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路梨花》課堂實錄

2021-02-19 鳶都初語

《驛路梨花》課堂實錄

濰坊高新區鳳凰學校  陳元芬


 


【學習目標】

     1.體會小說構思巧妙,一波三折的寫法。

2.感受文章語言的詩意美,品讀「梨花」精神。

3.走近作者,理解小說主題。

【課堂學習】

一、開門見山,導入課題

   這節課,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一篇美文,美文裡不僅有潔白的梨花林,溫暖的草房子和善良的哈尼小姑娘,更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和傳承。這篇文章就是彭荊風的《驛路梨花》(師板書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師:同學們,這篇文章不僅文字優美,還有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下面請大家速讀一遍課文,用第一人稱「我」來複述故事。

(學生速讀課文)

師:讀完的請舉手。大家已經讀完了課文。請一名同學來複述故事。

生:「我」和老餘行走在哀牢山南段的最高處,夜色已深,必須在深山露宿的時候,發現了一片梨花林,在梨花裡邊的小茅屋住宿並得到了很好的照料。懷著主人是誰的好奇心,「我」和老餘開始了尋找主人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波三折,最後知道了茅屋的由來。

師:語言簡練,複述的非常簡潔。那我們換一個角度,把自己變成文中的草房子,試著用草房子的口吻來複述故事大意。

師:我給大家開了個頭:我是一座草房子,十多年前,是一群解放軍叔叔砍樹割草把我蓋了起來,方便給過路人躲避風雨,感動了來山上拾菌子的梨花……,請大家注意,,現在的「我」是草房子。請一名同學接著來講這個故事。

生:梨花姑娘就來照料我,給我補充柴、水、米等物品。梨花出嫁後,把照顧我的任務交給了她的妹妹和村子裡的哈尼小姑娘。曾經有很多的過路人在我這裡吃過住過。他們都盡力把用了的柴、米補上。一個月前,有一位瑤族老人追趕麂子迷了路,來到這個山頭。他乾糧吃完了,想找個寨子歇一歇,結果沒有找到。在他失望的時候,發現了我這座草房子。他晚上在我這裡住宿,做飯,得到了很好的照料。他想道謝,但是不知道我的主人是誰。一個月過後的一個夜晚,他扛著一袋米來我這裡道謝。發現我這裡住著作者和老餘,他們倆認為瑤族老人是主人,搶著說感謝的話。最後發現是一場誤會。瑤族老人告訴他們我的主人是一個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第二天一早,作者、老餘和瑤族老人一起修葺我,給我的頭頂加草。正在幹活的時候,梨樹叢裡閃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他們都認為為頭的那個小姑娘就是梨花,結果小姑娘說她不是梨花,告訴了他們我的由來。

師:你複述的比較完整,同學們聽得很仔細。聆聽就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

師: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這位同學認為文中的「我」就是作者,那「我」是作者嗎?

生:不是,因為這是一篇小說。

師:小說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都屬於文學體裁。文學體裁中的「我」不是作者,「我」有作者的影子,是經過加工的藝術形象,「我」和作者是不能劃等號的。

師:剛才我們讓草房子來講述,就變成了一個童話故事。那你想一想,草房子講述故事和課文講述故事,在敘述順序上有沒有區別?

生:草房子講述故事是順敘。

師:這樣講述是按照草房子修建、維護的時間順序來寫,這就是順敘。

生:先寫「我」和老餘發現小茅屋並住宿,再來講述茅屋的由來,這是倒敘。

師:倒敘能夠造成懸念,讓文章增強閱讀興趣。

師:那最後梨花的妹妹說姐姐梨花照料房子,和解放軍建造房子的事情,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敘述方式嗎?

生:插敘

師:這位同學見多識廣,這裡確實是一處插敘。讓我們來共同梳理這三種順序的特點及作用。

師:順敘是指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次序來敘述。容易把事件記敘得有頭有尾,脈絡清晰。倒敘,是根據表達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能造成懸念,增強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勝。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然後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插敘能對中心內容起補充、解釋或襯託作用。如《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中插入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文章的神秘色彩。

師:那為什麼我們的小說要使用倒敘和插敘?

