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第五版)發布

2020-12-10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為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和流感預防、治療、康復中的作用,結合疫情形勢和時令變化,12月8日,四川省中醫藥局組織專家修訂形成了《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第五版)》和《四川省2020-2021年中醫藥流感防治指導方案》。

具體方案如下:

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

技術指南(第五版)

為了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特色和優勢,在《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第四版)》基礎上,我局組織專家結合時令變化和新冠肺炎防控現狀制定了《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第五版)》,該指南分為中醫藥預防、無症狀感染者幹預建議、中醫藥治療和中醫藥康復四部分,請各地各單位結合實際參考使用。

一、中醫藥預防

(一)預防處方建議

1.普通人群

主要組成:金銀花10g 連翹10g 防風10g 薄荷10g(後下) 炒白朮10g 藿香10g(後下)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後,非後下藥先煎煮5分鐘加入後下藥,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煮5分鐘,連續熬2次,將2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2.體弱人群

主要組成:黃芪15g 防風10g 金銀花10g 連翹10g 薄荷10g(後下) 藿香10g(後下) 炒白朮10g 陳皮10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後,非後下藥先煎煮5分鐘加入後下藥,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煮5分鐘,連續熬2次,將2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3.兒童預防

主要組成:金銀花5g 連翹5g 荊芥5g 薄荷5g 蘆根10g 藿香5g(後下) 炒白朮5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後,非後下藥先煎煮5分鐘加入後下藥,煎至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一日一劑,每劑根據年齡大小每天服50~100ml。

推薦中成藥:抗病毒顆粒、小兒豉翹顆粒。

上述預防處方可按比例加大劑量熬成大鍋湯根據年齡大小酌情服用。

(二)居家防護建議

1.清新空氣

(1)燻蒸處方:艾葉10g 石菖蒲10g 連翹10g 金銀花15g 薄荷15g

使用方法:加水1000ml,泡10分鐘,小火慢煮30分鐘,濃縮藥液150ml。使用時在室內進行,將燻蒸方藥液加入洗淨的家用空氣加溼器中通電燻蒸或者在鍋中持續蒸煮揮發,每天1-2次。

(2)香囊處方:藿香10g 肉桂5g 山奈10g 蒼朮10g

使用方法:共研細末,裝於布袋中,掛於室內,或隨身佩戴,具有芳香闢穢解毒之功效,以預防疫病。孕婦及有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鼻炎等)者不建議使用。

2.合理膳食

飲食煮熟煮透,營養搭配均衡,可食用一些藥食同源的食物,如蘿蔔、蘆筍、山藥、蒲公英等。切記不能吃野味。

3.合理運動

運動適度,可學習運用傳統保健強身方法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根據個人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鍛鍊方法。

4.調暢情志

保持精神內守,勿驚慌,舒心氣、暢心神、怡心情,勿躁勿慮靜養。

5.穴位保健

對足三裡、氣海、關元等重要強身壯體的保健穴位,經常施灸、按摩等,可以增強人體的正氣以達到防病卻疾的目的。

6.起居有常

作息規律,保證充分睡眠。順應氣候變化,及時調整衣被和室內溫度,注意防寒保暖。若出汗,則熱水浴並及時更衣。儘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場所。

二、無症狀感染者幹預建議

無症狀感染者幹預建議為專家通過研究現有資料形成的專家共識,供臨床參考使用。

(一)扶正兼以祛邪

主要組成:人參10g 生黃芪15g 當歸10g 炒白朮10g 茯苓10g 金銀花15g 生甘草10g 知母10g 黃芩15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後,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煮5分鐘,連續熬2次,將2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二)祛邪兼以扶正

主要組成:藿香10g(後下) 黃芩15g 連翹15g 白豆蔻10g 薄荷15g(後下) 蘆根30g 生黃芪15g 炒白朮10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後,非後下藥先煎煮5分鐘加入後下藥,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煮5分鐘,連續熬2次,將2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三、中醫藥治療(成人)

