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螞蟻森林裝上監控:梭梭樹長什麼樣了?

2020-12-15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資訊】11月16日消息 可以說支付寶螞蟻森林是又一個火熱的「偷菜」類遊戲,不過這個遊戲有意義的一點是可以通過積攢能量為我國荒漠地區綠化做出貢獻,那麼你申請種植的梭梭樹現在長什麼樣了呢?

今天晚上,支付寶官方發布消息稱在支付寶客戶端當中新增了衛星看樹和實時看樹功能,結合無人機技術,讓管理人員能準確統計樹木的數量變化趨勢及健康狀況。

從航拍圖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一排排細細的斜線就是種植的梭梭樹,原本官方認為種植的樹木無法被航拍圖看到,但千百萬棵樹種下去後,在太空中就能拍到這一壯麗的景觀。

感覺這個套路有點熟悉……

如果你想要看到自己種的樹木發育的怎麼樣了,可以按照下方的指南操作:

目前只能看到一個區域的總體生長趨勢,至於查看具體每棵樹長什麼樣在技術層面還達不到。

相關焦點

  • 你在螞蟻森林中種植的梭梭樹,到底有什麼作用?
    隨著支付寶的大量投入使用,支付寶上也展開了很多的公益慈善項目,小編最喜歡的螞蟻森林和螞蟻莊園,小編也在螞蟻森林裡種了不少的樹木,更多的就是梭梭樹,因為梭梭樹的能量很輕易就能攢到,從支付寶開展了這一公益項目一來,如今經過5億多網民的努力,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多億棵樹,其中大部分是梭梭。
  • 螞蟻森林上線兩年多,馬雲不僅種了樹,還裝上了「電子眼」
    螞蟻森林上線兩年多,馬雲不僅種了樹,還裝上了「電子眼」很多人現在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螞蟻森林收能量,不僅可以收取自己的能量,同時還能夠收取小夥伴的能量,所以很多人對這項活動也是樂此不疲的,很多人覺得,螞蟻森林這樣的一個功能,大大的調動了人們使用支付寶的積極性
  • 支付寶「螞蟻森林」種下的樹怎麼樣了,培養虛擬樹種下一棵真樹?
    據知,螞蟻森林是由支付寶推出的一款公益行動平臺,支付寶用戶通過步行、線下支付、生活繳費、共享單車(僅限ofo小黃車)、綠色辦公、預約掛號等共計14個攻略可以獲取能量。收集到的能量可以在「螞蟻森林」裡培養成一棵虛擬樹,等培養的虛擬樹長大後,由公益組織、環保企業、螞蟻生態等將其從用戶手中買走培養的虛擬樹,然後在某個特定的區域種下一顆實體的真樹。支付寶為什麼要種樹呢?2016年8月27日,螞蟻金服宣布旗下支付寶平臺推出「碳帳戶」,官方還稱:這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個人碳帳戶管理平臺。
  • 我們在支付寶種的「螞蟻森林」小樹到底長什麼樣子?
    自從阿里支付寶推出綠色低碳出行就能幫你種樹的活動以來,深得人們的喜愛, 帶動了很多人的參與,也算是一項科技引領人們去環保的公益事業了,還是非常不錯的,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到了環保的事業中來,讓人也不免有了一份主人翁的意識和環保意識。
  • 支付寶螞蟻森林四周年:1 號林發來消息,梭梭「被迫睡著」
    IT之家8月30日消息 今天是支付寶螞蟻森林四周年,今天有一些人的夢想實現了,螞蟻森林第一個地塊1號林的用戶收到了他們的護林員發來的訊息。1 號林的梭梭,作為螞蟻森林的第一個地塊、第一個樹種,是最「資深」的見證者。
  • 支付寶「螞蟻森林」怎麼樣了