生:可以增加閱讀興趣,引人入勝。

生:能讓情節一波三折。

師:實際這個故事跨越了十多年間的時間,使用倒敘把時間集中,所有的故事集中了一個晚上和一個早上。

師:這篇文章的構思特別巧妙。我們班有位同學,讀完《驛路梨花》後,寫了一篇讀後感。她寫到:這個故事讀起來讓我欲罷不能,一氣讀到底。找尋茅屋主人的過程中,真可謂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讓我們一起來梳理找尋茅屋主人的過程,看看人物出場的先後順序。

(師生共同梳理人物的出場順序並板書:「我」和老餘——瑤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軍叔叔——梨花)

師:這個故事圍繞主人是誰設置了多次懸念,有兩處誤會,層層設疑,然後層層解惑。這樣層層相扣,環環相接。

師:我們看黑板上的這一組人物,思考文中的人物與小茅屋有過什麼故事,誰是小茅屋的主人呢?請大家略讀課文並思考。

師:請大家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推選一名代表發言。

(學生分小組討論)

師:請這個小組的代表發言。

生:我和老餘受到照料,給小茅屋房頂加草,挖排水溝。解放軍叔叔蓋房子。梨花被解放軍叔叔感動,照料小茅屋。哈尼小姑娘在姐姐出嫁後繼續照料茅屋。

師:那你們組認為誰是主人?

生: 我們小組認為是解放軍叔叔。因為解放軍叔叔蓋了房子。

師:有不同意見的小組嗎,你們組的觀點是?

生:我們組認為誰是主人?

師:那請你們說一說你們的理由。

生:每個人都為小茅屋做出過貢獻,所以人人都是主人。

師:那前面這個小組的代表,你的觀點現在是?

生:我還是認為房子的解放軍叔叔。

師:解放軍叔叔確實是房子的主人,解放軍為何蓋房子?

生:解放軍蓋房子是為了方便過路人,給過路人躲避風雨。

師:解放軍蓋房子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照顧過路人啊。房子蓋好後,是不是需要梨花等哈尼族姑娘添補米、柴和水等生活用品,這樣過路人才能得到更好的照顧?

生:確實如此。

師:你認為在這篇文章「主人」的含義是什麼?

生:主人是指為小茅屋做出貢獻的人。

師:對,在文中「主人 」不是指小茅屋的歸屬權,而是為小茅屋做出貢獻的人。只要為小茅屋做過貢獻的人,都是主人。那你說主人是誰?

生:維護房子的也是主人,所以人人都是主人。

師:對,其實所有的過路人也是主人。甚至後來的過路人也都是主人。

師:在高高的哀牢山上,有這樣一座草房子:解放軍叔叔用無私做頂,用奉獻做牆。哈尼小姑娘用愛來照料,我和老餘全力付出,過路人知恩圖報,草房子的房前屋後開滿梨花,這樣助人為樂、互幫互助、彰顯大愛和傳承美德(簡筆畫,畫一座草房子,在草房子的兩扇門上寫上「愛」「美」兩個字)。

師:草房子所在的環境也非常美,它的房前屋後開滿潔白的梨花。

三、體會詩意,品讀「梨花」精神

師:梨花從題目開始,在文章反覆出現了很多次,請大家跳讀課文,勾畫出與梨花相關的語句和段落,並選擇最能觸動你心弦的一處進行批註賞析,可以寫你對這個句子的理解,也可以寫成自己的閱讀感悟。

(生跳讀課文,勾畫批註)

師:請大家在小組內輪說自己最觸動心弦的句子的批註,然後選一名代表發言。

生:(小組交流討論)

師:請小組代表發言。

生:我欣賞第六段:一彎新月升起了,我們藉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裡走著。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寫出了環境之美。

師:對,確實很美的環境。師:你能具體說說美在哪裡嗎?

生:有淡淡的月光,有美麗的梨樹林,有涼爽的風。

師:那你來讀出這種環境之美吧。

(生讀第六段)

師:還有哪位同學也是賞析了這一段,請你來品讀?

生:我是從顏色的角度來分析:有淡黃色的月光,黑白相間的梨樹林,有白色的梨花。

師:當然,還有背景是青黑色的哀牢山,還有我和老餘身上的衣服的顏色。寂靜的夜晚,多種顏色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美的圖畫。來,讀給你的同桌聽。

(生同桌互讀)

師:如果再從視覺、觸覺等感覺的角度,再來分析這個句子,誰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有視覺,淡淡的月光和潔白的梨花。還有觸覺,涼涼的夜風。

師:我們一起來發揮聯想:在淡淡的月光下,我們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裡走著。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我們會嗅到什麼?聽到什麼?

生:會嗅到梨花的清香,會聽到風吹落花瓣的聲音。

師:還能聽到哪些聲音?

生:風吹樹林的聲音,花瓣飄落身上的聲音。

師:花瓣飄落的聲音很輕,很美。

師:聯想的非常棒,讓我們再來齊讀一遍吧。

(生齊讀)

師:梨花僅僅指植物的梨花嗎?還代表著什麼?