(一)醫學觀察期

臨床表現1:乏力伴納差、便溏

推薦中成藥:藿香正氣膠囊(軟膠囊、丸、顆粒、水、口服液)、參苓白朮膠囊(口服液、散、丸、顆粒、片)

臨床表現2:發熱,或伴咳嗽、咽痛

推薦中成藥:抗病毒顆粒、川射幹總黃酮膠囊、桑姜感冒片(膠囊)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複方銀柴顆粒(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

臨床表現3:體虛,乏力,或伴發熱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芪香益氣解毒顆粒(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參蛤益肺膠囊(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二)臨床治療期

1.清肺排毒湯

適用範圍:適用於輕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使用。

基礎方劑:麻黃9g 炙甘草6g 杏仁9g 生石膏15~30g(先煎) 桂枝9g 澤瀉9g 豬苓9g 白朮9g 茯苓15g 柴胡16g 黃芩6g 姜半夏9g 生薑9g 紫菀9g 冬花9g 射幹9g 細辛6g 山藥12g 枳實6g 陳皮6g 藿香9g

服法:傳統中藥飲片,水煎服。每天一付,分三次口服,每次口服150ml (飯後四十分鐘),溫服,三付一個療程。

如有條件,每次服完藥可加服大米湯半碗,舌幹津液虧虛者可多服至一碗。(註:如患者不發熱則生石膏的用量要小,發熱或壯熱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狀好轉而未痊癒則服用第二個療程,若患者有特殊情況或其他基礎病,第二療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處方,症狀消失則停藥。

處方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於推薦在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湯」的通知》(國中醫藥辦醫政函〔2020〕22號)。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新冠1號(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2.風熱犯肺證

臨床表現:發熱,不惡寒或惡寒輕,口微渴,咽乾咽痛,咳嗽,舌質紅,苔薄白,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處方:桑菊飲合銀翹散加減

主要組成:桑葉10g 菊花10g 杏仁10g 金銀花15g連翹10g 牛蒡子10g 生甘草5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後,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煮10分鐘,連續熬3次,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複方魚腥草合劑(片)、感咳雙清膠囊、銀馬解毒顆粒、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急支糖漿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上感顆粒(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青翹抗毒顆粒(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

3.風熱夾溼證

臨床表現:發熱,不惡寒,口渴,不欲飲,咽乾咽痛,乾咳少痰,口淡無味,不思飲食,胸悶,脘腹痞滿,或嘔惡,倦怠乏力,大便質稀軟不爽,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濡數。

治法:辛涼解表,芳香化溼

處方:銀翹散合藿樸夏苓湯加減

主要組成:銀花30g 連翹30g 荊芥15g 牛蒡子15g 薄荷15g 廣藿香15g 厚樸 15g 茯苓 30g 法半夏10g 豆蔻15g 白扁豆30g 建曲15g 蘆根30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後,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煮15分鐘,連續熬3次,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精製銀翹解毒片、炎見寧片(膠囊、丸)、抗病毒糖漿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新冠2號(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

4.風寒夾溼證

臨床表現:發熱,微惡寒,頭身疼痛,乾咳無痰,口淡無味,不思飲食,胸悶,脘腹痞滿,倦怠乏力,大便質稀軟不爽,舌淡,苔白膩,脈濡。

治法:辛溫解表,芳香化濁

處方:荊防敗毒散合藿樸夏苓湯加減

主要組成:荊芥15g 防風15g 川芎15g 白芷15g 薄荷15g 廣藿香15g 紫蘇葉15g 厚樸15g 炒白朮30g 法半夏10g 建曲15g 薏苡仁30g 茯苓30g 白扁豆30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後,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煮15分鐘,連續熬3次,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藿香正氣膠囊(軟膠囊、丸、顆粒、水、口服液)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新冠3號(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

