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經商的人來說,最近幾年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觸,就是不論做什麼生意都不賺錢了。
這是因為產能的過剩和信息越來越透明,靠賣貨賺差價利潤就會不斷地縮水,就會導致惡性循環。
那麼在時代變局下,想要賺大錢,就要轉變經營思維,把賣貨變成經營人,通過圈子去連接人,根據人的需求提供持續的服務和變現機會。
具體操作,可以借鑑這3個模式!
1、同城客戶圈子
2、社群興趣圈子
3、社區群圈子
一
在物資匱乏的時代,想要賺錢靠的是物以類聚,需要囤積更多的貨源,通過加價賺取暴利。
如我們開個服裝店,進貨50的商品,可以賣到200甚至更高。
但隨著工業化發展,產品從匱乏已經進入了泛濫的狀態,產品已經不再是競爭的核心。
再加上網際網路興起以後,信息越來越透明,各行各業都在打價格戰,這就是生意難做的原因。
那麼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貨為中心變成人為中心,學會經營人。
同樣以服裝行業為例,如果我們開的是服裝店,生意不好人流太少。
那麼一定要打造一個同城客戶圈子,通過圈子去引流、存量,為消費者提供解決方案。
可以把到線下店消費的客戶,直接導入同城客戶圈子(社群),通過群與客戶建立連接。
通過群為消費者提供,個人形象社交、服裝搭配的解決方案,推送折扣活動,福利等,建立強關係。
經營貨的時代比的是價格,經營人的時代比的是價值和解決方案。
就如過去理髮店只是靠剪頭髮賺錢,但現在真正賺錢的是個人形象設計。
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購買服裝也是為了提升個人的形象,而不是滿足溫飽。
所以把賣貨變成經營人,圍繞人去提供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是未來的新趨勢。
二
在貨為中心的時代,需要做的是先囤貨,然後再開店賣貨。
但到以人為中心的時代,想要賺錢,就要學會先囤人再囤貨、再開店。
如過去我們是做母嬰行業的,需要投資總資產,開店囤貨,然後才能賣貨賺錢。但如今我們只需要打造母嬰圈子,先囤人就要實現盈利。
我們可以打造一個母嬰育兒交流群,然後把群的二維碼在不同的社區推廣。
推廣方式可以選擇在門口地推,或者在電梯口張貼社區二維碼。這種社群可以以地方為開頭,同城為單位,社區為中心,社群為營銷場景。
如鄭州某某社區母嬰育兒交流群,這樣會讓人感覺更親切,減少排斥心理。
看到這裡有朋友可能會問,別人為什麼要加入這些社群呢?
在這我們做社群運營前,要策劃並註明,進群可以獲得的福利。如加群可以與育兒專家面對面交流,享受紅包福利等等。
當我們擁有大量母嬰人群以後,就可以通過輸出育兒知識,提供交流互動,提升社群的價值。
與社群的成員建立信任和強關係以後,就可以通過社群作為營銷場景,圍繞母嬰人群,推薦一系列的商品和服務。如母嬰育兒知識,孕嬰用品、玩具、童車等等。
當我們以每個社區為單位,建立大量的母嬰圈子,擁有大量粉絲人群以後,就可以在線下開設體驗店,為消費者提供體驗和交流的場所。
而且可以用同樣的複製到全國,先通過圈子培養客戶,然後再投資重資產。
這種地推+社群+體驗店的模式,比短視頻推廣的粉絲更精準,更有效。對比傳統的實體經營模式來說,可以降低風險。
三
對於未來的實體店來說,必須要有打造圈子的能力。要麼先開店再打造圈子,做老客戶運營,提升整體的業績,要麼先輕資產運營,打造大量的圈子,然後再開體驗店。
但在圈子的運營中,除了興趣圈子和會員圈子以外,還需要注重社區群、家庭群、同學群等圈子。
因為在網際網路下半年,每個人都是一個流量入口,每個人背後都是一個圈子和一批消費者。