生:不是,還代表著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

師:對,文中既有植物的梨花之美,又有人物的梨花之美。大家來繼續找其他的句子或段落品讀。請你來交流。

生:第二十七段:這天夜裡,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裡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這一段充滿了夢幻之美。

師:來,讀出這一段的夢幻之美。

(生讀這一段)

師:是啊,夢是虛幻的,那你能看出這是怎樣的寫作手法嗎?

生:虛實結合的手法。

師:對,虛實相映,香氣四溢的梨花林和梨花姑娘相映生輝,表達了作者對小茅屋主人助人為樂精神的讚美之情。

師:還有哪一處,大家也非常喜歡?

生:我品讀的是最後一段: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這一個地方使用了引用的修辭方法,寫出了梨花的精神。

師:這個地方引用了詩句,這句詩出自南宋陸遊的《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這篇文章處處是詩的意境,處處如詩如畫。就連題目都出自這首詩中。

師:彭荊風的多篇小說的題目都很美,都很有詩的意境。如《綠月亮》《冠蓋如雲》《今夜月色好》《杏花如雪》,杏花如雪也出自一首古詩詞,出自宋代範成大的《秦樓月·樓陰缺》。

師: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與潔白的梨花融合在一起,花美人更美。

師:梨花是美麗的。你認為「梨花」有哪些含義?或者還包含了哪些內容?

生:梨花在文中首先是梨樹的花,也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

師:那梨花還象徵著什麼?

生:象徵著美好的品質。

師:能結合文章的人物具體說一說哪些美好的品質?

生:是善良

生:是奉獻

生:是助人為樂

師:是的,在文章三十三段中特別提到了雷鋒精神。

生:代表知恩圖報

生:純潔

生:美麗

師:這篇文章處處是詩的意境,處處如詩如畫。

生:梨花有多重含義,指自然界的梨花,指善良美麗的梨花姑娘

生:象徵著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

生:象徵著梨花的自然之美和人物的心靈之美。

師:梨花不僅僅是一種花,它彰顯梨花精神,有著豐富而深刻的內涵。也就是說,具有互幫互助、高尚品質的人都是梨花。

師:那你說「梨花」指哪些人?

生:「我」是梨花,老餘是梨花,解放軍戰士是梨花,哈尼姑娘是梨花,過路人都是梨花。

師:不僅是這些人,後來人也是「梨花」。那「處處開」又有什麼深意?

生:希望人人能夠助人為樂。

師:正如那句歌詞所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生:希望能夠弘揚雷鋒精神。

師:「處處開」是希望雷鋒精神不斷發揚光大,並且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文章用「驛路梨花」做標題,把形式與內容、標題與主題,梨花的自然之美和人物的心靈之美,和諧一體。

師:植物梨花是美的,人物梨花是美的,「梨花」精神更是美的。我也非常欣賞梨花精神,於是把第六段改寫成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朗誦:(配背景音樂)

(師)淡淡的月光

    忽明忽暗的梨樹林

梨花粲然開放

    嗅著梨花的芬芳

    迎著涼爽的夜風

    風一吹

    潔白的花瓣飄落衣袖

落滿衣裳

(生)處處氤氳著清香

    風過

    樹葉沙沙作響

    花瓣飄落

    如夢如幻

    如詩如畫

四、走進作者,知人論世

師:古人說:「讀其書想見其為人」,也就是說,讀一個人的文章,可以知道作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們讀了這篇文章,能猜得出彭荊風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生:一個心地善良的人。

生:一個不怕吃苦的人。

師:是的,他確實是一個不怕吃苦,歷經磨難的人。下面我們來看看他是什麼樣的人(出示照片)彭荊風只讀過初中兩年就因家貧失學,進報社當學徒、校對、記者、副刊編輯,還辦過文學團體「牧野文藝社」,吃過很多苦,但是他有堅定的信念,純靠自學成為非常有影響力的作家。1950年純隨軍進入雲南,60餘年來踏遍雲貴高原的角角落落,作品具有濃鬱的邊地特色。

師:他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離開文壇22年,「文革」中坐牢7年。《驛路梨花》是他出獄後的的第一篇作品。經歷了那麼多的苦難,他筆下描繪,沒有牢騷滿腹,有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正如他自己寫到:我飽受一般人難以承受的折磨之苦後,情不自禁地想抒發我對以往在雲南邊地與樸實、純潔的少數民族誠摯相處時的思念,對美好未來的呼喚!

我只想發現和傳播生活中的美,這就是我為何要寫驛路梨花。

師:請大家再說一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一個百折不撓的人。

師:有沒有同學聯繫課文內容說一說?