5.溼熱蘊肺證

臨床表現:發熱,渴不喜飲,胸悶倦怠,頭身困重,痰不易咯出,口淡無味,不欲飲食,大便不爽,舌紅,苔白黃膩或黃膩,脈濡數。

治法:清熱宣肺、芳香化溼

處方:清氣化痰湯合藿樸夏苓湯加減

主要組成:陳皮10g 杏仁10g 黃芩10g 瓜蔞皮10g 茯苓15g 藿香15g 厚樸10g 青蒿20g 蘆根20g 金銀花15g 太子參10g 生甘草5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後,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煮15分鐘,連續熬3次,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清熱化溼口服液

6.邪熱壅肺證

臨床表現:發熱,口渴,不欲飲,胸悶、咽幹少痰,納差,大便不暢或便溏。舌邊尖紅,苔黃,脈浮數。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透邪

處方:麻杏石甘湯合銀翹散加減。

主要組成:蜜麻黃10g 杏仁10g 石膏20g 桑白皮15g 金銀花20g 連翹20g 黃芩15g 浙貝母15g 生甘草5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後,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煮15分鐘,連續熬3次,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清肺消炎丸、三味龍膽花片、複方魚腥草合劑(片)、風熱清口服液、複方銀花解毒顆粒、金蓮清熱泡騰片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複方貫眾口服液(四川省人民醫院)

7.邪毒閉肺證

臨床表現:高熱不退,咳嗽痰少,或有黃痰,胸悶氣促,腹脹便秘。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

治法:宣肺解毒,通腑瀉熱。

處方:宣白承氣湯、黃連解毒湯、解毒活血湯合方加減。

主要組成:杏仁15g 生石膏20g 瓜蔞皮15g 大黃5g 蜜麻黃10g 葶藶子15g 桃仁10g 赤芍15g 生甘草5g、藿香10g(後下)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後,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煮15分鐘,連續熬3次,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喜炎平注射液、血必淨注射液、消咳片、藍芩口服液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虎杖解毒顆粒(四川省人民醫院)

8.內閉外脫證

臨床表現:呼吸困難、動輒氣喘或需要輔助通氣,伴神昏,煩躁,汗出肢冷,舌質紫暗,苔厚膩或燥,脈浮大無根。

治法:開閉固脫,解毒救逆。

處方:四逆加人參湯、安宮牛黃丸、紫雪散合方加減。

主要組成:生曬參20-30g,炙附片(先煎去麻)30-60g,山茱萸15-20g,送服蘇合香丸或安宮牛黃丸。陽氣暴脫者可加參附註射液靜脈滴注。

煎服方法:炙附片先煎1小時至不麻口,加生曬參、山茱萸繼續煎煮30分鐘,共煎煮3次,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血必淨注射液、參附註射液、生脈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參芪扶正注射液

中醫藥的治療重在早期介入,在分型治療的同時,應注重益氣養陰,可頻服參麥飲(人參60g,麥冬30g,煎湯600ml,一日一劑)或參麥注射液靜脈滴注。

四、中醫藥治療(兒童)

(一)風熱犯肺證

臨床表現:發熱不惡寒,咽痛喉癢,咳嗽少痰,咽紅或喉核(扁桃體)紅腫,舌質微紅,苔薄黃。

治法:疏風清熱,辛涼解表

處方:銀翹散加減

主要組成:金銀花15g 連翹15g 荊芥10g 薄荷10g 牛蒡子10g 桔梗10g 黃芩10g 瓜蔞皮15g 前胡15g 射幹10g 枇杷葉15g 青蒿10g

煎服方法:每劑藥冷水浸泡30分鐘後煎煮,煎熬3次(3歲以下只煎2次),每次開後小火再熬10分鐘濾出。共取汁200~400ml,原則上小於1歲,每日100ml,1~2歲每日200ml,2~3歲每日300ml,3歲以上每日400ml,分3~4次服完,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抗感顆粒(兒童裝)、小兒青翹顆粒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青翹抗毒顆粒(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