    我們都知道,支付寶林蟻是2016年8月27日上線,螞蟻金色禮服支付寶用戶的真實姓名推出的「碳帳戶。」這項活動是一個公共利益導向的行為,用戶只要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一些能量以保持樹,如步行,地鐵出行,網上支付水電煤氣費,付交通網上訂票,網絡報名,網絡門票等等。
  • 馬雲的螞蟻森林真種樹了嗎?網友在支付寶中種的樹,現在怎樣了?
    下文轉載自作者:小鵬科技世界馬雲的螞蟻森林真種樹了嗎?網友在支付寶中種樹,現在怎樣了呢?支付寶作為中國行動支付領域的一個巨頭,而且背靠淘寶這一顆大樹,這幾年來,支付寶在全國積累了很多的用戶,而且憑藉支付寶的影響力,螞蟻森林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們每一個消費者在使用支付寶支付功能之後,都能收取一定的綠色能量,當這些綠色能量積累到一定的量之後,我們就能在支付寶螞蟻森林中選擇一顆自己喜歡的樹,然後種在相對應的地方;可以說馬雲通過螞蟻森林的功能讓中國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到環保的隊伍中
  • 支付寶螞蟻森林種下的樹會刻上自己名字嗎?種的樹怎麼哪看?
    最近在支付寶螞蟻森林中有不少用戶發現自己的樹已經長得很高大了,那麼支付寶螞蟻森林種下的樹會刻上我的名字嗎?支付寶螞蟻森林種下的樹怎麼去看?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下詳情。  支付寶螞蟻森林種下的樹會刻上我的名字嗎?
  • 支付寶螞蟻森林是真的嗎?樹被種在了哪?網友:我的樹都長大了!
    1大家都知道在支付寶裡面有一個小的選項,叫做螞蟻森林。那麼什麼是所謂的螞蟻森林呢?螞蟻森林就是我們要使用支付寶進行消費,消費之後會產生一定的能量,這些我們可以用這些能量去種樹。我們真的通過螞蟻森林進行種樹了,並且還長成了參天大樹,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 支付寶螞蟻森林花棒是什麼 螞蟻森林花棒玩法
    支付寶螞蟻森林花棒是什麼?螞蟻森林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最近螞蟻森林出了新的樹種-花棒(又名花姑娘),很多用戶留言螞蟻森林花姑娘如何種,不太了解的小夥伴趕快前來看看吧。支付寶系列軟體最新版本下載支付寶電腦版軟體版本:10.1.15.463手遊電腦版立即查看支付寶8.1軟體版本:8.1Android軟體立即查看支付寶軟體版本:10.1.20iOS軟體立即查看螞蟻森林花棒是什麼現在,螞蟻森林又引入了新的「花棒
  • 螞蟻森林一周年 我們在支付寶裡種的樹究竟啥樣了?
    螞蟻森林是支付寶客戶端為首期"碳帳戶"設計的一款公益行動:用戶如果步行、地鐵出行、在線繳納水電煤氣費、網上繳交通罰單、網絡掛號、網絡購票等行為,就會減少相應的碳排放量,可以用來在支付寶裡養一棵虛擬的樹。這棵樹長大後,公益組織、環保企業等螞蟻生態夥伴們,可以「買走」用戶的「樹」,而在現實某個地域種下一棵實體的樹。
  • 你在螞蟻森林種了幾棵樹了?
    這棵樹長大後,公益組織、環保企業等螞蟻生態夥伴們,可以「買走」用戶在螞蟻森林裡種植的虛擬「樹」,而在現實某個地域種下一棵實體的樹。圖片來自螞蟻森林官微說起來我在螞蟻森林種樹還比較早了呢,2016年8月,支付寶公益板塊正式推出螞蟻森林,我在2017年3月就申請種了第一顆梭梭樹~想當初每天早上7點13定鬧鐘的,起床收能量偷能量去種樹
  • 支付寶螞蟻森林收取能量最後種的樹哪裡去了?