生:他也和文中的梨花一樣的人。

師:對,他也是一朵梨花,心地善良,百折不撓具有美好的品質。他想發現美,並傳播美。課文中的那句詩最能表達作者的心願?

生:最後一句。

師:那我們一起讀一遍這句詩。

生:(齊讀)驛路梨花處處開

師:你也是一朵梨花,他也是一朵梨花,我們都是一朵朵梨花。讓我們一起梨花處處開,開遍祖國的神州大地!

五、推薦閱讀:

師: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這就是彭荊風的短篇小說集《驛路梨花》,特別推薦書中的兩篇文章《牛岔街》和《小站停車三分鐘》。好,下課。

 

相關焦點

  • 由《驛路梨花》看寫作之智
    因為期中考試進度突變,臨時加了《驛路梨花》,所以趕了一下。特此整理,有課堂上的遺憾之處,已做修改。(其實,我覺得《驛路梨花》是可以和《紫藤蘿瀑布》《一顆小桃樹》《愛蓮說》《古代詩歌五首》放在一起跨單元整合教學的。)我覺得這節課很適合審(ying)智(shi),有四個應試點。一是記敘的順序,要了解倒敘、順敘和插敘。二是懸念和誤會的妙用。
  • 落筆在思考與練習間的教案設計:基於小說要素的構設「驛路梨花」
    小說文體的閱讀教學思考小說文體的閱讀教學,是割裂還是整體架構,需要教師勇於大膽突破,嘗試著讓小說要素在課堂教學中完整呈現,凸顯教師主導,再現學生主體的生成性課堂。教師備課和呈現的多層此性小說文體的教學,教師要先讀感悟,再讀思考,三讀審視,思讀教案,五讀課堂,六讀反思。讀文章,思考其構設立意之美;讀作者,觸摸其行文構思之巧;讀生活,感悟其時代律動的內涵和意義;讀學生,觸摸其閱讀感悟的得失成長。讀課堂,回味咀嚼教學過程的得失不足。
  • 名師設計丨《驛路梨花》教學設計兩份
    名師設計丨吳桐菲:《驛路梨花》教學設計教科書分析:1.小說《驛路梨花》寫於1977年5月。—— 白居易《長恨歌》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3.總結過渡:在不同詩句中梨花有不同的象徵意義,彭荊風這篇小說的題目「驛路梨花」出自陸遊詩句「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那麼,本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文中的「梨花」又有怎樣的含義呢?請帶著疑問快速閱讀課文。
  • 七年級下冊十四課《驛路梨花》教案
    明確:引用陸遊詩句作結,既點題又點人,把梨花的自然美與人物的心靈美交織在一起,人花相映,寓意深刻,感染力強,升華了中心思想。(因此,文章最後一句「驛路梨花處處開」,升華了主題,讚美了雷鋒精神就像潔白的梨花開遍了神州大地。)3.怎樣理解課文題目「驛路梨花」?明確:①自然界中的梨花;②梨花姑娘;③梨花精神,即雷鋒精神。
  • 老課新教 ▏《驛路梨花》,學會略讀,學會賞析
    《驛路梨花》教學簡案◆ ◆ ◆ 一、導入新課(展示梨花照片)在雲南哀牢山南段的最高處,也有這樣一片美麗的梨樹林,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在這個潔白的世界裡,發生了一個香氣四溢的故事。今天,讓我們一起和作者彭荊風一起,欣賞那美麗的《驛路梨花》。
  • 《驛路梨花》教學設計---部編版七下第四單元第14課
    理解「梨花」的象徵意義。一、導入新課  上課之前,老師送給大家一首詩,陸遊的《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請同學們齊讀:(PPT1)白髮將軍亦壯哉,西京昨夜捷書來。胡兒敢作千年計,天意寧知一日回。列聖仁恩深雨露,中興赦令疾風雷。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
  •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4課《驛路梨花》微課視頻|知識點|同步練習
    二、預習檢測:1.填寫文學常識:《驛路梨花》作者是      ,他是    代作家,作品有《     》、《      》、《      》等。背景資料:《驛路梨花》寫於1977年5月。當時,我經歷了「文革」7年牢獄之災後,出獄已近兩年。
  • 六月,又見梨花開(北師大遵義附校)
    驛路梨花五洲開,雷鋒精神四海傳。只要你善於觀察,只要你善於發現,只要你善於用一雙美的眼睛去看待我們身邊的人和事,你就會發現,梨花不僅只開在春天,而且也開在夏天,開在秋天,開在冬天。正所謂,驛路梨花處處開,驛路梨花時時開。在這夏天的日子裡,我又見一株梨花開。
  • 十二首關於梨花的詩詞,展現梨花的潔白素雅,以物喻人,景美情深
    那一樹樹潔白無瑕的梨花,像一群翩翩起舞的女子,隨風而舞,旋轉閃挪,婀娜多姿,清新自然,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醉在其中不能自拔。小編選取十二首描寫梨花的詩詞,或以景為長,或借景抒情,或以物喻人,多姿多彩,美麗得不可方物。