禁忌: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燥熱、油膩葷腥、冷飲酸奶。

(二)風熱閉肺證

臨床表現:高熱,咳嗽連聲,劇則乾噦或嘔吐,痰鳴喘促,大便幹小便黃,舌質紅,舌苔黃。

治法:宣肺清熱,化痰降逆

處方:麻杏石甘湯加減

主要組成:蜜麻黃5g 苦杏仁10g 生石膏15g 黃芩10g 瓜蔞皮15g 前胡15g 射幹10g 枇杷葉15g 海浮石20g 葶藶子10g 青蒿10g

煎服方法:每劑藥冷水浸泡30分鐘後煎煮,煎熬3次(3歲以下只煎2次),每次開後小火再熬10分鐘濾出。共取汁200~400ml,原則上小於1歲,每日100ml,1~2歲每日200ml,2~3歲每日300ml,3歲以上每日400ml,分3~4次服完,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兒感退熱寧口服液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銀葶清肺口服液(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

禁忌: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燥熱、油膩葷腥、冷飲酸奶。

(三)溼熱蘊肺證

臨床表現:發熱,咳嗽,咯痰不利,咳則乾噦,喘促氣急,胸悶不適,小便黃少,舌質紅,苔白黃膩或黃膩。

治法:清熱化溼,宣肺化痰

處方:千金葦莖湯合上焦宣痺湯加減

主要組成:蘆根15g 冬瓜子15g 薏苡仁15g 苦杏仁10g 黃芩10g 瓜蔞皮15g 前胡15g 射幹10g 枇杷葉15g 鬱金15g 葶藶子10g 青蒿10g

煎服方法:每劑藥冷水浸泡30分鐘後煎煮,煎熬3次(3歲以下只煎2次),每次開後小火再熬10分鐘濾出。共取汁200~400ml,原則上小於1歲,每日100ml,1~2歲每日200ml,2~3歲每日300ml,3歲以上每日400ml,分3~4次服完,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抗病毒糖漿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蒿芩化溼口服液(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

禁忌: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燥熱、油膩葷腥、冷飲酸奶。

(四)溼熱蘊脾證

臨床表現:脘痞腹脹,嘔惡納差,倦怠乏力,便溏不爽,或身熱不揚,汗出熱解,繼而復熱,舌質紅,苔白黃膩。

治法:宣暢氣機,清利溼熱。

處方:三仁湯加減

主要組成:苦杏仁10g 白豆蔻5g 薏苡仁15g 法半夏10g 厚樸15g 滑石10g 小通草5g 藿香10g 茯苓15g 大腹皮15g 黃芩10g 青蒿10g

煎服方法:每劑藥冷水浸泡30分鐘後煎煮,煎熬3次(3歲以下只煎2次),每次開後小火再熬10分鐘濾出。共取汁200~400ml,原則上小於1歲,每日100ml,1~2歲每日200ml,2~3歲每日300ml,3歲以上每日400ml,分3~4次服完,一日一劑。

禁忌: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燥熱、油膩葷腥、冷飲酸奶。

五、中醫藥康復

(一)推薦中藥

1.餘邪未盡、氣陰兩虛證

臨床表現:心煩口渴,少氣懶言,痰少,或乾嘔咳逆,或鼻咽乾燥,口淡食少,舌紅少苔,脈細或細數。

治法:益氣養陰、健脾除溼

處方:沙參麥冬湯合四君子湯加減

主要組成:北沙參15g 麥冬15g 法半夏10g 太子參20g 炒白朮15g 茯苓15g 炙甘草10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後,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煮20分鐘,連續熬3次,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參苓白朮膠囊(口服液、散、丸、顆粒、片)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參蛤益肺膠囊(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2.肺腎氣虛,痰瘀互結證

