吃飯,養成自主進食的習慣。這樣既能增加孩子吃飯的興趣,又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略略偷偷告訴家長們,才入幼兒園就能自己完全獨立吃飯的孩子,是最受幼兒園老師喜歡的了。

家長們要相信,在帶孩子這一塊,幼兒園的老師可比家長厲害多了。她們可是帶著一個班幾十個孩子,也許還帶畢業了好多屆孩子。多年教育和保育經驗的總結,一定是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所以在幼兒園用餐這塊,就請多多配合幼兒園的安排啦!

今日話題:家長你們孩子幼兒園都是幾點吃午餐和晚餐的呢?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分享討論或吐槽。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關注;不忘初心,感謝點讚評論。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寶媽們!

相關焦點

  • 私立幼兒園收費高,為啥還是那麼多家長報名?家長:貴有貴的道理
    很多人就會疑惑了,私立幼兒園收費高,為啥還是那麼多家長願意報名?兜兜媽媽解釋到:貴有貴的道理。在幼兒園裡,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按照規定園所夥食費的收納,是要全部運用到幼兒園全園幼兒用餐開支上的,不得進行他用。因此簡單來說,家長交多少,孩子吃多好。於是就出現了不同的用餐次數和標準!有的幼兒園兩餐兩點、一餐一點,也有的幼兒園三餐兩點。除了用餐的次數外,用餐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
  • 私立幼兒園收費高,為啥還是那麼多家長報名?家長:貴有貴的道理
    兜兜媽媽給孩子報的是小區裡的私立幼兒園,學費不便宜一個月學費加生活費3280元,一學期上五個月。好傢夥一年下來,孩子上幼兒園的費用就是三萬多!即便這麼貴的學費,也是兜兜媽媽提前一年早上五點就去排隊報名搶到的。很多人就會疑惑了,私立幼兒園收費高,為啥還是那麼多家長願意報名?
  • 少食多餐更利於減肥嗎?
    關於減肥,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市面上也有許多關於減肥的理論,如碳水循環,生酮飲食,輕斷食,8小時飲食等等,但萬變不離其中,都是要控制熱量攝入與熱量消耗,造成熱量缺口,才能減肥。對於健身愛好者呢,少食多餐就是一個常規的思路,但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議點。因為少食多餐的好處和壞處都很明顯。
  • 好身材的張天愛一直少食多餐,所以說少食多餐能幫助減肥嗎?不能
    在看節目的過程中張天愛有提到少食多餐這個詞,然後我突然就想起來了我做教練時前輩們代代相傳的「知識點」:少食多餐可以增加代謝,而且現在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這個是真的。因為這裡涉及到一個叫做「食物熱效應」的重要詞,少食多餐的言論就是以這個詞為根據所得出的!那它到底什麼意思呢?
  • 「少食多餐」,或許不是萬能減肥法|精練學院
    在攝入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使用少食多餐的方法,真的可以有效減脂嗎?這是本文要談的話題——「少食多餐」或許不是萬能減肥法。答案是否定的:早在1990年左右的研究,就表明了在攝入同樣食物內容的情況下,食物熱效應和餐數並沒有關係。■ 「少食多餐能夠增加食物熱效應」結論的文獻並不多,而研究者發現每天6餐比起每天1餐可以多消耗16大卡的熱量,勉強達到了統計學上的顯著效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區別不大。
  • 少食多餐的大三好處和三個步驟,你值得擁有!
    XJBL小講堂(二十四)寫過生酮飲食法,說過低碳飲食法,這些都太極端太狠了,今天說個溫和一點的緩解一下氣氛。經過親身實踐,得出一套最強飲食方法——少食多餐!而少食多餐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血糖和胰島素不多不少,剛剛好。就像你想要的愛和我能給的愛不多不少,剛剛好一樣,不會讓你有落差感。少食多餐奧義二——不犯困吃完就犯困!
  • 幼兒園放學早對孩子好,其實幼兒園受益更多?
    ,晚一點的四點半,早一點的三點多,甚至在周五的時候中午就放學了。這讓很多父母都犯了難,畢竟自己下班時間比孩子放學時間晚,所以都沒時間去接孩子。於是,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得不讓孩子的爺爺奶奶接孩子放學。雖說幼兒園放學早讓父母沒時間接孩子,但是在很多老人看來,放學早是好事,畢竟這能給孩子更多自由的時間,對孩子的童年生活更加有利。
  • 養胃就要少食多餐嗎?這種飲食方式並非人人適合
    「少食多餐」這個詞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這是近幾年來比較流行的飲食觀點,無論是健康飲食方面的書籍,還是營養課程,抑或是健美教練,都建議你儘可能少食多餐。少食多餐是指一天至少要吃5~6餐,每餐只吃一點,他們認為這種飲食方式可以養胃、減肥增肌以及提高新陳代謝。