  • 延川縣驛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關於延川縣驛路酒店布草及客房雜品...
    陝西瑞恆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受延川縣黃河乾坤灣景區管理局的委託,按照政府採購程序,對延川縣驛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關於延川縣驛路酒店布草及客房雜品、一次性消耗品的採購採購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採購,歡迎符合資格條件的、有能力提供本項目所需貨物和服務的供應商參加投標。
  • 七年級下冊語文,《驛站梨花》,知識歸納
    題目解讀「驛站梨花」出自陸遊的詩句「驛站梨花處處開」。「驛站」在文中指過往行人所走的道路。「梨花」既指山路上盛開的大片梨花,又指在人跡罕至的山上照料小木屋的哈尼小姑娘梨花,更是雷鋒精神的象徵。寫《驛站梨花》是作者在被迫擱筆多年後1977年。那時黨中央重新提出了學習雷鋒的號召。作者想起了邊疆許許多多樸實的人和事,那深山大林裡的小茅屋,默默照料小萌屋的哈尼族人以及為了後來的旅客臨行前都要給小茅屋做點事的人。想到這些,一股無形的力量促使作者拿起筆來,寫下了這篇文章。
  • 抖音點擊超10萬的課堂教學實錄
    2020年順德小學英語教師能力大賽課堂教學實錄012020年順德小學英語教師能力大賽課堂教學實錄02>2020年順德小學英語教師能力大賽課堂教學實錄032020年順德小學英語教師能力大賽課堂教學實錄042020年順德小學英語教師能力大賽課堂教學實錄052020年順德小學英語教師能力大賽課堂教學實錄
  • NIKE足球體育課課堂實錄視頻全集
    「NIKE足球體育課」教學視頻是《小學足球教學》這套教師用書的使用輔助材料,它以課堂實錄、動畫演示的方式,更直觀地向老師們展示採用這套教材授課的核心理念和具體方法。與廣大體育老師和基層教練分享這部輔助視頻的內容,希望能幫助大家組織自己的課堂教學。
  • 讀十首詠梨花的詩詞,感受這「素顏之花」的清純
    >寂寞之花,「梨花一枝春帶雨」「滿地梨花不開門」「雨打梨花深閉門」,梨花總是和美人孤寂、佳人哭泣等聯繫起來,顯得孤寂落寞。梨花是低調之花,「千樹萬樹梨花」「一樹梨花落晚風」,梨花要麼被比作雪,要麼被比作鷺鷥鳥,擔當陪襯角色,如婚禮上的伴娘,不展露自己的光華,低調樸實。
  • 螞蟻莊園11月5日今日答案 以下詩句中哪一句的梨花是指真正的梨花?
    以下涉及梨花的詩句中,哪一句的「梨花」是指真正的梨花?這是螞蟻莊園11月5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1月5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今天的問題是:以下涉及梨花的詩句中,哪一句的「梨花」是指真正的梨花?
  • 班團課課堂實錄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既要重視學生在教育和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又要加強教師的指導和監管,我採用了班團課實錄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2、綜合使用各種形式組織課堂。班團課採用由一個或兩個同學主持,其他同學協助的方式。組織的形式多樣,可以使用多媒體,寫板書,播放視頻或音樂或由同學表演情景劇等。豐富多樣的組織形式可以保證課堂更富有吸引力。
  • 如何在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要讓語文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基地,關鍵是處理好課堂上每一個教學環節。根據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點:一、 激情導入,創設美境,引發創造性思維。教師在上課前,一定要設計好導語。良好的導語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使他們最願投入精力上好每堂課。這是學生潛能開發不可缺少的一環,也是引發創造性思維重要組成部分。
  • 「欣賞」驛路作品:《漢牡丹賦》
    漢牡丹賦作者:驛路莽莽神州大地,何處是牡丹之鄉?邢襄柏鄉;燦燦牡丹國裡,誰者為國色之王?漢代牡丹。2019年12月1日於湡水草堂作者簡介:驛路,本名張益祿,河北沙河人,河北大學經濟系畢業。詩作見於《人民日報海外版》《詩刊》《詩選刊》《作家》《芒種》《詩潮》等報刊。著有詩集《遙遠的山泉》《四面古歌》《荷花頌》(詩書合璧集,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