臨床表現:氣短,胸悶,乏力,胸部CT影像學改變吸收欠佳,舌質紅,或舌有瘀點,苔薄白。

治法:補肺益腎,化痰逐淤

處方:補肺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

主要組成:黃芪15g 太子參15g 山茱萸15g 枳實10g 蘇子10g 白芥子10g 五味子10g 川芎10g 紅花10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後,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繼續煮20分鐘,連續熬3次,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金水寶(片/膠囊)

推薦中藥院內製劑:參蛤益肺膠囊(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二)中醫適宜技術

1.居家康復推薦方法

(1)穴位按壓:可選擇中府、羶中、中脘、天樞、關元、足三裡、三陰交、內關、百會。每穴按揉操作50~100次,每次操作以穴位感到酸脹或發熱感為度。建議每日早晚各一次。

(2)艾灸法:可選擇中脘、天樞、關元、氣海、足三裡、三陰交。其中,中脘、天樞、關元、氣海採用溫灸盒/隨身灸盒施灸20~30分鐘;足三裡、三陰交採用隨身灸盒或艾條懸灸施灸10分鐘左右。建議每日施灸1次。

(3)耳穴壓丸:可選擇肺、支氣管、胃、脾、神門、交感。將耳穴壓丸貼片貼於上述耳穴上,每日適度按壓。建議貼壓1~2天後取下,間隔1天後可再次貼壓。

2.集中康復推薦方法

針刺療法:可選擇肺俞、羶中、關元、陰陵泉、足三裡等穴位隨症配穴:若乏力、肢冷、舌淡者,可加膈俞、腎俞、脾俞;若食慾差、大便稀溏,可加中脘、天樞、大腸俞;若咳嗽、咳痰者,可加中府、孔最等。還可配合艾灸、拔罐等方法,或採用皮內針埋針。

(三)其他方式

1.傳統功法

新冠肺炎輕型及普通型患者出院後,可採取多種功法;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出院後,根據自身恢復情況選擇適當的傳統功法。

(1)八段錦:練習時間10~15 分鐘左右,建議每日1~2次,按照個人體質狀況,以能承受為宜。

(2)太極拳:推薦每日1次,每次30~50分鐘為宜。

(3)六字訣:「噓(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依次每個字6秒,反覆6遍,腹式呼吸方式,建議每日1~2組,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調整當天運動方式及總量。

2.呼吸龜形功(相關視頻見我局微信公眾號)

呼吸龜形功是在傳統的「武當龜形功」基礎上,融合了呼吸訓練和全身鍛鍊的一套功法。其中,呼吸訓練包括縮唇功法和腹式功法。運動訓練包括米字功法、肩部功法、轉身功法、龍行功法和龜息功法。建議每日1-2次,根據個人身體狀況,以能承受為宜。

3.體能鍛鍊方法

新冠肺炎輕型及普通型患者出院後,還可根據自身情況,採取低強度、短時間、循序漸進的運動方式以幫助肺部功能康復和恢復體力。

(1)關節拉伸鍛鍊:可選擇頸前屈拉伸、頸後拉伸、頸左右旋拉伸、抱頭張肩拉伸、腰左右拉伸以及站立屈膝牽伸鍛鍊等,每個姿勢持續5~10秒後回到起始位。

(2)關節肌力鍛鍊: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上肢、下肢肌力鍛鍊,以能承受為宜。

四川省2020-2021年中醫藥流感防治

指導方案(修訂版)

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每年在全球流行。為做好2020-2021年流行季流感中醫藥防控工作,及時有效應對疫情,切實降低人群暴發或流行的風險,減少重症和死亡,保護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我省流感發病與傳播特點,特制定本流行季中醫藥流感防治指導方案,請各地單位結合實際情況酌情參考使用。

一、2020-2021年中醫藥流感預防方案

(一)行為預防

1.避免接觸有發熱、咳嗽、流涕等流感樣症狀的疑似患者;

2.勤洗手、勤換衣服、勤曬衣被、房屋勤通風;

3.注意季節氣候冷暖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避免受涼及過度疲勞;