  • 如何合理安排少食多餐?哪些食物適宜加餐
    現在人的生活比較忙碌,很多人的腸胃都不太好,因此就給出一種建議「少食多餐」,也就是由原來的一日三餐變成一日四餐、五餐、六餐等等。那麼就有很多人擔心了,一天吃這麼多餐,那不是一下子就發胖了?這樣不是更不利於身體健康。
  • 有糖尿病的人,少食多餐和一日三餐,血糖會有啥不同?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張先生查出了糖尿病,他聽說少食多餐比如一天吃五六頓飯有助於控制血糖,可天天這樣吃飯太難做到了,他想知道少食多餐和一日三餐血糖會有啥不同?【醫生評析】相信不少有糖尿病的人都聽到過少食多餐這個詞,這確實是糖尿病控制血糖的方法之一,但就像張先生遇到的問題一樣,真正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中青年人還需要上班工作,很難做到少食多餐。實際上並非所有有糖尿病的人都需要少食多餐,它只適用於少部分人,如何理解呢?
  • 小班家長再忙也要參加新生家長會,班主任講出四個道理,能少吃虧
    對於新生家長會,有的家長重視全家都想參加,有的家長無視認為沒那個必要。今年8月31日報名的幼兒園,還是在周一工作日,一些家長也不願意請假參加。可小班家長再忙也要安排一個家庭成員參加新生家長會,幼兒園班主任講出四個道理,能讓家長和孩子今後三年的學習和生活少吃虧。
  • 「鑑謠」糖尿病友少食多餐不利於血糖控制嗎?
    我們知道糖友存在胰島素分泌抵抗或者障礙,因此餐後不能快速釋放足夠多的胰島素,以降低進餐帶來的血糖升高。如果進食過多過快,糖友餐後血糖都會明顯升高。因為服用降糖藥物的原因,糖友也容易在服用降糖藥之後的下一餐前出現低血糖。
  • 孫儷分享自己最近少食多餐的心得:多餐可以做到,少食就難了!
    對於演員孫儷,她的氣質看起來非常的端莊和俏麗,有著「電視劇一姐「之稱的孫儷,相信很多人都曾看過由她主演的電視劇,像近些年口碑爆棚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甄嬛傳》以及《羋月傳》等。孫儷平時除了演戲和一些代言活動,其它場合裡都很少看到她的身影。
  • 教育部:中小學、幼兒園應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
    第二條 實施學歷教育的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以下統稱學校)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適用本規定。本規定所稱集中用餐是指學校通過食堂供餐或者外購食品(包括從供餐單位訂餐)等形式,集中向學生和教職工提供食品的行為。
  • 少吃多餐減肥的方法適合誰?
    1、少食多餐可以減肥:讓飽腹感持久  每天多吃幾餐,每餐相隔不過三個小時,同時又吃的不是很多,在避免過量飲食的基礎上還可以讓飽腹感持久,讓你不再有想吃東西的欲望,從而達到控制食慾來減肥的目的。兩餐相隔4/5個小時或更長,反而容易產生飢餓感,導致進食過量。
  • 2015年考研政治複習宜"少食多餐"
    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政治考試考點多、材料厚、內容龐雜,相對難度卻不高,如果複習得法,是提高分數的利器。對於非政治類專業的同學來說,在時間規劃上,政治複習有兩種誤區:"政治的複習就靠死記硬背,把該背的都背下來就好了。"
  • 少食多餐真的會瘦?減肥還是要因人而異
    好多人說少食多餐對減肥有幫助,但是這個方法適合天下間所有減肥的人嗎? 一日三餐定六餐對減肥有較大幫助呢?小編將會同大家分享不同類型的人的減肥最佳食法。  減肥重點:吸收的熱量<消耗的熱量  成日都有人話:「減肥食少啲嘢啊!」這句說話有它的道理所在,如果吸收的熱量比消耗的熱量多,用不完的熱量就會轉變成脂肪儲存在體內,久而久之,會發現身體慢慢膨脹。相反,如果吸收的熱量比消耗的熱量少,脂肪便會轉化成熱量供給身體作消持耗之用。持續下去,便會開始變瘦!
  • 寶寶也要「少食多餐」嗎?
    寶寶也要「少食多餐」嗎?家長應尊重孩子的要求,當孩子說吃飽了以後,千萬不要強迫或哄騙孩子多吃。家長應該注意的是,學齡前兒童由於胃容量較小,每次的進食量少,有必要少食多餐。因此,有條件的話,可以讓他們一天進食五六次。
  • 落實「校長陪餐制」,還得防止「同餐不同食」的形式主義|荔枝時評
    日前,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共同發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中小學幼兒園應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
  • 孕期控制體重很關鍵,少食多餐勤運動
    這個時候家人總想把之前因為孕吐沒有增加的營養,恨不得一下統統都補上,其實就是擔心之前胎兒的營養跟不上。就使勁勸說孕媽多吃點多吃點。有的孕媽會在這個時候聽家人的勸說,開始大吃特吃的,美名其曰是給寶寶提供營養,事實是滿足了自己對美食的貪戀,這樣吃下去的後果只有百害而無一利,首先孕媽體重超標,給生產帶來不利因素。其次胎兒營養也會過盛從而長太大,影響順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