    現在的人肯定都知道螞蟻森林這款在支付寶裡面的小程序,它能夠讓很多人早晨都起來偷偷的摘別人的能量,這也是在為地球環保節能做出一份貢獻吧,可是很多人種下了樹木,但是卻不知道我們自己種的樹最後跑到哪裡去了,長成什麼樣子?
  • 馬雲的螞蟻森林裡都種了哪些樹?對社會和生態做出了哪些貢獻?
    支付寶螞蟻森林是2016年8月27日上線,螞蟻金服為旗下支付寶平臺實名用戶推出的「碳帳戶」。螞蟻森林是支付寶客戶端為首期"碳帳戶"設計的一款公益行動,用戶通過步行、貢獻單車,地鐵出行、生活繳費、網上繳交通罰單、網絡掛號、網絡購票等行為,就會減少相應的碳排放量,可以用來在支付寶裡種一棵虛擬的樹。這棵樹長大後,公益組織、環保企業等螞蟻生態夥伴們,可以「買走」用戶的「樹」,而在現實某個地域種下一棵真的樹。
  • 你的一棵樹,支付寶的一盤棋:螞蟻森林養成計劃與價值邏輯
    螞蟻森林是支付寶客戶端為首期"碳帳戶"設計的一款公益行動:用戶可以在螞蟻森林領取一顆虛擬樹苗,如果用戶進行了可以減少相應的碳排放量的實踐行為,如步行、公交出行、在線繳納水電煤氣費、線下支付、共享單車、網絡購票等,就會獲得綠色能量,綠色能量收集達到一定數值,可用對應的能量兌換對應的真實樹苗進行種植,而在現實某個地域種下一棵實體樹。
  • 支付寶螞蟻森林新增沙柳/樟子松:需要八倍能量
    有心社交做不成,無心栽樹柳成蔭……憑藉一個小小的「螞蟻森林」,支付寶將活躍用戶佔比做到了46.08%,全國第三僅次於微信和QQ。更贊的是,隨著用戶不斷搜集積攢能量,支付寶也在沙漠裡種下了一棵棵梭梭樹。就在剛剛,支付寶對螞蟻森林進行了全新升級,加入了兩種新樹:沙柳、樟子松。
  • 兩年時間過去了,你當初在「螞蟻森林」種下的樹,現在什麼樣了?
    現在不管是什麼樣的商店,基本上都可以刷手機支付,不管是買早點還是在街上買菜,一部手機就已經完全抵得上錢包了。並且我們在花錢的同時,每支付一筆現金,都有可能為我們中國的環保事業做出一點貢獻。兩年時間過去了,你當初在「螞蟻森林」種下的樹,現在什麼樣了?
  • 馬雲曾創造的螞蟻森林,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了?答案讓人欣慰
    馬雲曾創造的螞蟻森林,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了?答案讓人欣慰而在支付寶之中,也有一個程序叫做螞蟻森林,正在讀這一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曾經玩過螞蟻森林或者是現在還在玩呢?這是馬雲在兩年之前打包的一個小程序,現在兩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螞蟻森林又變成了什麼樣子了呢?不妨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在螞蟻森林種了那麼久的樹,還沒見過它們的真面目(上)
    支付寶在2016年推出螞蟻森林後,受到了很多網友的推崇,大家每天想方設法地攢能量,開展能量守衛戰,只是為了在乾旱地區種下一棵樹,做出一點小小的貢獻。螞蟻森林剛推出時的樹種還不多,大體上是梭梭樹、沙柳、胡楊、樟子松,而後慢慢加入了檸條、花棒、沙棘、雲杉、華山松等樹種。
  • 支付寶宣布螞蟻森林好消息!新福利相當搶手,望周知!
    關於任何支付寶的消息對大家來說都是大事,這不近日支付寶又宣布了一條好消息,這次是和螞蟻森林相關,如果你愛種樹,千萬別錯過了!因為這次種的樹和之前種的數不太一樣,實用性很強!馬雲說起螞蟻森林支付寶用戶應該有一多半都在玩,玩螞蟻森林的同時還能夠為國家的綠化事業作出貢獻,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