4.儘量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5.鍛鍊身體,增加抵抗力;

6.儘量食用熟食,防止病毒感染;

7.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時,保持社交距離或戴口罩,避免呼吸道飛沫傳播;

(二)環境預防

1.加強室內通風換氣,必須時使用空氣消毒機;

2.定期清除廢物、垃圾,保持居住地、車輛、公共場所等環境衛生清潔;

3.對於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須定期檢查、監控。

(三)飲食預防

1.養成定時飲食,營養合理搭配,避免過度飲酒、吸菸等不良習慣;

2.可食用生蒜等類食品,有一定預防流感作用;

3.可適量食用新鮮水果類食物。

(四)中藥預防

1.中醫方劑:

(1)加味玉屏風散內服

主要組成:生黃芪15g 炒白朮15g 防風10g 蘆根15g

功效:益氣固表

用法:每日1劑,水煎煮口服,每次150ml,每日2次,可服用3-7天。

(2)中藥香囊外用

主要組成:廣霍香、薄荷、金銀花、連翹、菖蒲各3克。

功效:芳香化溼,溫通散寒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用絳色布縫製小藥袋,裝入藥末,佩戴胸前,時時嗅聞。2-3天更換一個香囊,可以連續使用1-2周。

2.使用注意事項

(1)以上方藥劑量適用於14歲以上普通健康人群,對於14歲以下的兒童或嬰幼兒可在醫師指導下,酌情減量使用,或使用香囊外用。

(2)對於年老體弱多病者,可在醫師具體指導下,根據不同體質者使用;

(3)預防用藥,可以使用2-3周,不要過度延長應用;

(4)孕婦慎用或不用;

(5)體質過敏或藥物過敏者慎用;服用過程中出現過敏等不良反應時,要立即停服藥物。

二、2020-2021年中醫藥流感診療方案

(一)輕症辨證治療方案

1.風熱犯衛

主症:發病初期,發熱或未發熱,咽紅不適,輕咳少痰,無汗。舌脈:舌質紅,苔薄或薄膩,脈浮數。

治法: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基本方藥:銀翹散合桑菊飲加減。

主要組成:銀花15g 連翹15g 桑葉10g 菊花10g 桔梗10g 牛蒡子15g 竹葉6g 蘆根30g 薄荷(後下)10g 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劑水煎450毫升,每次口服150毫升,1日3次;必要時每4小時口服1次,每次150毫升。

加減:苔厚膩加藿香10g、佩蘭10g; 咳嗽重加杏仁10g、炙枇杷葉10g;腹瀉加黃連6g、木香3g;咽癢加蟬蛻10g;咽痛重加射幹10g、玄參15g。若嘔吐可先用黃連6g,蘇葉10g水煎頻服。

常用中成藥:疏風解表、清熱解毒類,如抗病毒衝劑、疏風解毒膠囊、銀翹解毒類、桑菊感冒類等。

兒童可選兒童抗感顆粒、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等。

2.熱毒襲肺

主症:高熱,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飲,咽痛,目赤。舌脈:舌質紅,苔黃或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止咳。

基本方藥:麻杏石甘湯加減。

主要組成:炙麻黃5g 杏仁10g 生石膏(先煎)30g 知母10g 浙貝母10g 桔梗10g 黃芩15g 柴胡15g 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劑水煎450毫升,每次口服150毫升,1日3次;必要時每4小時口服1次,每次150毫升。

加減:便秘加生大黃(後下)6g;苔厚膩加蒼朮10g、厚樸10g;痰黃黏稠加瓜蔞皮10g、桑白皮10g;持續高熱加青蒿15g、丹皮10g。

常用中成藥:清熱解毒、宣肺止咳類,如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清開靈顆粒(膠囊、軟膠囊、片)、銀黃類製劑、蓮花清熱類製劑等。

兒童可選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口服液)、小兒咳喘靈顆粒(口服液)。

3.風寒襲表

主症:發病初期,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脈:舌質淡,苔白,脈浮數。

治法:發汗解表,散寒除溼。

基本方藥:荊防敗毒散加減。

主要組成:羌活10g 柴胡10g 前胡10g 獨活10g 桔梗10g 枳殼10g 茯苓10g 荊芥15g 防風10g 川芎10g 辛夷10g 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劑水煎450毫升,每次口服150毫升,1日3次;必要時每4小時口服1次,每次150毫升。

加減:苔厚膩加藿香10g、佩蘭10g; 咳嗽重加杏仁10g、炙枇杷葉10g。

常用中成藥:解表散寒類,譬如荊防顆粒、散寒解熱口服液、風寒感冒顆粒等。

兒童可選風寒感冒顆粒、荊防顆粒等。

4.表寒裡熱

主症: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煩躁,口渴。舌脈:舌質淡,苔白,脈浮緊。

治法:發汗解表,兼清鬱熱。

基本方藥:大青龍湯加減。

主要組成:麻黃10g 桂枝10g 炙甘草6g 杏仁10g生薑10g 大棗10g 石膏3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劑水煎450毫升,每次口服150毫升,1日3次;必要時每4小時口服1次,每次150毫升。

加減:苔厚膩加藿香10g、佩蘭10g; 咳嗽重加紫菀10g、百部10g;便秘加火麻仁10g、酒大黃5g。

常用中成藥:解表散寒兼清裡熱類,譬如防風通聖丸等。

兒童可選防風通聖顆粒等。

(二)重症辨證治療方案

5.毒熱壅肺

主症:高熱不退,咳嗽重,少痰或無痰,喘促短氣,頭身痛;或伴心悸,躁擾不安。舌脈:舌質紅,苔薄黃或膩,脈弦數。

治法:解毒清熱,瀉肺平喘。

基本方藥:宣白承氣湯加減。

主要組成:炙麻黃10g 生石膏(先煎)40g 杏仁10g 知母10g 魚腥草15g 葶藶子10g 黃芩10g 浙貝母10g 生大黃(後下)6g 青蒿15g 赤芍10g 生甘草5g

煎服法:水煎服,每劑水煎450毫升,每次口服150毫升,1日3次;必要時每4小時口服1次,每次150毫升。也可鼻飼或結腸滴注。

注:

1.妊娠期婦女發病,治療參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藥,治病與安胎並舉,以防流產,並應注意劑量,中病即止。

2.兒童用藥可參考成人治療方案,根據兒科規定調整劑量,無兒童適應症的中成藥不宜使用。

3.本方案僅供參考,各地各單位應根據實際酌情使用。

相關焦點

  • 省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修訂版
    2月26日,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討論修訂了前期印發的技術指南,形成了《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修訂版)》。《技術指南(修訂版)》分為中醫藥預防、中醫藥治療(包括成人、兒童)和中醫藥康復三部分。
  • 四川省中小學幼兒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最新版公布...
    近日,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兩部門下發了關於印發的通知。通知明確:《防控指南(第二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四川省教育系統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確保開學安全的工作預案》(川教函〔2020〕38號文印發)同時廢止。
  • 《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與使用技術指引》,高等學校師生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要按照防疫工作性質與風險等級,選擇合適的口罩類型,不過度防護。北京師範大學疫情防控期心理支持熱線:400-188-8976;服務時間:06:00~24:00。[1]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指南(試行第六版)[EB/OL].2020-02-1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19/ content_5480948.htm.
  • 四川發布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 加入多種中醫康複方法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2月26日,為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治療、康復中的作用,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討論修訂了前期印發的技術指南,形成了《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修訂版)》。
  • 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
    查看《指南》全文,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據教育部官網消息,教育部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北京大學
  • 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八場)
    2月25日14:30,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採取網絡發布會的形式舉行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場新聞發布會。歡迎大家出席四川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繼續以在線發布形式,召開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8場新聞發布會,主要介紹四川疫情防控工作中,中醫藥參與救治的相關情況。
  • 七語種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50問》在西安發布
    七語種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50問》在西安發布 2020-04-10 14:08:17 張遠 攝   中新網西安4月10日電 (記者 張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50問》新書發布暨捐贈活動10日在西北大學舉行,共發布英文版、德文版、俄文版、朝鮮文版、日文版、義大利文版、阿拉伯文版等七語種版本。  中文網絡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50問》電子書由陝西省衛健委、省疾控中心主編,西北大學出版社2月24日免費上線。
  • 中醫藥投身防控「遭遇戰」
    12月7日,成都市郫都區發現新冠肺炎病例,防控的弦再度繃緊。面對疫情新形勢,四川省中醫藥系統快速響應,推進中醫藥儘早、全程、深度參與防控工作,並第一時間公布了新版中醫藥防控指南。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為做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關機構的組織協調,完善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控制疫情傳播,降低病死率,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乙類法定傳染病甲類管理
  • ...讀者傳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食療藥膳手冊》電子版正式發布...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顧麗娟)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能有效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有助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與救治。為助力抗疫,由甘肅省腫瘤醫院組織專家編寫,讀者傳媒麾下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食療藥膳手冊》目前已正式發行,電子版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  據悉,本書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和救治特點,並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研究提出營養膳食指導,供公眾和醫療機構參考。
  • 【全國高血壓日】在線發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狀態階段,在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同時,對於其他疾病主要關注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我國多個學術組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間各種急性病救治指南與共識,為抗疫期間我國急性病救治提供了依據和指導,使廣大急性病患者能夠獲得相對及時的治療,但在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方面仍存在嚴重不足。
  • 幼兒園、中小學校和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出版上線
    幼兒園、中小學校和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出版上線 2020-03-12 來源:教育部   幼兒園、中小學校、高等學校是學生集體生活的場所,易感人群集中,易導致交叉感染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四場
    中醫藥防治傳染病有非常悠久的歷史 , 也有著豐富的經驗。中西醫結合、協同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是我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獨特的優勢。本次肺炎疫情,省級中醫醫療機構與武漢地區有關綜合醫院在診療中同步發現疫情並及時報告,很好地發揮了哨點作用。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聯防聯控有關工作部署,強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發揮中醫藥的作用。
  • 發揮中醫藥作用 積極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2月12日,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河南省新冠肺炎診療專家共識(第一版)》,在中醫部分提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中醫診治方案」,方案的8條內容中,「辨證」二字出現了6次,充分體現了遵循中醫規律、重視中醫思維、強調辨證論治的特點。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全文)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  為指導各地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常態化防控工作,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根據新冠肺炎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的要求,在第六版防控方案基礎上,制定本方案。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官方解讀
    國家衛健委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   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在全面總結我國疫情防控工作經驗基礎上,結合全國疫情形勢變化及研究進展,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組織修訂了
  • 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學生有這些注意事項|防控...
    近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場所的防控要點都做了詳細的解釋。如何做到科學防控?>三、專家建議社區居家發熱患者中西醫結合醫學管理專家建議(第一版)特殊人群防控指南之一老年人防控指南1.確保老人掌握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個人防護措施
  • 江西中醫藥大學國際學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紀實
    中新網江西新聞2月9日電(周平生)2020年的春節,註定會因人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不平凡,人們還沒來得及享受這個歡樂祥和的節日,病毒悄然擴散。
  • 每日防控綜述|湖北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323例
    湖北預撥10.3億元醫保資金保障疫情防控。截至25日上午,湖北省共計預撥醫保資金10.3億元,切實強化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救治的醫療保障。這是湖北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劉松林25日在湖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消息。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增加冷鏈食品加工和交易...
    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  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在全面總結我國疫情防控工作經驗基礎上,結合全國疫情形勢變化及研究進展,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組織修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